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淮劇是什麼劇種?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用戶5997223575739


那時候稱為“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



之後,受到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音樂、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大約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形成了“江淮劇”。

江淮劇最初只能演一些民間小戲,主要唱腔除了“門嘆詞”之外,又加上了“香火調”和從民歌小調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老淮調”。

之後,在吸收、引進一些外來戲曲的時候,又創造出了“老徽調”。


而早期的淮劇,基本上就是以老淮調和老徽調為主,唱腔基本上還是曲牌聯綴結構,但還沒有采用管絃樂器伴奏。

1912年,淮劇演員何孔德、陳達三等人將淮劇帶入上海演出,受到上海觀眾的喜愛。

民國二十年左右,淮劇演員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創造了一批以二胡伴奏的新調(時稱“拉調”),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歡,這使得淮劇迅速在江蘇興起。

1939年著名演員筱文豔在“拉調”的基礎上,又新創了“自由調”,使淮劇唱腔大大的擴展了表現手法。

之後,著名演員何叫天又開創了“連環句”唱法,進一步豐富了“自由調”。

總之,這百年以來,淮劇的音樂唱腔一直在創造、吸收和發展之中。而淮劇之所以能夠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歡,也離不開這些為了創新淮劇,而努力的優秀藝人、演員們!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淮劇已經有二十多個專業劇團,影響力大大的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