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年味越来越淡如何是好,怎样才能使年味更浓?

董书林


科技的发展,导致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所以不得不放弃一些传统,说起来真的可惜,我80后,小时候一到过年,一进腊月门就能感觉到年要来了,那时候年味真的足。现在过年,真的是没啥感觉了啊,要问怎么找回年味来,我认为找你第一次紧致燃放烟花爆竹那年开始,年味就已经没怎么有了……但是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得,告诉孩子们,中国的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最起码让这个记忆中的年味传承下去!


绝对痞子


很多年轻人问我:年味到底是什么?对此,我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小时候渴望大城市的生活,看到邻居的哥哥姐姐过年的时候从城市打工回来,新衣服新裤子,背上背着旅行包,拖着密码箱。我们一群小屁孩站在村口,拖着鼻涕仰望着他们。看着他们总能从那个充满幻想的包里变出玩具、糖果哄我们叫他们“哥哥姐姐”然后每人发一份。那时,我就梦想着:我一定要成为他们。

长大后的如今,我租住在这个城市里,每天上班下班没有任何突破,平淡而焦虑。 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在城南的酒店里端盘子,在废弃的仓库里搬运米面,在流水线上打螺丝。和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一起日复一日的聊着扯蛋的话语。 城市很美,充满幻想,高楼很高,高处也不胜寒。再也不像农村那样,二月里种什么,八月里就能收什么,哪怕春风不化雨,阳光不普照,乡情也能来帮。

想回家,内心最深处藏着家乡最质朴的快乐和牵挂。然而却又恐惧回家, 常常忍不住,深夜被窝里翻看家乡县城的图片和帖子。知道解放东路已经没有了剃头铺、照相馆和冰室;知道村口不再是那个十三生产队的厕所;知道村政府办公室坐着的是儿时玩伴狗剩;知道村妇女主任是一起玩家家的邻居小妹。

城市的梦实现不了,农村又物是人非,最终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曾经最想要回去却始终不敢回头的故乡,在这个夜里,被逃离平分秋色。

游子不归乡,怯了母亲忙前忙后的年。不再有旅行包里的那块糖;不再有拖着旅行箱回家的那个场景;不再有鞭炮糖果压岁钱,不再有子孙满堂团圆饭;不再有桌前敬的那杯酒;不再有屋外烟花的一股幽香;不再有庙会舞龙拜亲朋的热闹。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人高适1千多年前的一个除夕夜,道尽了“游子思归”之切。家乡是一个停歇心灵的港湾,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来年定一个规矩:春节返乡,不谈钱。回归乡人本色,在“雪屋三盏酒,炉火一锅肉”的氤氲中,畅叙亲情,过一把有年味的年。


天下雪书


小时候过年那几天是我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有很多事情都能让我们开心还久,现在长大了,很多人都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各种习俗就更走过场一样,提不起劲。那么我们想要过一个有年味的年,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然后付诸行动。

2/6

让自己行动起来,帮父母或者亲朋好友一起筹备年货,一起准备过年需要的菜肴,慢慢的会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3/6

自己动手写一副对联,如果不会写,那就自己去买一副喜欢的对联,并亲自张贴起来,会很有成就感,好会受到赞扬哦。

4/6

帮父母打扫房子,帮妻子打扫房子,需要更换的物品可以购买新的换上,总之要让自己忙起来,把家里布置的更有节日氛围,这样慢慢就会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5/6

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感受包饺子的乐趣,同时还可以聊聊家常。

6/6

放下手机、放下电脑,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过年上面,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带家人一起出去玩,出去逛街,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总结

1/1

1、小时候过年那几天是我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有很多事情都能让我们开心还久,现在长大了,很多人都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各种习俗就更走过场一样,提不起劲。那么我们想要过一个有年味的年,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然后付诸行动。

2、让自己行动起来,帮父母或者亲朋好友一起筹备年货,一起准备过年需要的菜肴,慢慢的会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3、自己动手写一副对联,如果不会写,那就自己去买一副喜欢的对联,并亲自张贴起来,会很有成就感,好会受到赞扬哦。

4、帮父母打扫房子,帮妻子打扫房子,需要更换的物品可以购买新的换上,总之要让自己忙起来,把家里布置的更有节日氛围,这样慢慢就会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5、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感受包饺子的乐趣,同时还可以聊聊家常。

6、放下手机、放下电脑,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过年上面,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带家人一起出去玩,出去逛街,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咖啡加糖w


年味越来越淡,可以说年没有变,变的是人心,变的是人情味!想想以前过年的场景,备年货,大扫除,贴春联,放爆竹,家家喜气洋洋,人人笑容满面,走亲串门,邻里互请,吃吃喝喝,嬉嬉闹闹到元宵后!而现在老传统没了,年货也不怎么备了,直接现买!有的家庭大扫除,贴春联也免了,连最有年味和传说驱邪迎好运的放爆竹也好多年前就禁了,亲戚串门走下过场像例行公事!说句不好听的,过年现在只是象征似的存在了。想想可悲可叹啊,物质生活在变好,传统文化习俗却在丢失,人心也越来越复杂,想想以前古人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多么美好和不可思议!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个人认为最主要应该还是社会观念的改变和人生价值观的扭曲!上层意识缺乏精神文化有效引导,下层为了物质生活不得不违背初心!不过这应该也是人类必经历的过程吧,希望人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重拾优良文化传统!


夏枥


首先是国外文化的输入迅猛,小孩子对中国本土传统已经不了解。圣诞节都知道,春节反而没太大感觉。举个例子,我四岁的孩子,看的都是汪汪队,小猪佩奇,我很想让他看看西游记这类的影视作品,但是电视剧太老旧,画面差,孩子根本不爱看,好的动画片又没有,真的很奇怪,为何之前中国传统的动画片就不翻新。

其次,大城市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隔离了年味。农村放鞭炮、走亲戚、拿压岁钱,都是很有趣的。


用户6761949467156


上了年纪的父母现在常把“相比以前的日子,现在天天是过年”挂在嘴边,思前想后,这句话或许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在90后还未长大时,家里大都不富裕,父母都会在平常省吃俭用,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买上几斤肉,做几个平时特别想吃的菜,过年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看似不多但却十分有分量的压岁钱。

而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家家都在小康生活的路上越走越好,鸡鸭鱼肉不仅常见,大家甚至开始有所厌倦,开始追求西式的饮食。过年吃的和平时差不多,年味也就越来越淡。

那现在过年到底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过年过的是一个团圆,吃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和谁吃,每年的春节,在外忙碌一年的亲人终于可以回家,过年过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说话的团圆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希望年,大家都会在新年许下新的愿望,希望来年的生活比现在好。

年味依旧还在,虽然怀念年味的那一批小孩已经长大,但过年的仪式感没有减少,过年的喜庆氛围依旧。


歆想梦在


1、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一年四季都在吃好吃的,喜欢的衣服、鞋子,随时都可以买,对新年礼物的期待感越来越低了。

2、年味越来越淡,也许只是部分年龄段的感受,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他们内心还是非常期望过年,期望阖家团圆的,尤其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

3、最初感觉到年味越来越淡的人群,大体都是70后和80后,大家都成年了,从小时候眼巴巴等着礼物,到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操办,已经很累。

4、工作期间几乎不见面,过年回家,大家都人手一部手机,少了很多交流和沟通,再没有一起看春晚,热火朝天的聊天南海北的热闹劲儿。

5、小时候亲戚、邻里之间真诚的关怀,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过年见面,无意识的会感觉到攀比心太强,人心没有之前那么纯粹了。

6、也许年味并没有变淡,只是时代的进步、物质的丰裕、工作的繁忙,生活琐事带来的压力,让我们对过年没有那么期待,我们再也不是快乐的那一群人,所以才会觉得年味变淡了。


余工工作室


个人认为,年味变淡本质上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缺失和不在意,可以说的严重点算是信仰的缺失。二是家庭人口数量的绝对减少,俗话说人少就不热闹。三是整体物质水平的极大提升,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放开了吃喝,才能大面积消费,现在呢完钱没兴奋点了,四社会风气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过年就变成低头族,这样的年能有意思吗。


用户4923728923440


就是年味十足的事情,就是贴上对联,放上鞭炮,一家人吃个团圆饭,老老少少在一起,拉家常。



江蘇大寧仔


年味淡了,是在一定程度上说,纯朴的人情,有的淡了,存在着,有这些人为挣钱,利益为重点的处世有关系,绝对的比不上过去大家都是一个收入水平的亲和邻居关系,那时的人事环境了。再有,你年龄的增长也有关系,把热闹的节日,也看淡了。再有,你大了,压力也大了,没了原来年轻时的自由自在,不考虑压力的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