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2019年,古鎮鎮海洲歐氏宗祠入列第六批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都說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那歐氏宗祠蘊藏著怎樣的海洲宗族歷史和中山古建築的魅力呢?一起來探索吧!

歐姓來源有段“古”

歐氏宗祠位於古鎮鎮海洲行政村的北海村,歐姓為村內第一大姓,歐姓始祖真堡,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由廣東廣州遷居到香山縣黃旗都(現海洲),成為海洲歐氏的始祖。歐姓原為“區”姓,後因真堡公十世孫應辰在清康熙五年(1666年)中舉,祖祠始建北海,因白蟻為患而遷建晚市,當時祖宗牌位、祠堂匾額都在“區”之右加上紅色“欠”字而變成歐姓。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北海村村貌(圖源:《中山村情》)

宗祠修葺一新

歐氏宗祠建於明末清初,位於北海村西隔壙18號側,坐西朝東,原建築為兩進三間,現僅存頭進,深7.3米,面闊11.5米,建築面積84平方米。頭進九架,磚牆承重,前廊雙步,斑岩石柱。硬山式瓦頂,灰塑博古脊,鑊耳山牆,灰碌筒瓦,素胎瓦當,青磚外牆,紅砂岩基座、門框,地鋪紅色階磚。2011年重修,祠堂入門上樑有漢文、滿文並列刻寫的“餘山姓啟,平陽族開”匾額;祠堂中間大堂位置掛兩幅“聖旨匾”,書於清代,為複製品,文字為滿文、漢文,原件保存於中山市博物館。祠堂右側小道有1口明代古井。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歐氏大宗祠(圖源:《中山村情》)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明代古井(圖源:《中山村情》)

祠堂藏品豐富

祠堂存有《歐氏大族譜》、聖旨、契證(地契和房契)等家譜文獻。《歐氏大族譜》由歐宏兆、歐業榮、歐輝強、歐展武、歐紹球、歐盛坤、歐金榮等宗親於2008年編修,

聖旨為清咸豐十年(1860年)頒佈,契證(地契和房契)為民國時期五致堂及歐致和、歐致信、歐致忠宅地契。祠內保存清代舉人旗杆類石歐氏公祠石匾、石碑。四塊舉人旗杆類石分別刻有:“咸豐戊午科鄉試中式第十二名舉人”“康熙二年丙午科中式第五十七名舉人”“乾隆甲午科中式第二十三名舉人”“光緒戊子科順天鄉試中式第二百三十二名舉人”。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歐氏公祠石匾(圖源:《中山村情》)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舉人旗杆類石(圖源:《中山村情》)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聖旨一(圖源:《中山村情》)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聖旨二(圖源:《中山村情》)

「文物有故事」守望與開創:海洲歐氏宗祠

地契(圖源:《中山村情》)

宗祠活化利用

歐氏宗祠是海洲歐氏分支祠堂,現祠堂內開設民俗展覽,展示傳統農具、農作物和其他文獻等,還原古鎮鎮海洲歐姓宗族歷史,是古鎮鎮重要的中小學鄉土教育基地。

歐氏宗祠外觀端莊精緻,內在藏品充實,兩者相彰溢彩,這種不可多得、內外兼修的魅力著實讓人為之讚歎。


注:本文參考資料《中山村情》(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編纂 2018年)


文丨蔡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