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萧皇后被6个皇帝疯抢了60年,你怎么看?历史上还能举出第二例吗?

曾维浪


这里说的萧皇后,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演义小说中称为萧美娘),她的一生的确跌宕起伏,但说到被六个皇帝疯抢,却是言过其实了!和她有肌肤之亲的男人,理论上只有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这三个人,至于匈奴单于和李世民,应该是小说家的牵强附会之言。



萧氏是梁朝皇室后裔,她的父亲是梁孝明帝萧岿。因为她出生在二月份,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不吉利的,所以从小就被寄养在叔叔家,结果叔叔和婶子没到一年就双双死去,这更证实了萧氏是不详之人,无奈萧氏又住到了舅舅家。舅舅家里生活比较贫困,萧氏从小就干家务活,身上没有天之骄女的各种臭毛病,反而十分乖巧贤惠。

更难能可贵的是,萧氏不仅自学了医术,还懂得占卜之道。

杨广当时已经被封为晋王,他的老爹为他选老婆的时候,给很多女人都算过命,结果都和杨广不般配,反而是众人认为不吉利的萧氏和杨广的命格十分匹配,萧氏就这样成了晋王妃。

杨广是有野心的,一门心思想着搬掉太子杨勇,自己取而代之。萧氏在这一点上十分支持丈夫,并且积极地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在隋文帝杨坚夫妇每次到杨广府上时,都能看到她和宫女一起吃饭,这样的贤德王妃,无疑给同样善于作秀的杨广加分不少。而且在杨广和大臣密谋夺嫡时,她也起到了掩护的作用。


杨广如愿以偿成了太子又做了皇帝,萧氏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大家都知道杨广当了皇帝后得意忘形好大喜功,开运河征高丽搞得天下沸腾,萧皇后则表现的十分理智,并且数次向杨广进言规劝,但杨广已经昏了头,自然听不进去老婆的话,最后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等部下杀死,萧皇后和皇室众人则落入了宇文化及(曾当了半年的皇帝,国号“许”)手中。

请注意,这一年是公元618年,萧皇后51岁。如果是民间农妇,这个年纪已经是尽显老态了,但萧皇后养尊处优保养得当,虽然不能说是风华依旧,但起码也是徐娘半老,如果宇文化及以皇子等人的性命相要挟,萧皇后被迫献身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下来是窦建德(曾自称长乐王,国号“夏”)打败了宇文化及,萧皇后和皇室其他成员又落入了窦建德手中。这事发生在公元619年,萧皇后52岁。窦建德泥腿子出身,萧皇后的身份对他是种极大的诱惑,而萧皇后同样处于保全皇族的原因,委身窦建德也在情理之中。

在窦建德军中没过了多长时间,因为萧皇后的小姑(也就是杨广的堂妹,关系的确有点乱)义成公主是突厥可汗的妻子,不忍心看着萧皇后等人颠沛流离,就恳求突厥可汗施加压力,向窦建德要人。窦建德迫于突厥人的压力,只能把萧皇后一干人等都送到了突厥。

在突厥期间,萧皇后的安全总算得到了保障,也在小姑的照顾下安定了下来。有野史传闻她和两代可汗有染,这应该是无稽之谈,史书上没有关于此事的任何记载,另外毕竟有义成公主在,发生这样的事几率很小。

最后和萧皇后传出绯闻的是李世民大帝。公元630年,唐朝大将李靖灭了突厥,将萧皇后带回了长安,李世民和杨广毕竟是亲戚,对萧皇后十分礼遇,将她安置在长安城中居住,饮食起居都照顾有加,萧皇后活到了八十一岁寿终正寝。

公元630年,萧皇后已经63岁了!以李世民之英明神武,再加上和杨广的关系,还不至于对和萧皇后发生什么苟且之事!

6个帝王疯狂争抢了60年,只不过是夸大之词而已。不过身为皇后而半生颠沛流离,也十分令人唏嘘了!


李飞叨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物不只出现在小说中,历史上的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女性。

萧皇后一生经历过六个男人,不是帝王就是枭雄。

第一任丈夫——隋炀帝杨广

萧皇后是南北朝时期南朝西梁孝明帝萧岿之的女儿,从小貌美异常,聪明伶俐。她13岁的时候嫁给了25岁的杨广,从晋王妃到皇后,任凭隋炀帝身边的美人常新,她的地位岿然不动。

如果隋朝不灭的话,料想这位应该能稳稳妥妥当上太后,一辈子都过这种幸福安稳的尊贵人生。可惜啊,隋朝这个短命皇朝在萧皇后38岁的时候灭国了。

夫死国灭,换成一般的女人肯定命运多舛了,可貌美如花的萧皇后并不认命。她立马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

第二个男人——许帝宇文化及

年轻英俊的海山殿护卫校尉宇文化及对萧皇后的美貌垂涎三尺。当他发现隋炀帝美人多多,没多少时间给予萧皇后“雨露”,深宫寂寞的萧皇后其实是不开心的,色胆包天的宇文化及就用手段轻易赢得美人青睐。干柴烈火,暗通曲款,俩人很是过上了一段美好的露水姻缘。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宇文化及就外调了。

隋炀帝暴虐无道,天下大乱,已经升为右屯卫将军的宇文化及在扬州起兵造反。之后,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把老情人萧皇后纳进了后宫。等宇文化及自封为许帝的时候,封了宠爱的萧皇后为“淑妃”。可惜萧皇后的淑妃没做多久,她就迎来了第三个男人。

第三个男人——窦建德

当时天下群雄逐鹿。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势力增长很快,他的兵马长驱直入,节节胜利,宇文化及根本抵挡不住,连连败退。许帝的帝皇梦刚开始做就“身死人手”,连带萧皇后又一次落进了“乱臣贼子”的手里。

美人总是惹人爱恋,绝世美人尤其让英雄(枭雄)销魂。窦建德噗一见到萧皇后立刻被迷得神魂颠倒。于是毫不意外地,窦建德不顾部下反对,立即把萧皇后收归为“自己的女人”。

迷失在萧皇后的美色里的窦建德把自己逐鹿中原的初心忘到了爪哇国。当然,没了志向的枭雄最终只能是“枭雄末路”,而美人总是不缺男人接手的。于是,萧皇后很快又迎来了她的第四个男人。

第四个男人——突厥处罗可汗

远嫁给突厥处罗可汗和亲的义成公主,是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她听到自己嫂子的尴尬处境,就派使者来窦建德这里,要把萧皇后接到突厥去。

当时李渊已经称帝,窦建德实力衰败,四面楚歌。没有实力与突厥人对抗的窦建德只能忍痛把萧皇后交了出去。

离乡别祖的萧皇后一到突厥,那种倾国倾城的风姿让处罗可汗一见钟情。寄人篱下的萧皇后无奈婉转承欢……

第五个男人——颉利可汗

“温柔乡是英雄冢”,年老的处罗可汗艳福没享几年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颉利可汗继位后,按习俗把父亲的妾室收入后宫。风韵迷人的萧皇后的第五个男人诞生了,据说颉利可汗还十分宠爱她。

第六个男人——唐太宗李世民

当唐朝的大军攻入突厥后,他们迎回了萧皇后。这一年萧皇后已经48岁了,辗转流离多年,终回故土。

人们常说“女人四十豆腐渣”,谁知道徐娘半老的萧皇后不但没有老成豆腐渣,还迷得33岁的李世民罔顾世俗礼仪,硬是把她封为昭容,做了萧皇后的第六个男人。

历史上迷住一代君王的美女不少,但像萧皇后这样数经改朝换代始终让帝王般的男人“谜之沉沦”的,最后还能善终的恐怕仅此一人了吧。

隋灭后,萧皇后“夫死子亡”,换成一般心智不坚的人恐怕早就活不下去了吧。但萧皇后不但没有消沉,反而始终活得风风光光。

是怎样的美貌让这样的传奇发生?又是怎样的智慧让萧皇后几度处于险境而得以善终?也许从萧皇后对答李世民的一段话里能见到一点端倪。

据说李世民为了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励精图治,日子过得十分节俭。但是萧皇后回到宫中时,他破格为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迎宴会,以表达自己对她的重视和爱慕。唐太宗自以为这种场面很豪华气派,于是得意地问美人:“今天这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啊?”

萧皇后平静地回答:“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聪慧如此,美貌如斯!独一无二萧皇后!


小谢文学杂谈


萧氏九岁嫁与杨广,历任晋王妃、太子妃、皇后,同隋炀帝生活了二十余年,后又先后沦落到宇文化及、窦建德等人手中,并曾被突厥番王处罗可汗及其弟颉利可汗宠幸,又在四十八岁时进入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直至六十七岁寿终正寝,以皇后之礼下葬。从萧皇后的“个人履历”来看,估计翻遍二十四史,也很难找出能与之比肩的女性。

萧氏本为皇室后裔,她的父亲是西梁孝明帝萧岿,出生后受堂叔萧岌收养,等萧岌死后,萧氏又被收养在舅父张轲家中。

隋文帝登基后,以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在当时,世家大族之间常实行联姻,于是年仅九岁的萧氏被选定为了晋王妃。据说,由于萧氏长相甜美出众,且天资聪颖,善解人意,故而颇受自己公婆喜爱,在宫中极为得宠。

后来,太子杨勇失势,晋王杨广继任太子,之后由登基掌权,萧氏也相应地从晋王妃做上了太子妃,并成为了隋炀帝皇后。

隋末天下大乱,杨广殒命后,萧后也开始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玩物,开始了自己惨痛的人生。

最早垂涎并虏获萧后的是宇文化及。据说,在杨广在位时,宇文化及便已垂涎萧后,因此到隋朝分崩离析时,他率先把这一绝代佳人揽入怀中。

继宇文化及之后,再次抱得美人的是窦建德。窦建德虽然在群雄逐鹿中失败,但毕竟也是一代枭雄。只是,当时突厥正值强盛,同样对萧后感兴趣,并向窦建德下了通牒。

就这样,萧后再次成为了突厥番王处罗可汗的枕边人。等老突厥王死后,按照传统,萧后又被原来的小叔子,新任突厥王颉利可汗占有。

唐太宗凭借强大的国力,战胜突厥,将萧后纳入后宫,并立为昭容。萧后在李世民后宫生活了十多年,死后又被以皇后之礼安葬,总算是有了个安稳的归宿。

贞观四年,即公元630年,唐朝大将李靖击败突厥大军,将萧后迎回。这一年,萧皇后正值四十八岁,但却依然风韵犹存。据说,萧后入朝时,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脸似牡丹、美眸流盼、腰似杨柳、仪态万千,依然诱人眼目、动人心弦。

就这样,李世民再一次拜倒在了萧后石榴裙下,将其封为昭容。萧后自此结束了浮萍般的生活,成了李世民的宠妃。直至贞观二十一年,萧后寿终正寝,享年六十七岁。唐太宗李世民以皇后礼仪将其葬于杨广之陵,谥愍皇后。

一代美人萧后,半生颠沛流离,成为权贵手中玩物,最终又得以与杨广相见于黄泉,可谓令人玩味。只是,这些都是野史传说罢了,又多被今人演绎。大家闲来无事,借此打磨时光即可,切不可太过当真。


史海烂柯人


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皇后,被描绘成祸国妖姬,甚至有人说她一生侍奉过六位帝王而戏称她是六位帝皇玩。其实真实的萧皇后并不是水性杨花之人。

1.出身高贵,知书达礼

萧皇后出身高贵,她有皇家血统,她的父亲是梁明帝萧岿。

因为萧皇后出生于二月,这在当时的江南被视为不吉利,于是她先后被送给叔父萧岌和舅父张轲家收养。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为次子杨广迎娶萧氏。《隋书》记载到,萧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从中可以看出,萧后温柔、知书达礼、会占卜。婚后的萧氏与文艺青年的夫君杨广情投意合。

2.是丈夫事业的好帮手

杨广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尽管已经贵为晋王,但是他还不知足,他的目标是成为太子。

为了达到目的,杨广伪装自己,去迎合父母的喜好,奢靡的他隐藏本性,杨坚去杨广府邸时,看到乐器的丝弦上面布满尘埃。而且晋王府里的人,从萧妃到仆人都穿得朴素。为了迎合母后独孤皇后,杨广只留下和萧妃生的孩子,其他姬妾所生全部溺死。

萧妃极力配合夫君的演戏,与夫君在众人面前树立起模范夫妻的形象(尽管当时两人也确实恩爱)。

有萧妃的完美配合,杨广完胜大哥杨勇,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广如愿成为太子。

大业元年(605年),萧妃守得云开见月明,荣升为皇后。

由于杨广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隋在他的治理下风起云涌,民变不断,萧后为此十分担心,她写了《述志赋》劝说杨广,“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


从中可以看出,萧后具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和政治眼光。她希望杨广能够恭俭,居安思危体恤百姓,可惜自负的杨广听不进任何意见,包括自己的爱妻。

3.作为女战俘辗转流落人间

大业十四年(618年),杨广死于江都之变。萧皇后当时51岁。

政变的首领宇文化及事后入据六宫,将杨广的后宫佳丽霸占了。

不久后,窦建德击败了宇文化及,萧后又落入窦建德手中。窦建德为人正派且以大隋忠臣自诩,所以他对萧后比较尊重。

萧后在窦建德手里的时间不长,几个月后,突厥的处罗可汗派人向窦建德索要萧后,于是萧后流落他乡,处罗可汗死后,继任者为颉利可汗。

贞观四年(630年),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发兵灭了东突厥,萧后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城。

此时的萧后已经63岁,后宫美女如云的李世民根本不可能对一个老太婆动什么心思。

李世民为萧后准备了盛大的迎接仪式,李世民问萧后:“你觉得我准备的排场和隋宫相比如何?”

萧后淡淡一笑回答到:“陛下乃开基立业之君,怎能与亡国之君相比。”

萧后的这番话不卑不亢,既奉承了李世民,也表达了对夫君杨广不能善待百姓最终亡国而惋惜。

贞观二十二年(647年),萧后病逝。李世民将她与杨广合葬。


雨夜读史


要说萧皇后被疯抢,那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不过这个疯抢背后的真实意义,却是有些不同的,虽然她被6个皇帝疯抢,但是只有杨广才是正牌老公,其余的更多是看重萧皇后的身世背景。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为你仔细分析一下,三言两语无法说清楚。


一、萧皇后背景

萧皇后是隋唐时期最顶级的门阀贵族--兰陵萧氏的后裔,兰陵萧氏也称琅琊萧氏,兴起于汉宣帝时期的大儒萧望之,横跨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朝,历时千余年的世家大族。在当时属于真正的贵族,历史悠久,政治地位重要,每个皇帝都不敢惹并且想要巴结。

在萧四姑娘还年轻的时候,就被袁天罡算卦说她母仪天下,得她者得天下,这句话为后来帝王疯抢萧皇后奠定了时代基础以及神话色彩。

582年,杨广13岁左右,迎娶了15岁左右的萧四姑娘,当时杨广只是一个普通皇子,并不是太子。不过杨广也是一个不安分的皇子,他私下拉拢朝中官员,并且还送礼给隋文帝最宠爱的妃子宣华夫人,让其在父亲杨坚面前美言几句。

得力于大臣以及宣华夫人的美言,最终杨坚废除了太子杨勇,由杨广接替成为新太子,这样一来,萧四姑娘的身份也就水涨船高变成太子妃,后来杨广登基,才成为真正名义上的萧皇后。

杨广对萧皇后十分宠爱,可是杨广本人又十分好大喜功,并且不体恤民心,弄得民怨沸腾,最终人们纷纷揭竿而起,杨广也感受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他经常跟萧皇后开玩笑“好头颈,谁当斫之!”

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自己的部下宇文化及造反将自己勒死,并且让自己心爱的萧皇后也从此过上漂泊的一生。


二、萧皇后辗转漂泊的一生

杨广死后,宇文化及将萧皇后带回宫中安置,但是并没有娶萧皇后,也没有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安置萧皇后,仅仅是一个政治需要,一方面笼络人心,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兰陵萧氏贵族的支持,所谓“得萧皇后者得天下”不仅是迷信说法,也是现实所迫。

从历史真实材料来看,宇文化及是断然不敢对萧皇后下手或者有非分之想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涉及到辈分以及年龄问题,当时的萧皇后已经51岁左右,是一个中年女人,宇文化及有那么多年轻美女,自然不会对她产生兴趣。

此外,宇文化及杀死杨广之后,让其孙子杨浩成为傀儡皇帝,这样一来,萧皇后就是皇帝的奶奶,怎么说宇文化及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萧皇后做什么。并且他的弟弟宇文士及还在监督着她,因为宇文士及的老婆南阳公主,正是萧皇后的女儿,萧皇后是宇文士及的丈母娘,当然不可能让自己哥哥胡作非为。

萧皇后在宇文化及那里还没有待多久,宇文化及又被窦建德以造反的名义将其处死。同样,窦建德也把萧皇后带回宫中安置,并且在老婆的震慑下,窦建德将宫中其余宫女全部放回家中归还自由。

要说窦建德会对萧皇后怎么样,更是不可能,她自己老婆管理的那么严格,他很怕老婆,根本不可能做出超出道德范围内的事情,要是做了,估计早就被老婆宰了。

萧皇后在窦建德那里,被远在突厥的义成公主知道,专门派人去窦建德那里将萧皇后接到突厥,义成公主,正是萧皇后的小姑子。萧皇后去到小姑子那里,一待就是十几年,期间义成公主先后曾嫁给了突厥两代共四位可汗(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人所说的萧皇后嫁给突厥的两位可汗处罗可汗与颉利可汗,明显没有证据说明。

630年,李世民派李靖攻打东突厥,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携萧皇后和杨政道归降大唐,李世民迎回萧皇后,赐宅兴道里,这一年李世民大概34岁左右,而萧皇后已经64岁出头,可以做李世民奶奶的年纪,李世民不可能有这种重口味的爱好娶萧皇后。

李世民之所以安顿好萧皇后,也是为了稳定政治局面,让天下人看到李世民的仁慈之举,并且借此机会得到兰陵萧氏的支持。按照历史来说,萧皇后算是李世民的丈母娘也算是表婶。

李世民有个妃子杨妃,也就是吴王李恪的母亲,正是隋炀帝杨广与萧皇后的女儿,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萧皇后是李世民丈母娘,然而从杨广那头来看的话,萧皇后又是李世民的表婶。因为杨广与李渊是表兄弟关系,一直还是比较亲密。

最终萧皇后在李世民的安顿下活到81岁离世,结束了自己漂泊的一生,至于后来各种演义以及电影电视剧中的角色需要,将萧皇后塑造成所谓的“六味地黄丸”实在是无稽之谈。


结语

一生漂泊的萧皇后,终于最后有了一个善终,这也算是对她最好的安排,然而后来留下的流言蜚语,就让我们用真实的历史去还原吧,相信一切都会还她一个清白的!



嗔痴历史观


还有一个春秋时期的著名美女,名叫夏姬。因为嫁给陈国的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夏姬的一生充满传奇。夏姬初嫁子蛮。子蛮早死,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等人私通。

后来徵舒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于襄家与襄子通奸。后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反楚,娶以奔晋。

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于襄家与襄子通奸。后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反楚,娶以奔晋。

刘向的《列女传》中提及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虽然夏姬实际上并未做过王后,也没结婚这么多次,但也足以显示夏姬的魅力在当时确实深深让许多男性为之倾心。


李治亚文史博客


辟谣萧皇后嫁过六任丈夫!

萧皇后(567年-647年),活了81岁,是西梁公主,嫁给隋炀帝杨广为妻。618年,江都政变,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此时萧皇后已经52岁了,纵使年轻时候再天香国色,此时也只能讲半老徐娘风韵犹存了。那怎么传出这种谣言呢?据《北史》记载“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一如炀帝故事”,即便宇文化及真的占了隋炀帝的六宫,里面环肥燕瘦的美人他还应付不过来呢,怎么会有什么一直觊觎萧皇后的美色趁此机会将萧皇后占为己有的事情呢?而且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的老婆南阳公主,就是萧皇后的女儿,因此宇文化及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违背人伦之事。

不久窦建德杀了宇文化及,迎回萧皇后。据《北史》记载“化及败,没于窦建德。建德妻曹氏妒悍,炀帝妃嫔美人并使出家,并后置于武强县。”《旧唐书·窦建德列传》传,“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至此,得宫人以千数,并有容色,应时放散。”从当时的史料看来窦建德非常尊重萧皇后,迎回了萧皇后将她放在武强县,和萧皇后或者美貌妃嫔都没有其他风流韵事。

后来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杨广堂妹)听闻隋朝出事,就让可汗向窦建德要人,将萧皇后迎去了突厥。之后,处罗可汗去世,颉利可汗迎娶了义成公主。所以这两位可汗只是娶了萧皇后的小姑,跟萧皇后没有任何关系,萧皇后只是被当成隋朝遗属来对待。

等到公元630年,李世民灭突厥迎萧皇后回京,这时萧皇后已经64岁了,隋唐本来就是亲属关系(隋唐独孤皇后和李渊的母亲都是独孤信的女儿,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啊)。李世民再好色,也不会对60多的萧皇后有什么想法的,只是像对待长辈一样侍奉起来而已。

因此萧皇后终此一生只有杨广一个丈夫。史书上给她的评价是婉顺聪慧、知书识礼妇道克修,但是后代明清小说和现代电视小说将其描述成了一代妖后,以色侍人,嫁过六任丈夫,加上各种野史传闻附会,讲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于是萧皇后迷倒六任丈夫的传奇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啊。


历史上的囧事


首先被6个枭雄抢,并非全因为美貌,主要是因为她的身份。一是因为她身份高贵可以满足男人的征服欲,二是因为她是南方萧梁贵族出身可以安抚地方势力。 到她四十多岁进李世民后宫,顶多也就是个吉祥物而已。

举个例子,很多女明星、主持人长得真比夜总会小妹好看吗?绝对没有。但是为什么权贵喜欢花大价钱找他们呢? 主要是因为她们的身份可以满足男人们的优越感、泡了亿万男人泡不到的女人,很满足男人的征服欲。

也正如女人们为什么喜欢LV 爱马仕? 是因为这些包包真的比几百元的包包漂亮百倍吗?不是。 只是因为它贵,不是随随便便能买得起的,背它是一种象征。


盗德高点


答案:还有一位与萧皇后有相似经历的——夏姬

封建中国皇帝的权力之大大家都不陌生,只要是皇上看上的事物就一定要得到,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因为军阀对立,纷纷各自称王并且同时看上了一个女人,萧皇后,于是就免不了一番拼杀争抢。不过真正的历史并不是几位军阀拜倒在她的裙下,而是她手上持有天子象征的传国玉玺,才引得众军阀的拼命厮杀。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女子同样受到了无数军阀的争抢,她就是春秋时期的夏姬。虽说她并不是像西施那样的绝色美人,但也绝对是让不少人梦寐以求的。自古红颜多祸水,更何况是如此绝色女子,她先是惹得国家动荡,数位权臣之间互相争抢,而后又使得邻国楚王派兵前来。

在强大的楚军攻击下,很快陈国的大门就被打开了,见到夏姬的楚王也是非常满意。他本想把这样一位绝色女子带回后宫,但是却遭到了谋士的坚决反对,于是这样一位美人就被赐给自己的臣子了。巧合的是没有过多久这名臣子就病死了,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就是夏姬居然和这位臣子的儿子产生了感情,两个人选择了逃亡。恼羞成怒的楚王毫不犹豫的处决了当时进谏的谋士和臣子,并且两家的许多家人都受到了牵连。

这是的夏姬已经不在青春靓丽了,可是还是令不少男人心动,可见其魅力之大。最夸张的是查阅史书可以发现她曾经四次受到不同君王的宠幸,一生服饰了七位男子,因为她而发生的战争和凶杀不计其数,如果论魅力可能就算是萧皇后也不是她的对手!


四十五度历史


自十三岁做了晋王妃后,她便开启了“母仪天下,命带桃花”的人生宿命。从隋炀帝的皇后,到宇文化及、窦建德的宠妾,再到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成为唐太宗的昭容。

公元583年,晋王杨广使江南江北尽归一统。文帝为表彰他,又从政治的角度考虑,决定迎娶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做晋王妃。使者给梁明帝的三个适龄女儿占了卜,结果都与杨广八字不合。此时,有人想起了当年因二月而出生、被视为不祥而送予远房亲族萧岌的女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萧皇后。

谁都没有料到才16岁的萧氏会如此明艳动人,令三千粉黛都黯然失色,使者占卜的结果也是大吉大利的上上卦,星象家袁天罡更是直接说“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我们且不说萧皇后是多么的姣花照水,单是这“母仪天下”的预言,杨广也要对她死心塌地。最终杨广于公元605年谋取了皇帝宝座,38岁的萧皇后也印证了当初“母仪天下”的预言。

许是大隋朝命数将尽,公元618年权臣宇文化及在扬州起兵造反后逼得隋炀帝被弑杀。闻讯赶来的萧皇后又成了宇文化及的侍妾,后又成为他的淑妃。公元619年,自称大夏王的窦建德打着为隋报仇的旗号攻破聊城,杀死宇文化及。命带桃花的萧氏再一次成了他人的侍妾。

宇文化及与窦建德都这般倾心萧皇后,是被她的美貌迷住了?两人位高权重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怎就醉在了她的温柔乡?

其实还是袁天罡的作用,袁天罡的预言在当时定是被传的沸沸扬扬,既在争锋之中夺得一席之地,谁又不想凭借“母仪天下”预言成为天下之主呢?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当是萧皇后手中的传国玉玺。说到底两人都是起兵造反,若无传国玉玺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义成公主听闻萧皇后的遭遇后,便要求处罗可汗营救她。公元619年夏,萧皇后因在中原举目无亲、心灰意冷,便跟随义成公主派来的使者去了突厥汗国,随后又相继成了处罗可汗、颉利可汗的妃子。

萧皇后此时依旧身段玲珑、凹凸有致,是那诱人的风韵勾起了两代可汗的欲望吗?还是为了那传国玉玺?

其实突厥人要隋朝的传国玉玺并无什么用处,这应该是见惯了彪悍的突厥女子,难得可以换换口味。当然,他们也可能会相信娶了萧皇后就能稳固江山。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迎接这个在塞外流亡多年的前朝皇后回长安颐养天年。真不知他是想以善待前朝旧人为自己博取宽厚待人的好名声,还是也在听传闻时对这个传奇美人动了其他心思。

但其实他是为了那块传国玉玺吧。虽说李唐是建立新朝,可到底在明面上是李渊接受禅位的,只有得了传国玉玺,方能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识时务的萧皇后献上了传国玉玺,年轻的李世民却封了63岁的她为萧昭容,这是她第六次成为王的女人。可能,还是因为袁天罡的那句“母仪天下”——谁娶了她,谁就是天下之主!若是说李世民看上了半老徐娘的萧皇后定是子虚乌有,可当18年后萧皇后去世时李世民却不忘她临终的托付,下诏宣布恢复她的皇后的谥号“愍”。他对那个说出“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怎可与亡国之君相比”美貌与才华并存的女子就算没有动过一丝真心,想必也是比较敬重的。

母仪天下,命带桃花,也许有过男子爱过她绝世的容颜,但更多的却是为了曾经的预言与那块传国玉玺。正是这桃花劫,才让六位君王对她趋之若鹜,她便穷尽一生也逃不掉桃花劫的宿命。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都没有这样的桃花,最根本原因应是评选四大美女时是以容貌为主要标准的,而萧皇后被六位王者疯抢,却是参杂了太多政治因素。同样的,历史上还存在另外一位可与她比肩的女子——《列女传》记载“三为王后,七为夫人”的夏姬,《株林野史》说她既有丽姬息妫的美貌,又有妲己褒姒的妖媚。

这里说的夏姬可不是传说中与吕不韦有一腿的始皇帝的母上,而是郑穆公之女,堂堂一国公主。她深谙房中之术,众男子对她趋之若鹜,相传夏御叔便是死于她的床上采补之术。而夏姬一生,总计令九个男人死在她的石榴裙下。

陈国死了一君二臣并被楚国团灭、楚国君臣倾轧、吴楚相争,我们怎能将这一切的罪责都推在她一介女流身上呢?或许我们可以将野史中那九名男子的死亡归结于她的采阴补阳之术,但简单地将政治纷争都推诿于夏姬必是有失偏颇的。

像萧皇后、夏姬这样在野史中极其香艳的存在的女子,大多都是民间与后人寻一时之乐作为消遣而谣传下来的,日后我们在评价她们时还是要揣着一颗公平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