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我的避疫日記(2)

今天是2020年1月30日,正月初六,天氣晴,有風。

早上起來,關注今天發佈的病例數,全國累計確診7711例,浙江296例。其中寧波新增確診21例,目前已達到41例。為什麼會突然增加這麼多?這跟確診權限下放有關。由於相關部門已提前給市民打了預防針,大家都有了思想準備,網上除了感嘆幾句,心裡並不慌。只是西藏1例的確診,意味著疫情已蔓延全國,讓人沉重。

昨天早上發超市照片的姑娘,又給我發了兩張照片。她說,今天菜品很豐富,大家好像也不搶了。

我看照片,果然是,一排排滿滿的,好多品種。我說,這是好事,說明心定了。民以食為天,太重要了,這是穩定的基礎。

“如在天涯”專欄 | 我的避疫日記(2)

(照片由朋友發我,攝於今天早上寧波某超市)

可能跟好天氣有關,馬路上的私家車多了。在家裡關了幾天,有些人終於忍不住出來放風。有去山上呼吸新鮮空氣的,也有到公園欣賞風景的。而我在陽臺上曬太陽,對一個宅慣的人來說,半個月不下樓一點問題都沒有。可對很多人,特別是孩子,這“禁足”的滋味還是太難受,憋得慌。


這場疫情過後,估計不少人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看新聞,這些天給康寧醫院打電話諮詢的人不少。有的去了一趟超市,就懷疑自己被感染了,疑神疑鬼,再加上現在一家人都在一起。從好的方面講,是難得的機會,能增進彼此感情;另一方面,也容易讓平時積累的矛盾爆發出來。不但沒增加,可能心與心的距離更遠。還有些會出現抑鬱傾向,沮喪、做什麼事都沒興趣,絕望、悲傷。有的已經有“替代性創傷”症狀,我前幾天的公眾號上寫過。我看心理醫生給出的方子跟我寫的差不多。想當年,我懷著自救的心理去學心理學,雖然瞭解得不多,但似乎也有一點用處。至少,對我個人是有幫助的。那些平時喜歡向我傾訴的人,也是因為跟我交流後,突然感覺不那麼難受或輕鬆,所以才願意講。

看到一條聚餐感染的新聞,心裡略有不安。大年初一,我們都去了鄉下外婆家,兩桌人,倘若其中有一位是病毒攜帶者,那就有可能整個家族全軍覆沒。


為什麼沒有取消?

一是當時寧波的病例不多,而且都是輸入性的;二是自從去年百歲外公走了後,九十多歲的外婆摔了一跤,從此躺床上。年前聽母親講,情況不是很好。而每年的大年初一,兒孫們都去外婆家是我們家族的傳統。怕明年春節外婆已不在,所以就大著膽子決定去。現在回過頭想想,還是有些僥倖心理,不夠理性。這事,我要負很大責任。

想起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看到武漢有全家大人感染,小孩不知該怎麼辦的求助,也跟著無助。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普通人又能做些什麼呢?只有乖乖在家,不亂跑,戴好口罩,勤洗手,保護好自己,也等於保護好家人,保護了別人。

一位姐姐很難過地對我說,她在國外的孩子在微信裡告訴她,有同學看到他,撒腿就跑。還有同學問他有沒有喝蝙蝠湯,吃沒吃過蛇肉?她兒子說沒有。同學又追問,那你的爸爸吃了嗎?如果你爸爸沒吃,那爺爺一定吃了吧?

她說,國內現在看到武漢人怕,國外看到我們中國人怕,好像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瘟疫的病毒。可這能怪別人嗎?只能怪我們自作自受。

是啊,佛說因果,這場疫情,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一個人活著,倘若沒有一顆對天地萬物的敬畏之心,早晚是要自食其果的。但願我們能從這場疫情中警醒過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悲劇不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