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关于酷暑的诗词有哪些?

一颗红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诗词也正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里面有各种不同的类型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无比的经典,其中一些诗句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用语,这也正是诗词最独特的一个地方。

那你所提到的关于酷暑的诗词,应当说比比皆是,而且这些作品,大部分也都是出自于名家之手,很多的诗人他们往往能够信手拈来间,便是写下一首优美动人的诗作,从而关于这种酷暑的诗词也是有很多,那下面为你推荐四首。

第一首:《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骈,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描写的很是生动,同时也无比的唯美,读来更是朗朗上口,而我们从这首诗中,也是立马能够感受到诗作中,所传递出来的那一份酷暑,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第二首:《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那这首《鄂州南楼书事》则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同样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而且同样描写的很是生动,通篇更是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诗人更是把自己乘凉那种极为细小的事情,也描写的出神入化。

第三首:《夏日杂诗》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这首《夏日杂诗》是清代陈文述的作品,而且在这首诗中,我们也是能够感受到那一份夏日酷热,也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第四首:《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那这首《纳凉》则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一首诗,而这首作品同样描写的很是生动,也是一首描写夏日最经典的一首作品。

其实关于酷暑的诗词还有很多,但是在这里只稍稍为你介绍了这四首,如果你喜爱诗词,只要翻开那些诗集,便是会发现,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里面也都是比比皆是。

希望我的回答还令你满意,要是觉得还满意的话,那么请给我点一个赞吧!


品诗读词


酷暑到了,诗人们都纷纷直呼受不了,连李白都直接成了“膀爷”,不信你看: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警察叔叔就是这个人!看吧看吧扇子都不愿意摇了,就爱脱了衣服在树林里乘凉,把头巾往石壁上一挂,露出头顶吹吹凉爽的风。就算你是李白,这也太豪放了吧!还是同时期的杜甫要稳重一些,你看他是怎么说的:

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连杜甫都感叹白天太长了,天气又闷又热,把人都快烤坏,希望要是有阵大风就好了,把衣服都吹翻的那种!苏东坡也在一首菩萨蛮(夏景回文)中写道: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

走在太阳底下身上像在烤火一样,不停的流汗跟珍珠似的,甩了马上又有,汗水堵着毛孔身体像在烤火一样!烤火流汗、流汗烤火反复循环,这能不热吗?南朝的梁简文帝也是深有体会:

《苦热行》

六龙鹜不息, 三伏起炎阳。

寝兴烦几案, 俯仰倦帏床。

滂沱汗似铄, 微靡风如汤。

六条龙拉着太阳在天上不停的跑,三伏天像火燎一样的灼热,翻来覆去睡也睡不好,汗跟滂沱大雨一样好像整个人要融化,好不容易来阵微风吧,也犹如烧开的开水一样烫人。


诗享课堂


关于酷暑的诗词有以下几首:

刘禹锡在他的诗《刘附马水亭避暑》中写道: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翠竹、红莲围绕的水上建筑,开敞通风,让铺设的竹席自然生凉。陈设、器具也都很精致,盛酒的是红琥珀杯,挂的是晶莹的水晶帘。这样的贵族生活,谁能不羡慕,谁能不向往?优美的环境,精致的生活,自然的微风,美好的时光。寻一处清凉的佳处,度过漫长的酷暑,这恐怕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吧。

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最喜欢荷花的诗人杨万里颇有感受,他的避暑方法自然不能离开荷花,他在《暑热游荷花池》中这样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炎热的夏天,如果能够闻者荷花的香气,吃着清甜的莲子,看着色彩艳丽的荷花,即使太阳耀眼又怎会害怕。在满眼荷花的池水中,在荷花的香气中,夏天也变得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在鲜花的围绕中,一切都变得非常美丽,一切都是美好的生活。

现代人喜欢在夏天喝冷饮、吃冷食,但是没有冰箱的古代人,怎么办?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夏日消暑饮品——茶。茶这种古老的饮料,一年四季皆可饮用,不但适合冬天,也适合夏天。宋代梅尧臣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写道: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想要避暑,诗人来到了寺庙,在幽静的禅房中,品一杯佳茗。满眼的花木郁郁葱葱,在这样安静的地方,喝着天然的消暑饮品,感到凉自心生。这里的“河朔饮”还有一个典故,据史书载,汉末刘松与袁绍子弟,三伏天酣饮于河朔以避暑。这里梅尧臣用喝茶替代了喝酒,夏天避暑还是喝茶最舒服。

潇洒狂放的大诗人李白,面对酷热难耐的夏天,有自己的应对方法。他在《夏日山中》中这些写: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天气太热,摇扇子太累,不如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任由林间的凉风吹过,在这种自由自在中度过夏天。虽然夏天少穿才是王道,但是李白的这种潇洒,现代人却不能完全效仿。毕竟文明的现代人是不允许当“膀爷”的,“裸体”更是不允许。还是保证文明为前提,尽量穿的凉快吧!

避暑的方法不胜枚举,从古至今充满智慧的人们能够想出各种方法,但是最重要的避暑,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当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写了一首关于心静自然凉的诗:《销夏》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心静自然凉,由表及里,渐至清凉佳境。无论我们的设备如何先进,无论外部条件有多好,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内心,由内心生出的清净与祥和,能够不惧外部环境的燥热。这种清凉与外界无关,是发自内心的凉爽,也值得浮躁的现代人所学习。


草夕寸品文史


问题:关于酷暑的诗词有哪些?

这个问题让我来回答,我会告诉题主:

如果不是太懒的话,完全可以查查《全唐诗》、《宋词三百首》……那里有关这方面题材的名家作品应该比比皆是!

或者在任何一个浏览器查阅这方面的资料,然后点击“复制”、“粘贴”便可完成。每天背诵一首,不出一个月你自己都能出口成章,信手拈来便是一个美好的夏日。



至于夏季酷暑炎热的诗词,在最近几天,特别是入伏以来,头条诗词歌赋类文章中,可谓如过江之鲫,针对这个问题,咱们就废话少说,为大家推荐 的几首习作,以飧读者,敬请关注分享:


【自由体•酷暑1】

文/ 【原创】

热浪翻、莲水蒸香,蝉嘶噪柳蛙藏。

宛若桑拿,轻衫透汗,绿草乘骄阳。

羡游鳞,思冰霜。

秋月冬夜漫思量。

无奈。

四季有常序,冷暖莫忘。

愿做荷塘藕。

陷淤泥、忍半世哀伤。

待秋来,只与枯叶相伴,濯污换新妆。

纵花落,生莲蓬。

新苞雨后涨荷塘。

怅惘。

世事沧桑,也亦寻常。



【巫山一段云.酷暑2】

文/ 【原创】

暑溽欺清夜,熏蒸涸瀑泉。

林荫栖鸟觅良缘,踏翠舞枝颠。

沉李浮瓜季,农家汗伏天。

时霖一夜万家欢,闲话醉乡眠。


【七言古诗.酷暑3】

文/ 【原创】

三伏风火暑连天,万物焦灼莫等闲。

鲛帕轻纨绫绮试,浮瓜沉李簟席沾。

飞禽倦缛烦丰羽,走兽潜荫恨卷团。

此去蟾宫寻冷趣,仙童也把世尘嫌。


【七绝.夏夜】(新韵)

文/ 【原创】

人静蝉鸣唱未休,绿箩架下景天游。

清风犹解逐凉意,悠送莲香过榭楼。

这样的回答,诗词皆有,是否符合题主的要求?鉴于本人水平有限,但已尽力而为!

再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感谢文友提问邀答!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 ,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兵法天下


关于酷暑的诗词很多,著名的有:宋代的《大热五首》(戴复古)唐诗《苦热》……许多。这些都是描写酷暑难耐的。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小时候,在《水浒传》中读到的一首七绝——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当然是大师施耐庵的杰作。只是他在《智取生辰纲》一章中,借梁山英雄白胜的口,人物没出场,先声夺人,且歌且行。

大概,古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有大行动,必须舆论先行。

当时,梁山好汉初具规模,可是粮饷无着。正好听说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巴结北京的梁中书,送他生辰大礼,而且必经梁山附近,军师吴用定计取之。

这场戏开头就是白胜扮卖酒的,挑担入场。时逢盛夏,要依计而行,想取得胜利,也只能利用这炎热盛夏。

吴用算定,那些推车挑担的脚夫,远路来此,挨过鞭抽、拳打、脚踢,肯定又饥、又渴、又累、又困,更难以忍受酷暑炎热,这时,酒水可能就是他们的救命丹。

“赤日炎炎似火烧”,正说到了那些脚夫的苦处;“野田禾稻半枯焦”更戳到他们的疼处,让他们想到,家里庄稼不知道怎么样了?家人也许更会担心在外受苦的他们吧,一想到这里心焦如绞,这才是“农夫心内如汤煮”的真实写照。

也许这就叫攻心之术吧!也还真的收到了舆论的效果。

看到卖酒的,正当他们垂涎欲滴的时候,那些吃饱喝足的押运官和军爷们,提着鞭子,摇着扇子,不让脚夫们买酒喝,怕酒里掺了蒙汗药。一个梁山好汉假扮的路人,拿自己的碗买一碗酒,当着大家的面喝了。脚夫们看到没事,再也忍不住了。军汉们再也挡不住起哄的下苦人,白胜趁机拿放了蒙汗药的酒瓢在酒桶里一晃,给每个脚夫舀了一碗,连军爷们也忍不住了……这一起哄,也是农民起义的一个缩影,造反精神是渗入受压迫农民的骨髓的人们的本性。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一不平等现象的对照,正可以说是产生造反精神的根源——造反精神往往都是逼出来的。

这首诗,字面意思很清楚:启承两句,描写天上烈日如火,大地似烤;转句与结句写富贵人家与穷苦人家对酷暑不同的行为与感受;细看,可透视炎凉世态;深究起来,这是在揭示

社会、人性的精神本质。

(附:描写酷暑的部分诗词——

一,宋.戴复古

《大热五首》

天地一大窰,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陵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热。

田水沸如汤,背热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二,唐.王毂

《苦热行》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年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三,北宋.晁补之

《仲夏即事》

红葵有雨长穗,青枣无风压枝。

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四,宋.郑刚中

《书斋夏日》

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

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

五,择句二则:

1.

自从七月困暑湿,

如做深甑遭蒸炊。

(唐.韩愈)

2.

六月季夏云,

身热汗如浆。

(宋.张来)











安东佚夫


自古至今,关于写夏日酷暑的诗作自有许多。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又如:"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甚至施老先生也将此写入作品《水浒传》中借白胜口来唱出!

近翻宋诗,读得一篇《暑旱苦热》(原题即如此),可见作者所感觉到的热。作者: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以教学为生,。其诗作或描写当时的社会生活,表现不满时政之情,或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风格颇豪放。可惜没有机会施展其抱负,二十八岁即逝去。他的诗,想象丰富,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在宋诗里超群出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称为可与自己"共功业于天下"的人。

其诗曰: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汊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位,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释:屠得~消除。着翅~装上翅膀。意即:太阳不肯下山。

竭~水都晒干了。河汉~天河。昆仑~指昆仑山,我国西方最大的山脉,因山高,致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蓬莱~神话传说中东方大海中的仙岛天境。意指蓬莱虽离人间很远,总是保留着清凉。即指,既然没有办法把整个天下一块儿带到昆仑和蓬莱的清凉世界,但是我怎么忍心独自一个人去呢?

说明:赤日炎炎,久旱不雨。人在热得难熬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遥想到终年积雪不化的昆仑山以及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的海上乐园。后两句则是全诗主题所在:我不能使天下人民逃避苦热,我自己岂能一个人安心去游清凉世界,独享清福?!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夏夜

悠悠南风,盈盈冷露,人在阶前月下。l遥望霄汉,指点星辰,一席人间闲话。点支香烟,沏一杯淡淡清茶,和和稀泥,扯扯麻纱,也谈庄稼。!

吃的人间烟火,肉卖十五,鸡卖廿八,米在涨价,油在涨价,暂且不去管它。月移花影,娇滴滴应知是她。糖浸梨子,冰镇西瓜,趣看琵琶。

夏夜

迢迢夜幕掩重门,

小酌轩窗杯未空。

生香玉体餐秀色,

止渴西瓜镇薄冰。

望月怀中诗方就,

戏星梦里情更疯。

恣意绻缱良宵短,

笑顾芳喘也销魂。


唐伯符



《纳凉(自由诗)》

入伏天似火,蛙啼蝉鸣热。

坐在河边观柳枝, 风停柳枝静垂河。

纳凉躺树下,汗水依淌落。

偶见河中鲤戏水, 又有燕在荷丛躲。

不会玩游泳,不敢下到河。

只道水凉鲤鱼乐, 我在岸受热折磨。

怱见柳枝动,误认风来过。

却见鲤跃撞柳枝, 落水溅出花样波。

投石落水中,惊飞荷上雀。

所幸岸上红玫瑰, 绚丽开放陪伴我。

#原创诗词# #诗词# #诗歌欣赏# #每天一句诗# #每天一句诗# #社会# #诗词# #白话诗歌# #现代诗词#


辽海醉仙


鹧鸪天·大暑夜吟

暑夏何由大小分?

流萤入夜逗儿奔。

河南气闷汗涔背,

桥北云翻雨泼盆。

潴潦水,孓成蚊,

狼烟袅袅退飞军。

空调惧热喘无息,

梦里驼梁叠瀑吟。

注:狼烟,指蚊香。驼梁,河北避暑胜地。


啸轩居士602


关于酷热诗有“《锄禾》,《酷热》等,记不清楚了。

酷热

酷热如小人,

到处苦相侵。

清风如君子,

来时宽我心。

酷热驱不去,

清风留不住。

此情无以诉,

吟傍阴阴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