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孩子會故意激怒父母以獲得負面的關注,是什麼心理機制?

隨小劉


這種例子非常常見,孩子在家裡故意惹怒父母,在學校故意搗亂引起老師注意,都是常見的。其心理機制也是一樣的。

通過激怒父母,孩子獲得了關注,這就是孩子本身的目的,儘管這種動機孩子自己也意識不到。更深入一點來分析,孩子之所以從內心想獲取關注,主要是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需要從父母的態度中確認,父母對自己是關心的,這就是歸屬感的需要。從父母的關注中孩子也能獲得價值感,即“我是重要的”。

成人也有這種心裡,但通常不會以激怒這種方式來表達。孩子由於心智發展尚不成熟,才會採取這種簡單的方式達到目的。

破解的方法是,父母在平時要讓孩子確信自己對他的愛和關心,可以口頭表達,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讓孩子時時刻刻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感。此外,在孩子試圖激怒父母的時候,家長不要輕易動怒,這正好中了孩子的“詭計”,是對孩子負面行為的強化。要有耐心,可以暫時做冷處理。


毛蛋成長記


孩子用負面情緒吸引家長獲得關注,有多方面的原因。

我們多人知道是青春期的叛逆期12--16歲左右。其實還有兩個叛逆期:2~3歲時叫“寶寶叛逆期”。6~8歲的時候是“兒童叛逆期”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和愛護是不可替代的。要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和心理反應用心體會,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個時間。

孩子叛逆的原因基本有一下幾個

1、我長大,我可以做到

2、為了試探父母的底線

3、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

4、我可以,為什麼不行?

5、需要尊重,要表達自己的觀點

家長在這幾個階段,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可以更多的瞭解孩子內心的變化。有幾種方式希望家長記住,切記不要這麼做:

1、敷衍的回答;包括虛假的表揚,不專注的答覆等。

2、過於說教;不要過於嘮叨,總是說教。總是拿出父母高高在上的樣子。

3、不要過多去評判;和其他的孩子或同學做比較。你就是笨啊!在努力也沒有用!你怎麼就學不好?

4、憑經驗管教;家長不去了解孩子,小時候父母怎麼管的,現在就怎麼管。只給物質滿足,不能給予精神療愈。

這樣的方式對孩子內心的傷害都是極大的。孩子的內心會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感覺愛的缺失。孩子比成年的內心更加靈透,家長的反應孩子全部能夠感受得到。

孩子的成長過程,物質環境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富足。


女人話生活


孩子故意激怒父母以獲得父母的關注。

這種心理機制可以說是孩子的需求未得到滿足。

這種現象常常出現在家庭中沒有獲得愛的小朋友身上。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哥哥抱怨,小的時候,爸媽他們忙著工作都沒有空照看我們倆。這時候旁邊的小侄子(哥哥的孩子)就說,“那你們可以乾點壞事兒。讓他們回來照顧你們呀!這樣他們就有機會來陪伴你啦”

孩子的思維非常的簡單。他做的壞事。故意激怒父母。其實都是他需要父母的關注。當父母的關注足夠多,當父母的表達愛足夠多的時候。孩子就很少故意去激怒父母。

終極原因來說,都是因為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比如有的孩子很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父母卻一直拒絕孩子。這時孩子只能使用他的大招,故意惹父母生氣,讓父母和自己吵架。讓父母注意力到自己的身上。

還有很多生了二胎後的大娃,是因為他感覺到原本給自己的愛分給了弟弟或者妹妹。這時候他性格就會變得叛逆,會故意做一些讓父母生氣的事情引起注意。這時候父母一定要去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並且讓他參與照顧二娃,和二娃一起成長。


雲南妹子在廣州


一部分是孩子自身的原因:1、孩子自己內心有很多的攻擊衝動沒有及時發洩,這種攻擊衝動是孩子這個年齡階段沒法承受的,只能通過把它置換到父母身上,企圖藉助父母來處理和控制自己的衝動;另一部分是父母自身的原因:1、父母自身有某些衝動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想要讓孩子替自己承受,於是會無意地激發孩子的憤怒。


心理諮詢師小施


這種心理機制就是吸引注意力,小孩子他沒有其他的辦法,沒有其他的能力和素養來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只能通過搗亂什麼的這種方式吸引成人的注意。其實成人也一樣,有一些很普通的人,比如說前幾年的鳳姐,她就參與採取這種特殊的方式,不同於一般人的方式引起人們的關注。如果是她用正常的方式來跟人交流,那他這輩子也不可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就是狼有狼道,鼠有鼠道,小孩有小孩的道!


精神家園001


當孩子沒有得到關注滿足的時候,孩子一開始是會採取溫和的手段,比如跟你說話,在你面前晃悠。當溫和手段不奏效時就會採取手段升級,即發出一些其他的聲響以引起注意,當他們覺察到這樣更容易引起關注時,他們就會採取這樣的策略。所以如果一個孩子採取很極端的手段獲取關注,那麼我們也可以認定這個孩子是極度缺乏關注的。


Sakuva浩霖


孩子用故意激怒父母的方法來獲取關注,一方面他是在想辦法滿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潛意識裡是要試探一下父母究竟有多愛他,能夠包容到自己什麼程度。還有一個因素是她試圖用這樣的方法讓父母放棄對他的要求



心理諮詢師張玉琪


當孩子故意惹您生氣時,說明您對孩子的關注少了。孩子這樣做只是為了博得您的注意和關心。如果您是因為工作太忙而疏忽了孩子的感受,那麼您可以正面地告訴孩子,並告訴孩子其實您心裡很在乎ta。平時就算沒有時間,下班回家也儘可能地給個擁抱,微笑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身體接觸會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如果時間允許,跟孩子一起用晚餐是很好的辦法。


桃姐說pikomonkey1


父母感覺到被孩子激怒,這部分的情緒其實是父母自身的。未必是孩子帶給他的。

我所理解的孩子激怒父母,有可能是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父母對他的關注,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對他們的需要是不夠關注的。

在家庭治療理論中,孩子永遠都是沒有問題的,都是對的,往往有問題的都是父母。

孩子通過自己的問題來引起父母對他們的關注,來表達他們對父母的需要和愛。


晨光心理


孩子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關注以獲得安全感。對於缺乏關注的孩子,哪怕負面的關注也好過不被關注。當孩子希望獲得父母的關注又不知如何獲得正面關注,就會用問題行為來獲得負面關注。當一個孩子用問題行為來獲得關注時,父母需要好好反思一下,有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陪伴。專注地陪伴孩子渡過地板時光是消除孩子這類行為的有效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