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

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位于川陕渝结合部的万源市,幅员面积辽阔、红色底蕴厚重,也是达州抗击疫情的重要前线。我们带着“万源是如何做到疫情防控无死角”等问题,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奔赴城区和乡村一线,一路查看,一路走访,目睹了一幕幕鲜活场面和温馨故事,收获着无数感动和欣喜。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鲜红党旗在“疫线”飘扬

“当年,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打赢万源保卫战;今天,我们用初心和使命决胜疫情阻击战!”疫情袭来,万源市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2月5日赓即出台“全面保障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八个一’措施”……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带着对“疫线”的见证,我们来到达陕高速茶垭古东关出口,这里交通秩序井然,由民警、医护人员等组建的“党员先锋队”在此服务、巡逻。短暂交流得知,前不久这里建起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万源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魏定华告诉我们,“这期间,一个帐篷就是一个支部,对各个岗位党员先锋队、志愿队进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让我们体验了“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的深刻内涵。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走进聚集万源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太平镇,“劝导快板”、公告音频此起彼伏,大街小巷的宣传标语与值街守楼“志愿者”交相辉映,除超市、农贸市场、药店等营业外,其他商铺已关门歇业。在东城社区,我们遇到了正在“疫线”战斗的镇党委书记胡孝刚,他声音沙哑地对我们说,“城区每天都有县级领导带班、部门领导吹哨、党员干部出征,每天将近400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上阵。”正午时分,我们来到山水城小区门卫值班室,两名正在吃方便面的“红袖标”告诉我们,现在对外卡点都取消了,我们社区网格管控压力更大了,这项工作更吃劲了。”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2月14日至15日,国道347沿线万源段普降雨雪,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风雪中,依稀可见身着制服的路政人员和臂戴红袖标的“党员先锋队”,忙着给公路撒盐除雪,劝导过往行人。被当地传颂为“娘子军”的梨树乡党委书记贺娟,一直冲锋在战斗的前沿,催生了“疫线”头雁效应。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鹰背镇是万源最边远的乡镇,在3个多小时的颠簸中,我们目睹了沿途乡、村(社区)布局有致的防疫标语、车载广播、村村响、大音响、体温枪、监测点、戴口罩等抗疫元素。在鹰背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冉茂良告诉我们,“乡上和村(社区)都成立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党员防疫队和‘挎包’防疫队,把防疫任务落到了家家户户,把这些优势兵力编入防控队伍,有效地弥补了地理条件恶劣的先天不足。”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干部身影在“疫线”冲锋

太平镇古马儿社区是万源第一例确诊病例所在地。走进社区综合办公室,看见一人趴在桌上打盹。此时,包片带班的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蒲立韬主动与我们交谈了起来,“这是社区党委书记马华元,从大年初一至今,他每天最早都是凌晨2点多才休息。”据了解,华元书记在防疫之初,就提出“物业队+网格员+楼栋长”管控模式,设置17个出入口监督点,落实154户居家隔离家庭生活物资配送办法,从此打响了联防联控“第一枪”。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同样有一例确诊病例的太平镇东城社区,集中在吉昌丽都小区隔离了73户、233人。社区主任向仕坤主动当起了民兵志愿服务队队长,每天带着7名民兵,白天为集中隔离群众送去“柴米油盐”,晚上从8点到12点,对128家餐饮店、茶馆挨个巡查。一副食老板回忆,“我有三四次在半夜碰到向主任,因为天冷,他把就塑料袋套在了头上。”那一刻,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时代内涵。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大竹镇白杨溪村二柱垭,是陕西紫阳县与万源交界通道,疫情防控任务非常繁重。该村新婚燕尔、年富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陈瑞带领村组干部、在家党员、村级后备力量、志愿服务者、民兵等“五支队伍”30余人,24小时奔赴在各个组(户)。从一名值守人员口中了解到,“陈书记的奶奶因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抢救,但他怕这里出事,第二天一大早又赶了回来”,让我们见证了一线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初心使命。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作为万源旅游发展重镇的八台镇,这里已看不见往日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八台景区山脚下的天池坝村党支部书记郑先力,每天往返20余公里,义务将蔬菜、清油、奶粉等急需生活物资分送到居家隔离群众,这一跑就是20多天,群众亲切称他“跑男”书记。据先力书记介绍,优秀返乡农民工张学翠因坚守值勤等工作做得好,已被党员群众“火线”推选为村团支部书记、妇联主席。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走访得知万源市中心医院白沙分院系万源疫情防控医治、隔离区,我们很想进院一看白衣卫士的战斗场面,但为了不影响医护人员,便联系到了万源市中心医院院长叶明刚,他告诉我们,“全院医护人员都参加了防疫战,尤其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更是不分昼夜,像内一科主任朱俊城从1月23日至今,常常半天不喝水、不上厕所,而且主动请缨要参加援鄂医疗队……”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志愿队伍在“疫线”服务

在秦川社区鸿锦庭小区,远远看见一名臂戴红袖标、手提1桶清油的中年人匆匆走来,我们主动向他了解情况,他如数家珍地介绍,“二栋是新楼、五栋是老楼,一共326户……”值守大爷向我们解释,“他叫赵维洪,是我们小区的‘热心肠’,这是去给二单元王兄弟送油。”走访现场,我们看到了很多“先锋队”“志愿队”“服务队”,像卫士一样守护着每栋楼、每个单元……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在庙坡乡龙放坪村有一支由15名滞留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抗疫情、战春耕”的田野上。志愿者张琴说,“我们分工合作,我主要是协助村干部收集和登记农民工返岗情况,其他同学有的在监测点测量体温,有的给农民工现场演示网上购买车票,有的驾着摩托车为居家观察群众配送生活急需品,还有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演绎着“本地知青”防疫“接力赛”。


李述航是旧院镇公益性岗位人员,去年8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疫情来临之初,他就主动提出了春节值班、防疫值守的申请,至今不下“疫线”。据镇党建办负责人介绍,“要不是镇卫生院王院长说出来,都还不知道他妻子分娩在即的事,事后镇党委还‘批评’了他。”从多方信息了解到,在万源“防疫网”上还留下了无数像李述航一样的志愿者的战“疫”印迹。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人间大爱在“疫线”彰显

据永宁乡永乐社区党委书记张建琼介绍,社区党员李明平为抗击疫情捐赠方便面、八宝粥、纯牛奶等群众急需生活物资40余件。在万源西部边陲溪口乡向家岩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唐治胜说,“这些方便面、矿泉水、加多宝等吃的喝的,都是村民、农民工和贫困户捐的。”他还指着这个帐篷说,“这些木架架,还是挨到我们的后坝沟村王禄华搭起的。”这些鲜活个例,给我们留下了“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的深深启示。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进走四川发荣林业产业有限公司,一张招聘公告特别引人注目。据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罗震亚介绍,“党委政府通过‘一对一’服务指导企业复工复产,为响应市委解决滞留农民工就业号召,招聘了120名农民工,我们还上了央视呢。”此刻罗总洋溢出了自信、感激的笑容。在万源星华服装制造有限公司口罩生产车间,董事长何华介绍,“星华服装是家非公企业,在全国口罩告急的情况下,公司毅然决定转型生产口罩,每天能生产1万只。”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在即将结束走访时,我们辗转到了堰塘乡向家坝村党群服务中心,恰好碰上一名送水果的群众,她随口说道,“他们都熬了几个通宵了。”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位热心群众,还隔三差五为他们送去热腾腾的汤圆和饺子。看到这些“群众点心”,让我们更加相信,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一定能够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取得全面胜利,万源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春天的暖阳即将来临……


万源:“疫线”见证万源最美“景色”:大巴山寒冬里的“暖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