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哮喘在中醫上的病機是什麼?

北京慈一堂中醫客服蘇雪婷


中醫學的哮喘是廣義的,它泛指呼吸喘急,歷代醫書對本病的論述和記載很多,《內經》有 喘鳴、喘喝之稱;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又名“上氣”,並有“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的記載;古代朱丹溪《症因脈治》首創哮喘之名,將哮喘獨立成篇,並提出“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的觀點,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後世醫家又將哮和喘分而為二,明代虞摶《醫學正傳》裡說:“喘以氣息言,哮以聲響名。”認為呼吸急促,張口抬肩為喘證,而喘氣出入,喉間有聲為哮證,哮證必兼喘,而喘證不必兼哮。這樣區別對辨證論治有一定意義,但臨床上喘和哮常不易區別,即使同一病人也可發作輕時似喘,而發作加重時則成哮。

明代戴原禮就本病病因,明確提出宿根之說。清代對哮病的認識有更大進展,在病因上,李用粹將其概括為:內有壅塞只氣,外有非時之感,隔有膠固之痰。在辨證論上,《醫宗金鑑》將其分為寒、熱、虛、實四類。

哮喘可分虛、實兩類,實證又分寒、熱兩種。屬寒者,咯痰清稀色白(呈黏液狀)、胸悶氣窒、口不渴或喜熱飲,且舌苔白滑,脈多浮緊,或兼惡寒、發熱等;屬熱者,痰黃稠厚、不易咯出、面赤、口渴喜飲,且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兼發熱等症。虛證多為肺虛或腎虛:肺虛則呼吸少氣、言語聲低、咳嗽聲輕、咯痰無力;腎虛則元氣攝納無權、呼吸氣短、動輒易喘等。

歷代醫家認為,本病病理變化的主要臟器以肺為主,涉及脾、腎,後期累及心臟。因此,哮喘一證,大多病在肺,以邪實為主,久病及腎,正氣不足。但本病由於反覆發作,病程較長,臨床上常常出現肺、脾、腎三髒俱虛的現象,病人再感受誘因,新邪引動伏飲,痰氣交阻,上壅於肺,以致哮喘發作時表現為邪實正虛的錯雜現象。比如哮喘發作若是由寒邪起,常是既有表證又有裡證。

關於哮喘的病因病機,歷代有主肺、主腎、主瘀、主痰、宿根、七情、飲食等多種觀點。

一般認為,哮喘最初得病的原因多是受風寒或風熱之邪引起的,又由於治療不當,造成邪留體內,這就是病根。

疫唾喘病機多責之為痰。痰的產生為內外多種因素作用所致。外感風寒失於表散,凝而成寒痰,或過食甘肥酒漿,內釀痰熱,上幹於肺,斂聚成熱痰。長期吸菸,薰灼肺道,或憤怒憂思,氣機鬱滯,均能生痰。而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體虛,臟腑功能失調,更可變生痰濁。痰伏於內,膠結不去,而成宿根,一經新邪誘發,引動伏痰,痰鬱阻管,氣道失利,痰隨息動,從而導致哮鳴氣喘等症。

虛病程遷延,痰濁久留,正氣逐漸虛弱;或因年老體弱,髒精為之衰減,均可導致臟腑功能低下。本病早期或在青少年中多病位在肺,實症為主;至後期或老年,則漸由實轉虛,由肺及腎。肺為氣為主,又為貯痰之器;而腎為氣之根,有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的作用,即納氣的功能。腎虛後,不能納氣,則氣逆於上,而發於喘急。此外,脾為生化之源,脾虛生痰,痰阻氣道,故見喘咳,氣短。因此,哮喘病是腎、肺、脾,三虛之症。

總之,哮喘的主要病理環節是宿疾內伏,亦因感受外邪或其它因素而誘發,元代朱丹溪《症因脈治》指出:哮病之因,痰飲留伏,結成窠臼,潛伏於內,偶有七情之犯,飲食之傷 ,或外有時令之風寒,束其肌表,則哮喘之證作矣”。導致宿疾內伏的原因大凡有以下幾種:寒邪傷肺痰飲內停氣道;有飲食不當,酸甘肥太過,釀痰蒸熱,上幹於肺;有脾腎陽虛,氣不化津,痰濁壅肺等原因。但造成哮喘發病必定兼有各種誘因,如風寒、飲食、情感、勞倦等引發其痰,以致痰氣交阻,痰道氣升,氣因痰阻,相互搏結,阻塞氣道,肺管因而狹窄,肺氣升降不利,而致呼吸困難,氣息喘促;同時氣體的出入,又復引觸停積之痰,產生哮鳴之聲。清代李用粹在《證治匯補》中指出:“哮為痰喘之久而常發音,因而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為哮病。”扼要地說明了壅塞之氣,非時之感,膠固之痰為哮喘發作的三大主要環節。


純鈞LHGR


中醫不治哮喘,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