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我們很多人最終還是活成了那個當初最討厭的樣子?

用戶108385537136


在我高中的時候,爸爸為了一袋麵粉能多要點,對著麵粉廠的老闆諂媚的笑,奉承,我當時想,我以後肯定不要做這種人。

但是隨著年齡的一點點長大就會發現,有些事不是我們不想就可以不做的,面對生活,我們總有時候要違心地去面對我們不想面對的事,或許,違心的時候是我自己原來最討厭的樣子,但是,有時候也是最管用的。

當我們不夠強大的時候,就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如果你足夠努力,你會變成你喜歡的樣子,前提是,你壓得住生活。加油!


9527初來炸道


說實話,我對我自己的一生基本滿意。尤其是退休後,在次走向社會實踐自己的人生價值,乾的舒心,瀟灑且收入頗豐。我是在中石油工作退休的,我原來認為中石油是500強,收入待遇都很好。走向社會後,我才近一步認識到,中石油隨然大,但它只是社會的一個細胞,真正的大舞臺是社會!只要你有本事,到那裡都可以乾的舒心,瀟灑,且收入高。隨然我走向社會後,舒心,瀟灑,且收入高,但幹了5年後,果斷不幹了。因為,我認為錢沒有掙完的時候。65歲該保養身體,享受生活了。我用了3年的時間,學習,實踐,思考,總結出了,健康長壽之道,那就是科學鍛鍊,科學飲食。三年後收穫巨大,各項體檢指標全部正常,且收穫三項精喜,1.血壓70一120,血糖4.7,由一個大腹便便的胖子 降至139斤,大肚子沒了。(據網上說能把大肚子練下去的也就萬分之三左右)。我曾得過糖尿病,但經治療,加保養,加鍛鍊我好了。都說糖尿病治不好,需終生吃藥,但我好了。我認為自己創造了2項奇蹟。

現在我無論是在公園鍛鍊,還是外出玈遊,走到那裡都有人讚賞!

我感到很自豪!很幸福!

我對自己活成這樣很滿意呀😄👍👍👍🤗🤗🤗


石林97


這只是一個人成熟轉變的過程。當初那個自己是個調皮的小屁孩兒,上學要路過一家老頭老太的門前,我人瘦小,背的書包又大又鼓,發現他倆天天盯著我看,也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終於有一次老頭攔住我說:"小子,跟你要樣東西,捲菸紙有嗎?"我非常討厭抽菸的,特別那種自卷的旱菸葉嗆死人了,看見他被煙燻黃的手指,直接回絕:"沒有!″他要奪我的書包:"畫完的本子也行。″我用力一拉,書包帶子斷了,馬上大哭起來:"你搶,你搶呀,我自己都沒本子用,寫了正面寫反面……唔唔……″老太太走出來給我弄好書包帶,笑著說:"沒有算了,看你這孩子,大爺跟你鬧著玩的。″我指了指老頭,跑出十多步再指著老頭大聲說:"有也不給你,擦屁股也不給你!″氣得老頭要追,我一溜煙兒跑遠了。後來知道老頭老太都是老菸民,抽菸特歷害,再後來乾脆不捲菸葉了,到大集上買一元一條的魯北煙,一買就是半袋子。

自己從20歲左右也學會了吸菸,記得有個單位嚴禁吸菸,管得特別嚴,有人在廁所偷抽被組長髮現,煙摸收還得挨批評。我一般兩手準備,一盒好煙一盒孬煙,孬煙一角的魯北或二角的小金魚,好煙也不過就是三角左右的巨輪。我發現組長從來不買菸,床頭櫃裡很多,下班後有時也吸魯北和小金魚,我知道那是我的,只當看不見。隨著歲數增長,煙成了生活中的必須品,雖然沒有老頭老太那般歷害,但是也是不能缺少的。想想小時候討厭的老頭老太,自己不也變成自己當初最討厭的那類人了嗎?我想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到什麼廟念什麼經,到什麼山唱什麼歌,人不都這樣嗎?


漫步鄉村


曾幾何時,我一度在想,人活一生,到底為何?

小時候的我們,都懷揣著夢想,想長大當飛行員、當老師去哺育祖國的花朵兒,當警察👮去保家衛國,當醫生去救死扶傷…,所以心心念念一直盼望著趕緊長大,去實現我們的夢想~

可當我們真真正正的長大了,卻又開始羨慕小時候的樣子,懷念當時那個天真又浪漫的時候,這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的夢想我們一個都沒有實現,醫生,警察,老師,飛行員…都沒有,當時的我們很單純,只是覺得這些職業很神聖,所以迫不及待想去做這些,但長大後,對於這些都沒有再接觸,我們的工作也單純的是為了生計而工作,每天枯燥無味,反覆而循環,今天的你都能夠知道明天的我,後天的我,以及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在幹著什麼,想想真的難過,以前終究是覺得這種工作肯定是我以後不想要去幹的,連想都不想想的,可最終我確實是幹了,終究是活成了自己最終不想活的樣子…

好難過~



薄荷啊薄荷涼


有些人會變成曾經最討厭的樣子,而最討厭的樣子是什麼?好面子,虛偽。體現在方方面面..

朋友未婚時,喜怒哀樂全會跟遠方的媽媽講,她遇到了自己覺得對的人,她們結婚了,婚後的生活並不是她所想象的波瀾不驚。她錯了,男人並不是真的對她好,也許就是為了結婚,男人一無所有,無車無房,更沒有一顆赤子之心。她不為了物質生活而嫁,男人卻說她要的太多了。有一天女人做了一天家務直到凌晨12:00多,女人說他不心疼她不關心他,男人回嘴說你做什麼是你自己的事兒,女人跑到廚房哭了好久,男人置之不理,女人只要一哭眼睛白眼球水腫。她突然間想清楚了,她必須要走,她去打點行囊,男人使勁兒把她拉扯住,最後男人自己甩門而出,女人追上他,去索要自己給男人買的衣服,女人說那都是她給她男人買的,都還給她,男人瘋狂的拖拽和用拳頭打女人,女人就這樣在樓道里被虐打,而不敢發出聲音,怕吵到鄰居。男人繼續發瘋,把打火機摔碎,撿起碎塊做吞嚥狀,女人勸他別吞,瘋狂的男人故意發瘋打她嚇她不止一次,而每次她在跟媽媽的通話裡說她挺好的,只報喜不報憂。

在外面女人亦是如此,跟不認識的人說她們不買電動車,是怕放在樓下面丟,不學車本是因為她記憶力不好,不買房是在觀望。不出去玩兒是沒時間,不化妝是喜歡素顏。不聚餐是減肥,不給孩子報班是怕孩子累,不給父母錢,是父母很有錢,而別人甚至父母哪裡會知道,她為他已經負債累累,她總認為他會對她好,他說的話會...

如果女人的父母知道她過著這樣的生活會怎樣,她努力改變現狀,可現狀仍舊不會好轉,她真的累了。





銅回故里


我覺得,你曾經討厭的某種事情,其中一部分這樣的事情你會因為一種情緒所討厭,而這種情緒有可能會是妒忌,或不甘心!

比如說你看不起暴發戶,其實你是潛意識裡希望自己可以是暴發戶,但是你又不是,於是心理的防禦機制就會幫你想出一個對策,就是去抵制他!

再比如說你之後會成為的那類人,也許你曾經最討厭諂媚的人,或者是拍馬屁特別行雲流水的人!其實這可能是因為你自己不太擅長於這種操作,你可能就是踏踏實實喜歡習慣自己做工作的人,注意我用的是習慣,不是喜歡。你看見別人由於和領導關係特別好,有特別多的好處,所以就其實會有一種妒忌,妒忌讓你有一種討厭的情緒!

但是如果你有機會可以成為那樣的人的話,你也許會非常願意的,所以在時間的潛移默化之下,你一點一點也許會“變成”你最討厭的樣子,因為你以為的這種討厭的情緒,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喜歡

真正的沒感覺,其實是沒有情緒。

以上只代表個人意見,當然我說過,這樣討厭的事情只是你討厭中的一部分,並不是所有討厭的都會是如此,畢竟還有你原則問題是絕對不會改變的!歡迎不同意見,但要理由~


鹿崽兒ll


社會就是一個大染缸。你一塵不染的來到這個社會,父母親人,周圍的同齡人,老師同事領導,都在影響你的三觀。

首先父母就是女子的首張“複印紙”,什麼樣子的父母就能教導什麼樣的孩子這是必然。所謂三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期也是人的性格定性的一個重要時期:父母是老實內向的那子女肯定也是這樣。父母是開朗外向的那女子也肯定會是這樣。

但真正有自己理想的時候應該是6歲之後。上小學之後,首先是自己的認知有一定的能力,有了自己的想法,接觸到更多的同齡人,慢慢的會有自己的小小夢想,最終隨著年齡會發展成自己的理想。

但是,自己被精心呵護的童年沒有收到這個社會的侵染。沒有體驗過社會的現實,沒受過打擊,沒有承受過失敗的後果。這時候的自己,人生觀價值觀會有所改變。

再就是社會的殘酷沒體驗過也不會理解。偷盜搶劫、煙花女子、乞討要飯不光是因為懶惰或者笨拙。社會就是殘酷的,而我們面對殘酷的社會,如果不謀求生路的話,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說,人活著活著就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倒不如說成,人活著是被這個現實的社會逼成自己所討厭的樣子。


陽光140748144


並不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而是開始的時候沒能理解成長意味著什麼。

小的時候,我們討厭大人為什麼總是對你各種要求,總是在外面,似乎有著永遠不會間斷的應酬,長大以後,你會討厭那樣的人,左右逢源,說著各種漂亮話,沒皮沒臉,把自己的自尊踩在了腳下,而越往後,你又開始討厭那種高高在上的人,總是假裝和藹可親,做出君子的品格,可當你處於那種地位的時候,你最終才明白想要生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月亮與六便士》中有這樣一句話:“當人帶上面具的時候真以為自己成了帶上面具的人”我們一直在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有時候連我們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誰,但失去自己總比認清自己活得更容易一些,越是清醒就活得越痛苦,當你不去撕開那層偽裝的時候,那些華麗的裝飾把這四種修飾的都很美麗,而當層偽裝被撕開,一切醜陋的東西就會裸露出來,你會徹底厭惡他。

人無可避免的要成長,這個世上你唯一不能拒絕的事情就是成長,越活越討厭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沒有真正的看清自己,也沒有接納自己。


狼宣生


這個問題我也問了自己好久,為什麼不保留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做一個不圓滑不世故,不懂人情世故做一個單純的人呢,但是我們反過來說是不是小時候都有崇拜的人有想要成為的人,我們想要成為的人也有缺點也有弱點,只是我們沒看到,當我們成為了他們時,你就會發現都會有讓你討厭的地方,逢場作戲,愛撒謊,但是不妨礙我們實現夢想成為崇拜的那個人啊,不妨礙我們成為以後那個更好的自己啊。


王家三妹兒


有些喜好最初的時候,都是不成熟的。比如很多子女上學之後,由於攀比心理,看不起父母貧窮。但是當他們真正理解了貧窮的父母,是帶著他們在人生的路上負重前行的時候,他們便會改變看法,轉而尊重父母,鄙視不懂事的自己。職業上甚至不需要舉例,討厭的人會造成人們對他們職業的偏見,但只要光輝的一面被體現出來,職業的作用發揮出來,人們便會考慮是否自己也可以去做同樣的職業,甚至發展成事業。類似情況很多,不一一列舉了,說個反面的。有女兒討厭母親整日和父親爭吵,結果結婚時候,自己也找了一個冤家。那怎麼辦呢?父母已經這樣過了大半輩子,於是,女兒覺得自己也可以這樣過下去。職場上也有這樣類似的情況,而且很多。他們變成了自己討厭的人,其實只有一個原因,他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不知道變成讓自己喜歡的人的方法。他們甚至連目標都沒有,沒有努力的方向。而人在沒方向的時候,最容易有樣學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