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回民区:织密织牢基层社区防控网 扎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在回民区光明路街道办事处鑫潮花园小区门口,设置着“疫情监测排查登记点”,社区工作人员对出入小区的居民询问登记、测量体温。“勤洗手,注意室内消毒。”“减少外出,外出的话一定要戴口罩……。”社区工作人员不断地叮嘱着往来居民。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回民区:织密织牢基层社区防控网 扎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从大年初二开始,光明路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们带头,挨家挨户进行排查登记,对近期去往武汉的家庭,逐户打电话核实。街道、社区内120多名党员、志愿者主动加入到抗击疫情“立体网格”之中,共同参与疫情防控。抗击疫情队伍的里有年近退休的老党员,也有90后的年轻志愿者。面对疫情,光明路街道办事处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到人、联系到户,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辖区楼栋长、志愿者共同参与,上下齐心协力筑牢疫情防控墙,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回民区:织密织牢基层社区防控网 扎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社区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是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回民区充分发挥好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干群一心,全力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疫情防控重点放在人群密集的街道、村(社区),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举措,全面强化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在基层社区扎实开展群防群治、居家隔离等工作,扎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严格实行疫情监测,突出基层社区排查,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多措并举,密织疫情防控网。严格落实落地排查、登记的属地责任,针对不同情况及早分类制定预案,形成规范操作流程。街道社区干部、网格员按照网格化工作模式,分赴各自负责区域,对来自武汉等重点疫情地区的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台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街道办事处还向辖区内的小区统一配发消毒粉,由小区物业每天对电梯、楼道、健身器材等小区的公共设施、公共区域进行消杀防疫。同时,通过小区微信群、挂横幅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发放《致全体居民的一封信》《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等资料,还制作抖音短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防控知识,引导居民树立减少外出就是对疫情防控最大支持的意识。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回民区:织密织牢基层社区防控网 扎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在回民区,除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不少居民、志愿者也主动请缨,投入社区疫情防控战斗中来。

68岁老党员刘录家住在钢铁路就街道办事处新华园社区食品家属楼,且为无物业小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不仅承担起小区楼栋长、单元长的责任,同时还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服务登记、消杀工作、外来人员、车辆登记等……“在家躺着,还不如为疫情防控出份力。社区工作人员真的太辛苦了,我们想加入社区疫情防控战斗,多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这是刘录老人在疫情发生以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刘录老人的带动下,新华园社区9名退休老党员积极响应社区党组织的号召,主动请缨承担起所在小区楼栋长、单元长的职责,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疫情排查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针对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开放式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回民区按照全覆盖、无死角防控要求,组织社工和志愿者,科学做好进出社区人员登记,合理设置体温测量点,切实开展体温筛检工作,保障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通过入户和电话两种方式跟踪随访居民健康状况,入户随访严格按照“三清”要求实施,即出门带什么“一袋清”,入户问什么“一口清”,回来干什么“一表清”。社区工作人员,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要求做好社区居民、特别是重点人员排查工作,同时对废弃口罩进行专业化收集处置,把防控各项要求落细落实。 通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引导社区群众自觉做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加强自我防护、家庭防护、社区防护,全力营造人人尽责、同舟共济的社会氛围,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回民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