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德云社的相声演员?

tanyou1


作为一个资深的相声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德云社是目前中国一流的相声团体,现在德云社的学员徒弟加起来有4,500人之多,可以说是学习相声最好的土壤。在德云社能拜郭德纲为师,那简直是中了五百万大奖,然而一招收相声学员,都是上千人会去报名,然后是一考再考。考试通过其实还不算完,相声行业是很传统的行业,规矩和条条框框的东西很多,讲究的是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师父和长辈们会暗中观察徒弟学员的品性,到底适不适合说相声,如果不是合适说相声会直接驱逐,害怕他把扰乱相声这个行业。因此,最后只有几个人能通过。有很多海归博士、硕士、本科生等团体,留德留法的真心想跟随郭德纲说相声,郭德纲基本上都不会招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岁数大了,实在没时间再去学了,二十父母花了很多钱出国跟郭德纲说相声,给郭德纲的压力太大,确实也是教不了。

就算这些条条框框的考试都通过了,其实股郭德纲也不会亲自教你。而是先由德云社的总教习,高峰教基本功。就像岳云鹏,跟随郭德纲学艺的时候,也都是在太低下干杂货,受郭德纲相声的熏陶。郭德纲不会亲自教你,因为没有时间精力,等到岳云鹏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掌声的时候,郭德纲会亲自给你纠正不好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岳云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艺术水平突飞猛进。郭德纲对艺术其实是有洁癖的,他的眼睛里不能有一点沙子,所以尽心尽力的给岳云鹏说活,甚至是四处捧红岳云鹏,所以岳云鹏就有了名气。

在德云社,郭德纲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十条戒规。如果敢触犯其中一条,轻则禁演,重则逐出师门。笔者认为,这十条规则其实并不过分,但是对于不能严于律己的人来说会亚历山大。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人就犯了规则,但是郭德纲也拿他没有办法。这个人就是于谦,因为于谦每天的酒席应酬实在多,经常喝酒。有一次,于谦上台之前确实是很多了,和郭德纲说相声前言不搭后语,后来清醒之后于谦老师主动的承认了错误,后来就再也不这样做了,不过郭德纲经常拿这事调侃于谦。

台上的德云社演员还是很卖命表演的,而且又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我觉得是比其他社团的演员强很多的。

好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网游魅力达人


抱有敬畏心 看完跨年和师父一起演出的九龄,母爱再次泛滥?不懂我明明比他小,但是为什么看他总有一种疼儿子的感觉。 扒马褂已经是公认的捧人专用活了,对于小哥俩的观众来说 ,这场活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演出内容了。 当然九龄还是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很奇怪,对于紧张的九龄,我的爱意更胜 。 入行十一年的老艺人一站在师父边,当初‘面试有细微颤抖’的小九,又穿越籍籍无名的时光来到眼前 。一边是肉眼可见的紧张, 一边是把各种小园子常用的包袱串到一起 。我看着他用过硬的业务能力来抵抗心理的慌张 反差萌萌到我心缝里了 。 其实不止九龄,德云社的演员们,对师父都很尊敬甚至害怕 。也正是这种敬畏 ,才让我看到,旧行当里的规矩时至今日浮华社会,依旧不变的传承。 往大了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哪一个不是因着敬畏 所以我看到刚上场时,九龙习惯性的准备去接礼物,但是下一秒又退回原位直到师父说“去接 这是给你的” 他才又走到台边。 我看到九龄一边接自己的礼物一边帮师父拿花免得师父弯腰受累。 我看到节目结束站在最左边离下场门最近的九龄,放慢脚步等师父走在前面,自己跟在身后。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这些本来写在弟子规里,被众多推崇现代教育的人认为是封建糟粕的规矩,刻在这群90 00后的起行坐卧里。我不评说这样是好是坏,但自己从小被这么要求,和父母一起外出吃饭办事 倒也总被说懂礼。 我感谢他们能恪守这些规矩,不论是相声里的还是生活上的。让“追求个性” 、“勇于展现自我” 、“和父母做朋友”为主流价值观的现代社会,还能保有中华传统中的些许血脉。 肯琢磨肯钻研 九龄真正的实力还是在小园子里看的更真切。最戳我的,是他们前几天高能场的【对春联】。 作为刨活重灾区,每次看他们演对春联打灯谜之类的活我都提着一口气。但是这个没对活、师弟憋着考师哥业务能力的【对春联】,惊喜太大了。九龙换了很多老先生的词,九龄基本功扎实人设不倒,每个都接的上来。而且解说的时候层层推进 ,一个简单的解释也能被他讲的抑扬顿挫有画面感。 我最喜欢听到九龄在节目里跳出人物说:我还设计了很多这样的包袱、我后面会设计很多桥段让你后悔的……之类的话。明确感受到 我们的每一次笑声,都是经过他的用心琢磨, 我乐意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年纪相当的搭档,有好有坏。聊的来也有少年气,但是在工作上,总归会吃点亏。 壮壮那十五岁不是虚长,庞大的知识体系和辽阔的世界观在业务上势必会对少爷有所助力。(推荐大家去看壮壮解释托妻献子里为什么设计几个“国际大牌”,相声演员难道也攻读了心理学?) 孟孟长于九良的六年里,少年南下,走南闯北,大堂经理形形色色的人见了不计其数, 模仿谁都那么惟妙惟肖。交际应酬更是不用九良操心 。 而对于龄龙而言,在业务上必然是九龄需要多用心。 会掌握节奏。有几次,九龙打算接话的时候 九龄虚拦一下,小小声说:寸住了别着急。 会突然换活。“我看今儿老观众挺多的 特意选了一个你们插不上话的” 我会心一笑,他是真的对节目质量高要求。 能看出来,每次他都在根据观众调整自己。 多给他几次大场子的历练,把点开活的能力肯定会更进一步。 说句题外话 想知道九龄是怎么做到的瘦身不瘦脸 我可真是太喜欢他脸边的嘟嘟肉了


一秒萌萌哒


我个人是很喜欢听德云社的相声的。

2018年的相声界,有许多比较重要的事情发生,令人欣喜的是,以相声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获得了成功,让许多在剧场表演相声的演员被观众所熟知;张云雷的火爆,相声商演现场的“荧光棒”,让人看到了相声往“潮流化、年轻化”发展的苗头;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知名相声艺人也在这一年离开了我们,谢天顺、师胜杰、张文霞、刘文步、常宝华、丁广泉、常贵田、吴兆南、尹笑声……这些名字,喜欢相声的观众耳熟能详。

尽管老先生的离开令人悲痛,但人的生老病死是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相声也是一样。随着老先生的离开,年轻相声演员的成长,这样是相声这门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2005年,郭德纲火了,他的火爆,也开启了相声复兴的道路。随着郭德纲把相声和德云社带出国门走向世界,相声再次被观众所熟知和接受,相声市场也被重新振奋,尽管现如今也只是刚刚开始,但相信会越来越好。

笔者喜欢听郭德纲的相声,没有其他因素,就只是因为喜欢他说的相声,仅此而已。笔者不认识郭德纲,对于他的人品、德行其实也不关心。他不是学者、不是教育家、不是官员,我关心他的那些东西干嘛?他说的相声我喜欢,这就够了。这就好比我喜欢吃我家门口饭店的甜沫,我才不管厨师的品德如何。

小编这么说,其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谈论郭德纲也好,德云社也罢,就相声论相声,别扯别的。

很多人之所以怼郭德纲,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接受他在台上的表演风格,觉得他除了拿于谦的家人开玩笑,除了说些影响胃口的“笑料”没别的。这样的观众,其实是没有认真看过郭德纲早些年的相声段子,“我字系列”、“你字系列”、“论字系列”、“传统相声系列”等等,看完了就知道,他会的很多。

有人会觉得现在的郭德纲“不务正业”,说的相声段子“越来越水”,跟早些年没法比。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一方面以前的郭德纲主要是个相声艺人,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靠相声养家糊口;如今的郭德纲更像是个商人,他的主要工作是把德云社这个团体经营好;工作目的不同了,相声质量肯定会不一样。另一方面,相声的创作,必须要深入生活中提取素材,坐在家憋,那是憋不出好作品来的。以前的郭德纲可以到处找素材,现在的郭德纲,出门去个超市都能被围堵,怎么去找素材?没有新的、好的作品出现,这很正常。

但郭德纲底蕴深厚这是毋庸置疑的,说他会几百段相声这未必是夸张,京剧、评剧、梆子等各种戏曲也是张口就来,这是他的底蕴,也是他的底气。

不管现在人们是不是喜欢郭德纲和德云社,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他成名之前你问别人说相声的你知道谁?可能回答侯宝林的、马三立的、马季的都有,现如今你再问个人,八成以上张口就来“郭德纲,德云社”。从这一方面看,他也是成功了。

郭德纲的相声有多火,从一个方面就能看出来。几万人的体育馆商演说相声,满坑满谷,关键是票价还很贵。这要是演唱会好理解,毕竟一首歌大家都熟,跟着唱,能有那种感觉;但听相声,离远了、用功放,能听的清楚吗?花那么多钱去干吗?疯了吗?但就是有人去!只要郭德纲的商演,无论大小,都是满坑满谷。

很多人说现在的郭德纲便成了早些年他的段子里,被他嘲讽的那种人。其实这是有些吹毛求疵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很多艺术形式如果要有市场,必须要根据环境做出调整。现如今的岳云鹏也好、张云雷也罢,他们的表演方式和表现形式就是为了市场所做出的改变。这些改变好或者不好,不能用“传统”这个框架来框住,想要发展,先得能生存。

就比如前阵子,张云雷把相声说的像演唱会,台下粉丝挥舞荧光棒与演员合唱,这种行为曾惹来非议。其实张云雷的这种表演形式和演出现象,是一种对相声非常积极和正面的现象,因为这表示,相声有往“年轻化、潮流化”发展的趋势。

也许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调整、需要修剪,但我们不能杜绝这种发展和改变。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更别说起源于“江湖撂地”的相声了,我们喜欢郭德纲的相声,喜欢德云社的相声,并不是说它就“完美无瑕”。

作为观众,我们就是个花钱买乐的人,只要买来的乐值的花的钱,那就行了。讨论相声发展方向、文化传承,那是内行人干的事。

鸡蛋从外面打破,那是毁坏;鸡蛋从内部打破,那才是重生。

还是那句话,郭德纲的为人如何,我们不要去纠结,因为毫无意义。只要他的政治路线没歪,没有辱国卖国,其他的跟我们一帮观众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的,是他的表演,又不是他这个人。

曾几何时,相声沉沦,在几位大师走后,相声犹如一潭死水,也正是郭德纲的出现,给这一潭死水注入了活力,让相声重新火了起来,不管其他如何,仅这一点,就是贡献。

有人说郭德纲是“土匪”,是“相声恶霸”,笔者倒觉得,这话也贴切,因为郭德纲把观众的热情“抢了去”,他一说相声,观众的视线和热情不由自主的就被他“夺走”,根本就不“商量”,这不是“恶霸”吗?也许这也是一种魅力,是相声的魅力,是相声演员的魅力。





娱七八


走的是俗的路线!偏重搞笑!个人认为相声虽以搞笑为主,但也不能没有主题!歌颂也好,讽刺也好!有一定中心思想才能让人欢笑之后仍感回味无穷!这才是相声!纯搞笑是滑稽!在加点屎尿屁和无底线调侃捧哏父母家人,当时觉得可能很好笑!但这样的相声能让人记住吗?德云社人才济济,功底都不错!只是为适应一些观众的口味一直在走低俗和搞笑路线!有点象流行歌曲!不会走太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