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今天我們來欣賞他創作的《荒涼與生機》多肉盆景系列作品,用盆景藝術展現多肉植物在原產地中惡劣環境下的真實寫照以及它們頑強的生命力。

No:1 達摩寶珠和紅數珠,一直覺得老樁要高盆種,才能不負它的顏值,沒想到,即便是矮盆,在表面鋪上兩塊風化石,也能這麼令人驚豔。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2 這顆法師的根很奇特,有半截是彎曲的,植著園藝用幾塊石頭就巧妙的避開了這個難題,再在縫隙中配上烏木和五十玲玉毫無違和感,反而有一種它們在法師的庇護下乘涼的感覺。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3 圖一是當時上盆時候的照片,圖二三是現狀,已經種了1年多了,能明顯看到的區別是,它們個頭都變大了,最右邊的植物甚至成了群生。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真的是很佩服植著園藝的造景技能,用一塊長長的風化石就能打造出原產地的感覺。雖然容器的深度用於當時種小仙人球還夠用,但是現在仙人球都長大了,不知道他後續是否有換盆的打算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4 這是剛上盆時的樣子,這個盆夠深,讓我有一種藏寶盒的感覺。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一年多過去了,最左邊的6頭肉錐已經蛻變成10頭以上了,藏在兩塊大石頭之間的肉錐也已經爆了數不清的頭了,玉稚兒也是爆頭後節節高“生”了,長的可真好。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5 剛上盆時的水泡,植著園藝直接在兩塊大石頭之間種的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看這個成長圖是不是超有原產地的感覺,如果不細看,我還以為它就生長在石頭上呢!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6 這是一張極其簡約的圖,僅用一群肉錐和幾塊石頭組成,用植著園藝的話來說,就是,有一種禪的意境。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7 似乎不管是什麼植物,什麼樣的器具,只要放上幾塊石頭,瞬間就有原產地的味道了,沒辦法,誰讓原產地就以石頭為主呢!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8 這是針葉福娘剛上盆時的樣子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這對比圖是不是超明顯?個頭蹭蹭蹭的往上長高了好幾截呢!連最左邊的水泡的葉子都密了好幾層。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9 用長方形的花盆種生石花是很多肉友的選擇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10 看了這兩張正反面的造景圖,我才明白,原來打造合適的風化石夾板也是需要技術的。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11 仔細看這兩張成長對比圖,有沒有發現什麼不一樣?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仔細看,是不是石塊最上面的水泡不見了?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最左邊的肉錐是真能爆頭,下面的雙頭靈耀玉也是大了兩圈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看了植物的另外一面,不得不再次佩服植著園藝的創意,最上面光禿禿的石塊下,土壤低填了很多,居然打造出了一種懸崖峭壁的感覺。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12 又是一盆生石花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仔細找找有幾個爆雙頭?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13 剛上盆時的樣子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似乎不同屬性的多肉植物種在一起更有感覺,只要養功到位,不用考慮什麼澆水之類的問題,畢竟在大自然裡,它們都是共同生長的。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14 這是一群老樁無比玉,植著園藝用一塊風化石很好的隱藏了它的木質化根,再將紅大內種於兩塊夾板之間。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開花真的好美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No:15 這一盆造景是我看到的最符合原產地肉錐的景觀了,所有肉錐都生長於石縫中,看到這張圖,就不禁想起了它們在原產地時的樣子,環境那麼惡劣,它們那麼堅強。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這張是成長對比圖,個人都變大了,仔仔都變多了,我還刻意把上面那個白色洞洞的東西圈起來問植著園藝這是什麼,他說,這是馬蜂窩。

what?馬蜂窩還能這樣用?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最後來個小彩蛋,盛開的碧玉蓮。

原生態+藝術形式來表現多肉植物的美與堅強

我是大牛排mt,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歡迎私信或者留言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