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怦然心动》改编自儿童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年的同名小说,是导演罗伯·莱纳时隔二十年后的强势回归之作。

导演罗伯·莱纳以演员身份起家,出演过30多部电影,1984年他拍摄自导自演的电影《摇滚万岁》一举成名。

罗伯·莱纳的电影画面唯美、情感细腻,故事情节引入入胜,音画效果美轮美奂,角色塑造别具匠心,更重要的是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充满着对人生的深刻独到的见解和感悟。

这部《怦然心动》是他六十三岁那年拍摄的作品,更是继承了他以往电影的优秀风格,能在豆瓣上斩获9.1的高分,也不足为奇。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影片主要讲述了青梅竹马的恋人朱莉和布莱斯两人之间有趣的爱情“战争”。

正在读二年级的布莱斯全家搬到小镇,偶遇邻家女孩朱莉。朱莉看到布莱斯那双闪亮的眼睛,对他“一见钟情”,而布莱斯对此却无动于衷,甚至多次想办法摆脱朱莉。

时光流逝,岁月渐长,在和布莱斯的相处中,朱莉发现布莱斯的心灵并不如他的眼睛那般明亮,她开始不断审视这段感情,逐渐失去了对布莱斯的好感,这个时候的布莱斯却现自己爱上了朱莉。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影片独具匠心,一个故事,从两个视角讲述。同样的台词和剧情,两人理解不同,语气和表情的细微差别,在两个人的心灵上留下了不一样的感觉。

小镇美景、帅正太、酷萝莉、家庭温情、成长点滴,都是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但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又不仅仅是这些,唐苏将从叙述风格、镜头语言和现实意义这三个方面为你深度解读这部电影的魅力。

一、叙述风格:双视线结构下的角度不断切换,青春期特有心里的独白表述,使人物更加丰满、情感更加细腻、打动人心

二、镜头语言:唯美细腻的画面,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睿智角色的安排彰显了朱莉美丽的心灵

三、现实意义:基于电影主角朱莉的成长经历,谈谈我对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和爱情里的尊严的看法。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一、叙述风格:双视线结构下的角度不断切换,青春期特有心里的独白表述,使人物更加丰满、情感更加细腻、打动人心

有些人认为以独白为主和双视线角度的叙事表现方式会降低故事的感染力,但我认为这种结构胜在对人物内心的表现,这部《怦然心动》就是对这个叙述结构最佳的实践。

《怦然心动》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注定了也不会太过复杂,无非也就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我不爱你时,你又开始爱我”这个老套剧码。

但导演罗伯·莱纳高超的地方就在于他在这简单的故事之上,加上了男女主角的独白,把观众的关注重点从剧情中移开,进而去关注男女主人公在跌跌撞撞的爱情和成长路上的心路历程。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你在影片中会看到男孩和女孩对同一件事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及女孩朱莉对这段感情和自身的反思,这才是该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1、男女不同视角叙述同一件事,呈现出他们不同的性格、观点与差异

1957年,小学二年级开学前,布莱斯随着全家一起搬到小镇。坐在街边的朱莉,看着载着布莱斯全家的车子从自己眼前驶过,当布莱斯走下车子的瞬间,他那双明亮灿烂的眼睛马上吸引了朱莉的目光。

朱莉上前套近乎,被布莱斯父子拒绝,布莱斯的爸爸为了尽快摆脱朱莉,用眼神示意布莱斯去房内帮助妈妈。半秒后,布莱斯领会爸爸的意图,他赶快离开,朱莉追着他上前,在追逐过程中两人的手抓在了一起。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影片中独白一直跟着故事的发展,在布莱斯的独白中,我们了解到他现在感觉非常尴尬,他竟然握住了一个陌生女孩的手,他认为这是一场“混乱”,不知道怎么逃脱,好在妈妈及时出现,替他解了围。

视觉切换,我们来到朱莉的世界。朱莉认为布莱斯的爸爸让他去帮助妈妈时,布莱斯并不情愿,她追着布莱斯上前,想趁着他在房内受困前,好好地玩耍一番。在两人追逐的过程中,布莱斯握住了她的一只手,并用他那灿烂的眼神凝视她。

同一件事,布莱斯认为是朱莉在制造麻烦,朱莉认为她是在帮布莱斯解脱。布莱斯认为是朱莉握住了他的手,他执意挣脱,朱莉却认为是布莱斯主动握住了她的手,还用目光深切地注视。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通篇电影的呈现,都是这个模式,同一件事下,切换男孩女孩不同的视角,并加注上两人纯真、幽默和浪漫的旁白。

两小无猜的男孩和女孩、平凡普通的故事,在导演这样巧妙的互动安排下,对爱情和成长有了别有一番滋味的细腻描绘。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2、罗伯·莱纳用人物的旁白独具匠心地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角色

串联起整个电影中朱莉的旁白,你就会发现这个小女孩多么动人,她的内心世界多么丰富。

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

小镇上有一棵梧桐树,高耸挺拔,枝繁叶茂。有一天她偶然爬到了树的最高处,竟然发现风景是如此惊艳:清晨太阳升起,一道道光线划破云海,阳光和着野草的微风轻轻吹拂过脸庞,夕阳西下,燃烧着地平线上的白云,如油画般诗意。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可以坐在梧桐树几个小时,遥望世界。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她理解父母的不易,即使是十分不情愿,她也愿意为了父母的一刻开心,做一些事情。

朱莉全家的生活并不富裕,艺术家爸爸、家庭主妇的妈妈,收入有限,还要照顾有精神障碍的叔叔,生活过得捉襟见肘。

当家境比较富裕的布莱斯的妈妈十几年来第一次邀请他们全家去做客时,朱莉的妈妈别提有多开心,精心地装扮,用心地做好点心,但朱莉因布莱斯取笑他的叔叔正在生气,并不想和布莱斯见面。

她本打算告诉妈妈她不想去布莱斯家,但当看到妈妈脸上灿烂的笑容,她放弃了,她懂得妈妈这些年的不易与这一刻的开心。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她在小小年纪就对自己的想法自我反省,学会了从整体全面地看待一个人,进而去思考自己从小一直迷恋的这个小男孩,是否有足够好的品质,是否值得自己爱。

当她发现布莱斯也不过是像很多人那样,只是有一个精美的外表,内心极其普通,并没有自己追寻的品质时,她断然放弃。

就像布莱斯爷爷说的:“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你以前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 那时候的布莱斯显然不是。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朱莉的这些“美好”,我们都是从她的内心旁白中发现的,如果影片没有了这些旁白,将会显得如清水般平淡无味。

两小无猜的爱情片大多关注于美好的回忆,尽是甜甜的小细节,这部影片独特在于它把两人的爱情,个人的成长以及心理变化放在一起讲述, 让观众能窥及角色的内心,给观众带来不断的思考。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二、镜头语言:唯美细腻的画面,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睿智角色的安排彰显了朱莉美丽的心灵

1、为了烘托电影温馨甜蜜的气氛,导演把电影的故事背景设置在美国一个诗意如画般美丽的小镇,绿树成荫,一条悠长曲折的大道,红白相间的小房子点缀其中,大自然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小镇上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绿叶铺天盖地而来,像是从空中飘下来的云雾,爬上那树的顶端,仿佛伸手便能触及美丽的天空,这课梧桐树是朱莉的乐园。

朱莉正是爬上这棵梧桐树看到了小镇惊艳绝色的风景,微风吹拂下的金黄色田野,夕阳的颜色在橘红色和紫色中不断变化,夕阳西下,白云红彤彤的,像是要燃烧一般。

朱莉眼睛中看到的这些常人不曾留意到的风景,正是她美丽心灵的象征,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2、导演在影片中安排了一位睿智的老人布莱斯的爷爷。正是通过他的话语,导演引导着布莱斯,也引导观众一步步发现了朱莉心灵的美丽。

朱莉的乐园,那棵梧桐树,主人为了修建新的房屋,计划把它砍倒。朱莉趴在树上,守护着梧桐树,不肯下来,消息不胫而走,整个镇子上的人都来了,朱莉成了新闻人物,登上了当地的报纸。

布莱斯的爷爷在报纸的头版看到了朱莉,问布莱斯说,朱莉是不是你的朋友,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不如哪天你邀请她来家里玩。

布莱斯的爷爷还告诉布莱斯说:“有的人是浅色的,有的人是缎色的,有的人是带光泽的,但偶尔,你会发现彩虹色的人,这个时候,什么也比不过它。”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朱莉正是这个彩虹色的人,有着纯真到色彩斑斓的灵魂。世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只有拥有如彩虹色心灵的人,才能处处发现这个世界的绚丽。

朱莉想要整理自己家荒乱的庭院,却不知从何下手,是这位睿智的老人出手帮忙,解决了朱莉的难题,也是在和他相处交谈的过程中,朱莉开始审视身边的人。

朱莉的爸爸曾在画画的时,对朱莉说过一段话:“画不仅是各部分的总和,牛本身只是头牛,草地本身只是青草和花朵,透过林间的太阳也只是一道光,但你若将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出现奇迹。“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这个被朱莉称为“整体和部分”的理论,是朱莉审视身边人的依据。和布莱斯爷爷交谈时,她惊奇地发现布莱斯爷爷懂得她在说什么。

她开始在校园内观察不同的人,她失望地发现大部分人是“整体”少于“部分”,徒有美丽的外表,心灵极其普通,包括布莱斯在内。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朱莉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成长和品德修养,小小年纪已经懂得反思自己,很是动人。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三、对现实意义的思考

1、家庭对一个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家庭关系也是呈现的主题之一,朱莉的优秀和美好,离不开父母的教养和家庭的支持。

朱莉有个睿智的艺术家爸爸,朱莉那双能发现美丽的眼睛,正是得益于爸爸的耳濡目染。

爸爸经常坐在自家的庭院里画画写生,而朱莉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候坐在他的身边,看他画画,和他聊天,审美趣味自然提升。

最重要的是爸爸在这个过程中和她分享了很多观点,初步形成了朱莉独特的价值观,朱莉用来审视身边人的“整体和部分”理论,就是在爸爸画画的过程中,以画做比,向她阐述的。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当梧桐树被砍,朱莉伤心难过,她开始怀疑自己,说自己很傻,那也只不过是一棵树时,父亲为她画了一颗树,并对她说,这不仅仅是一颗树,我希望你能永远记得坐那棵树上的感觉。

朱莉坐在梧桐树上时,有一段独白,正是在那棵树上她深刻理解了老爸的“整体和部分”的理论。

“就在看夕阳的某一天,我爸的那个观念,全部并不是部分的总和,才从我的脑海进入我的心里。”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星辰,坠落凡间,偶然落到了自己家的庭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责任是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控制,这方面朱莉的爸爸是典范。

当布莱斯在学校情不自禁地亲吻了朱莉时,朱莉大跑回家。母亲敲门来到了她的房间,温柔地问躺在床上哭泣的朱莉发生了什么。

朱莉说,布莱斯在学校吻了她。

母亲说,那你需要找布莱斯谈谈。

一个开明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没有评判,只有关注和引导,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芥蒂,孩子敢于敞开心扉,向父母坦诚心事。

朱莉对布莱斯的感情,其实父亲一直都有关注,在影片的最后,布莱斯为了求得朱莉的原谅,亲手在朱莉家的草坪上种下了一颗梧桐树,而允许布莱斯走进朱莉家大门的正是朱莉的爸爸。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2、感情中,最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底线

鲁豫在《超级演说家》中曾经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给这故事起了一个名字叫《这该死的爱情》。

一个女孩的丈夫春节回老家过年,同学会上遇到初恋,他突然发现他和初恋才是真爱。

丈夫回到北京就要和女孩离婚,女孩突然发现自己嫁了一个如此不值得的人,因为那个时候她已经大着肚子,还有四个月,孩子就要出生了。

女孩哭了又哭,最让她崩溃的是,她发现自己居然还爱着这个人,但她什么都没说。

丈夫第二天就搬走了,又过了一个礼拜,女孩挺着大肚子去和丈夫离婚。连办离婚的人都劝她,哪怕为了肚里的孩子想想。但女孩非常坚决,孕妇想离婚谁也拦不住。

拿到离婚证后,她对前夫说:“作为一个女人,我把一生最好的年纪都给了你,然后你告诉我你找到了真爱,那好,你走吧,我不送。”

听起来那个画面很酷,这个女孩好坚强,但只有女孩的心中才明白,她有多痛苦,有多崩溃。

女孩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哭闹呢?她甚至可以就是不给她离婚,甚至可以从她的底线一点点地往下退,可以去求他,哪怕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婚姻也好过什么都没有,只要这个家还在。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但女孩又明白,对于她来说爱情不是一件衣服,破了之后不值得缝补。对她来说最深的爱情就是撕心裂肺的伤,爱情不在了,伤痛、伤疤永远都在,剩下的就是她自己和她那微不足道的尊严。

末了,鲁豫说:“不论是谁,不论在什么时候,你对这该死的爱情是怀疑,是指责,是忘记了,还是在游戏,但在你心里的某个角落,你一定要知道,即便人走了,对这“该死的爱情”你依然有权利,坚守、渴望、甚至是死磕,守住自己的那道底线,在婚姻家庭中依然如此。”

豆瓣9.1《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最美不过心灵本身

电影中的朱莉曾经疯狂迷恋过布莱斯,但当她站在树的顶端,哭着求布莱斯留下和她一起保护梧桐树,遭到布莱斯的断然拒绝后;当布莱斯嘲笑她家的房子脏乱不堪,把她送来的鸡蛋倒入垃圾桶内后;甚至当布莱斯拿着她那精神残疾的叔叔开玩笑后,她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朱莉在爱情里的智慧就是这样,一旦触及她的自尊,她立刻决定放弃这个男生,对待爱情她有自己的底线。低到尘埃里的放弃自我,舍弃自尊而求得对方的另眼相看,那不是爱,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怦然心动》这部电影,唐苏就为你解读到这里了,我们下部电影再见。

— end —

作者:唐苏,80后宝妈一枚,喜欢音乐、读书、旅行等一切美好的事物。聊电影,谈八卦,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欢迎关注 @遇见唐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