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糖尿病最有效的運動是什麼?

藥文化


不用管運動形式,大原則把握好是關鍵,運動強度和時間是衡量運動的關鍵。

對於糖尿病的初始治療目標分為兩個,分別是讓血糖代謝水平正常化以及預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與病情惡化。



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的好處。

對於1型糖尿病者,運動的作用在於控制血糖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規律運動,改善功能能力,降低冠狀動脈疾病風險,提高胰島素受體的敏感度,因此運動的原因並非控制血糖水平,而是建立積極的行為習慣。

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建議。

運動的首要目標是調節血糖水平,並降低心臟病風險。每週至少應當運動3到5次,每天運動更佳,應當與規律飲食和胰島素劑量相結合,以確保血糖水平及運動後反應都相對穩定。

大部分1型糖尿病客戶,用自感用力度11到14級(6到20級)下都能舒適的運動。建議使用自感用力度界定標準。應避免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因為長時間運動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而高強度運動則會增加高血糖的風險。客戶應逐漸將運動時長增加至30分鐘以上,同時也要參考他們的醫療狀況,沒有併發症的個體同時也應該進行力量訓練。



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的好處。

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的益處是潛在的包括預防冠狀動脈疾病,中風,外周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規律運動已被證明了能夠提高血脂水平及高血壓纖維蛋白溶解,並減輕體重。減重和運動都能夠正面影響血脂水平,從而降低疾病風險。

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建議

參加運動的主要目標是調節血糖水平並減重,因為有著80%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體重超重。通過適當飲食及運動減重,能使客戶在醫師的指導下降低口服胰島素的需求量。一般來說,建議進行低強度到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自感用力度11到16級(6到20集)有氧運動的時間是40到60分鐘,每週運動5到6天。

同時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從低強度到中等強度的抗阻訓練中獲益,一般建議一週運動兩次,每次使用8到10個動作,每組8到12次。將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結合,可能對於血糖的控制及總體功能能力有著最大化的益處。



清晨碳水


我是二型糖尿病,但是不敢運動,因為兩次運動後血糖都升高,停下後才正常,本來我是愛運動的,但是有事了正常生活中,走上三五里路還是正常的,昨天在北京六里橋地鐵站,為了買午飯,走了三公里,飯館統統關了門,真沒少走路。

我是平時不敢運動了,以前挺愛運動的,走個十里八里一點事沒有。昨天就沒少走路。


京城名醫張一帖


十一回家的時候,發現隔壁院子的小豆子又圓了一圈兒,小豆子今年19歲,但體型卻壯碩許多。中年人的啤酒肚都上了身,一問已經快85kg了,個子還不是很高。幾個月前小豆子因為經常貪睡,到醫院檢查時髮旋血糖升高,空腹有7.5mmol/L!餐後11mmol/L!雖然還沒有多次檢測,雖然不能稱之為糖尿病,但可以算是高血糖。

後來聽小豆子奶奶說,他愛吃肉,還喜歡喝飲料不愛運動,家裡獨寵,也不怎麼幫家裡幹活。這麼小的年紀,代謝出現了問題。豆豆奶奶問我怎麼辦?減肥……



現在許多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很小的孩子血糖血脂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排除先天因素外就是自身生活飲食習慣問題。

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併發症,心腦血管疾病、眼底動脈硬化、心臟病、腎病、周圍神經病等等,輕則傷身,重則傷命。



其實沒有什麼最好的運動,堅持就是最好的!與其制定完美的計劃,不如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施它!每週堅持有氧運動,堅持你的消耗>攝入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心肺功能可以的情況下游泳跑步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有餘力,無氧運動也是可以考慮的,可以增肌,增加基礎代謝率。

運動是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又能減重,也能解決很多問題,還你完美體態~

除了運動還有就是需要保持飲食的健康!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千萬不要輕易小看糖,糖也是萬惡之源,升高血糖是一方面,而且還會影響代謝,增加體重。還要多食用蔬菜,吃白肉少吃紅肉,減少油脂的攝入,管住嘴才能連同運動一起良好的控制血糖。正所謂能吃藥不打針,能食療拒絕藥物。

目前,糖尿病也是無法攻克難題,運動不足及飲食不協調已經成為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且國內外各項指南已經將運動設為糖尿病的中藥治療。所以,動起來吧!


心血管王醫生


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部分,有效運動可以幫助改善血糖。只要將上面的口訣牢記於心並持之以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意志力的問題了!

糖尿病運動口訣記住:一、三、五、七、九

“一”代表:餐後1小時運動;

“三”代表:運動30分鐘;

“五”代表:每週至少活動5次;

“七”代表:每次運動中脈搏不超過170-年齡;

“九”代表:運動要長久,持之以恆。

運動時間是影響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每天運動的時間段、餐前/餐後運動起始時間,一次運動方案總的運動時間,運動方案中各項內容的執行時間(如運動的組、次、間歇時間等),這些時間的變化對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穩定都有著重要影響。

糖尿病最有效的運動是什麼?

1、散步

散步一種比較悠閒的運動,所謂“練十練不如散一散”,強調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種鍛鍊方式。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適用於防治消化不良和腸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對糖尿病有好處,對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處。

2、慢跑

慢跑被稱作溫和的心腦血管體操,它對人體的心臟和血管會產生非常好的刺激。因為糖尿病患者體質偏酸性,動汗可使體內環境偏鹼性,從而降低炎症的發生率,對傷口的癒合、皮膚的修整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私信】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健康心理


最適合糖尿病患者運動方式是什麼?

六種運動方式最適合糖尿病人

散步

散步簡單易行,只需一雙合適的運動鞋,隨時隨地都可散步。如果糖友之前沒有參加過鍛鍊,可以從每天散步10—15分鐘開始,之後逐漸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鐘。或者戴一個計步器,爭取實現每天步行1萬步的目標。

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友練太極還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有新研究發現,糖友每週參加兩次太極拳訓練班,每次練習1小時,每週再在家練習三次,每次20分鐘,可以使血糖水平明顯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質量。

水中運動

糖友參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強度較低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消耗熱量和改善身體靈活性。水中鍛鍊尤其適合神經病變的糖友(手腳常出現無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狀)。由於水中鍛鍊對關節衝擊更小,因而也很適合同時患有關節炎的糖友。

間歇式運動

間歇式運動是指在正常運動過程中增加幾次強度更高的運動,比如慢跑與快跑結合,散步與快走結合等。研究發現,間歇式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強運動毅力。插入高強度運動的時間一開始可以是15—30秒,之後逐漸增加到1—2分鐘。

平衡鍛鍊

平衡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腳部感覺通常會更加遲鈍,因此平衡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態。平衡能力訓練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專家建議,選擇桌椅附近,單腳著地,做做“金雞獨立”。能夠單腳著地站立後,再練習“閉眼金雞獨立”,雙腳可輪流練習。

做家務

有些人不愛運動,其實做家務也是很好的鍛鍊,有助於消耗熱量和降低血糖。養花種菜、打掃房間、洗車、遛狗、與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本文來源於 http://tangniaobing.familydoctor.com.cn/a/201701/1664150.html 供您參考)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我老公糖尿病十來年了,我說這是他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血糖高,他不承認說是遺傳。

讓我們先來看看糖尿病是怎麼找上門的:

1.遺傳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是會遺傳的,我老公家堂兄弟七個有六個高血壓,三四個糖尿病

2.環境因素—俗話說就是大魚大肉吃多了,又不運動,那不僅僅糖尿病會找上門,其他毛病也會接踵而來

糖尿病典型症狀:三多一少症狀,即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還伴隨著頭昏、乏力。如果本來是個小胖子,在很短的時間突然爆瘦,那不一定是減肥成功很可能是糖尿病


去了醫院跟醫生一聊,你會發現你未來的生活了無生趣了,你喜歡吃的好多好多美食不能多吃了,酒也不能喝了,醫生告訴你煙最好也戒了吧。。。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適量運動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貴在支持。運動方式、強度、頻率應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打太極拳、騎車、健身操、多幹 點家務也不錯,嘿嘿),運動時間每週至少150分鐘。當血糖>14-16mmol/L、明顯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併發症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併發症者暫不適宜運動。


樂享菁鮮


中醫裡面認為糖尿病本質上來源於肺腎陰虛,對治糖尿病的運動的方式也是從肺腎陰虛入手。現從中醫角度為大家介紹一個治療糖尿病的簡單運動,這是從八段錦裡簡化過來的。

1、運動方法

身體保持站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按在腰部兩側。雙腿伸直,緩慢彎腰向下,同時雙手漸漸由腰部向下滑下,經過臀部、大腿後側,到達腳跟。然後腰部緩慢抬起,雙手轉到身體前側,自然順著兩腿上升。身體直立起來後,雙手由前到後滑向腰部,再次重複以上動作。每組2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一組。時間久了也可適當增加。



2、有效表現

一般以上動作做上3次,便會感到腰部有熱感。這就是做對了的表現。



3、原理

這組動作雖然簡單但是極好的刺激腿部經脈,並且起到補腎陰的效果。在臨床中本人經常給糖尿病患者推薦此種運動,作為一種糖尿病的輔助治療效果不錯。



這組動作關鍵點在於動作要緩慢,另外對於有腰椎間盤突出以及腰部疾患的患者不可進行以上動作。


中醫內科李大夫


不管什麼運動,只有堅持下來才不會白費。

醫生總說糖尿病人:“注意飲食,堅持運動。”飲食可以注意,但是運動就很難堅持。理由各種各樣的:“照顧孩子買菜燒飯都累死了,已經是運動了”或者“上班族傷不起,根本沒有時間運動”又或者“我年紀大了,動不了了”。總之理由都很充分。

一、為什麼要堅持運動?

運動治療是糖尿病治療中“五駕馬車”的其中一環,重要性不用說;運動可提高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讓胰島素“升值”,增加其利用率;運動消耗能量,消耗掉血液中葡萄糖,直接降低血糖;改善骨骼肌功能,降低發病因素,改善代謝紊亂,對改善生活質量有正反饋作用;達到上述效果後,能減少降糖藥劑量。

此外,堅持運動還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出完汗後心情愉悅,改善新陳代謝。

正常健康人保持運動就大有裨益,糖友更加應堅持運動。

二、適合糖友的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可增加全身器官的供氧,有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促進消耗脂肪,達到減重效果。運動類型如:快步走,慢跑,太極,廣場舞,保健操,登山,羽毛球等中度強度運動就比較適合糖友了。對於年長糖友或很少鍛鍊的糖友來說,可以先從簡單的快步走開始。

不一定要固定某種運動,一段時間做一樣運動,變化著來,這樣也更容易堅持下去。

注意:買菜燒飯等普通的家務活是不能算進運動裡面去的!

三、餐後一小時運動效果最好

為什麼是餐後一小時呢?因為那時血糖達到峰值,是機體最需要胰島素的時候,這時候運動就能減輕胰島的負擔,幫助降低血糖,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

四、運動前三大準備

運動前穿好裝備,讓整個人進入運動的狀態;帶水,零食,以防脫水和低血糖;帶好糖友識別卡,如果你意識不清時,旁人能更好地幫助你。科學地來說,血糖超過5.5最適宜運動。過量運動可能導致低血糖。如果你感到飢餓、手抖、眼花出虛汗等低血糖症狀,應及時停止運動,測量血糖。

五、運動多久才夠?

每天30分鐘的運動,每次超過10分鐘是建議。糖友可以根據自我感覺來判斷運動強度。 科學地來說,運動後心率:(220-年齡)×0.6~0.8就是代表運動到位了,但並沒有人想去算這個。所以根據自我感覺,鍛鍊後出汗,肌肉有酸脹感,休息後不算,第二天精力充沛。這個程度就可以了。一週運動起碼超過150分鐘,每週三次或以上,儘量避免隔了2天或以上不運動,這樣很容易就懈怠了。

六、特殊人群的運動處方

1、大部分人都應該堅持運動,不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人。但下列糖尿病人應限制運動: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波動大,經常出現低血糖者;有嚴重併發症視網膜病變伴視力下降、嚴重糖尿病腎變、嚴重糖尿病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足;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合併感染,未得到控制者。

2、糖尿病合併心臟病、高血壓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需在運動醫學或康復醫師監督下進行,以耐力運動、較低強度運動為主,長期進行鍛鍊,循序漸進。

3、糖尿病合併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建議行上肢和軀幹肌的運動鍛鍊,以中等運動強度為主。

4、糖尿病合併足病患者,應僅限做無負重運動。

5、糖尿病合併妊娠者,應與圍產醫師共同制定,以步行、固定自行車等低強度有氧運動以及游泳為主,運動中應加強圍產期醫學監護。


糖大夫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是極低強度美體增肌訓練。

經常中等強度運動如跑步,跳繩,游泳,大強度運動如hiit,tabata,波比跳,在運動早期可能會使血糖下降,但時間一長,血糖就難以控制,因為運動心率增高,會加速人體氧化衰老損傷,代謝不可逆轉性損傷下降,使糖尿病難以控制。

極低強度運動可使衰老代價低,美體增肌訓練可使在增肌訓練的同時美化形體預防腰椎盤突出,增肌訓練可使餐後血糖被肌肉利用。

運動醫學碩士評論。




運動醫學碩士談瘦身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

1、慢跑

慢跑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進行,被稱之為溫和的心腦血管體操。它可以給我們的心臟和血管帶來好的作用,跑步會刺激身體排汗,這對於健康而言是很有利的。這裡的出汗是非常健康的,不像桑拿等方式是身體在“被迫出汗”,而出汗運動可以消耗患者體內的多餘脂肪和糖分,可以有效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2、水上運動

水上運動比較適合一些沒有皮膚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游泳這種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游泳可以燃燒大量的卡路里,提高身體的柔韌性,特別是對於一些神經衰弱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此外,水上運動相對來說對於關節的影響比較小,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

3、瑜伽運動

這個運動相對來說也比較舒緩,在瑜伽運動的過程中可以讓整個人都處於平靜的狀態下,非常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平衡能力以及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建議糖尿病患者可以經常參加瑜伽運動,對於降低血糖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4、散步

很多糖尿病的患者,長期都缺乏運動導致體能特別差。在這種情況下,開始運動的時候可以先從散步開始。雖說散步的強度比較小,但是也是運動的一種,只要你能堅持下去,對於糖尿病的病情緩解都是有幫助的。建議開始的時候最好每天散步10分鐘左右,循序漸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