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掐住猫脖子后面的肉,猫就动不了了?猫还有哪些弱点?

xwaicdd


吸猫小能手跟大家讲解一下猫咪冻结反映的形成,以及猫咪还有那些弱点。

“冻结反应”的成因

这种反应不仅在猫咪的身上会发生,在其他猫科动物身上一样会有。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因为,在数千年前,猫科动物在野外的时候,经常受到其他动物的侵扰,特别是在猫咪刚刚生完小猫的时候。

如果在这时候,周边已经不再安全,会有潜在危险,猫妈妈就会用嘴叼住小奶猫猫们的脖子,这时候就在传递一个“警告信号”,意思是“不要乱动孩子们,我要把你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乱动小心会被别的动物吃掉”。

这样的好处就是,在迁移其他安全的地方的时候,小奶猫们不会因为乱动,而导致自己受伤,或者被其他的动物发现,受到危险。

所以直到现在,无论是野生的猫咪还是宠物猫咪。这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就深深的印在的猫咪基因里面,一直保存了起来,属于最原始的动物本能。

猫咪的一些“弱点”

1,猫咪害怕水

由于猫咪的祖先在沙漠周边生活,所以就很缺水,猫咪天生就很怕水,不会主动跳进水里,然后给自己洗个澡什么的,如果你养猫咪就知道给猫咪洗个澡简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猫咪性格好还是比较顺利,如果不好的话,基本上就告别洗澡了。

2,猫咪胆子小

猫咪是胆子最小的动物之一,因为自身的触须和嗅觉十分的灵敏,所以对于危险察觉也是相当的精细,猫咪经常神经质,一动不动,有时候一个突然的声音或者没见过的东西,都可以把猫咪吓一跳。

最早网络上有往猫咪身后放个黄瓜猫咪就会吓到跳起来的视频,其实只要猫咪在全神贯注的吃饭或者干什么,后面无论出现的是黄瓜还是西瓜,都能吓猫咪一跳,这就是警觉度太高,带来的小小忧伤。


3,猫咪很难分辨出“甜味”

猫咪作为动物来讲,视觉和听觉绝对是一流,但是小小的瑕疵是,猫咪的味觉不是很好,如果跟人类比的话,可能还要差一些,人类为可以分辨出酸甜苦辣,但是猫咪对于甜味的分辨很差。

甜食对于猫咪来讲,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自己并没有觉得甜味十分的美味,觉得很淡很一般。

4,纯白色猫咪可能是耳聋

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就是纯白色蓝眼睛的猫咪很大概率上耳朵是聋的,只是靠着视觉和触觉来支撑平时的行动,这种是只属于基因的缺陷,虽然不是所有的猫咪,但是养纯白色蓝眼睛的铲屎官们一定要了解一下。这样可以更好的照顾猫咪。

4,猫咪都是“瘾君子”

猫咪都是潜在的“瘾君子”,比如遇到了猫薄荷,就分分钟眼神迷离,找不到东南西北,抵抗力强的猫咪就会变呆,一动不动,抵抗力不强的,就会开始梦幻舞步。

不过好在猫薄荷对猫咪身体没有任何伤害,所以要取悦主子的话,别忘记来点猫薄荷呀。

以上就是对您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祝安好。


头条id:吸猫小能手,宠物达人,资深吸猫患者。每周更新关于日常养喵经验,诀窍,萌宠视频。

如果您觉得回答的好,记得关注和点赞,我会努力的。

有任何关于猫咪的问题可以私信和评论。


吸猫小能手


掐住猫脖子后面的肉,猫就动不了,这是猫科动物的本能。在几千年前,猫科动物的生存环境危险又恶劣,猫妈妈及其它猫科动物在生下幼崽后,会把它们藏在安全的地方,一旦发现有入侵者或是受到惊吓,猫妈妈就会叼起小奶猫的后脖子,把小奶猫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直到现在,猫科动物还保留着这种本能,如果你意外发现了流浪母猫藏小猫的地方,它就会把自己的孩子转移到别处。

所以,在小猫长大后,仍保留着这种意识,当你掐住猫脖子后面的肉时,猫咪的大脑就会发出一种信号——“要被妈妈转移到别处去了”,猫咪就会乖乖不动。所有的猫科动物都会这样,老虎、豹子等猫科都会都会有这种生理现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小猫出生时,猫妈妈就死亡了,由人类养大,从小就没有被猫妈妈叼过的猫咪,在被掐住脖子后面的肉时,会反抗或抓人的。

这是一种生理的条件反射,并不是因为“猫脖子后面的肉没有神经”,这一点早已被日本的神经生物学家和美国俄亥俄州实验证实了。

当小猫咪不听话时,你可以掐住它的后脖子,教育一番,但是不要随意用这种方法拎起一只成年猫咪,因为一只成年的猫咪重量有3-7KG,后脖子上那块肉负担不了这么重的重量,会给猫咪造成负担。所以,千万不要虐待猫咪。

1.怕水

除了土耳其梵猫,其他猫咪天生就怕水。这也是猫咪不愿意洗澡,一洗澡就抓狂的原因。当然也有极少数不怕水的猫咪,喜欢洗澡。

猫咪都怕去宠物医院,所以在铲屎官抓自家猫咪去医院时,都会躲到床底下。有些朋友的猫咪甚至会因此而离家出走,可见猫咪有害怕医院了。

3.害怕生人

猫咪都是很胆小的,我家以前养的一只白猫,胆子特别小,只要是家里来了生人,它就会跑得远远的,找个地方躲起来。

4.害怕其它猫咪

猫咪是独居动物,不喜欢别的猫。如果猫咪遇到比自己强壮、个头大,很会打架的猫咪,它就会害怕。猫咪的世界里是有猫王的,猫王是最会打架的。流浪猫中也有不少母猫很会打架,我曾经喂过一年的一只母猫,很喜欢打架,是个女霸王,小区里的公猫母猫都怕它。

5. 怕其他动物

猫咪是天生胆小又敏感的动物,对其他动物既好奇又害怕。狗是猫咪的天敌,有些狗脾气好性格温顺,猫咪能不怕它们,但是有些狗喜欢欺负猫咪,猫咪就只能逃跑了,逃不过的都去喵星球了(有坏人专门训练自己的狗咬死猫咪的,新闻上报道过)。还有些猫咪害怕鸡、仓鼠等动物的。


笑猫无双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猫被掐住脖子后面的肉,就动不了的。起码我的猫,就可以动,它会表达不舒服、做出挣扎的动作,应该是不喜欢这种被控制的感觉。


大多数之所以动不了,是因为这一部分是“死肉”,也就是没有知觉的肉。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叼着它们到处走的。


除了这个,猫的弱点还是很多啦:

猫薄荷

闻到猫薄荷简直没命了,那叫一个爽,打滚翻转不停歇~

洗澡 喷水

多数猫咪天生怕水,极度不喜欢洗澡!我的猫洗澡时,需要3个人同时操作,一个人控制前蹄儿、一个人控制后蹄儿、一个人负责洗。否则,90%会负伤。据说如果猫咪做错事,你打它还不如朝它喷点水更让它害怕。

其它喵

猫是独居动物,不太合群,它们更喜欢一只猫的感觉。所以如果家里来了新猫,有的猫会很不爽得在沙发或者地方地方尿尿、有的猫会直接冲上去打架、有的猫会害怕得躲起来。不过一些经过繁育改良基因后的纯种猫,性格变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合群啦。

附上我家喵不合群的现场:


4、柠檬、橘子、风油精类刺激味道

猫咪很不喜欢这类味道,因为猫咪的鼻子特别灵敏,这么重的味道,会让它们很不爽!


嗨呀哦嗨呀


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大人把猫咪的后颈皮抓起来。总觉得这样对猫咪很疼。后来我发现,很多猫妈妈在叼住幼崽的时候也是盯着这个部位叼,觉得非常有意思。人试着去抓小猫咪的时候,猫也是反射性的不动了。但是对大猫,这种反应就没有那么明显拉!

猫咪不动了的原因主要是:

方便猫妈对幼崽进行转移。 哺乳动物因为运输幼崽都是用嘴叼住幼崽的后颈皮肉,客观上需要幼崽“老实点”,所以这里进化出了特殊的一种神经反射。这种“镇静效应”被称作”clipnosis”,也有人称为”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Pinch-induced behavioral inhibition),表现为心跳的减弱和身体姿势上的改变(“被点穴”一般)。

其实,这种特殊的神经反射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共同完成的,也就是说,本质上是这一带皮肉在结构上的先天特异性所致,就像膝跳反射等先天性一样,而不是因为客观上有了妈妈要运他的行为,所以用活页夹也能完成。

但是如果进行试验我们会发现,大猫对这样的反应并不如小猫持久,也许是因为体重,抓疼了。也许是因为大了以后,这种反射退化了。

事实上猫咪不是不能动了。不信你提一下猫咪的后颈皮,你发现,过了会儿猫咪还是可以挣扎起来的。

其实,不仅是猫咪,很多小动物也有类似的特质哦。


白小花的恶毒后妈


猫咪脖子后被捏住后。就动不了了这一现象曾经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日本的神经生物学学家分别研究证实。我看过这个科学实验,用夹子夹住它的后颈,就不动了,但是不是说所有的猫都会这样,猫咪小时候几乎所有的猫都被猫妈叼过,不过有的记忆深刻,有的已经忘记这种感觉了,忘记的就不会乖乖了,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反射成猫妈是不是带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就好像人一样。小时候被妈妈揪这耳朵拖回家那种感觉,小时候你被妈妈揪这耳朵你也不敢动。




说到猫的弱点

我感觉一个是很胆小,特别到了陌生环境就会畏缩起来,找一个安全黑暗的地方躲起来直到自己感觉安全了才出来

还有就是好奇,都说好奇害死猫,不难发现猫不管你给它什么它都会先闻一下,好奇一下这是什么东西,或者好奇外面的环境,外面的声音,不管看到什么奇怪在动都要好奇过去撩一下,而且飞檐走壁都要过去


VK13猫


:揪我脖子是吧?你给我松开!

:松开?那你别动。

:不动?不可能,一动不动是王八。

因为猫妈妈就会用嘴叼着小猫阿,叼的地方恰好就是脖子后面的肉。一般猫妈妈叼着小猫走,小猫就只能乖乖的等着,所以等它长大了,当后面被揪住的时候,它们的本能反应还是老老实实的等着。

当然了,这个也是因猫而异,像我们家的猫,现在揪住后面都不管用了。


喜欢宠物的你


估计只要是养过猫的都知道一个制伏猫主子的诀窍:只要掐住猫咪的后颈肉,效果就堪比点穴,哪怕是平时脾气再凶的猫主子,都会变成任你捏扁搓圆的小猫咪。

那么,为啥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呢?

其实还真的是有科学依据的,这种行为又被称为“夹子催眠”或“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讲到这里估计不少铲屎官已经懵了吧。

那兽医小明就问一句,大家见过被母猫叼住后脖子的小猫吗?

兽医小明只能说,一切都是有伏笔的。小猫在被猫妈妈叼着走来走去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不发出声音或随便乱动的好习惯,到了长大之后也就很难克服这种心理暗示了。

甚至有的比较“恋母”的猫咪,在被掐住脖子的时候,还会发出愉悦的轻哼呢。

第一次听说这种黑科技的铲屎官估计已经心痒痒了吧,迫不及待要在自家猫主子身上试验一下,那么除了掐脖子大法之外,还有别的猫咪封印术吗?

嚯嚯嚯,算你问对人了,猫主子的弱点可不止是它们的后脖子,还有非常敏感的胡须哦。

之前流行的“芝士挑战”就是利用了这个思路,用黏糊糊的芝士干扰猫主子的眼睛和胡须,让猫咪大出洋相。

不过,这种玩笑开一次就够了,开多了猫主子也是会翻脸的哦,毕竟失去了自己的“信号感知器”可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兽医小明跟各位科普了猫主子的这些弱点,也是希望大家能更好地保护它们哦。

#萌宠小戏精#

如果有宠物健康和养宠问题,关注兽医小明进行咨询。


兽医小明


为什么掐住猫脖子后面的肉,猫就动不了了?猫还有哪些弱点?

首先先说答案:猫被掐住脖子后面的肉就不动了,那是因为这事猫的本能,也就是天性。猫有哪些弱点:比如怕水,胆子小,吸猫薄荷。

大家都知道我们抓住猫的后脖子,就可以顺利的把猫咪带起来。这个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猫咪属于猫科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它们的生存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大猫生下小猫之后,就必须要把它们藏起来,以免被别的生物吃掉。所以大猫要吊起来小猫。猫咪是靠四肢行走的生物,所以它只有靠嘴巴来把小猫带到隐藏地带。因此,大猫会咬住小米的后脖子,通过这种方式来把小猫带到其他地方,慢慢的就成了猫咪的天性。当我们宠物主人掐住猫的后脖子,猫咪会以为是大猫叼起来的它,把它带到安全的地方去,所以不会反抗。

猫咪比较怕水,首先猫咪是比较爱干净的动物,所以不用天天给它洗澡。其实这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过来的。猫咪的祖先是生活在沙漠地带,沙漠里面肯定是比较缺水的,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演化,猫咪自然也就怕水,以前很少见过的东西,没有见过自然要害怕。所以养猫的话,给猫咪洗澡会是一项挑战哦!它是不会配合你的。

猫咪的胆子是比较小的。猫咪的触觉还有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它对周围的环境观察是比较仔细的,想必大家都看过,在猫身后放一个黄瓜猫咪就会跳起来远离。这就是因为猫咪对周围的环境警惕性比较高带来的结果。

最后猫咪比较喜欢猫薄荷。猫薄荷对猫咪是没有害处的,当然也是需要适量的。所以宠物主人也可以偶尔给猫咪来一些。


尹家小姐姐


所谓“脖子后面是猫的定身穴”,这个说法一定要分猫!正如猫薄荷只有一半的猫会打滚一样,被揪住后脖子上那块肉的猫,它的反应也得根据实际去哪个看来区分,不可一概而论。

  1. 不熟悉的猫、胆小的猫、攻击性强的猫,被揪住后分分钟一个后腿反身连环踢,柔韧性超乎你的预料,让你体验一盘啥叫“猫是液体的”。自带五把小钢刀,保准刀刀见血直达真皮层,工作细胞红血球立马组队和你见面……

  2. 家养的猫、性格温柔大方的猫,被揪住后大部分会驯服地四肢自然下垂,假装自己已经是只玩偶猫了,从体重100g到体重8公斤,神乎其神地都靠脖子后面这一小块肉支撑。少部分猫会意思意思地扭几下,表示“咱俩关系还不太熟”、“你能不能快点放咱家下来”等等隐晦的含义,当然这种扭动的幅度不大,爪子好好地藏在肉垫里。

家里曾经有大猫生育过小猫的同学,应该对母猫护子的性格有所了解,受到惊吓的母猫会叼这小猫后颈运输到它认为安全的地方。这点,也是大部分人对猫为什么被揪住后驯服做出的解释。

  1. 幼年产生的条件反射,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大部分成长环境正常的猫,会做出驯服的动作。

  2. 猫后脖子上的皮肤明显松弛,从身体构造上,也适合揪起后,不会因单位面积受力过大,导致肌肉和筋骨损伤。

  3. 其实,不仅仅是拎起来,通过日常观察,大猫和幼猫玩闹时,当大猫一口叼到幼猫后颈,大部分幼猫也会立刻规矩了。

关于猫的弱点,撒一把猫薄荷或者木天蓼,除非家里长期种了薄荷,长期接受过脱敏训练的猫,一半以上的猫都会上冲上去翻滚,翻滚,翻滚,这算是弱点……吧?


讲故事的猫小姐


就连走路时,后脚掌子也一定要与前脚掌子的脚印重合,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猫步吧。

不爽铲屎官时,就公然向铲屎官投来蔑视的目光,“真是愚蠢的人类”。

冬天冷的时候,也能光明正大的跳上床,然后又是高冷脸,“你不过是个铲屎的,也敢爬上朕的床”。

往往这个时候,铲屎官也没办法。

但近来有人发现,只要掐住猫脖子后面的肉,猫咪就会乖乖不动。

一脸怂样,让你提着,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能“降猫”的操作,有的猫奴认为猫脖子后面的肉是死的,感觉不到痛。

但是有神经通道,一旦神经通道被阻断,猫就会像被点了穴一样,丧失行动的能力。

还有人认为正是因为猫咪痛了才会一动不动。

其实不然,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雌性哺乳动物在转移自己宝宝的时候,一般是怎样转移的呢?

没错,它们往往就是叼住自家孩子脖子后面的肉,把它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据日本某神经生物家研究表明,人在提起猫咪脖子后的肉时。

猫咪脖子后方的感受神经,让猫咪获得了“我被麻麻叼起来了,我要被麻麻转移到安全地带”的信号。

所以这个信号引导了猫咪出现了方便麻麻转移的生理现象,老老实实的待着,直到转移结束。

其实不只是猫,狗狗呀,老虎呀,狮子呀,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虽说是这样,但小伙伴们去动物园时,也千万别招惹老虎狮子呀。

在家提提二哈试试就够了吧!


更多精彩知识问答,请关注我:找靓机科普(zljkep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