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歐空局破解“惠更斯”號探測器旋轉方向錯誤的謎團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歐空局(ESA)的工程師已經確定了該航天局的“惠更斯”號(Huygens )探測器在15年前墜落在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時突然開始以錯誤的方式旋轉的原因。

揭開“惠更斯”號探測器旋轉方向錯誤的謎團可能對未來的航天任務產生影響。

欧空局破解“惠更斯”号探测器旋转方向错误的谜团

從許多方面來說,“惠更斯”號任務是一項巨大的成功。它於1997年作為NASA / ESA / ASI 卡西尼-惠更斯飛行任務的伴星而發射,任務是通過降落傘降落到泰坦的甲烷層,如果倖存下來,則從該衛星表面傳回數據。它做到了,但是仍然存在一個重大故障,而這仍然是個謎。

在卡西尼號探測器進入土星軌道的三週前,惠更斯號被獨自釋放三週,然後於2005年1月14日與土衛六會合。其以7.5 RPM的速率運行-通過有效地變成一個大陀螺儀來穩定航天器的標準做法。

欧空局破解“惠更斯”号探测器旋转方向错误的谜团

歐空局工程師們的想法是,當探測器遇到泰坦的外部大氣時,機上36個成角度的葉片將減慢並控制旋轉。但是,隨著“惠更斯”號開始下降,自旋的減速速度超過了預期,並在10分鐘內以相反的方向旋轉。在下降的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和十五分鐘內,它繼續執行此操作,儘管這影響了某些觀測的時間,但旋轉速度不會對任務造成太大幹擾。

欧空局破解“惠更斯”号探测器旋转方向错误的谜团

但是,問題仍然存在。“惠更斯”號旋轉方向的錯誤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例如,由於英制和公制測量值混合使用,導致NASA的“火星氣候軌道器”在火星大氣中燃燒。

據歐空局稱,最近在法國奧爾良大學PRISME實驗室進行的亞音速風洞測試發現了導致這一錯誤的罪魁禍首,它們是惠更斯分離子系統(SEPS)和雷達高度計(RA)天線。當它們被部署時,它們就像機翼一樣,朝相反的方向推動探針,直到它們克服了控制葉片和旋轉翻轉的方向。

欧空局破解“惠更斯”号探测器旋转方向错误的谜团

該航天局正在繼續調查這一事件,尤其是惠更斯號大氣結構儀器(HASI)吊杆的影響(可能在下降期間未完全部署),以便更好地準確瞭解發生了什麼,並利用這些知識來提高未來行星的可能性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