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康熙王朝一大谜案,为何康熙皇帝的三个皇后都英年早逝?

PlightFlower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老话说的好,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他有听头。大家伙就听俺这老人掰扯掰扯这事。

其实就这事,他也不是啥迷案不迷案的,压根就没上这档次。老天爷就是这么安排的,还能说啥呀,该着了,事就得这么走。

但这事搁到当事人康熙自己个的身上,这就比较郁闷了。到后来他都开始怀疑,自己个是不是有克皇后的八字。

当然咱做为现代四有青年,都知道咱不信这个,这压根就是迷信,但这搁古代康熙他也不知道啊。

所以在第二任皇后死之后,他这就从心底里拒绝册封皇后的。他就害怕,害怕这册封没多久,又得走喽。

所以第三个皇后,眼瞅着快不行了,康熙本着冲喜的打算才册封的,寻思着冲一下喜,心许这就能从鬼门关里捞回来,结果前脚册封,后脚人就没有了,这把个康熙给痛的。

打死也不会再册封第四个了。

所以康熙活着的时候,就册封了三皇后,最后一个也就是第四个,是雍正硬给塞上去的。

毕竟这第四个德妃乌雅氏,是雍正的生母不是。生母没有皇后的位分,雍正坐皇位上自己就膈应,所以他替康熙封了一个。

当然这不违规。而且康熙在自己的地宫的棺床上本来就五个位置,一个给自己,四个给皇后的,正好!

那么整个过程是咋回事呢?今天就借着题主这一亩三分地,咱就把这事说道说道。

第一位出场的是孝诚仁皇后

就这位皇后,那是康熙毕生的挚爱啊!这没别的,第一个老婆吗?咱初恋都不忘怀呢?更别说初恋外加头一个老婆,真爱啊!

想当年,康熙八岁登基,就这岁数,搁一般人家就是一小屁孩,粘着大人玩乐的时候。

但康熙是啥?皇帝啊!一般人干的事,他就不能干,天天的学习所谓的帝王之术,为以后亲政做准备。

但祖宗的规定搁在哪里,这皇帝想亲政,这可以有,没毛病。但有一条件,必须结婚之后,才能忙乎这事。

按照咱老古人说的,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所以结婚这事就搁在了亲政的前边。

所以康熙到了十二岁的时候,这就提前为亲政做第一个准备——大婚。

您这大婚先得找个老婆才对,皇帝的老婆那不是随便选选就得了,这都得和政治进行捆绑,弄个政治盟友啥的,为以后的亲政铺平道路。

那么选谁家的闺女,这满朝各个方面合适的就是三人,一个是鳌拜的闺女,论家世有家世,鳌拜他们家那也是开国之前就跟着爱新觉罗家打天下了,这也算还是功臣世家,而且这年龄也合适。

但这时间段里的鳌拜,那都快骑到康熙的脑瓜顶上了,俨然就是摄政王的存在。康熙要是娶了他家的闺女,这还了得,这鳌拜非得爬天上去,所以这家人直接就被踢出了局。

接着是遏必隆的闺女,这遏必隆丫整个就是一墙头草,那头是势力大,他就窜那头吆喝,这不还让自己的闺女认了鳌拜当义父,就因为鳌拜的势大,你说这事弄的,康熙瞅着他的女儿也膈应。

所以遏必隆的闺女这大婚就没她的份,但他这多多少少的也算是一股势力,属于能够争取的,所以遏必隆的女儿充其量只能为妃,还是那种没有赐册封号的。

这事弄的比较尴尬。

最后一个就是索尼的爱女,这老头就一个字——滑啊!平时悄摸兮的不说话,但能够一击必中直击敌人心窝子的就是他。

那没得说了,康熙大婚的对象就是这索尼的女儿了。

这就是后来的孝诚仁皇后。咋说呢?俩人年纪这都小,康熙十二岁,孝诚仁皇后才十一岁。

就这年龄搁现在,这就是身子骨还没有长全乎,发育完全呢?这就结婚了!

他俩这早早的就有了娃,也就是四年后,这孝诚仁皇后才十五岁,搁现在才是初中娃。他们就迎来了第一个孩子,这孩子没长大,四岁就死了。

您说娃死了,您这别管年龄大小,这搁一个母亲身上,能过的去嘛?过不去啊!所以她这身子骨就落下了病根。

那么到了她二十一岁的时候 ,就有了第二个娃,也就是后来被废了立,立了废的太子。

这一次她没有撑过来,难产死了。搁过去,那医疗水平他也有限,女人生个娃,这都是打鬼门关溜达一圈,走不走那都是听天由命啊!

这家伙把个康熙疼的呀!哭天抹泪的,这不为了表达缅怀一家伙就不管不顾的立了太子,这也为后来的事埋下了隐患。

当然这事咱搁这不提,毕竟这事和咱的主题没有关系。

那么在孝诚仁皇后死去,康熙亲自送行,这还不算,之后的半年里,他经常去瞅瞅他的这个老婆,一去就是一天。

在后来的二十五年里,这年年到了祭日的时候,康熙压根就不处理政事,大家伙跟着 一块休息。

从这里,咱就能看的出来这俩人,结婚虽然有着一定的政治因素,但后来的磨合,让俩人算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夫妻。

第二个皇后这就孝昭仁皇后

这就是前边那个遏必隆的女儿,第一个皇后没有当成,做了康熙的妃子,这不孝诚仁皇后死了,后宫这边就不能一日无主不是,所以她就上来了。

说道这里,有些人就说了,这孝昭仁皇后因为是鳌拜的义女,所以康熙不待见她,封了皇后,没多久就神秘的死了。

您这说的不靠谱,这孝昭仁皇后开头确实不受康熙待见,但架不住人家是个知书达理的人。

读过书的女人他就是不一样,和康熙坐一起,你还别说俩人都能说道一起去。

而且您记住了,孝昭仁皇后的时候,康熙这坐朝堂上都多少年了,他没有必要再去搞啥政治联姻?想多了吧,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压根就不需要,所以安排孝昭仁皇后做了皇后,这绝对是出自于他的本心的意愿,不存在啥阴谋诡计的。

虽然孝昭仁皇后当皇后不满一年,但俩人的爱情还是摆在哪里的。人死了之后,每天康熙都去举哀,一呆就七八个小时,这么干就干了四五天,要知道这时间点上,满清遇到的三藩之乱正在最乱的时候。

再有,孝昭仁皇后当上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遏必隆自己的老爹弄个家庙,而且康熙是立马同意,这要是康熙瞅着她不顺眼,会同意吗?拉倒吧,大眼皮子都不带撩你一眼。

还有一件事,就是孝昭仁皇后死的当天,孝庄也就是康熙的奶奶这就准备进入宫里边哭灵。

这闹的长辈给晚辈哭灵,这可是第一任皇后都没有的待遇,这要不是康熙硬生生给劝回去,老太太指不定就哭晕了。

所以有人说背后有啥道道的,这不可能。

第三个皇后孝懿仁皇后

这是康熙的第一个贵妃,而且还是唯一一个他亲封的皇贵妃,就这位分仅次于皇后,但挨着皇后的位分就差一脚丫子的距离了,硬生生的被康熙给喊停了。

为嘛呀?

开头俺不就说了吗?康熙都怀疑自己的皇后这命都不长吗?所以他打心眼里拒绝给自己的老婆册封皇后。

那么这孝懿仁皇后,大半辈子就一直顶着皇贵妃的身份,来主持后宫的。

后来她不是生病了,眼瞅这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康熙也是心疼,这不就给了皇后的名分吗?

结果这名分给下去没一天的功夫,第二天这孝懿仁皇后也就去了。

所以这孝懿仁皇后在皇后的位子上是最短的。

也就是打这里起,康熙就没有在动过册封皇后的念头。

后来他身边最得宠的就四个人,惠妃,宜妃,德妃,容妃。这四个人中,您真要让康熙选一个当皇后,非这宜妃不可,但她这时间点赶的不好,康熙已经绝了立皇后的念头。

您要问为什么是这宜妃?

她可是唯一一个可以坐四人软轿搁皇宫里边溜达的主。

当年康熙微服私访记,为嘛老带着宜妃不带别人呢?原因就在这里。

第四个孝恭仁皇后

这个就不是康熙册封的了,在康熙活的时候,她就是康熙钟爱的四个妃子倒数第二个——德妃,也就是雍正的生母。

他这皇后的字号是雍正给的,这咱就不用说了。

好了事就是这么个事,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康熙3任皇后,1个难产而死,2个病死,而且她们都是册封皇后不久就去世的,这就给后世留下很多猜想。

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65年,也就是康熙四年,12岁的康熙迎娶11岁的赫舍里氏,并册封皇后。赫舍里氏的来头可不一般,她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

虽然这场婚姻有很大成分是因为政治因素,但康熙和皇后的感情一直很好。四年后,康熙的第一个儿子诞生,很可惜,小孩还不到4岁就夭折 。

康熙13年,皇后再次临盆,诞下皇子胤礽,但是皇后却以为难产再也没有苏醒。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钮钴禄氏是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她和赫舍里氏同时进宫,其实当时一同进宫的还有鳌拜的女儿。由于政治因素,赫舍里氏当上了皇后,钮钴禄氏只是庶妃。孝诚仁皇后死后三年,钮钴禄氏被册封为皇后。

但是钮钴禄氏十分好学,同康熙有共同语言。在很多地方还能帮助康熙出主意,也就很受康熙重视,这也是在遏必隆倒台之后,他的女儿仍然能当上皇后的原因之一。

但是康熙日理万机,精力无限。要想跟上康熙的脚步,那可要花费大量心血,于是钮钴禄氏的身体就一天天衰弱下来。

但她在皇后的位置上也只呆了一年,就因操劳过度,病死了。

3、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佟佳氏是康熙的表妹,她的父亲佟国维是康熙亲舅舅。她是在孝昭仁皇后去世后进宫的,主要是孝庄太后看康熙老是沉浸在对孝昭仁皇后的思念中,就想让佟佳氏来照顾康熙,所以佟佳氏一进宫就是贵妃。

按照孝庄的想法是直接把佟佳氏定为皇后的,但是康熙现在心中有了阴影,前两任皇后都是当上皇后不久就去世的。康熙就犹豫了,他害怕佟佳氏和昭仁皇后一样,其实他和佟佳氏的关系很好,佟佳氏也一直打理着后宫。

直到康熙28年,佟佳氏病重。佟佳氏之前生过一个女儿,但没满月就夭折了。佟佳氏很伤心,再加上后宫事情繁多,这一病就在没起来。

康熙也是为了冲喜,就急急忙忙册封佟佳氏为皇后。可还是没能挽回佟佳氏的性命,佟佳氏仅仅当了一天的皇后就去世了。


老虫


康熙皇帝一生中共有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后来追封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除了最后一个皇后外,康熙的前三个皇后似乎都逃脱不了英年早逝的命运。



说来也奇怪,凡是被康熙封为皇后的女子,最终都会早逝,他的最后一个皇后是在康熙死后才被追封的皇后,活了64岁。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其实就是雍正皇帝的亲生母亲,雍正继位以后就封她为皇后,后来乌雅氏死后才被封为孝恭仁皇后。那么康熙的其他三个皇后是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的呢?

我们先来说下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不论是看穿越剧《宫》还是看电视剧《康熙王朝》都不难发现,康熙对他的第一个孩子赫舍里氏格外的深情,纵使后来后宫有很多美丽的女子,但皇帝依然对她念念不忘,所以他才会把太子从小放在自己身边,寄予厚望,所以才会对太子废了又立,立了又废,终究是不舍得。那么他的这位皇后到底有多与众不同呢?



历史上记载赫舍里氏是在生下次子之后难产而死的,那么真的只是因为她福薄吗? 其实,康熙帝在娶她之时其实就是早有预谋的,因为当时四位辅政大臣的势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年纪尚小的康熙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于是他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平衡他们之间的权势,又或是加强自己的势力。


当时在为康熙择选皇后时有三个候选人,一是鳌拜的女儿,二是遏必隆的女儿,再者就是索尼的孙女也就是赫舍里皇后。后来鉴于鳌拜的野心已逐渐展露,恐怕更无法压制,而遏必隆又属于墙头草的那种人,看哪边强大就倒向哪边,不能依靠。所以这时候赫舍里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既然如此,康熙帝对她究竟是深情还是假意就难说了。虽然康熙后来改了规矩立尚且年幼的赫舍里皇后次子为太子,谁知又是不是在演戏?

如果说赫舍里皇后的死是意外,那么康熙的第二任皇后遏必隆之女钮枯禄氏呢?赫舍里在成为皇后以后,钮枯禄氏便进宫成为了庶妃,后来又当上了孝昭仁皇后,不过后来也早早的就去世了。


巧的是康熙死的前两个皇后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势力,都是当初的辅政大臣之一,手上都有着巨大的权势,那么会不会有种可能这两位皇后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呢?为了自己的手中能够掌握绝对的势力,皇帝是不会允许自己的臣子手中的力量太过强大的,而于此同时他们家族中送来的女子也不会真正得到皇帝的喜欢,所以不管表面功夫做的再好也不过是逢场作戏。

康熙的第三个皇后算是活的比较久的了,不过她身为皇后却活的很短,这其实也没什么,因为被封为皇后只不过是想要给她冲喜,她是康熙第一个亲封的皇贵妃,在前两个皇后去世之后,康熙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册封新人为皇后,在此期间一直是这位贵妃在管理着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宜,不似皇后胜似皇后,后来在她即将死的时候把该有的名分又都补给了她。


所以我认为,这位皇贵妃才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她得到的康熙十几年的恩宠是真的,名分荣誉该有的一样一没有少,而前两位皇后很可能只是政治联姻,不会有好结果是应该的。


小姐姐讲史


有长命百岁,就有英年早逝。在古代,康熙算得上高寿,但他生前的三位皇后却很早就凋零了。从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再到孝懿仁皇后,当皇后的时间一个比一个短。

康熙一生敬爱的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出生于满清功勋大族。她爷爷是辅政大臣索尼,爸爸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叔叔是索额图。

赫舍里能当上皇后,与孝庄太后的运筹密不可分。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孝庄为了康熙与大清的前途,在选后问题上不得不玩弄权术。

在候选人中,不仅有赫舍里,还有鳌拜与遏必隆的女儿,选谁当皇后必然导致其家族力量壮大。当时,鳌拜已经“冒头”,所以,他的女儿必定被踢出;遏必隆墙头草,不能完全信任,也不能不拉拢,所以他的女儿可以当妃子。索尼是元老,对大清忠心耿耿,对鳌拜专权也颇为不满。因此,册封他的孙女赫舍里为皇后再合适不过。

康熙与赫舍里的婚礼,完全按照汉族传统,是清朝入关后第二次举办的帝王婚礼,也成为后世的制度典范。

事实证明,这桩婚姻对大清而言十分正确。后来,在康熙铲除鳌拜的过程中,赫舍里娘家人立下汗马功劳。

虽是包办婚姻,但康熙与赫舍里相处比较融洽。康熙八年,赫舍里生下皇子,取名承祜,寓意得到天赋神佑。嫡子出生,康熙高兴异常。

然而,康熙十一年二月,三岁的承祜不幸夭折。孝诚仁皇后为此伤心不已,康熙对她极力安慰。没过多久,孝诚仁皇后病倒。康熙正在遵化,听闻此事,立刻飞驰进京,直到皇后病情好转才放心。

好在两人感情比较深,赫舍里依旧很受康熙宠爱。一年多后,她再次身怀六甲。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赫舍里生下胤礽。但不幸的事情再次降临,就在生下胤礽的当天,赫舍里香消玉损,年仅22岁。

爱妻去世,康熙非常悲痛,他沿袭明朝传统,辍朝五日,以志哀悼,并命诸王以下文武百官集体举哀。

孝诚仁皇后一生温柔贤惠,赢得了康熙的疼爱,可惜去世太早,其子胤礽虽成太子却终没成气候。

位尊而不受宠的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是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初入后宫时,因朝廷各方力量的角逐,钮祜禄氏并不是皇后,而是贵妃。

遏必隆虽然无比盼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皇后,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康熙十二年,遏必隆病故。次年,孝诚仁皇后去世,康熙命钮祜禄氏执掌六宫,不久便封为皇后。

钮祜禄氏虽被选为妃子,甚至晋升皇后,但她并不受康熙宠爱。尤其在遏必隆被鳌拜牵连后,娘家受打击,她的处境更加艰难,康熙也对她更加冷落。

康熙既然不喜欢钮祜禄氏,为何还要册封她为皇后呢?这并非感情寄托,而是出于对政治的考虑。

一、赫舍里去世,皇后之位“出缺”,需要一个有身份的人主持后宫;

二、遏必隆的事过去很久,康熙也对他冰释前嫌。钮祜禄氏仗着家族势力,后宫地位尊贵,依据次序,可以由她“补班”。

然而,造化弄人,钮祜禄氏与赫舍里一样,并不长寿,当了皇后没几年,就于康熙十七年病逝。与赫舍里相比,她们有相同的背景,但钮祜禄氏的命运却很曲折,入宫十几年从未生下一儿半女。

在位仅一天的皇后佟佳氏

清朝的二十七位皇后中,要论在位时间最短的则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她仅仅当了一天皇后。她的皇后生涯为何如此短暂?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孝康章皇后的侄女,所以,她既是康熙的表妹也是康熙的妻子。她的出生年月以及入宫时间,并未留下记载。

康熙十六年,佟佳氏被册封为贵妃,地位远超其他后宫女子。孝昭仁皇后去世后,后宫没有皇贵妃,佟佳氏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后宫事务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条。

康熙二十年,三藩已基本平定,皇后丧期已过。就在大家以为皇后之位非佟佳氏莫属时,康熙却一反常态,只晋升她为皇贵妃,让皇后之位继续“出缺”。

佟佳氏入宫多年,仅生下一公主,可惜没多久就不幸夭折。从此以后,佟佳氏便再也没有生育过,但她将母爱给了其他皇子,其中就包括后来的雍正。

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突然患病,而且病得很重,正在畅春园的康熙与太后赶紧回到皇宫。佟佳氏的病情,牵动着皇室成员的心。特别是太后,得知其病危后非常感慨,想到皇后之位空缺已久,一直以来是佟佳氏负责打理后宫。于是,太后几乎以命令的口气,让康熙册封佟佳氏为皇后。

康熙是孝子,也顾不上挑选黄道吉日,马上照办,册封佟佳氏为皇后。事实上,皇后的名分不仅是报答佟佳氏本人,也是为了拉拢佟氏家族。

就在册封皇后的第二天,这位仅仅当了一天皇后的佟佳氏就病逝。

秋媚说:康熙生前册封的三位皇后,虽然年纪轻轻就去世,但与影视剧中的“阴谋论”、“宫斗”、“克妻”等说法完全不相关,历史已经有明确而详细的记录,都是因难产或生病而去世。


秋媚读史


康熙皇帝的三个皇后,都在自己最美好的年龄,过早的离世,是否有什么隐情?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康熙,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帝王

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成年后的康熙,一直都在致力于如何加强统治!

康熙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子孙最多的皇帝之一,他一生共有共有四位皇后,是清朝拥有皇后人数最多的帝王之一。生前他曾册立过三位皇后,无奈三位皇后都无福与康熙一起享受盛世。

他们的早逝,给康熙的一生,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也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神秘的色彩。

孝诚仁皇后——青梅竹马的恋人赫舍里氏

康熙帝年幼的时候,无力理政。顺治帝临终前委以重任于四位辅助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其中,鳌拜是实力最强的一个。

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就是辅助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即历史上的孝诚仁皇后,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个明媒正娶的皇后,满洲正黄旗人,其家族显赫,是清朝时期最重要,也是拥有最大权力的满洲家族之一。

在这场政治联姻中,赫舍里氏的入宫之路极其坎坷。康熙四年九月,年仅12岁的赫舍与康熙大婚。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后来与鳌拜的斗争中,赫舍里氏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他们的婚姻最初源于政治目的,但是,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十分情投意合。康熙皇帝也很宠爱这位原配!在康熙最没权势、最困难的时候,这对少年夫妻一起度过了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贤惠的赫舍里氏皇后,还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康熙八年,赫舍里氏皇后诞下嫡长子承祜,可惜承祜年幼染病夭折。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皇后因生胤礽时,难产昏迷,御医们束手无策。

都说,女人生孩子好比走鬼门关。赫舍里氏皇后这一次没能从鬼门关走回来!年仅21岁的孝诚仁皇后留下刚出生的儿子,撒手而去。

在她去世后,康熙赐谥号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离去,带走了康熙皇帝的心。年轻的康熙皇帝悲痛不已,亲自送别爱妻,更在皇后逝后半年内经常前去陪伴爱妻,一去就是一整天。

史书记载:每逢皇后的忌日,康熙当天一般不处理政事,亲自去祭奠孝诚仁皇后山陵。这样的思念大约有25年之久!没有爱妻的日子,康熙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了皇后两岁的儿子胤礽,并立为皇太子。

赫舍里氏与康熙一起生活十载,这个未曾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痕迹的皇后,却是所有后妃中,最重要的一位。赫舍里氏对于整个康熙朝的发展,乃至后来的康乾盛世,都有关键性的意义!


孝昭仁皇后,德才兼备的钮祜禄氏

后宫不可一日无主!1677年秋,康熙在众多的嫔妃中,选中了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掌管后宫,这个就是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氏在初进宫时,是个普通的妃子。但是,她的政治地位其实比孝诚仁皇后还要显赫!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名将额亦都孙女。

虽然在清除鳌拜集团时,她的父亲遏必隆因坐护恶不阻之罪,被削去太师衔及公爵。此时的康熙,却仍需要拉拢满洲镶黄旗贵族的势力!

康熙十六年八月,熬了多年的钮祜禄氏,终于成为了后宫的主人,立为皇后。出生名门的钮祜禄氏,腹有诗书,有极高的个人修养。史料赞其“览史披图”,“夜寐夙兴,克佐旰宵之治”。

因此,聪明博学的她与康熙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康熙曾称孝昭是自己的“良配”,是“内廷之良佐”。其实,她被封后的时候,家世已经没有当初显赫,但能得到康熙的如此评价,与她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史书说,她日夜辛劳,处事公正,把六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在这个聪明又有才干的女人的陪同下,康熙渡过了执政之后最艰难的时期。!

不过,钮祜禄氏终究没有做皇后的福气!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时,这位没有来得及给康熙生儿育女的皇后驾崩于坤宁宫。她的死因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很可能死于某种突发性疾病。

孝昭皇后突然病逝,宫中立刻哭声震天。因为孝昭皇后平时对宫中下人非常宽厚,很多太监宫女知道后都失声痛哭,如丧考庇!而康熙则伤悼不已,一度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有人说,康熙在这场政治婚姻中和皇后并没有什么感情。

那么,你告诉我,在平定三藩之乱的关键时刻,那个每日长时间在钮祜禄氏梓宫前举哀的忧郁男子,又是谁?

孝昭皇后去后,再未有过皇后住进坤宁宫,她是历史上最后一位住过坤宁宫的皇后。

孝懿仁皇后——嫡亲表妹佟佳氏

当孝昭仁皇后过世之后,康熙十多年时间未立皇后,由后宫份位最高的贵妃佟佳氏主持后宫。佟佳氏,康熙生母的亲侄女,康熙的嫡亲表妹,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唯一亲封的皇贵妃。

其实,佟佳氏早已管理后宫有八年。在后宫众人心中,她早已是后宫的主人。康熙二十二年,佟佳氏生下女儿,不久早夭,从此不曾生育。但她短暂的一生中,却养育众子,特别是养育了后来的雍正皇帝。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佟佳氏病入膏肓。康熙皇帝为了尊重母亲一族,又念她长时间服侍自己,最后加封她为皇后。一天之后,这个苦命的女子,撒手人寰!

其实,朝中一直有大臣请奏,要求册封佟佳氏为皇后,康熙一直很犹豫。前两个皇后的早逝,就像康熙心里的一块不能触碰的伤疤,他怕,他真的很怕!

当佟佳氏终于离他而去后,康熙几乎每日都到其梓宫前举哀,并靠近殡宫驻跸。望着她的遗袿,康熙悲从中来,不能自己,挥笔悼念亡妻。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沉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佟佳氏,是康熙亲舅舅的女儿。佟佳氏孩子的早夭和佟佳氏自己的早逝,应该与他们的近亲的婚姻有很大的关系。

结束语:

三位皇后就这样先后离开了他们挚爱的康熙,留下他在人间独自伤痛不已。

年仅36岁的康熙皇帝,在往后的33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再立后,甚至连皇贵妃也再未册封!

有人说:这是康熙皇帝命硬,克皇后。

哈哈,皇帝也有克人之说!


三少yun


康熙皇帝一生共有过四位皇后,是清朝皇帝中拥有皇后数量最多的一个,虽然皇后很多,但他是痛苦的。因为前三位皇后都是在册立皇后不久便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世,这给康熙帝的一生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下康熙王朝的谜案,康熙三位皇后的英年早逝的原因:

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是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康熙初年,鳌拜专权,康熙势单力薄,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联合四大辅臣之首的索尼,实行了政治联姻,取了赫舍里氏,立为皇后,虽然有些政治色彩,但是两人的感情很好,赫舍里氏温柔贤淑,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侍奉夫君体贴周详,下对其他嫔妃也宽和豁达,深受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康熙的喜爱。但是在因为生下胤礽时难产而死,令康熙痛不欲生。

孝昭仁皇后

康熙十六年,赫舍里氏去世后,封孝庄太后懿旨,康熙册立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皇后。这是康熙的第二为皇后。

因为父亲遏必隆的原因,钮祜禄氏觉得自己的是罪臣之女,在在宫中一再的谨小慎微,生活的很压抑,同时又要屈居于赫舍里氏之下。但是钮祜禄氏同样也很温柔贤惠,也喜好读书,跟康熙很有共同语言,于是在赫舍里皇后去世3年期满后,康熙测试钮祜禄氏位正宫皇后。

但是悲剧的一幕发生了,可能之前受了太多的委屈,压抑了太多的不满,身体早已不堪重负,是只靠着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这个目的活着,一旦愿望达成,人松弛下来以后,精气神便会涣散,于是在仅仅当了六个月皇后后,钮祜禄氏便去世了。

孝懿仁皇后

在册封钮祜禄氏为皇后的同时,康熙喜爱的佟佳氏也被立为贵妃,在随后钮祜禄氏去世病三年期满后,被册立为皇贵妃,康熙不敢在册立皇后了,他也害怕了。

与前面两位皇后不同的是,佟佳氏虽然也是一位名门淑女,但是她是跟康熙有着血缘关系的,她的父亲佟国维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弟弟,所以按辈分佟佳氏就是康熙的小表妹。因此康熙对她就更加亲切。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是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正陪皇太后畅游畅春园的时候,忽然传来钮祜禄氏病重的消息,康熙与孝庄便立即回宫,一看钮祜禄氏已经时日不多,于是康熙便立刻册立为后。但是没想到,仅册立一天,便去世了。

康熙帝是一位明君,但是他也相信冥冥之中有些事情即使是帝王也难以改变,他把自己看成是“克后”之后,于是一生中虽然儿女众多,后宫也相对很多,但是自此之后终生便在未册立皇后了。


丫丫说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与其说是康熙朝的谜案,不如说是一种怪圈。

康熙生前册封的皇后有三人,即嫡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20岁去世)、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25岁去世)、继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30岁去世)。

康熙还有一位皇后,就是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这是在雍正即位后追尊的。

康熙在位时的三位皇后,均是出自名门,每个都是知书达理、温良贤淑之人,怎奈天不假命,都是英年早逝,不仅对康熙打击很大,也让后世惊愕不已。

因难产而崩逝的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康熙结发妻子,正黄旗人,文忠公索尼孙女,一等公噶布喇之女。

康熙四年(1665年),孝庄为康熙与赫舍里氏举行大婚,当时两人均为十一岁。这是孝庄皇太后为了遏制鳌拜,笼络索尼父子,而进行的一场政治联姻。

入宫后的赫舍里氏,很快取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信任。赫舍里氏通情达理,时刻展现着大家闺秀的风范。使得康熙对这位年幼的结发妻子,很是满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感情逐渐加深。婚后四年,赫舍里氏诞下一男婴,这便是康熙的嫡长子承祜。这个孩子意义非凡,他稳固了母亲赫舍里氏的地位。

令人遗憾的是,聪颖可爱的承祜在两岁半时便就病亡了。这位嫡子的离世,让康熙悲痛不已。赫舍里氏则更为悲痛,此后她的身体变得多病,每况愈下。

康熙十二年,赫舍里氏再次临产。当时的大清是内患不断,这对二十岁的赫舍里氏产生了无形压力。而正是这次分娩,让心情复杂的赫舍里氏出现意外。

就在诞下男婴之际,赫舍里氏也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这次生产耗尽她所有精力,猝逝于坤宁宫。这是一次意外的难产,原因可能就是赫舍里氏压力过大。

康熙的悲痛是接踵而来,在皇后猝崩四小时后,刚出生的嫡子也离他而去。康熙为此辍朝五日,最终赐赫舍里氏谥号“仁孝皇后”,封将噶布喇一等公。

因疾患而崩逝的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

赫舍里氏死后,康熙为其守丧三年,期间没有再立皇后。到康熙十六年(1677年),孝庄才让康熙再册立第二位皇后,这就是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镶黄旗人,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鳌拜义女,清代首位钮祜禄氏皇后。康熙早年选立皇后时,钮祜禄氏也在应选之列,但康熙选了赫舍里氏。

钮祜禄氏无论是长相还是各方面素质,都不亚于赫舍里氏。然而,孝庄为了分化朝中的各大势力,只能让康熙选择赫舍里氏,同时将钮祜禄氏纳入宫中。

钮祜禄氏没有被立为皇后,她对自己的出身耿耿于怀。加上父辈们的不满情绪,让钮祜禄氏一直在压抑和委屈的环境中度日,这种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

赫舍里氏的去世,一度让钮祜禄氏看到了未来。但康熙却是迟迟未册封,这让钮祜禄氏的心情又跌入谷底,她只能默默的谨言慎行,不能流露半点不满。

康熙十六年,钮祜禄氏如愿以偿,成为皇后。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又爱又恨的父亲请建家庙。这突然间的放松,让钮祜禄氏如释重负而乐极生悲。

康熙十七年(1678年),钮祜禄氏在坤宁宫猝逝,年25岁。史料中未载其死因,也没有患病的记载。她入宫十几年,一直没有子嗣,当皇后一年就去世。

钮钴禄氏的去世,可能就是太过压抑与紧张,正所谓乐极生悲,便是如此。

因遘疾而崩逝的佟佳氏(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镶黄旗人,康熙的第一个贵妃,唯一的皇贵妃,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顺治帝章皇后亲侄女,也就是康熙的亲表妹,悫惠皇贵妃是其妹妹。

康熙十六年,佟佳氏被封为贵妃,四年后晋封皇贵妃。与康熙的前两位皇后一样,佟佳氏也是一位温良贤淑的女子。她虽居后宫首位,但却是待人宽厚。

康熙二十二年,佟佳氏诞下一女,遗憾的是一月后即病死。受到打击的佟佳氏,此后再未生育。佟佳氏曾亲自抚养过康熙的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

皇后钮祜禄氏病逝后,康熙没有再立皇后。佟佳氏当了九年的皇贵妃,直到康熙二十八年她身患重病,在弥留之际,康熙才降谕立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

就在颁诏后的第二天,佟佳氏崩逝于承乾宫。这姗姗来迟的册封,也未能挽救佟佳氏的性命,册立盛典变成了丧礼。史料记载,佟佳氏是“忽尔遘疾”。

从康熙的反映来看,佟佳氏是突然患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康熙之所以在钮祜禄氏病逝后没有及时册立皇后,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怪异的魔咒再次出现。

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没有能挽救佟佳氏的性命。佟佳氏去世时,康熙从此再未册立皇后,连被皇贵妃也一直空缺。可见连失皇后,对康熙的打击之大。

总之,康熙的三位皇后虽然都是英年早逝,但还谈不上谜案,也就是一种正常的生老病死现象,只不过是巧合了一些而已。


野史也是史


今天要讲的是康熙皇后比惨的事情。

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的第三子,雍正帝的父亲。公元1661年,8岁的康熙登基为了皇帝,公元1722年,康熙帝驾崩,享年69岁,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整整61年。

康熙帝在位期间共有4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孝昭仁、孝懿仁、孝恭仁,其中孝恭仁皇后是被追封的。

先来说第一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她是辅政大臣之一索尼的孙女,看过《康熙王朝》的应该都知道索尼这号人物,是当时的权贵人物,除皇帝以外的一把手。《康熙王朝》中也提到过赫舍里氏为何嫁给康熙的原因。

公元1165年,当时鳌拜权倾朝野,而索尼持中立态度,孝庄太皇太后为了拉索尼下水,同时遏制鳌拜,所以主动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册立为了皇后。4年后,赫舍里氏为康熙生下嫡长子,没过多久便夭折了。赫舍里氏没放弃,公元1674年,再次产下一子,也就是胤礽,而这次小的没死,但大的死了,赫舍里氏因产子而去世。

第二位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她同样也是辅政大臣的女儿,不过不是索尼了,而是遏必隆。当初赫舍里氏成为皇后之前,她也在候选之列,因为遏必隆是两边倒的人物,所以她没能成为皇后。但也没有被排除,而是当了庶妃。

在赫舍里氏去世后,钮祜禄氏被封为了皇后。她的命运可比赫舍里氏更悲惨,皇后还没当满一年,就病逝了,年仅25岁。

第三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这个皇后身份不一般,她是康熙母亲的侄女,也就是康熙的表妹。出生于1659年,1677年时被封为贵妃,1678年钮祜禄氏去世后,后宫由她主持,但并未立后,1681年封为了皇贵妃。佟佳氏的贵妃和皇贵妃都是第一人。

佟佳氏更惨,比钮祜禄氏惨300多倍,因为佟佳氏只当了一天皇后就病逝了。公元1689年的七月初八,佟佳氏并重,第二天被康熙立为皇后,第三天逝世。

第四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也就是雍正帝的生母。根据前几任皇后来看,一个比个惨,所以乌雅氏是最惨的,她生前没有当上皇后,死后才成为皇后。因为她是被追封的,当然她寿命也是最长的,终年64岁。

乌雅氏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吧,毕竟当上皇后的寿命都不长,最长的就是孝懿仁皇后30岁,而赫舍里氏才20岁。为何康熙的皇后寿命都那么短呢?是不是有人从中搞鬼?至今也没有一个说法,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正常的病死,你觉得呢?


理科男读历史


清朝一共有十二位皇帝但是与此同时却有着二十九位皇后,这其中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以及道光皇帝都先后有过四位皇后,顺治皇帝的四位皇后一位被废,两位是追封的皇后,真正的正牌皇后只有孝惠章皇后,道光皇帝的四位皇后也是有两位是追封的。与道光皇帝和顺治皇帝不同,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中只有孝恭仁皇后是因为其子雍正帝即位后才被追封的皇后之位,其余三位皇后都是都是康熙皇帝生前先后册立的。

匪夷所思的是康熙皇帝的三位皇后加在一起正位中宫的时间也仅有十年多时间,其中元后孝诚仁皇后居后位九年,继后孝昭仁皇后在位一年,而孝懿仁皇后在被封为皇后之后第二天就去世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十年之内连丧三位皇后的康熙皇帝至此再未册立过皇后,康熙皇帝三位皇后的接连去世,究其原因,虽有巧合,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三位皇后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做了皇后之后对于统摄六宫弹压嫔妃显得力不从心,久而久之身体变垮了。

与康熙帝伉俪情深的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原配嫡后,是清王朝第二位从大清门内抬进宫中的皇后(第一位为清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出身满洲镶黄旗,是康熙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的亲孙女,索尼是四朝元老,在太祖、太宗、世祖三朝深受倚重,孝诚皇后于康熙四年被选为皇后,当时年仅十一岁,四年后孝诚皇后为康熙皇帝诞下了嫡长子承祐,但是承祐并没有长大成人,四岁那年便因病夭折了,失去了儿子的孝诚皇后悲伤大恸,两年后孝诚皇后再诞育嫡次子胤礽时因难产崩逝,当时仅二十一岁, 她拼命诞下的皇子胤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被公开册立的皇太子,襁褓之中不谙世事的胤礽之所以能被选立为皇太子,实际上很大程度上的原因都是因为康熙皇帝感念孝诚皇后的缘故。

孝诚皇后之所以英年早逝,与其幼年早婚有着很大原因,过早的婚配实际上伤害了孝诚皇后的身体,以至于她的第一个儿子承祐实际上就是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孝诚皇后的病根也就是那时做下的,以至于在生于胤礽的时候旧病复发难产而死。孝诚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一生的挚爱。

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继后,孝诚皇后去世的第三年,也就是康熙十六年,原本为康熙皇帝庶妃的钮祜禄氏被晋为皇后。钮祜禄氏也是出身名门的贵女,其父为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遏必隆。康熙大婚之时,鳌拜欲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但是被孝庄太皇太后拒绝了,于是索尼的孙女被选为皇后,而当时与鳌拜暗通款曲的遏必隆之女因为受父亲所累便与皇后失之交臂,但是孝庄太皇太后为了平衡各派势力,也为了拉拢遏必隆,于是将钮祜禄氏选为嫔妃,钮祜禄氏实际上是和孝诚仁皇后一样,都是康熙四年进宫的。

钮祜禄氏被升为皇后之后将康熙皇帝的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康熙皇帝对于继位中宫的钮祜禄氏非常认可,曾经公开称其为自己的“良配”,这样的评价是康熙其他皇后包括嫔妃都未曾得到过的。虽然是继后,但是孝昭皇后深得康熙皇帝的尊敬和宠爱,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位正宫刚刚一年的继后钮祜禄氏突然因病逝世了,康熙皇帝对于这位继后的去世非常伤心,曾在其崩逝后多次到其梓宫前举哀,甚至连康熙皇帝的嫡母孝惠章皇后以及皇祖母孝庄太皇太后都亲临孝昭皇后梓宫前举哀,这些举动都是孝诚皇后去世时不曾有过的,皇室成员的这些举动足可以说明,孝昭皇后生前不仅是一位合格的妻子,同样也是一位合格的媳妇。

孝昭皇后生前对待宫中下人也非常宽厚,孝昭皇后病逝时宫中哭声震天,很多太监宫女听闻皇后崩逝都如丧考批般失声痛哭。孝昭皇后死后直到清朝灭亡,再未有过皇后住进坤宁宫的记录,孝昭皇后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住过坤宁宫的皇后。孝昭皇后的死因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从其发病到去世时间非常短,年轻的孝昭皇后很可能死于某种突发性疾病。

康熙皇帝嫡亲的表妹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在历史上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号就是佟佳贵妃,她是康熙朝第一位贵妃,同时也是第一位皇贵妃,孝昭仁皇后去世后,宫中位份最高的佟佳氏以贵妃身份暂管六宫事务,三年之后,孝昭皇后丧期已满,佟佳贵妃被晋为皇贵妃,并代行皇后之职,成为了无冕之后。被提拔为皇贵妃的佟佳氏确实没有让康熙皇帝失望,她能很好的处理与各宫嫔妃的关系,是宫中嫔妃都能安分守己,不生事端,佟佳氏对待康熙皇帝的诸位皇子也非常慈爱,尽到了一个庶母的职责。佟佳氏在康熙二十年是被晋为位同副后的皇贵妃,从此知道康熙二十八年,她一直在皇贵妃的位置上,此时康熙皇帝的后位空置,位同副后的佟佳氏却并没有转正。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八,皇贵妃佟佳氏病重,康熙皇帝在探望皇贵妃之后便于两天之后晋升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康熙皇帝此举原本是想为了病重的佟佳氏冲喜,却不想佟佳氏在获封皇后之位后仅一天便病逝了。佟佳氏也是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后。

孝懿仁皇后的死因实际上是因为在独女夭折之后悲伤过度而致。孝懿仁皇后于康熙二十二年生下皇八女,但是皇八女仅活了六个月便夭折了,一生只得这么一个独女,幼女的夭折,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身心皆有所损。

康熙皇帝的三位皇后一位难产而死,一位离奇死亡,一位伤心而死。从康熙十三年到康熙二十八年的十五年间 康熙皇帝接连丧失三位皇后,康熙皇帝不仅非常伤心,而且还坚持认为自己“克后”,因此从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病逝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的三十三年间,康熙皇帝再未册立过皇后。而康熙皇帝的最后一位皇后孝恭仁皇后实际上是追封的皇后之位,有意思的是,孝恭仁皇后在其子雍正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之后不久便去世了,成为了清朝最短命的皇太后。


历史课课代表


古代医疗不发达,寿命不长的原因有很多种,在古代,未成年之前,生命都得不到多大的保障,所以子女夭折不好说,原因太复杂,说说皇后吧

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

康熙四年,鳌拜专权的现象日益严重,为了抑制鳌拜专权,孝庄太皇太后准备与孝庄太皇太后联姻,那时候康熙跟皇后都只有12岁。

孝诚仁皇后与康熙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感情也好,但是因为孝诚仁皇后产子时候,遇到难产而死,年仅21岁。

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

在联姻首辅大臣后,解决了鳌拜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三藩”问题,于是康熙非常需要掌握兵权的八旗核心人物的支持,于是他改变了对遏必隆的态度,甚至立他的女儿为皇后,以达到拉拢镶黄旗的政治目的。

康熙选择钮祜禄氏作为皇后,除了二人确实有共同话题之外,也看重他的体弱多病,达到政治目的后,这位皇后半年就挂了。

第三位皇后:佟佳氏

康熙还是很爱佟佳氏的,死了之后还作诗表示哀悼,但是立佟佳氏为皇后纯粹是看她快要死了,一方面希望冲喜能让其病好转,另一方也就是临死在拉拢一把佟家。

所以皇后的死,原因各异,子女的夭折更是原因多样。

或许、、、

真如人所说康熙是个大烂盘的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