03.05 松锦之战明军的败因和此战的影响有哪些?

浩学史


松锦之战,失败的直接原因就是洪承畴指挥能力欠缺,被皇太极抓住了弱点,一招撂倒。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清军首先在易州屯田,引起了明军的警觉,双方冲突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了全武行,清军一怒之下围了锦州,洪承畴奉命解围。鉴于清军强大的野战能力,洪承畴有点儿虚,就不断要求朝廷征兵,崇祯就调京营、宣府和大同等各处兵力增援,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洪承畴把军队抱成一团,仗着兵力优势不断地击败清军,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

皇太极当时正生病,可能是高血压加重了,一直流鼻血,他一看形势不对,顾不得身体不好,端着一只碗接血一口气跑到锦州城下亲自指挥。他很快就看出来洪承畴用兵的缺点,所有的兵力抱成一团导致头重脚轻,被他顺势切断了粮道,然后明军就炸营了,王朴、吴三桂首先逃跑,最终导致全盘皆输,明朝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自己也被俘投敌。

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瞎指挥,打乱了洪承畴的部署。

洪承畴在辽东集结十三万兵力,每天耗费的粮草数额巨大,朝廷根本负担不起,陈新甲和崇祯都压力山大,不断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特别是陈新甲,在几百里之外的庙堂上制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崇祯竟然听了,洪承畴的压力就更大了。

其实洪承畴知道他合兵一处的缺点,之所以选择出击并不是没考虑到皇太极要劫他粮道这个问题,他当时的打算是来一次快速行动,做个样子给皇帝看,快打快撤,三天之内就回军,赌的就是皇太极反应不过来。

悲剧的是,皇太极就是这么牛逼,就这么一丁点机会就被他抓住了。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明朝督师对军队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洪承畴手下八镇总兵,只有曹文昭、左光先是他的嫡系,可以如臂指使,其他人诸如马科、唐通、王朴、吴三桂等人属于给面子型,有好处就听,没好处有选择性地听,这样的军队打顺风仗还行,要是打这种逆风仗,根本不用考虑。所以,在遇到粮道被劫这种最危急的情况时,以王朴、吴三桂为首的军头们便一哄而散了。

最后,欢迎朋友们关注我的第一部长篇穿越小说《明末最靓的仔》,里面有详细论述。


沉小渣


松锦大战背景介绍

松锦之战,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几万大军参战,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在此战役中反映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知兵事,盲目催战

当时崇祯皇帝、尚书陈新甲等人,偏信“原属刑曹,本不知兵”的监军张若麒轻敌冒进之言,一味催战。因此,洪承畴“轻进顿师,进不能突围,退不能善后,形见势绌,遂使重臣宿将选率骁骑,十万之众,覆没殆尽”。

没有统属,督监不和

蓟辽总督洪承畴根据关外兵力和守将祖大寿“逼以,毋轻战”的意见,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逐步向前推进以解锦州之围。而监军张若麒却反对,“振臂奋袂,扶兵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于是明军“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无可为矣”。总督和监军两者互相掣肘,明军不知所从

指挥失误

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权谋,由于考虑到个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从于陈新甲、张若麒等人的权势。当“陈新甲趣之,未免轻进以顿师”时,他就孤军深入;当“张若麒惑之,倏焉退师以就饷”时,他就率军南逃。因此,洪承畴在指挥作战上,表现出犹豫和动摇,这就必然导致明军失败。

将官弃战怕死

明军在松山与清军对阵时,兵员和火器都胜于清军,本应决一死战以解锦州之围,但是一些明军将领畏死,却弃战南逃,如总兵王朴为了自己活命,不顾全军安危,违约先遁,造成明军松败。又如明廷为了解救洪承畴,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皆敛兵不敢出”。

此战后的影响

空前惨烈的松锦大战结束了,以明的惨败告终。对于此战的巨大影响,明末清初著名历史学家谈迁一语中的:“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这次松锦大战失败,致使关外明军精锐尽丧,松锦杏三城俱失,不仅让明朝数十年的关宁锦防线尽毁,更给明军主力以毁灭性的打击。使大明帝国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从此,明王朝再也没有力量对付自己的内外敌人了。

如果把一个王朝比作一栋房子,朝廷是房顶,百姓是地板,那军队,就是支撑起房子的墙面。而松锦之战,则让大明王朝这栋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房子,彻底失去了赖以支撑的承重墙。此战过后,明朝的灭亡已经不可挽回,只剩时间问题了


左史右经


不请不来,感谢!我来回答

背景

松锦之战是崇祯时期辽东明军与清军一场决定性战役。此战历经两年明军惨败,明军极力打造的辽东九边精锐损失殆尽从此明军退守山海关。

明军为什么损失如此惨重呢

其一;明朝内部腐败。

明朝末年,内部早已腐败不堪,国家动乱,百姓苦不堪言,揭竿而起,国库空虚军事粮草难以为继,致使明军装备不足,虽看上去人多势众但战斗力大大降低。

其二;指挥不协调,盲目催战。

经过十几年恶战明军畏惧清军早已渗透全军,野战明军弱而清军强,在未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盲目催战正中圈套,有些将领不战而逃,致使十万大军被清军包围。

其三;内部不和。

蓟辽总兵洪承畴与监军张若麟意见不和导致明军内部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是进攻还是守城始终摇摆不定最终延误战机,最后洪承畴甚至被剥夺指挥权。

其四;军队风气不正,畏惧者贪生怕死

许多将士贪生怕死,未战先怯,更有甚者敌军刚到直接投降如总兵王朴,或者故意畏缩不前不敢救援如兵部侍郎范志完,等等一系列事件让本就急需固守待援的洪承畴最终被俘。

其五;清军的战斗力,战术,战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皇太极亲自率领清军总结了前几次攻打锦州失败的教训后,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步步为营,围点打援,缓慢蚕食等等…使得辽东明军被各自困于孤城彼此不能相互照应,最后被各个击破十几万明军损失殆尽。

松锦之战对于双方的影响

松锦之战使得明军元气大伤,明朝举全国之力打造的辽东铁骑付之一空,同时也标志着明朝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彻底崩盘。

明朝的辽东防线被迫退守到山海关,清军对于明朝压力进一步增加。

反观清军松锦之战后清军实力大增,对明朝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强,并把军事前线推到锦州前线,进退自如,而明军内部早以是狼烟四起无力增兵辽东,辽东最后只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不足四万的残兵败将。


外太空的首富


松锦之战是清军“剪枝伐树”的一次大胜利,是松山之战、锦州之战的统称。松锦之战是萨尔浒之战后,又一次关键性的战役,对明清双方的存亡都有重要意义。

松锦之战爆发的背景

皇太极在宁锦之战失败后,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胜利积极做准备。在此后的10余年间,清军先后征服朝鲜、蒙古,化不利为有利。原先对清军形成弧形包围的态势,如今却转过头来形成对明的弧形钳制。

明朝的两条臂膀,已经被清军斩断,战略上极为不利。而清军一直积极进取,统一了黑龙江流域,增强了自己经济和军事上的力量。更严重的是,清军冲破了原先海上防势,进而对明朝的京津、登州、莱州形成威胁。

铁骑如云,加以蒙古军士,即取天下,亦有余力。

在这种背景下,清军对明朝的作战时机趋于成熟。而皇太极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认为以前突入明朝内部,却不能占有尺寸土地,都是因为山海关的阻隔。而要攻破山海关,则必须取得关外四城。为此,皇太极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

皇太极首先把义州作为自己的补给基地,此处距锦州只有九十余里,且土地肥沃。皇太极命令郑亲王济尔哈朗,在此地边筑城边耕种。而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皇太极又从朝鲜运来大量粮食,从蒙古购买1万匹良马。此外,清军还打造了六十余枚大炮,招募了一批善于攻城的勇士。可以说,清军对此一战,势在必得。

而明朝也清醒地认识到,要保住北京,必须先保住山海关。而要保住山海关,便要保住桥头堡锦州。此战对明清双方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因此,大战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一直持续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

松锦之战的过程

崇祯十三年四月,采纳了大臣意见的皇太极,命令济尔哈朗等人立即包围锦州。月底,皇太极甚至亲自赶往前线。清军包围锦州之后,把周围的庄稼全部割掉,以此让明军的粮饷匮乏。此前打造的红衣大炮,被用来摧毁明军周围的防御措施,让锦州成为孤城。

为了不使明军得到喘息的机会,清军轮流作战、耕种,以三个月为一个期限。到了1641年,皇太极又带来4万大军,实行更加严密的封锁。此外,皇太极还派手下招降明军中的蒙古士兵,借此分化守御力量。

面对清军的步步紧逼,明朝派出督辽总督洪承畴前去救援。在1640年,洪承畴已经出关,他命令祖大寿、吴三桂防守杏山,并在不久后大败清军。到了十一月,洪承畴到达宁远,调整策略,积蓄粮饷。

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洪承畴又向朝廷请调7万士兵前来增援。然而皇太极前期的招降策略开始起作用,祖大寿手下的蒙古将士开始秘密投降济尔哈朗。内、外夹击之下,锦州城危在旦夕。崇祯眼看情势危急,派吴三桂等人率领13万大军前去支援。

不过在对敌战略上,崇祯和洪承畴发生分化。洪承畴认为应该步步为营,打持久战。然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却认为应该速战速决,且此建议得到崇祯首肯,派人催促洪承畴快速进兵。前线大将受后方皇帝遥控指挥,已经埋下了隐患。

好在明军初期占据了优势,大败清军,洪承畴军和锦州形成犄角之势,清军被迫转攻为守。失利的清军向皇太极求救,清军援军到达后,开始寻机和明军作战。

但洪承畴在此地的布防,却出现了巨大纰漏。洪承畴在乳峰山、松山城之间挖掘壕沟,其优势兵力也摆到了前阵。但与此同时,明军的后阵却防御虚弱。这个弱点被皇太极敏感捕捉到,于是清军截断明军退路,挖掘壕沟把明军包围在松山。

而且,皇太极派人先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上的粮草,明军有被一断为二的风险,于是洪承畴把兵力收缩在松山城内。因为粮草的丢失,明军对是战是和也产生了分歧,许多人主张退回宁远补充粮草,其实是胆怯畏战。洪承畴对此也产生动摇,放弃保卫锦州而选择突围。

只是,尚未等到突围时间,明军已经争相逃窜。在此过程中,明军互相践踏,溃不成军。而皇太极显然对此有所预料,派兵追击逃跑的明军。

明军窜走,弥山遍野,自杏山迤南,沿海至塔山一路,赴海死者,不可胜计。

明军胆怯畏战,撤退毫无章法。最终是吴三桂等人逃到杏山城,监军张若麟由海上逃到宁远城,只有洪承畴、曹变蛟、王廷臣退回松山,松山已成孤城。

而逃入杏山的明军,却又直接逃跑,往更安全的宁远城退去。皇太极准确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派清军预先埋伏。等到吴三桂等逃兵进入清军伏击圈后,军士全部被歼,吴三桂等将领只身逃脱。此次伏击战,清军大胜,歼灭明军五万多人。

清军趁此大捷,加紧了对松山、锦州的攻打。而洪承畴此刻,想要出击却力量不足,想要防守却粮草不足。而且松山是四周高,中间低,对于防守更是不利。此时的明朝内部,则因为需要镇压农民军起义,再也无力派兵前来救援。

被围在城内的明军,很快便粮草短缺,杀战马甚至人相食。洪承畴虽然组织几次突围,终以失败告终。在这种背景下,守城副将夏成德密谋投降,里应外合之下,松山城被攻破。王廷臣、曹变蛟不屈而死,洪承畴被俘后不久,便投降清军。

清军攻占松山,锦州孤立无援。清军在全力攻打的同时,又派出祖大寿的弟弟前去劝降。在被围困两年后,粮尽援绝的祖大寿献城投降,锦州陷落。后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击杏山,杏山将领不支,亦开城投降。至此,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全部失陷,宁锦防线全线崩溃。

明军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松锦之战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和明军萨尔浒大败相提并论。而明军之所以在此战中战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战争的态势已经发生转变。清军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先打下蒙古、朝鲜,明朝两翼被剪除,战场态势已经发生反转,胜利的天平已经朝着清军倾斜。

第二,明军怯战普遍。从上面的战争经过我们知道,明朝的许多将士对清军普遍有畏怯的情绪,往往未战先怯。而反观清军,却是士气高昂,准备充分。清军虽然屡有失败,可很快就卷土重来。而明军往往是在逃跑过程中被敌人歼灭,真是十分憋屈。

第三,将领的权威不够。作为督辽总督的洪承畴,其本人的权威是不足的。后方受制于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前方又受制于朝廷监军和手下将领。权威不足,则使得洪承畴面对战争的时候往往犹豫。但战场上瞬息万变,一个犹豫的念头便可能造成失败的后果,而洪承畴临战犹豫的毛病是十分突出的。

第四,红衣大炮极大地改变了战场形势。火器本来是明军的优势,现在却受制于清军的红衣大炮。塔山、杏山之战中,清军的红衣大炮都发挥了极大作用。而反观明军,坐拥火器而不知运用,失败便在所难免了。

第五,战争的水平远逊对方。在整个过程中,清军最高统帅皇太极,对战场的走势可谓洞若观火,好几次能料敌先机。而反观洪承畴,既因为本身能力,又受制于明朝领导体制,在战争水平上落后皇太极一个段位。对于敌人招降以及敌情的判断上,洪承畴有些懵懂无知的感觉。

经此一役,清军得到山海关以外的大片地区,为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明朝来说,宁锦防御线的全线溃败,大大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清朝的乾隆皇帝,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太祖一战(萨尔浒之战)而王基开,太宗一战(松锦之战)而帝业定。

纵观两次大战后,明清的运势、实力消长,乾隆对这两次大战的影响评价是合适的。


飞熊说历史


松锦之战,又称松锦大战,是由皇太极发动,在明清之间历时两年多的大会战,也是明清双方的关键一战。

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几万大军,从清军围困锦州城开始,到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为止,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

首先是当时崇祯的瞎指挥。

外行领导内行最要命,由于财政吃紧,崇祯又不通军事,他命令洪承畴提前出关口,祖大寿却龟缩回锦州,两路明军不能协同作战,结果被清军所趁。

其次就是上下级关系不明确。

现场的指挥只能有一种声音,但当时参战的两个大将领祖大寿和洪承畴却意见不和,导致政令不行,在战斗中部将和士兵不知所措。

再次是后勤保障工作的缺失。

在与清军的作战中,明军屡屡因后勤补给的缺失而无心恋战;而在大后方的朝堂上,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横行,政府财政严重赤字。

最后是官兵的贪生怕死。

明朝军队之中,有很多贪生怕死之徒,在突围过程中就出现过溃逃,丧失了战斗力的军队在清军的铁骑下任人宰割,而被俘后很多将领(包括洪承畴、祖大寿)都选择了投降,主将尚且如此,更何况士兵,明军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满清作为新兴的政权,他们的士兵有着更强大的战斗力,他们的将领也更渴望着建功立业、马踏中原,而满清的君主则更是野心勃勃。

综上所述,明军的失败已经是命中注定,再无转机。

而在松锦之战后,明朝的军事力量被大大削弱,对外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对内无力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山海关外,明朝也仅剩下了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国内时局混乱,东林党忙着争权敛财,尽管有天子守国门,却也无法承受清军南下的铁蹄。


十八街乱麻花


松锦之战,是明清之间最后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大决战,双方各自投入十多万兵力,经过三年多的浴血争夺,遂以清胜明败而告终,从而为清入关建立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

一、松锦之战败因分析

皇太极于1639年二月发动了战争,一开始的战略目的是攻打锦州,然而因“防守甚牢”,没有得手,清先锋攻城,折损颇多,在这种失利的情况下,皇太极放弃了攻坚的意图,决定驻扎在锦州城外,开始屯田,铁了心“外筑土城,且挖坑堑,以为久住之计。”

面对锦州被围的战略被动局面,明廷内部“朝议两端”,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一批京官,认为“兵多饷艰”,主张深入速战,而以蓟辽总督洪承畴为首的管我啊将领,认为“众寡不敌”,主张“且战且守”。

崇祯的态度不明确,但从后面的表现来看,明显是支持后者。这便是松锦战败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崇祯的态度有问题。

速战速决当然是朝廷财政困难下最优的选择,战事拖得越久,耗费的钱粮就越多。但是,丧失关外大片土地的明军,野战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想要速战速决,除了找敌军主力野战之外,没有其他可操作的办法,然而,这种战法,等于是去送死。

洪承畴奉命出兵,在前期,依然可以按照他自己“且战且守”的方式与清军周旋,说白了这种战法就是跟清军“耗”,打持久战,不作战略决战,看谁先撑不住退兵。

没过多久,崇祯派职方司郎中张若骐赴宁远监军,随后又命绥德知县马绍愉出关赞画军务,实际上就是派这两个人去了解军情。可这俩人都是陈新甲的追随者,主战对清速战。俩人到了前线一看明军有所小胜,于是上书“边兵可战”,崇祯“遂不用承畴持久之计”,于是传旨催战。

洪承畴迫于朝廷的旨意,于是只能在宁远誓师驰援锦州,仅两天时间久挺进到锦州城郊乳峰山一带。明军的突然杀到,令清军大骇,年轻的多尔衮仓促应战,清军人马死伤甚多,不得不退兵六十里,并且上书皇太极请援。

是的,战争进行到这里,明军并没有败象,反观清军此时才是有点棘手。摆在皇太极面前的问题是,继续打下去,还是撤退。

继续打下去,就需要继续增兵,要把八旗全部压上去,毕竟洪承畴的援军至少在7万以上,而就此撤兵,围了那么久的锦州无功而返,十分不甘心的同时对自己的威信打击也是蛮大的。

“闻之忧愤呕血”的皇太极等不到病愈,于是带着最后本钱,亲赴锦州前线,寻机于明军决战。皇太极已经下定决心要吃掉洪承畴这支援军。

皇太极到了前线,多尔衮建议建云梯攻锦州城而不管洪承畴,而皇太极反复观看地形后的决定是断松山之路,把明军给团团围住。

起初,双方之间挑战各有胜负,但明军被围,士气低落,而洪承畴想要突围,却发现道路断绝,根本突不出去,于是只能召开军事会议,研究作战方案。明军将领多畏惧而不敢战,洪承畴遂放弃与清军决战以解锦州之围,兵分两路突围。

这个坑爹的突围计划更加动摇了涣散的军心,早就想着跑路的诸将,根本没按照约定时间突围,而是各自脱离计划自行逃跑,造成的结果是“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弓甲遍野,遥望火光,谓敌兵在前,走还,迂伏,大溃。”

没错,明军最终的失败,不是败在战斗力上,而是败在了“突围”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逃跑”,主力在逃跑的路上被清军一直追到了海边而灭!随着明军主力的不战而溃,松山、锦州、杏山相继失守,松锦之战以明军完败而划上了句号。

明军为何败?原则主要有这么几点:

1、中枢战术与主帅战术相左。陈新甲作为兵部尚书,因为了解崇祯在失败之后惯于委过于人的性格特点,为了保住自己,不得不主张与清军速战速决,而崇祯在之后也同意了这一战术。究其原因在于,明军最后主力集中在辽东的时候,李自成死灰复燃,越演越烈,已经威胁到帝国的统治根基,明军急需解决辽东战事,去镇压农民军。

虽然李自成的农民军威胁甚大,但洪承畴的战术布置已经坚持了一年之多,中途改弦易辙,对战局是相当不利的,首先就会导致军心不稳,其次也会忙中出乱,给敌军可乘之机。倘若中枢能够继续“且战且守“的策略,与清军打消耗,最终也能耗得清军撤退,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解除锦州之围,避免了与清军做战略决战。

2、洪承畴对战局的判断失误,进退失据,最终造成了明军彻底的失败。洪承畴兵进松山后,面对多尔衮尚能一战,似是打算与清军决战,但他没有考虑到清军援军的问题,具体点来说,就是洪承畴对敌军虚实把握得不够,没有意识到多尔衮之部并非清军全部军事实力,以至于皇太极主力赶来,最终把明军给围在松山。

松山之围,是明军彻底丧失决战主动权的开始。倘若明军不以松山之地与清军对峙决战,而是寻机绕道攻击清军围城薄弱之处,师进锦州城,以锦州城之坚固,清军也并无多少胜算。

3、松山被围后,明知军心不可用,还分兵突围。早已打算逃脱的诸将根本不按照计划走,致使明军主力在逃命中被清军从容消灭。明军将帅之间的信任度,诸将对帝国的忠诚度,以及对清决战的战斗意志都十分薄弱,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使得这场决战,成为了清军单方面的决战,

二、松锦之战的影响

在战争爆发之前,明陕西道御史米寿图曾说:“关外之存亡,神京之安危,决于一战”。明清之兴系于关外诸城之得失,这确实是明朝无法回避的决战。

明廷始终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战略决战,尽管它已经把所有能够野战的机动部队都给派上去了,但从中枢到将官,大家都没有抱着决战的态度来打这一战。

松锦决战的失败,至少造成了这么两个可怕后果:

1、关宁锦防线的彻底瓦解,明军只能依托山海关苟延残喘,关外之地尽失。山海关缺少战略防御的纵深,清军可以随时以倾国之力来攻山海关,以山海关之兵力,根本守不住。这对清军后来入关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清军入关,此刻,只欠缺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一口气吃下明朝,而不会被噎死的机会。

2、明军野战机动部队全军覆没。这意味着,短时间内,明军再没有能力组织起一支有经验的野战部队,辽东防线不能再复盘,而面对日益壮大的李自成也无能为力。可以这样说,正是松锦之战的失败,使得李自成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无人可制,最终攻破北京城,灭亡大明朝。

总而言之,松锦之战,关系明清之间国运,明朝赢了的话,清军只能退回去再次蛰伏,同时也可以折回中原战场收拾农民军,赢得喘息的机会,至于还能活多久,这就不好说了;清军赢了话,结果也正如历史发展的那样,成全了李自成,也成全了多尔衮,当然,也成全了松锦之战中唯二损失不大而跑回山海关的吴三桂。


江畔初见月


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到十五年皇太极为打通明朝关宁锦防线发动的战役。

松锦之战经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精锐边军损失殆尽,仅剩三万辽东铁骑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明朝在关外的城池除宁远城外悉数陷落。

清朝在皇太极的统治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努尔哈赤统治的后金政权仅仅想占据辽东,到皇太极时候已经放眼关内,欲统治中华大地,关宁锦防线如鲠在喉,是必须要打破的。

萨尔浒战役奠定了后金独霸辽东镇的基础,松锦之战奠定了清军入关的基础,此战将明军精锐边军一扫而空,从此明朝再也没有能力遏制清朝了。

败因:1,没有统一的号令。八位总兵,居然大部分,擅自率领本部盲目突围!明军的战场纪律有吗?不败才怪!2,崇祯一再催战。老想速战速决胜利了,省的再筹集军饷、军粮。为什么不想想,大败了,明军九边就没有守军了。3,满清八旗统帅和大将,身经百战,战斗意志坚定、多谋善断。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八旗军,吃苦不当回事、能征惯战。号令统一。4,尤其不为人注意的致命一点,满清及其善于收拢降将!尤其可怕的是,大量与八旗军征战多年的敌方大将,诚心诚意的投降。最为可笑的是,左良玉死后,其部队八十万人,投降了一万人的阿济格所部!还有毛部,耿精忠尚可喜投降,把重型火炮技术送给清军。后来在攻克大城市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松锦之战的明军统帅洪承畴,投降清军,在统治中借鉴成功经验!洪承畴带路党的巨大作用!后面张献忠牺牲后,孙可望李定国击毙清军尼堪亲王!但孙可望的投降,瓦解了李定国!5,满清彻底征服了蒙古黄金家族,黄金家族献出了信物,满清战斗力确实强大!



当代曹植


导语:


松锦之战是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意在消灭明朝关外驻军、打通宁锦防线的战役,是一场决定明清国运的战略大决战。战争始自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到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结束,历时三年多,最终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明军的关外铁骑被歼灭,关外只剩孤城宁远。此战过后,明朝已完全失去了对关外的控制,再也无力发起对清朝的反击,而清朝则从此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攻守自如。


松锦之战爆发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决战击败明军后,明朝与后金的战略地位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后金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攻,而明朝则由主动进攻变为被动防守。于是,踌躇满志的努尔哈赤不断向大明进攻,将其势力向山海关挺进。


然而,明天启五年(1625年),已经将势力推进到辽西地区的努尔哈赤,却在袁崇焕防守的宁远城(今兴城)碰了个头破血流,遭遇了出兵以来的第一场惨败,最后郁愤而死。

(清太宗皇太极画像)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怀着为父报仇雪恨的决心继续向大明进攻。由于皇太极自己也在坚固的宁锦防线下吃了大亏,再加上后金内部的不稳固,皇太极于是调整战略,决定绕过正面的山海关、宁锦防线,转而从北京以北的长城口突入内地,想以迂回战略打垮明朝。


然而,清军先后五次突入内地,除了烧杀抢掠之外,寸土难占,而这都是因为有山海关的阻隔,“终有山海关控遏其间,则内外声势不接”。突入内地的清军既怕被山海关的守军切断后路,又怕其乘虚而入由辽西攻打清朝大本营沈阳。


事实证明,要彻底打垮明朝、入主中原,必要先得山海关,而要得山海关就一定要先取关外四城(松山、杏山、锦州、宁远)不可。于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打通关宁锦防线,为清兵入关扫清障碍,皇太极亲率大军围困首当其冲的锦州城,掀起了松锦决战的大幕。

松锦之战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 1639年正月-1641年8月18日,清军屯田义州(义县),围困锦州城,实行围城打援;
  • 1641年8月19日-8月29日,明朝以洪承畴为主帅,率13万明军援救锦州,明清双方在松山决战;
  • 1641年9月-1642年4月,清军攻占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四城,战役结束。


松锦之战以清军全胜、明朝关外主力尽丧而告终,大明朝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松锦大战后,明朝在关外的势力基本被扫荡殆尽,精锐的关外铁骑大部被歼灭,只有吴三桂带领3万残兵退守山海关,明朝以举国之力在辽东构建的防御体系完全崩溃。


明军战败原因分析


松锦决战,明清双方都非常重视,也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为此双方各自投入了大约十几万的重兵(明军约13万,清军约11万),然而战争的结果却以明军的惨败、宁锦防线的崩溃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战略决策的盲目


崇祯皇帝和朝中大臣如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不了解前方状况,在取得一场小胜之后就偏信“原属刑曹,本不知兵”的辽东监军张若麒轻敌冒进之言,一味催促主帅洪承畴与敌决战,放弃了洪承畴且战且守,步步为营,逐步向前推进以解锦州之围的正确主张,最终“轻进顿师,进不能突围,退不能善后,形见势绌,……遂使重臣宿将选率骁骑,十万之众,覆没殆尽”。

(奔赴锦州解围的明朝军队)

2、主帅临敌指挥的失误


作为13万大军的主帅,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谋略,却过分考虑个人得失,尤其是临敌指挥时犹豫不决,反复不定,犯了兵家大忌。先是屈从于兵部尚书陈新甲、监军张若麒等人的权势,当“陈新甲趣之,未免轻进以顿师”时,他就孤军深入,当监军“张若麒惑之,倏焉退师以就饷”时,他就率军南逃。如此没有主见、立场不坚定的一个主帅不打败仗才怪了。


3、将官怕死、军无战心


从心理上看,自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后,整个大明朝上下都对后金以及后来建立的清国畏之如虎,在20多年的被动防守中,明朝将士早就有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这从松山被围,洪承畴召集诸将商议攻守之策,而大多数将领主张撤回宁远就食,就能看出来军无斗志。


在松山决战时,明军在军队人数和火器上明显都优于清军,如果全军抱着必死之心与敌决战,加上锦州城祖大寿的四万守军,里应外合之下未尝不能解围。然而一些明军将领贪生怕死,稍有挫折就弃战南逃,如总兵王朴为了自己活命,不顾全军安危,违约先遁,造成明军松山大败。又如明朝为了解救洪承畴,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皆敛兵不敢出”。


4、国势、给养、单兵素质等方面


从国势来看,清国经过清太宗皇太极十几年的经营,已经是蒸蒸日上;而大明在内部农民起义、旱灾、瘟疫、外部侵略的数重打击下已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

给养方面,清军在皇太极的指挥下屯田义州,使军需供应既便捷又充足,为长期围困锦州城、建立前进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朝财政入不敷出,“兵多饷艰”,且在关外无处筹措。


从单兵素质上看,清军多是能征惯战的虎狼之师;而明军多是混饭吃的游手好闲之徒。


松锦之战的影响


对于明朝而言,松锦之战明军惨败后,松山、锦州、塔山、杏山等四城失陷,主帅洪承畴被俘降清,锦州守将祖大寿举城投降,明军关外的精锐军队丧失殆尽,只剩下了宁远一座孤城和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明朝在辽东苦心搭建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而对于清国而言,松锦取得大捷后,清军控制了辽东与关内之间的重要战略走廊,打开了通向中原的门户,为以后清军入关、进而统一天下打下了关键的基础。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欢迎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


柚子爱历史


败因:1,没有统一的号令。八位总兵,居然大部分,擅自率领本部盲目突围!明军的战场纪律有吗?不败才怪!2,崇祯一再催战。老想速战速决胜利了,省的再筹集军饷、军粮。为什么不想想,大败了,明军九边就没有守军了。3,满清八旗统帅和大将,身经百战,战斗意志坚定、多谋善断。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八旗军,吃苦不当回事、能征惯战。号令统一。4,尤其不为人注意的致命一点,满清及其善于收拢降将!尤其可怕的是,大量与八旗军征战多年的敌方大将,诚心诚意的投降。最为可笑的是,左良玉死后,其部队八十万人,投降了一万人的阿济格所部!还有毛部,耿精忠尚可喜投降,把重型火炮技术送给清军。后来在攻克大城市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松锦之战的明军统帅洪承畴,投降清军,在统治中借鉴成功经验!洪承畴带路党的巨大作用!后面张献忠牺牲后,孙可望李定国击毙清军尼堪亲王!但孙可望的投降,瓦解了李定国!5,满清彻底征服了蒙古黄金家族,黄金家族献出了信物,满清战斗力确实强大!


平淡快乐888


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到十五年皇太极为打通明朝关宁锦防线发动的战役。

松锦之战经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精锐边军损失殆尽,仅剩三万辽东铁骑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明朝在关外的城池除宁远城外悉数陷落。

清朝在皇太极的统治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努尔哈赤统治的后金政权仅仅想占据辽东,到皇太极时候已经放眼关内,欲统治中华大地,关宁锦防线如鲠在喉,是必须要打破的。

萨尔浒战役奠定了后金独霸辽东镇的基础,松锦之战奠定了清军入关的基础,此战将明军精锐边军一扫而空,从此明朝再也没有能力遏制清朝了。

明军在此战的败因:

1、明廷催战,如同萨尔浒战役明廷催杨镐出战一样,明廷在此战又催促明军出战,这是因为明朝的最高领导人崇祯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皆不知兵,盲目自大,轻信监军谗言,轻信监军一直是明朝弊端。

2、督监不和,蓟辽总督洪承畴与监军张若麒不和,明朝的监军带着光环监军,总是想压武将一头,和洪承畴一直不和,处处作对,甚至让明军只知有监军,不知有总督,洪承畴不能指挥军队。

3、指挥失误,洪承畴受监军制约,处处受到掣肘,且过多考虑个人得失,指挥失常,进退失据,将军队带入险境,战不能战,一退全军就散了。

4、训练不精、明军的卫所制度导致平时军士训练不精,各部临时凑到一起,战力非常弱。

5、武器落后,仓促出兵,火器携带不便,火炮口径偏小,导致明军火器还不如清军火器犀利。而冷兵器和甲胄,明军一直落后于清军。

6、贪生怕死,明军将领贪生怕死,打不赢又跑不掉的状态下往往就献城投降,忠君爱国早就被弃置一边,洪承畴、祖大寿、祖大乐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7、粮道被劫,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后勤是战争的保障,官渡之战袁绍的失败的原因就是被曹操烧了乌巢的粮草。而此战如出一辙,明军在笔架山的粮草也被清军给劫了,促使明军迅速溃败。

8、战略战术落后,明军没有懂军事的人才,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后金、清朝军队的特点,并针对清军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战略战术,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攻抚顺克清河,一直到清朝入关,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军事人才能研究出必胜清军的战略战术,只熊廷弼还有点样子,其余竟然都是饭桶、大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