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樣快速有效地對一年級的小學生進行常規教育?

simon0813


一年級小學生上學前是在幼兒園度過的,主要是以玩耍為主,各個方面都比較隨意。現在上學了,就得按小學生的標準來要求、約束他們,對一年級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很有必要。

1、遵守校紀校規

好多學校新學期開學,都會給學生髮告家長通知書,上面有學生在校和在家裡的注意事項,包括學校的作息時間,學校紀律等。但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對一些校紀校規還不是太懂,班主任老師就得在班級裡反覆講給學生聽,使學生記住,養成遵守校紀校規的好習慣。比如每天上下午的上學、放學時間要記住,不能上學遲到;不到放學時間不能早退;不能曠課;有事不能到校上課要提前告知班主任,或事情緊急不能到校請假,要讓家長給班主任打電話請假;還得把班主任及科任老師的電話號碼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寫下來記住。

2、課前準備

班主任要教會學生認識課程表,讓學生根據課程表來準備學習課本、本子等。要求學生上課前把課本和本子及學具盒放到桌子左上角或右上角,擺放整齊。也許剛開始學生不容易做到,但只要老師連續強調並作檢查,學生是能夠做到的。學生認識課程表,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很有必要,一節課只有40分鐘,要是老師到教室上課了,學生才知道上什麼課,手忙腳亂地去取課本等,既耽誤上課有限的時間,又不利於學生儘快進入上課狀態。

3、課堂訓練

教育學生聽到鈴聲,要快步走進教室,坐端正等待老師來上課。老師進教室後,班長喊起立,學生要向老師齊聲問好,老師向學生問好後,班長喊坐下,學生方可坐下。告訴學生課堂上應坐端正,專心聽講,不許做小動作,要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用心聽。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要大膽回答,聲音要響亮。同學回答問題時要仔細聽,不懂的地方及時請教老師。還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坐姿及書寫姿勢、執筆方法。比如寫字時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頭。不斷的提醒學生,使學生養成習慣。

4、作業書寫

不管是課堂正式作業,還是練習作業,要求學生必須按時完成,書寫工整。一年級是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學生每次作業前教師都應先提出書寫要求,在學生的書寫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檢查,並且對書寫整潔的學生進行口頭表揚或小紅花獎勵,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剛開始就對學生要求嚴格,學生習慣成自然,書寫就一定會規範。

5、課間10分鐘

訓練學生下課出教室前,要把下節課要用的書及學習用品放在桌子角上。做好準備後,走出教室先上廁所,再玩耍做遊戲等。玩耍時不能在校園裡亂跑亂撞,不能損壞學校的一草一木;不能攀爬欄杆,不做危險的遊戲等。

6、做值日訓練

現在的孩子,家長都比較溺愛,在家裡的一切都有家長包辦,更別說掃地打掃衛生了。剛開始做值日,老師要給孩子們做好示範。要有順序的掃地,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抹桌子時抹布不能太溼,抹布擰乾再擦等等,而且要告訴學生在打掃教室衛生時,得注意安全。

總之,老師對學生多提醒,多訓練,多示範,多鼓勵,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一定能表現出色,步入正軌。


憶夢月華


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而且之前在幼兒園過的集體生活都是比較隨意的。學習和遊戲邊界不清晰。不像現在小學生那樣中規中矩的生活。所以一年級的小學生有一段時間是要適應校園的生活。怎樣把這個適應的時期縮短。讓他迅速的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呢,必須進行常規教育。

1、課堂教學常規

準備文具用品。最少要有三支鉛筆,一塊橡皮裝在文具盒內。書包裡除了語文數學書以外,還應該準備兩個練習本兒,語文和數學。書包裡圍繞學習用品都要有固定的地方。文具盒放在書包的夾層。練習本兒和練習本兒放一塊兒,書和書放一塊兒,不要混在一起。這樣拿的時候省時又省力。

上課時老師來到要起立喊老師好。如果遲到了或者是進老師辦公室,一定要先喊報告。得到老師允許再進去。

課前。準備學習用品。上課認真聽講,同學回答問題時認真傾聽,如有補充先舉手,老師允許再站起來發言。下課先去廁所辦完雜事。在和同學玩兒。

讀書時你要做只腳放平肩放正。胸離課桌一拳頭圓,眼睛離書本一尺遠。寫字時注意握筆的姿勢。

放學先收拾書包。校園裡遇到老師要問好。

2.生活常規

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

按時作息。生活有規律。

吃飯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水果,營養要均衡。在學校。不吃零食。

語言要文明,不說髒話,不罵人不打架。

3.學習常規。

放學回到家。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寫作業時要專心認真。不可以邊寫邊玩。

寫完檢查一遍,自己整理書包。

以上是小學一年級初入學時。應該交給學生的常規問題我都羅列出來了。怎麼樣讓孩子儘快的步入學習正常軌道,要根據一年級的孩子特點巧妙的引導。

記得前年我帶班帶一年級班的時候。我是數學老師,語文老師是一個教六年級多年的老教師,剛下到一年級。看到上課時這一幫小豆豆們桌子上光禿禿的一個課本兒也不拿,課堂上一個小豆豆想去尿尿,出門兒就滋溜就跑了。要喊他們叫不上名字。可把我的搭檔給急壞了。一個星期嗓子都是沙啞的。因為我常年帶低年級的課,對低年級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相對來說還是瞭解的比較清楚的。

如果這些規矩常規的規則,單憑老師一張嘴一直說叫把嘴皮磨破也難以讓所有學生遵守。針對一年級孩子的個性特點。巧妙地採用以下幾種方法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常規兒歌。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教給他們一些常規兒。常用的如:123,請坐端,789,閉上口。321請休息。或者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師問:誰的眼睛往前看?生答:我的眼睛往前看。經常性的多加練習這些兒歌。孩子們對兒歌爛熟於心,朗朗上口。在課堂上慢慢就會形成一種常規,時刻提醒著他該怎麼做。

2、利用遊戲。孩子年齡小。好動。好玩兒,結合著他生性活潑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多利用遊戲來訓練孩子。比如:請你跟我這樣做。老師先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學生也跟著說,我就跟你這樣做。然後老師可以還出動作讓學生跟著邊說邊做。等到孩子們的兒歌整齊的說完了坐姿也變端正了。也可以用開火車的小遊戲。老師領孩子邊拍手邊說:小火車,快快開,一開開到哪裡來?孩子們坐好,就像一列小火車是一樣坐的端端正正,邊拍手邊回答:火車開到這裡來。類似的遊戲既增加了有趣性,也是全體孩子都積極專注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不知不覺的遵守了課堂常規。

3、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初入學。四五十個人,一個老師聰明的孩子,馬上就知道自己面臨著競爭,這和家庭環境是不一樣的,人人都想獲得老師的關注,得到老師的肯定。老師應該利用孩子的這種積極上進的心理。積極發現班裡面的表率,多多表揚孩子們一定會以這個榜樣為目標。積極的表現。

4、積極的情感體驗。

孩子出入新班對老師還不很熟悉,每個孩子都在老師面前有強烈的表現欲。老師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用多種形式鼓勵孩子,讓孩子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可以用。貼紙,手工紙之類的小獎品,激勵孩子也可以用多樣化的語言來。鼓勵孩子。如:你坐的真端正,你的身姿就像解放軍一樣挺拔。“你的聲音真響亮!還有誰能像他這樣?用響亮的聲音回答問題。”用積極的語言肯定他們的表現。讓孩子感到自尊自信,並以此激勵他們自立自強。

結束語:總之,一年級的孩子有無序變為有序,需要一段適應期,運用多種形式多加練習。細心耐心的引領孩子,孩子能夠儘快的迴歸到課堂上來。

歡迎關注我,專注解答教育問題,力求給您提供有價值的教育建議,助力您解開教育困惑。


吉老師


提問方式:哪個小朋友會說《坐立行》我最美?請大膽告訴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鼓勵這位即聰明又勇敢的孩子。

用大屏幕打出《坐立行》我最美!

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

根據句子內容,老師讓學生代表配合表演動作姿勢。給同學直關教學。然後根據大屏幕要求互動!這樣,既抓住孩子們的心,又逐漸潛移默化,接受常規教育。

學校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也像上面那樣要求學。教師領讀,講解,學生在聽明白後跟讀,跟做,天天如此,還愁不懂規則?懂了規則,就按規則要求作。


小鳳9385


習慣比成績重要。

一至三年級的小孩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尤其一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學習還沒有什麼概念,貪玩調皮,上課搗亂等等。

一至三年級,成績分數不重要,側重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知道主動學習。以後再培養努力學習,哪怕他的成績不好,甚至班級裡後十名,只要他養成了努力學習的習慣,將來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會很受益。


聊城小博士託輔


面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想要快速有效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就要了解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所特有的心理特徵,做好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才能更快的讓他們適應小學生活。



01

老師幫學生做好幼兒園教育到小學教育的轉化

從五個方面告訴孩子做好轉化。

(一)師生關係上

告訴學生,小學教育中老師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在生活上照顧比幼兒園要少。

(二)教學科目上

小學課程以學科為主,如語文、數學、自然、體育、音樂、美術等,還有其他各種興趣活動。

(三)教學方式上

讓孩子懂得小學告別了以遊戲為主的教學方式,而是學生通過獨立認真的課堂學習為主。

(四)行為規範上

告訴孩子上課期間,不準遲到早退,遵守課堂紀律,發言或者提問題先舉手,不準交頭接耳,上廁所得到老師允許,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等家長接送,團結同學等“每日”行為規範。



行為規範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是最難適應的,這就要求老師在告訴學生後,在課堂進行反覆的行為規範演練,讓孩子牢記於心。

(五)課後作業上

確立學生的觀念:每天除了學校學習,回家還得自己學習,養成按時回家完成作業習慣,老師會檢查作業等。

作業的佈置剛開始不宜太多,小學一年級作業主要是以讀和背為主。

02

幫助學生做好良好習慣的建立

都知道習慣的重要性,幫助一年級學生做好良好習慣的建立,那麼在常規教育上也就得心應手。

習慣是:“在長時期裡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現代漢語詞典》

♦1.學習習慣

激發學生愛學習、愛看書的興趣,一年級孩子對小學生活是比較新奇和嚮往的,從開始就通過一些小方法建立學習習慣,對他們幫助非常明顯。

告訴學生一年級會有考試,考試時間和分數要求等考試內容。

♦2.生活習慣

按時吃飯、不挑食偏食、飯前便後勤洗手、不亂買零食、整理自己書桌衛生、借用物品放回遠處等。


生活習慣的好壞,直接反應出孩子的綜合素質體現及身心教育效果。

♦3.禮貌習慣

在對一年級的學生教育過程中,應注意教他學會禮貌用語和行為。

“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高爾基

課堂開始,說“老師好”禮貌用語。

課堂結束,說“謝謝老師”禮貌用語。

不小心碰到同學了,說“對不起”禮貌用語。

下課了上下樓梯不擁擠,回答完問題鞠躬微笑。



結語

做好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分析,幫助他們做好一年級的特徵轉化、建立良好的習慣,才能在學生的常規教育中更快速、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