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中醫教你自診陽虛和陰虛,對症用藥才能見效

腎虛分為腎陽虛和腎陰虛,進補之前一定要分清,否則,不但起不到補益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下面這幾個方法教你快速辨清自己屬於陽虛還是陰虛。

中醫教你自診陽虛和陰虛,對症用藥才能見效

觀舌象

陰虛者,舌質紅、舌形瘦,苔少、苔薄;陽虛者,舌質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

觀精神

陰虛者,燥熱不安,易發火;陽虛者,畏寒肢冷,氣短懶語,抑鬱不歡,疲憊,愛哭泣。

中醫教你自診陽虛和陰虛,對症用藥才能見效

觀寒熱

陰虛者,怕熱,出熱汗,手心煩熱;陽虛者,怕冷,出涼汗,手腳發涼。

觀病痛

陰虛者,腰痠綿綿;陽虛者,腰部冷痛,遇寒加劇。

中醫教你自診陽虛和陰虛,對症用藥才能見效

觀面色

陰虛者,兩顴紅赤,眼臉呈絳色;陽虛者,面色青白無光。

下面這個方子是針對陰陽兩虛的補方。

複方二仙湯

(1) 藥物組成:仙茅,淫羊藿,肥知母,川黃柏,大生地,生甘草,北黃芪,全當歸。

中醫教你自診陽虛和陰虛,對症用藥才能見效

(2) 基礎配伍:全方八味,味辛甘,性偏溫。適用於以腎精不足,陰陽兩虛為基本病機的眩暈、月經後期等疾病。該方以仙茅和淫羊藿為君藥。仙茅,補命火之不足;淫羊藿,發腎中之陽氣。二藥伍用,動靜結合,溫而不滯。臣以肥知母、川黃柏滋陰瀉火,其中,二仙性溫而升、知柏性寒而降,君臣相伍,寒熱並用,互為佐制,切合陰陽兩虛病機。佐以北黃芪、全當歸益氣和血,大生地、生甘草養陰涼血。其中,二仙激發腎氣、芪歸養血和血,四藥相伍,氣血共治;知柏清解為主、地草潤養為優,四藥相伍,攻補兼施。全方體現寒熱、升降、氣血、攻補並施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