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皇权不下县”的情况下,皇帝靠什么办法完成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秦汉时期推行的“郡县制”只确立了以郡和县为核心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而在涉及到人口更分散,管理难度更高的乡村时,古代君王们采取了一种“皇权不下县”,更多依靠基层自治的乡村治理模式。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将这种治理模式定义为“双轨政治理论”:“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皇权,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绅权和族权,二者平行运作,互相作用,形成了‘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乡村治理模式,塑造出一个形象而又独特的描述传统中国政治运作逻辑的‘双轨政治’模型。”

我们以“秦汉”时期施行的“三老”制度为例,探讨村民是如何通过乡村基层组织,完成集行政管理、教化与治安为一体的自治管理工作。

“皇权不下县”的情况下,皇帝靠什么办法完成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乡土中国】

一、“三老”制度

1、“三老”制度的起源

“三老”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他们一开始指的是朝廷任命负责在乡间教化乡民的乡官,《礼记•礼运》记载:「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追根溯源,三老制度的出现源自于宗法制和尊老敬老礼法观念的发展。

《礼记》记载周天子为了推崇尊老敬老的传统,便专门设立了周天子要以对待父兄的态度,尊奉退休官员的三老五更之礼。

这种特殊的传统,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君王对那些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人的尊敬,另一方面便是维护周朝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

古人受宗族观念影响,同姓的村民往往会聚族而居形成村落,因此,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般对族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注:中国古代社会极为注重礼法,村落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往往在村子里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所以,由始至终“三老”制度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它借助了村民对老人的信任和尊重。

同时,这种凭借当地有能力、有声望的老人管理当地的做法,也可以尽量避免朝廷任命的官吏因不熟悉当地情况,导致的施政不当的问题。

“皇权不下县”的情况下,皇帝靠什么办法完成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古代尊老】

2、“三老”的选拔标准

汉高祖刘邦上台后,颁布的关于“三老”的选拔标准主要有四条:

①,年龄在五十岁以上;

②,有美好的品行和修养;

③,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能够率领群众向善;

④,乡三老由民众推举选出,县三老从乡三老中选一人担任。

《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3、“三老”的职能

“三老”是刘邦认可的地方基层社会领袖,必须兼具德行和声望。

他们被允许免除徭役,可以向当地县令、县丞、县尉提出行政建议,参与当地的政治管理工作。

《汉书·高帝纪上》 :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

汉代的“三老制度”与战国时期,仅仅偏向于“教化”管理职能不同,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面临着因灭秦战争、楚汉之争带来的长久动乱,引发的百姓迁徙、田地荒芜、城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要想在短期内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便需要另辟蹊径。

这种蹊径便是借助萧何从李斯丞相府带出的秦朝户籍、田亩、律法相关资料,再配合民间推举的“三老”们,由上而下齐心协力将社会秩序先建立起来。

《史记·萧何列传》: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皇权不下县”的情况下,皇帝靠什么办法完成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剧照】

为了让“三老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工作,刘邦放宽了他们的职权,在教化的基础上,塑造了他们集基层行政管理、教化和社会治安集一体的基层地方社会领袖身份:

①、协助县衙处理民事纠纷;

②、负责教化百姓;

③、负责培养推荐人才;

④、负责稳定地方秩序。

二、“三老”制度如何实现对基层的管理

依靠“三老”完成基层自治的乡村治理模式,是儒家理想化的一种乡村社会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乡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汉书·食货志》)

接下来,我们从乡约制度、血缘、社会福利和三老的职权出发,来探讨“三老”们具体是如何实现对基层的管理。

1、乡约制度

乡约制度指的是:“由士人阶级的提倡,乡村人民的合作,在道德方面、教化方面去制裁社会的行为,谋求大众的利益。”(《中国乡约制度》)

简单来讲,乡约制度,就类似于村子里有声望的老人们,为了村子的发展,制定的符合村子情况,能够有利于村子发展的规章制度。

举个例子,《宋史·吕大防传》记载的乡约便提到,大家要互帮互助,遵纪守法:“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皇权不下县”的情况下,皇帝靠什么办法完成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中国乡约制度》】

大多数情况下,乡约并不具备法律效应(除非里面的条例和法律条约相重叠),这种由乡老们制定的规章,更多起到引导村里“风气”的作用。

乡约的核心是“道德”,它强调邻里间要互帮互助,夫妻间要和睦相处,父子间要父义子孝,兄弟间要弟恭兄友

这是一种相当聪明的管理智慧,从绝大多数乡约条例中,我们都能发现它重点强调的内容适用于家家户户,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村民对于“幸福”的期盼,三老们只要稍加引导,便能获得村民的支持。

用乡约制度治理乡村,表面上来看它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由于它的存在可以稳定村子秩序,让村民们在面对困难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这种极具“人情味”的规则反倒成了三老能够管理好乡村的重要因素。

2、血缘、辈分

相信不少在农村居住过的朋友,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村子的名字,往往与这个村子里主要居住的某某姓氏的人家有关,比如张家村、赵家沟、李家村,这种现象在秦汉时期非常常见。

以家族的形式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源自于部落氏族时代的习俗,当时人类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人口数量也不多,只有通过聚居的方式才能尽可能提高生存几率。

家族内部以血缘为纽带,辈分高的长辈在族中的地位普遍较高,如果这位长辈的能力又很出众,那么,按照刘邦制定的“三老”规章,这位长辈有很高几率被选为三老。

在村落里,一位长辈能够获得大家认可,本身就说明他的品行、处事方式、才能等方面在村落里是相当出色的。

村子往往不大,经过几十年的相处,大家同这位长辈之间打过的交集太多了,比如某某是他的学生,某某和他是亲家,某某受过他的恩情……

“皇权不下县”的情况下,皇帝靠什么办法完成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私塾】

如此一来,这样一位众望所归的长辈当选三老,村民们出于对他的尊重,他能很轻松的维持好村落中的秩序。

3、社会福利

三老作为秦汉时期的乡官,他需要百姓选举产生,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代表的其实是民众的意志,换句话说,刘邦自己心目中的三老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

从《汉书》的记载来看,三老们能够给百姓带来的利益确实是非常实在的。

首先,他们本身就承担着教化职能,在那个“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年代,这意味着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向三老学习,获得提升自己,以及被三老向朝廷推荐的机会。

其次,三老可以影响到当地官府的行政命令(税收、朝廷政策施行方法等等),从而将其政策导向对村民有利的一方。

三老的这种影响力,某种情况下,是可以直达君王的,《汉书.戾太子刘据传》记载:"

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壶关三老茂上书……书奏,天子感寤。"

“皇权不下县”的情况下,皇帝靠什么办法完成对农村基层的管理?

【古代农村】

4、官府做后台,赋予三老相应的地位和职权

三老作为官方认定的基层代言人,支撑起了秦汉时期,政府对于基层管理的二元格局。

西汉中前期的时候,汉朝施行黄老无为的国策,在这个阶段,三老在地方上便等于官方的代言人。

汉王朝借助三老的威望、能力,协调不同地区民众之间的关系,这种柔和的政策远比秦朝迁徙六国民众到其它地区来得温柔,它体现了官方对于地区民俗的尊重,很容易赢得民众的好感。

汉朝中后期,三老的职能便偏向于吏化,也就是说,三老的自主性有所下降,但其所具备的官方权威性得到进一步深化了。

总结

“三老”制度是君王依靠乡村基层组织,管理乡村的治理模式下,基于特殊历史环境时做出的尝试,这种尝试为后世管理乡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

在历史的发展中,刘邦强调尊老、敬老、道德教化的政策,对于弘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社会风气,也有非常积极的社会价值。

【1】费孝通《乡土中国》

【2】《史记》

【3】《汉书》

【4】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