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灭亡后,故宫有好多珍贵文物保存下来,明朝灭亡时文物去哪?

老李的快乐生活


明朝灭亡和清朝灭亡面对的时代背景不同,故宫内的建筑和一些文物的命运也不同。李自成起义军本来也是打算把北京作为首都来使用的,作为皇权的象征,紫禁城当时也保存的特别完好。无奈山海关大战失败,李自成在北京待了一个多月就被迫撤退了,临走时对紫禁城的外廷部分、九门城楼进行了破坏,而内廷破坏并不严重。(故宫鸟瞰图)

清朝灭亡之后的故宫文物。

清朝灭亡之时,袁世凯已经掌握了北京及其周边的军权,宣统皇帝退位之后一直居住在紫禁城中。溥仪根据《皇室优待条例》可以暂时居住在紫禁城,也就相当于自己临时的家。

各位请注意,溥仪已经没有实际权力,而且已经退位,里面的各种文物很多是被中华民国监控的,不能随意捣腾出紫禁城的。这也使得故宫的好多文物得以保存下来。

溥仪之下的那些太监宫女也时不时倒腾一些紫禁城的小物件到外面偷偷卖了,大的文物太显眼,倒腾出去会被中华民国政府追究责任,溥仪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况且溥仪万一复辟成功了呐,这些东西还是要再次购买的,溥仪也不想多花钱,他把紫禁城当成了自己的家。

溥仪每年在中华民国政府获得400万银元的补助,小日子过得也比较滋润。无奈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主,经常倒腾紫禁城里的稀罕文物往外卖,如果需要恢复清朝的统治那是需要人和钱的,这可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

1922年,溥仪大婚,缺钱花。于是打算将奉天的《四库全书》一整套卖给日本人,当时日本人的价格是120万银元。这一公开兜售文物的行为,直接导致全国舆论一片哗然,也为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埋下了伏笔。(溥仪大婚照)

根据溥仪自己的著作《我的下半生》中记载,他时不时和自己的一帮死党将故宫中便于携带的文物带出宫去,为将来做打算。冯玉祥的当头棒喝,使得他倒卖文物的计划搁浅了,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倒腾出去不少国宝,他认为那些都是他祖先收集的!

溥仪被赶出皇宫之后,中华民国政府马上组织人员对故宫的各种文物登记造册,成为国家的财产。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很多故宫的文物被搬到了台湾,现在有台湾故宫!

李自成退出北京对紫禁城的破坏如何?

一个人如果在争夺天下失败之后,往往建立的王朝都会进一步黑化这个人所做的一切事情。清朝建立之后,有大批的明朝官员投降,他们也对李自成的所作所为不满。于是,黑化李自成的进一步加深,单单对紫禁城的破坏记载就可以管中窥豹了。

根据《清史稿》记载,李自成将紫禁城大多数建筑焚烧而去,如下:

焚宫阙,载辎重而西。(这是清军进入紫禁城前一日,李自成的命令)(《清史稿》)

这里指提到李自成命令起义军焚烧了紫禁城,至于焚烧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也有不少记载称:

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这段记载就非常不能令人信服了,明显带有朝代和个人感情特色了。为什么呐?顺治帝在北京办公和朝会的地点在乾清宫,1645年就开始在哪里办公了,康熙帝也是依此为中心办公,焚毁了怎么这么快就修复了?况且坤宁宫也没有被焚毁!(顺治、康熙核心办公地点,乾清宫图,应该焚烧程度非常小)

这样的话,紫禁城的内廷焚毁的程度应该非常小,多尔衮等于拎包入住了,稍微一打扫就可以办公了!

李自成看来主要焚毁的是外廷办公地点皇极殿、中极殿以及九门的城楼,对应的是清朝的太和殿、中和殿的功能。明朝三大殿中的建极殿也明确没有焚毁,保留了下来,对应清朝的保和殿。

此外,康熙二十二年开始修缮被焚烧的故宫宫殿,历时十二年基本完工,时间为1683-1695年。根据康熙皇帝修复紫禁城的所用时间、用工、用料推断,很多建筑焚烧的并不严重,没有被完全焚毁,不然不会12年就几乎完全修复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皇极殿(后来的太和殿)也没有完全焚毁,为何?皇极殿是皇帝接受百官朝会的正式地点,皇帝即位都在这里举行。明朝皇帝的宝座在李自成焚毁之后也保存了下来!嘉靖皇帝在皇极殿被焚毁之后,重新定制了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放在了皇极殿。这个宝座在李自成焚烧宫殿时居然保存了下来,难道是奇迹?(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图,嘉靖帝时期制作,康熙帝修复使用,一直到现在)

康熙时期,太和殿失火,龙椅被焚毁了,怎么办?康熙皇帝有办法,将库房中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再次利用起来,重新装裱之后放到了太和殿,一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皇帝宝座就是嘉靖皇帝时期制作的宝座。

李自成本来也打算在北京建都的,对故宫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毕竟自己将来还要用的。李自成和起义军没想到失败的如此之快,仓促撤退,焚烧了北京紫禁城的外廷、九门城楼和一些民宅。撤退的快,焚烧情况并没有记载的那么严重!一天之后清军就开进北京城了。

李自成的部队,带走的主要是金银珠宝和一些皇室宫廷的贵重器物、大臣家的贵重器物,这些都是便于携带的。

大明朝的国库早就空空如也了!


穿越再现彼岸


历代王朝都会延续积累财富的传统,清朝故宫的文物,很多便是追缴自明朝宫廷文物。

首先,明朝的特殊在于明朝有两京,两京与六部的平行运作,确保明朝能够稳定,并就近解决辖区内的突发状况。

正是这样的制度,也使得明朝的皇室文物也分成南北两部分,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南京的文物总量要远超北京的收藏量。

这是因为,江南首先是士族文人的主要聚集区域,保留了中原文明的先进火种,文化的繁盛便也顺其自然。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先是荡平江南诸侯,又远征北伐,将元朝掠夺自全世界的财富转移到南京收藏,这是南京文物丰厚的基础。

即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因不愿被江南勋贵所掣肘,因此决心重新启用重臣,且并未将主要文物带往北京。

明朝从土木堡之变,财政日益枯竭,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将故宫文物与拷打的银饷运往西安,但很快大量流失民间。

而南明朝廷不战而降,将南京故宫的珍宝也全部献给满清,又通过劫掠,才让我们见到清代故宫规模庞大的文物储藏量。


多臻贵


趣谈答案:明朝灭亡的时候早就没有文物了。

崇祯缺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就是崇祯皇帝缺什么。

请注意,这并不是一个疑问句,它是一个陈述句,因为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崇祯皇帝缺什么了。

在明朝最后那几年的时候,老百姓开始闹事情,士兵们也开始闹事情,朝中臣子们也开始罢工,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朝廷已经发不出钱去了。

这个时候的故宫里面估计能变卖的都变卖了,因为崇祯皇帝缺钱呀。

所以故宫里面的值钱的玩意儿应该没有多少了,以崇祯当时的脾气来看,连自己的小金库里面的钱都拿了出来,就更不要说故宫里面的值钱玩意儿了。

李自成缺什么?

好,接下来又出现一个问题,叫做李自成缺什么?

没错,李自成闯进了北京城,并且严厉要求自己手下的士兵一定要遵守规矩。

但是遵守规矩遵守了几天呢?大概是三天。

为什么遵守了三天的规矩之后就直接破掉了规矩呢?

原因更简单,因为李自成的手下也缺钱。

而且当时李自成的手下直接告诉李自成,兄弟们跟着你打天下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享福的,现在天下都打出来了,你却不让兄弟们享福,咋滴?你要搞事情啊。

当自己的手下把这些事情告诉自己的时候,李自成就已经明白不能够再限制手下的自由活动了,于是告诉大家你们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也就是说故宫最起码经历过两轮的扫荡,第1轮扫荡是崇祯,第2轮扫荡是李自成扫荡的。

清军南下引发大动乱

首先清军南下的确引发了动乱,但是故宫当中的东西未必都落在了清军的手里。

除了前面的崇祯皇帝和李自成的部队之外,还有一部分流民,他们也可能进入故宫里面进行大肆夺掠。

就这么一折腾二折腾得,指望着故宫里面还有点值钱玩意儿,实在是太难了。

好在那个年代出海非常困难,所以大部分的宝贝东西无非就是换了一下主人而已,并没有流传到国外去。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明朝始建紫禁城不假,但由于明末战争,李自成闯入北京烧杀抢掠,他又见大势已去,离开北京之前,放火烧了紫禁城和无数的民宅。大火漫步整个北京城,老百姓纷纷逃离京城,那紫禁城最后只剩下角楼和“地基”了。角楼因为偏远,又挨着护城河,因而幸免。

多尔衮进到北京,一片狼藉。他急忙恢复生产,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在废墟.上建立了一座新的城池。紫禁城在明朝“地基"的基础上,重新复建。尤其到了康熙年间,一座暂新的紫禁城基本上竣工,彩绘、木雕、玉雕、石雕更为华美,古老的院落注入了清朝的特征。

由此来看明朝文物损坏严重一部分流失于世。



龙城猪立叶


明朝灭亡时是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入紫禁城,而后努尔哈赤攻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李自成在退城之前将故宫里值钱的全部搬出宫外,民间就有了李自成宝藏的事,一个失败者注定成不了事,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放任起义军烧杀抢掠,对这件事不管不问,最后只能等敌人打进来在仓皇出逃放火烧宫。
能拿走的拿走,拿不动的进行破坏放火去烧。


停格瞬间一秒


明朝江山历经二百七十六年,最后一位皇帝穷的军响都发不出,宫女太监都把值钱的物品偷出宫出售,可见当时处境有多艰难。许多官员私藏珍品及金银珠宝逃离事非之地,树倒猢狲散朝廷库房里还能剩下多少值钱的东西。从现代考古发掘出明代皇亲贵族陵墓还有厚葬之风,一部分宝藏都在当时的政府官员皇亲国戚及乡绅手中,如果国库里还有黄金白银那位皇帝也不会上吊。


老衲不怀春


中国历代王朝更迭,文物都不同程度惨遭洗劫破坏,其量之大,无法用金额衡量。但是清末不同,这是有别于历代王朝更迭,民智已开,公民意识抬头,人们对于主权国家的认识提升,因此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政府都会刻意去保护旧时代的文物,而不是放任不管。因此,虽然清末东陵被盗,紫禁城部分文物被趁乱盗窃等等,但是大部分文物能够得以保全。


天佑云鹤



张果老忠记


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灭明的。清军入关后,起义军败退前,当然会掠走、破坏、焚毁。后来起义军被消灭了,剩余文物基本都散落民间了吧。


浪淘沙1499


留下的,被溥仪运出去的,被溥仪赏出去的,被溥仪在逃亡路上丢掉的,在溥仪逃亡路上被抢去的,建国后有人捐回来的,故宫每年花钱在拍卖会上买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