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北京的哪些地名是连皇帝都改不了的?

vera0704


古代皇帝都十分讲究且“迷信”。为了自己名号的神圣和自尊,会将很多地方改名。像广安门在明代被改为广宁门,到了清代为了避讳道光帝的谥号又被改为广安门。不过老北京有一些地方的名字是连皇帝也改不了的。

颐和园附近有一个叫龙背村的地方。当时颐和园建好后,乾隆皇帝出宫微服私访时曾来到这里。有一次,他走到村口时,发现村口前立的石碑上写着“龙背村”三个大字。“隆”和“龙”同音,算是犯了乾隆皇帝的忌讳,而更是让乾隆皇帝生气的是,“龙背”二字好像寓意着乾隆皇帝来到这里要走背字。于是,便下了一道圣旨,将“龙背村”改为“百福村”。不过当地老百姓并不买皇帝的帐,依然称自己的村落为龙背村。

在朝阳区有个叫龙道村的地方。据说,这里曾经来过一条龙,并在村子由东向西的路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龙道”。从此以后,村子每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了纪念这条龙,便将村子命名为龙道村。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丽时路过此地,得知这个村子叫龙道村后,生怕这里再降临一位“真龙天子”与自己争夺天下,便下旨将龙道村改名为“龙到村”,寓意自己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真龙已经来过这里,其他的神龙就不必再来了。虽然圣旨已下,村里的人们虽说不敢抗旨,但最终也没有将名字改了,直到现在这个地方仍叫龙道村。

历代皇帝为了避讳字号,都执意将一些地方改名,但往往是皇帝的一厢情愿罢了。


京蜜


了解一点历史文化

据我们所知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有历史记载他是在明朝朱棣年间才开始大发展大扩建的,当时也是召开了很多次会议才决定的,最后还是刘伯温和另外一个军师领命开始设计的,有说法北京城设计的是个哪吒的三头六臂呢。

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古代时候信迷信很多故事和说法都是没法考证的有的是传说,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就是记录了一点点,但是真实的事情只有那个年代才知道的。

据整理了解

传说龙道村

北京朝阳有一个龙道村当时是李世民时期,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来到了这里一看是龙道村心里想我是真龙天子就我来了就可以了,怎么难道还有人来跟我抢江山吗?所以就给改了龙到村。但是现在好像大家一直都是用这个龙道村的没有改变的。

传说龙背村

这是传说是在乾隆年间的,有一次乾隆到这里去玩,看见了这个村叫龙背村,心里想和自己的隆字是一个音,这不是让我走背字嘛,所以就改了一个百福村,他走了以后大家还是用龙背村没有改变的。


其实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故事终究是故事,传说终究是传说,有考证,有 资料有证据才是最真实的。

谢谢您的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文化,开启智慧的大门。


兵传媒


老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国度,有许多地名都跟皇帝有不少关联,特别是这些皇帝们比较避讳,遇到一些自己感觉不好的地名,总要改一改,但然并卵用,有一些地名甚至连皇帝也改不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朱棣改“沙河”为“金河”,沙河位于现在的昌平区,是北京的一条重要河流,话说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不久,便在昌平北面的天寿山下兴建皇陵。一天他在几位大臣的陪同下前往长陵察看,走到一条大河边上时,他停了下來=来,问打鱼的老头:“这河叫什么名字呀?”那打鱼的人说道:“叫沙河。”永乐皇帝一听就马上变脸了:“什么?叫沙(杀)河?不行,从今天就改了,叫‘金河’”。永乐皇帝为什么不许再叫沙(杀)河?因为他叫朱棣,朱(猪)就怕杀(沙)了。老百姓们早已经叫惯了,才不买账的,我行我素,依然把这条河叫“沙河”,以至于到現在人们很少知道它另有一個叫“金河”的名字。

慈禧改“六郎庄”为“吉祥庄”六郎庄位于颐和园东南侧,最早叫牛栏庄,相传北宋时杨六郎与辽兵交战受伤,曾在此村养伤,于是人们仰慕他的英名,又把村子叫成了“六郎庄”。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当政以后,经常到颐和园里游玩。有一天她乘龙舟经过绣漪桥时,看见了六郎庄,便问随行的太监那村子叫什么名字,随行太监告诉她叫六郎庄。慈禧听了心里就一激灵,她误以为是“六狼庄”了,于是暗暗私谋:我是乙未年生人,属羊的,那狼可是以羊为食,自己去颐和园常从这里经过,总是遇见“狼”,狼与羊相克,必是羊先亡呀!实在是不吉利。于是立即传旨:将“六郎庄”改为“吉祥庄”。慈禧的旨意传到六郎庄,村里的人都说我们这村子叫了几百年了,她的一句话就改了,我们才不听她的呢,仍是叫六郎庄。不久这事儿传到慈禧的耳朵里,她被气得差点儿昏过去,可又没有什么办法,从此再也不敢从六郎庄附近经过了。

以上这些地名的趣闻,均无考证,多为民间传闻,但却反映出统治者的惟我独尊,无理而霸道,但老百姓们并不买账,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封建帝王的不满和反抗。各位,还知道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一下。


密探零零发


北新桥的名字不能改


用户59201381677


明清时期最典型的为了避皇帝名讳而改地名的例子,就是老北京城的外城的西门,原名“广宁门”。清朝嘉庆二十五年,仁宗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皇次子智亲王爱新觉罗·绵宁即位,是为道光皇帝。为了避绵宁的名讳,清政府下令把“广宁门”改成了“广安门”。


小喵的老猫1979


请问那个皇上不敢改?皇上的天下!皇上不敢改什么?那是他不想改。若是皇上有令,谁敢抗旨?哈!哈!哈……说成绕口令了。北京(北平)这个帝都前后就改了好几次。难道真有皇上不敢改的吗?


用户624410544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