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道德經》文言文新校注版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第三十一章

【此章是反戰章之二】

第一段:

夫佳兵者,【精良兵器。

不祥之器。【實為不祥之器,視之生嗔,執之心寒,奪人命根,血光之災,於斯為最

。】

物或惡之,【神人共憤。】

故有道者不處。【有道者避之唯恐不及。】

第二段:

君子居則貴左,【遠古之俗,東廂為上,西廂為下。

用兵則貴右。【用兵反之,西廂為上,東廂為下。此俗傳之有夏,周世用兵頻仍,吉凶無別,一律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此明佳兵乃不祥之器,時時警醒。】

非君子之器,【君子以和為貴,執玉圭而已。】

不得已而用之,【妖魔既興,不得已用兵,如除桀紂,替天行道而已。】

恬淡為上。【

除妖用兵,心懷惻隱,無冤無仇,除其魔頭即已。

第三段:

勝而不美,【魔不勝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今日除魔,勝而不美,心無喜色。唯盡天責,不貪己功。

而美之者,是樂殺人。【或貪己功,即是非道,與樂殺人之魔同類矣。】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殺人而樂,魔中之魔,天下有道者共擊之,故不可得志與天下。

第四段:

吉事尚左,【有夏美俗,傳自軒黃。善惡分明,吉凶異尚。以此教人,善惡吉凶,不可不知。

凶事尚右。【右腦用文,左腦用武。見之風俗,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左右交叉,有道者知之。】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凶事右邊發令,吉事左邊發令。東廂為左,西廂為右。

言以喪禮處之。【用兵西廂發令,與喪禮相同。今日吉凶無別,一律東廂發令。鳩佔鵲巢,聖人哀之。

第五段:

殺人之眾,【戰場屍橫遍野。】

以悲哀泣之,【聖人嚎啕大哭。】

戰勝以喪禮處之。【有道者必勝,然喪禮處之,一則勿喜己勝,二則悲其殞命,三則安撫冤魂,慰其父母。聖人情懷,俗人安可知哉!】

第三十二章

第一段:

道常,無名。【恆常之道,無名無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再申道之恆常、無名真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簡言之,“道常,無名”。古來斷句,多為“道常無名,樸雖小”,陳鼓應斷句為“道常無名樸,雖小。”常修飾道,非修飾無名。道之四性:常,無名,樸,小。常恆乃第一道性。遷流非道,不遷為道。僧肇作《物不遷論》,闡發老氏常恆第一道性。無名學說乃根本學說,經文反覆宣說。

樸雖小,【既樸又小,世人愚痴而不屑。所顯為小,本性為樸。道既可顯小,又可顯大。守樸教法,得道之捷徑。

天下莫能臣也。【道顯小,世人輕賤。然天下強橫之君豈能令道臣服?證小非真小,勸誡侯王莫因道不可見而輕視。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侯王若以道自佐,守而勿失,萬物自然賓服,所謂相忘於江湖,各得自然之性。侯王欲求天下太平,持國之利器以鎮之,不若守樸雖小之道。自賓,相安無爭。

第二段:

天地相合,【陰陽交通,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甘露從天而降,滋養萬民。

民莫之令而自均。【天既生萬民,以甘露滋潤,各得一分,不可奪之。道生之,道養之;天生之,天養之;地生之,地養之。侯王無與焉

。】

第三段:

始制有名。【民食甘露,自成自長。辯物識名,知物有萬。】

名亦既有,【牛馬異類,男女有別。既,盡也。

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牛生牛,馬生馬,各歸其類,不可窮盡。男婚女嫁,子孫綿綿,祭祀不輟,積德孝慈,可傳無窮。知止,各有所歸,暫止也。不殆:不危,不絕。不殆乃現實地之佳境,非究竟地之妙境,猶《易經》之無咎,非元吉也。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乃究竟地之妙境。不可錯會其中妙理。

第四段:

譬道之在天下,【天下有道,萬物歸之。猶執大象,天下往焉。萬物顯形,雖知止不殆,然應復歸無名之道,臻於究竟地之妙境。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有名乃現實地,無名乃究竟地,無咎不如元吉,故有名應復歸於無名,此修道之要義。】

猶川穀之於江海。【如川穀流向江海。之於,流向。】

道一曰:常規斷句為“道常無名”。此處“常”修飾“道”,但被誤以為修飾“無名”,文義大改,故斷句為“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此章為不生滅章】

第一段:

知人者智,【知人者欲勝人,智是勝人之術,非修德之方。】

自知者明。【知人者眾,自知者寡。知人易,自知難。唯有自知,可謂真知。內明之心,可包太虛。

第二段:

勝人者有力,【勝人者有力而已,不能勝己之情慾。】

自勝者強。【

自勝者,能勝己之情慾,制服情慾如制服敵人,此可為真強。】

第三段:

知足者富。【金玉滿堂不可為富,慾壑難填故。唯有知足之足,常足矣。常足者富。】

第四段:

強行者有志。【制服情慾,學道不已,非強行不可得。此謂有志者。

第五段:

不失其所者久,【知己之所從來,知己之所歸,外天地,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入不生不滅,此謂久矣。】

第六段:

死而不亡者壽。【此身速腐。死者此身,不亡者玄照妙覺也。佛陀問波斯涅王:“於斯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第三十四章

第一段: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前章宣道“樸雖小”,不可得見。此章言道如滔天洪水,滾滾而來,言道大也。其可左右,滾滾而來也,在左在右,無處不在。】

第二段: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萬物恃道而生,無道不生,生而即死。不辭,猶擔當之重,萬死不辭。】

功成而不有,【道雖生萬物,決不如世人貪生養之功。】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道愛萬物,降甘露以滋養,義無反顧,而非為主宰。行主宰之責,無主宰之心,巍巍乎,德不可名。玄德有恩而無主。無主,未顯形也,非真無也。】

第三段:

常無慾,可名於小。【道常,無慾。聖人乃道之化身,體道之常,無知無慾

。世人以為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道生萬物,萬物歸道,道為父為母而不顯其形。道可名為大,可名為小,即大即小,非大非小。】

第四段: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有如此神功,然常無慾,樸雖小,不顯其形,此終不為大也。故能成其大。世人自以為大,自伐其功,老子貶斥之。】

第三十五章

第一段:

執大象,【破物入象。物者象也,象非物也。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物象二分,真象生焉。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無之又無,是為大象。萬物之因,天地之本。執之勿離,提綱挈

天下往。【天下歸也,萬有宗也

往而不害,【直往不止。害,止也。孟子“直養而無害”。

安平太。【極樂世界之別名。安,安定、安寧;平:公平無偏;泰:身心泰然,萬物安泰,極樂也

第二段:

樂(lè)與餌,【耳目之樂,口福誘惑。樂,樂事,非獨指音樂。

過客止。【眾生止於無常之誘惑。過客:人生如白駒過隙。不知無常者止於誘惑而不前,知無常者止於誘惑而不入。

第三段:

道之出口,

淡乎其無味。【道非餌,無酸甜苦辣,恬淡無味,與“味無味”相應。物與象二分,物有酸甜苦辣之味,象淡而無味,不可以味執之。】

第四段:

視之不足見,【淡與舌應,不足見與眼應】

聽之不足聞,【不足聞與耳應】

用之不可既。【不可既與用應。五官所不納,無形無相,唯其用大。用,庸也。可見曰用,深藏曰庸。開示不可以眼耳鼻舌身意得之,

必以用大(庸)得之。《大乘起信論》雲如來藏性有三大:體大、相大、用大。此意同。大象,體大也;氾兮,相大也;不可既,用大也。既,盡也】

第三十六章

第一段:

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以鳥說法。有鳥于飛,其名為鵬。雙翼一張一合,摶扶搖羊角而上九萬里。張而後合,合而後張,飛在其中。】

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強弱轉換,猶如張合,故聖人視強為弱,不可執也。】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廢興之際,亦如斯也,故聖人視興如廢。】

將欲奪之,必故與之;【天之與奪,不可不察,故聖人視與為奪。】

是謂微明。【天理雖明,世人不察。其理幾微,無心乃得。今日

宣之,救人故也。】

第二段:

柔弱勝剛強。【守柔守雌,萬物乃昌。逞其強梁,早殄其亡。】

第三段:

魚不可脫於淵,【淵為柔弱,魚為強梁。魚脫淵則死,此理世人

皆知,故以說法。】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國之利器,刑法也。利器,鋒利之器,猶兇器也。示人,向人揮舞。利器如魚,國人如淵。魚淵本為共生,淵乃魚生存之本,利器示人,猶魚脫淵。此喻令君王驚醒也。君王豈

可視民如草芥乎?】

【宗旨:以鳥翅膀一張一合為喻,不可執張、強、興、與,故利器不可示人。無關陰謀。謂陰謀論者,與一坨屎效應無異。東坡問佛印禪師:觀我若何?佛印答:居士像一尊佛。佛印問:觀我若何?東

坡答:像一坨屎。佛

印大笑。自眼中有一坨屎,觀人亦如一坨屎。】

第三十七章

第一段:

道常,【道乃恆常。再宣道之恆常。】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法則和無不為法則,無為為因,無不為為

果。無不為,道無所不能,即萬能。回應弟子疑問,無為法則會否使天地失序、萬物不生、人間困頓?】

第二段:

侯王若能守之,【侯王明白此理,應守道不失。】

萬物將自化。【萬物自化,不賴侯王而化。侯王非萬物父母,亦

非民父母。侯王,樸散之器,如玉之碎片,本為廢物,聖人慈悲而用之。】

第三段:

化而欲作,【萬物自化,慾望生髮,而人生焉。萬物中唯人最有

慾望,此指人類出現。】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教父將以無名之樸修復之,令慾望熄滅,返樸歸真也。道德經教法即是返樸歸真教法: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鎮之:道家鎮魔密法。欲,心魔也。慾望魔力強大,非鎮

魔密法無以鎮之。】

第四段:

無名之樸,

夫亦將不欲。【返樸歸真乃鎮魔密法,欲魔已鎮,亦應遣之。欲樂不貪,法樂亦不貪。遣之又遣,即佛法雙遣。粗大欲望已鎮,細微

慾望亦應鎮之,斬草除根。】

不欲以靜,【何以歸之?歸寂靜也。離欲歸靜。】

天下將自定。【有欲之人歸於寂靜,天下欣欣向榮,相忘於江湖

也。鳥飛於天,魚遊於淵,于于吁吁,常聞天籟。】

道一曰:常規斷句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此處“常”修飾道,但被誤以為修飾無為,文義大改,故斷句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十八章

第一段:

上德不德,【德有上下。最上之德不顯其德。上德,即玄德。不德,不顯德,不居功德。德,恩德,施恩與人。施者有德,受著感恩勿忘,他日回報恩主。佛說三輪體空,施者、受者、所施物皆空,此為佈施最高境界。上德如同三輪體空

。】

是以有德;【不顯其德,其德甚大。施恩眾生,功德再次迴向眾生,此德不可失也。】

下德不失德,【下德施恩與人,自感有德,並希圖受者感恩,他日回報。世人之德大率如此,此德衰薄,執德不已,故曰下德。】

是以無德。【一曰德微,二曰執德者終將失德,故曰無德。

第二段: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何故?上德為無為,三輪體空,無為功德不可稱量。無以為,無以功德為。施恩者不圖受者回報感恩,亦無自我嘉許之念,無功德想。如母愛子,無為為之,天理如斯。母恩不可思議。】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亦無為,此德甚大,然有細微功德心,即有以功德為。施恩者雖無為為之,然心中功德心未斷徹底,不圖受者回報,但有自我嘉許之念,作功德想。下德雖無德,然亦是極高功德,不可因“下”字錯會經義。王弼異文: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此與“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相混淆,古人未解功德有粗細之故。帛書甲乙本無“下德”一句,此處經義精微,解經師疑惑而刪去,惜哉!下德階梯次於上德,高於上仁,唯嚴遵《老子指歸》闡述甚明

。】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德、下德均是無為,上仁以下是有為。無為功德遠超有為功德,上德不執超勝功德,下德執之。故分上下。上仁有為功德細小,但亦不居細小功德,故上仁實屬不易,不可輕蔑,只是遜於上德下德耳。把功德佈施出去,不令人感恩於己,即無以功德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義功德再次之。有為為之,有以功德為之心執之。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上禮功德再次之,賢善人格之最後價位,過此以往,不可觀矣。互相見面,行禮而已,內心無復善意。行禮而不回禮,則怫然怒之。嚴遵以道人、德人、仁人、義人、禮人五等階位分之

第三段:

故:

失道而後德,【道德仁義禮五常體系與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體系對比觀之。失道而德顯,道不失則德不顯。周公重德,天道靡常,唯德是依。道體系是自己證悟,自我審判;德體系是外在評價,希圖感恩回報和社會讚美,動機並不清淨,故曰“失道而後德

”。】

失德而後仁,【道德具有普遍性,仁義禮乃等級社會之象徵,是君對臣,上對下,尊對卑而言,故次之。

失仁而後義,【義乃正當性、適宜性,在修行體系中極為重要。西文正義(justice)具有神性,地位極高,然華人之義地位較低,不可混淆。西方文化重正義不重仁慈,可以窺探老子尊道德貶仁義之旨。道含正義。道、儒二家對義之價值闡述嚴重不足,宋儒開始重視義之價值闡述,地位逐步提高。】

失義而後禮。【周公禮樂治國,與道德相比,禮乃重外不重內。然禮不可失。】

夫禮者,忠信之薄(bó)而亂之首。【忠信者,道德仁義禮五等,禮為最後一等。禮而下之,則亂生焉。非謂因禮生亂。】

第四段:

前識者,【見識勝人,有前知慧根者,《易經》之占卦者,均是前識者,可預測未來,知人生死禍福,季咸是也。】

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者,知陰陽之道,故可推演吉凶,世人奉為神明。證道者遠勝前識者,明白四達,不假籌策佔術,能知過去現在未來。證道者玄照萬物之無分別性,默然識之,密而守之,不洩天機,此是真知。】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行道之謂大丈夫,言其勇猛精進。行道證道之大宗師即是大丈夫。厚,道之實也。

不居其薄(bó);【薄,道之華也。】

處其實,不居其華。【寧守母抱一,毋前識多智。】

故去彼取此。 【大宗師傳法之辭,弟子謹記勿違。】

道一曰:此章文句一直爭議很大,意義晦澀。陳鼓應等註釋家依帛書刪除下德無為一句,使義理髮生很大改變。關鍵在於“無以為”“有以為”的正義不明。無以為是無以功德為,有以為是有以功德為。《莊子·讓王》:“無以天下為”。解釋前二句。

老子傳道,以周公德教下衰故作《道德經》。德何以衰?曰:德有上下,周公所傳為下德。施恩而無施恩之心為上德,此德永不滅失。有施恩之心為下德,下德必衰。何以故?居功是細微的利益心,漸漸浸潤,如病毒蔓延,必致功德盡失。起心動念可不慎乎?嚴遵註解上德“德歸萬物,皆曰自然”,下德“德流萬物,反覆其君”,深得要領。並認為善人分為五種:道人、德人、仁人、義人、禮人,道最高,禮最低,禮以下則亂矣。

無為功德廣大,有為功德微小。故下德無為高於上仁有為。此老子“大道廢,有仁義”之旨。

承上章,無為則無不為。因細微一念而使無為廣大功德盡失,老子哀之。莊子曰“至德之世,相愛而不以為仁”,由此而發。老子要世人把有意識的德修到無意識的德,舉手投足皆是德,但自己完全不知是德。德人如水,百姓如魚。此為至德。帛書教育王子,以此章為首,極重修上德也。老子原版如王弼本,道前德後,“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也。

第三十九章

第一段:

昔之得一者:【古昔之大宗師也。世人都是殘缺者,大宗師才是得一者。得一三義:合,無為合,與無合。合喙鳴,鳴喙合,莊師以鳥鳴說法,鳥鳴其喙始於合,終於合。鳥喙是無為合,非有為合。大宗師與道合,陰與陽合,有與無合,此謂得一。有與有合,陰與陰合,陽與陽合,非得一也。

天得一以清,【天之清非天能為之,有天之外者也,天賴此而能清,故天得一以清。此,一也。

地得一以寧,【地之寧非地能為之,有地之外者也,地賴此而能寧,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神之靈非神能為之,有神之外者為之,神賴此而能靈,故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谷之含藏非谷能為之,有谷之外者也,谷賴此而為盈,故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之生非萬物能為之,有萬物之外者也,萬物賴此而能生,故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舉上五大神物以明得一之妙理,警醒世人侯王。侯王是聽法者,非與上五大神物並列。註釋家常錯會。貞,天下公認之正位,亦天嘉許之正位。侯王之貴高非侯王能為之,有侯王之外者也,侯王賴此而為貴高,故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第二段:

其致之也,謂:【得一必無心得,若有心求之,則大難臨頭。致,有心招致。今人多解為:推極言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天無一獨為之,則天無以清,直至天開裂。天不復是天矣

地無以寧將恐發,【地無一獨為之,則天無以寧,直至地動不已。發,火山爆發之發,非癈也。地不復為地矣

神無以靈將恐歇,【神無一獨為之,則神無以靈,直至神失去活力。神不復為神矣

谷無以盈將恐竭,【谷無一獨為之,則谷無含藏之能,直至谷枯竭。谷不復為谷矣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萬物無一獨為之,則萬物無生生不息之能,直至萬物殄滅,牛不再生牛,馬不再生馬,天地空空。萬物不復為萬物矣。】

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jué)。【侯王不聽教誨,無一而獨為之,失去貞位,將從高貴處墜落,一蹶不振。貞而高貴為一詞,今人刪去“而高貴”,失去經義。蹶,從高貴處墜落,不復起。

以上明得一妙理。天地神谷萬物均仰賴一成為天地神谷萬物之神聖,一為至大至高,世人不識故也。王弼《指略》雲:存者不以存為存,以其不忘亡也。五大神物為存者,不以己為存在理由,而以一為存在理由。存者,子也;所以存者,母也。母,一也。此章開啟一之學說

。】

第三段:

故貴以賤為本,【一之學說已明,得一乃唯一追求。得一則存,不得一則死。貴賤得一則皆存,不得一則皆亡。貴不可輕賤,此理明矣。貴不得賤,則不得一矣。】

高以下為基。【高下相得則存,不相得則亡。高可棄下乎?高不得下,則不得一矣。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gǔ)。【侯王自我貶稱孤兒、寡婦、要飯者,皆是窮苦低下之貶稱,部落時代之遺風,有深意存焉。遠古部落長老自稱孤寡不穀,自貶自抑,求得一也。】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自貶自抑,以求得一。貴求賤以得一,道求下以得一,侯王自貶愛民以得一。天地神谷萬物各成其性,和氣生焉,侯王貞焉。】

故造輿於無輿。【有生於無,有無得一,故造輿於無輿。嚴遵本此章與次章合為一章,文意貫通,不可切斷。嚴注:“非獨王道,萬物皆然。夫工之造輿也,為圓為方,為短為長,為曲為直,為縱為橫,終身揳揳,卒不為輿,終能成輿”。河上公本:“數車無車”,細看車,唯有輪轂、車輪、車架等零件,不見車也。王弼本:“數輿無輿”,被人誤改為“數譽無譽”,從輿(車)誤為譽,失去“有生於無”之妙旨。

第四段:

不欲琭(lù),琭如玉,【不欲美玉,則得美玉。不欲貴,反得貴

(不欲)珞(luò),珞如石。【不欲頑石,則得頑石。不欲賤,反得賤,與物反矣。語氣上省“不欲”二字。前人斷句: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解讀紛紜,乖離文旨。】

道一曰:常規斷句為“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此處句法同第23章“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本句中省略“不欲”,為文氣通順。

第四十章

第一段:

反者道之動;【欲貴得賤,欲賤得貴;欲琭得珞,欲珞得琭。故曰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因其無,有車之用。百姓雖柔弱,高貴者不可須臾離也。高貴低賤得一而存,不得一則必亡矣。大宗師為百姓正名,依天道妙理,令人生信

。】

第二段:

天下萬物生於有,【萬物生於有,此理易明。牛生牛,馬生馬。然有與萬物本不相同,世人不識。萬物可指也,有不可指也。萬物,物也;有,象也。棄物得象,窮理盡性。物象二分,無象生也。】

有生於無。【究極言之,牛不生牛,馬不生馬。天地未生之時,混混沌沌,焉有牛焉有馬?既無牛無馬,牛不生牛,馬不生馬,明矣。牛馬皆生於無,此理確然。老子再以“造輿於無輿”、“數輿無輿”、“數車無車”推論有生於無之妙理,論證嚴密,今日科學家無可辯駁矣。明此妙理,牛非牛,馬非馬,人非人,天地非天地,萬物非萬物,皆如幻如化。唯道為一真耳。此為道德經最深刻妙理,以明萬物之所從來。此章與上章嚴遵本合為一章,造輿於無輿、數輿無輿皆證明有生於無,文意不可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