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這個地方 有人39歲開始領養老金 有人61歲還在繳養老保險

這個地方 有人39歲開始領養老金 有人61歲還在繳養老保險

這個地方 有人39歲開始領養老金 有人61歲還在繳養老保險

最近接到漢陰縣村民反映稱:漩渦鎮東河村6組的楊康明本來出生在1974年,可是戶口本上的出生信息是1952年,比自己親哥哥楊明根還大14歲,今年44歲的楊康明在2012年已經年滿60歲,按照國家養老保險政策已經領取養老金5年(39歲就開始領了)。相反,1957年出生的東河村3組村民陳世銀戶口本上卻寫成了1967年出生,比實際年齡小了10歲,去年她已滿60歲應該領取養老金了,但戶口本上的出生信息寫錯了,還要繳費9年才能享受養老金。東河村委會主任馮國忠對《陽光報》記者說:漩渦鎮最起碼30%的村民出生信息都有錯誤。

弟弟比哥哥“大”14歲

39歲開始領養老金已領5年

5月9日,漢陰縣漩渦鎮東河村6組村民楊康明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別人反映我提前領養老金的事情屬實。我實際年齡是1974年陰曆7月27日。戶口本和身份證的年齡是1952年出生,哥哥楊明根本來是1962年出生的,戶口本發下來後卻變成1966年出生的,本身我比他小12歲,現在戶口上的年齡我還大他14歲,責任不在我。為這事村子的人議論紛紛。楊康明說,為了把實際年齡改過來,前些年他還和村上文書專門去漩渦鎮派出所反映,派出所的答覆是要提供原始證據和證人。

楊康明說,每月80元的養老金他也不想領,但是身份證信息錯誤,他在外打工處處受阻,用人單位一看身份證上已經60多歲了,都不敢要,解釋也沒人聽。很無奈,為了生計他只好跑到一個親戚經營的公司打工,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儘快把他戶口信息改過來。

戶口年齡小10歲 本該享受養老金卻還要繳費9年

正在地裡幹農活的東河村3組村民陳世銀對《陽光報》記者說:“戶口本上把我年齡弄錯了,本身是1957年出生的,戶口本上卻寫成了1967年出生,比實際年齡小了10歲,按說去年就滿60歲了,該領養老金了,但戶口本上的出生信息出錯,害得我還要再繳9年養老保險才能領養老金”。

村主任:

問題出在派出所沒有認真核實信息

東河村村委會主任馮國忠告訴《陽光報》記者,他知道村民楊康明年齡錯誤領取養老金的事情,為了變更楊康明的戶口,他們還去過派出所,該提供的資料都提供了,不知道為啥還沒變更過來。村委會主任馮國忠說,漩渦鎮最起碼30%的人出生信息都有錯誤,問題出在派出所,沒有認真核實信息。記者從馮村主任提供的《漢陰縣漩渦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名冊》上看到,楊康明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是84.93元,已經連續領取了5年。

派出所:

責任在村組工作不細緻

漢陰縣公安局漩渦派出所管戶籍的劉警官在電話中告訴記者:“10多年前的事情,現在所裡基本沒有人知情,按照戶籍管理有關規定,要本人寫申請更改,並提供可靠的證據說明年齡確實是錯了,同時提供證明正確年齡的證據,一級級審批。戶口普查登記是戶到組、組到村、村到鎮,我們是根據下面上報的資料錄入信息,出錯原因應該是村組工作不細緻造成。”

派出所、村幹部各執一詞

究竟責任在誰?

戶口普查工作不細緻,導致戶口本、身份證的出生信息與實際年齡不符。年紀輕輕的楊康明本該繳納養老保險,卻在39歲就已經領取養老金了,今年才40出頭的他正當壯年,身份證上的歲數之大害得他四處打工沒人敢要。陳世銀繳了多年的養老保險,去年就該享受養老金了,卻還要再繳9年養老保險才能領取。派出所說責任在村組,工作不細緻。但村主任卻說問題出在派出所,沒有認真核實信息。誰是誰非,還有待後期調查。還有多少人因為出生信息差錯還在遭受傷害?責任又該由誰來承擔?本報繼續關注。

这个地方 有人39岁开始领养老金 有人61岁还在缴养老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