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1 我媽比新冠病毒都可怕!

昨晚半夜,親戚家小孩「丟」了!

人人都在家隔離,一個 12 歲的小姑娘,半夜十一點,能去哪兒呢?

折騰了半個小時,孩子找到了:去了同小區她奶奶家。

奶奶開門:乖乖,大半夜你咋跑出來了?外面還有病毒?

小姑娘哭著說:我媽比病毒可怕多了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原來這孩子在家期間,天天被她媽罵,孩子對奶奶哭訴說:「我媽看我哪哪兒都不順眼,早上起床罵我,吃飯罵我,上廁所罵我,上網課罵我,做作業罵我……她的眼睛就是探照燈,專挑我的毛病,只要她能看到我,我就別想好過。她到底是不是我親媽?!」

當天,小女孩作業沒做好,媽媽又說她,後來小女孩藉口上廁所,逃出了家門。但小區封閉,她無處可去,在小區轉悠了半個小時,最後去了奶奶家。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這讓我想起韓國電影《女兒》裡的一對母女。

劇中的媽媽像全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深愛著女兒,每天給她做可口的飯菜,接她放學,但卻時刻盯著女兒的缺點,不允許她有一點不完美。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有一天是小姑娘的生日,原本媽媽狀態不錯,準備了一桌子菜,唱了生日歌,吹了蠟燭,可是小姑娘拿起筷子,媽媽畫風突然又變了:說了你多少次了,還用左手吃飯!……多大點出息,說你兩句就知道哭……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一點小事,引發一場母女大戰,最後媽媽把蛋糕甩在女兒臉上,弄得滿身滿地。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女兒長大會回憶說:她像全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深愛著我,但她給我的傷害,卻也和愛一樣多

明明很愛,為什麼說出來,做出來,卻是傷害?

2 把孩子養成仇人,錯在一個觀念

有媽媽說,我很愛我的孩子,可我們一到一起,我就忍不住批評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墨爾本大學心理學教授莉·沃特斯博士認為,你可能把孩子發展的焦點,放在了他的缺點上。

你覺得幫助孩子成長,最好的方法就是消滅他們身上的缺點。把短板都補上了,孩子不就完美了嗎?這樣孩子將來就不會受缺點的制約了。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你眼裡只有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就很容易對他產生負面偏見

孩子一門考了 99 分,一門考了 59 分,你是不是更關注那個低分?這就是負面偏見,即相比正面信息,人們對負面信息更敏感。

負面偏見原本不是壞事,我們的祖先身處嚴苛的環境,其大腦必須靈敏檢測到環境中的負面信息,找出潛在的危險:

  • 草間有動靜,那裡可能埋伏著一個獵食者;
  • 篝火旁那張不笑的臉,可能是一個潛在的敵人;
  • 跑得沒有別人快,意味著危險來臨時,我們將被落下……

嚴苛的環境下,放大那些「不對勁」,有助於提高我們倖存的幾率。但如今我們通常並不會面臨這種極端情況,過分關注負面反而讓我們看不到機會,看不到全局。尤其是在養育中,過於警惕,草木皆兵,反而容易傷害孩子。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負面偏見讓你的大腦選擇性地關注孩子的缺點,卻對他的優點視而不見。

  • 你只看到孩子不專注,卻忽視那些他著迷的東西;
  • 你因孩子某一次無禮而訓斥他,對孩子平常的彬彬有禮卻視而不見;
  • 孩子塗鴉,你總是關注他塗到線外的部分,而對他獨特的配色熟視無睹……

我們就像帶著有色眼鏡,鏡片自動過濾了孩子好的一面,留下的全是問題、缺點和不足。

這會給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學習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首先,你會不斷提醒孩子,批評孩子,甚至吼孩子,罵孩子;而孩子內心也憤憤不平,覺得你總是在苛責他,他做什麼都不能令你滿意。

其次,這會讓孩子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心理健康,並且容易產生自卑感,自我價值感低。

第三,只看到孩子的缺點,不利於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反而會強化其缺點。有些媽媽總在孩子面前嘮叨孩子的缺點和問題,罵他懶,罵他拖拉,這些缺點就很容易變成一種負面暗示,反而更容易把孩子推向不好的那一面。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明明很有想象力,寫作也很棒,但是數學卻一直在拖後腿,所以家長認為孩子的寫作、閱讀能力都不需要刻意練習,而是拼命地給孩子報奧數班,希望能提高孩子的數學水平。久而久之,不堪重負的孩子甚至連優秀的寫作能力都被消磨了。

3 從「補短」,轉變為「揚長」

我們都知道木桶理論: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根木頭。所以,要彌補劣勢,克服缺點,才能走向成功。

但如今的社會,是更需要一個沒有短板但各方面都不太出眾的人呢,還是一個在某一方面閃光發亮的人呢?

顯然,在互聯網時代,後者更容易出彩。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在養育中,我們也可以轉變一下方式,不妨從「補短」,轉變為「揚長」

「補短」,是從孩子的劣勢出發,你會盯著孩子的缺點,時時刻刻想著修正孩子。在孩子眼中,這是「挑毛病」「否定我」「修理我」,誰希望身邊時時刻刻站著一個監工呢?

而「揚長」,則是從孩子的優勢出發,優勢就是讓孩子充滿激情的東西,讓孩子變得樂觀、堅韌的力量,鼓舞他們追求夢想的內在源泉。對父母與孩子來說,還有比這更好的結果嗎?

《優勢教養》一書認為,與其嘮叨孩子改掉缺點,不如花時間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優勢。

那麼,如何做到從優勢出發呢?

❶發現孩子的優勢

有家長問:我的孩子總是玩電腦遊戲,也打得不錯,這算不算優勢呢?

《優勢教養》的作者莉·沃特斯教授回答說:「請

觀察他最後的精神狀態。他是無精打采、暴跳如雷的,還是精神抖擻、生龍活虎的?」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沃特斯教授認為,判斷孩子是否在某方面具有優勢,可以參考三個要素:

①優異的表現(擅長某事)

②充滿激情(做某事感覺良好)

③經常用到(願意做)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優勢就是我們擅長做、經常做,而且做的時候能滿懷激情。當你發現孩子做一件事時表現優異,對此充滿激情,而且經常會做,你就發現了他的優勢。

❷培養孩子的優勢

有個概念叫「最近發展區」,即孩子現有水平和孩子期望水平之間的那個區域。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從「最近發展區」入手,是幫助孩子練習提高自身優勢、培養新優勢的絕佳辦法。

我們若能巧妙、自然地給孩子搭建一個「腳手架」,幫助孩子參與練習,逐步提高指定任務的挑戰難度,讓難度保持在孩子能夠達到高度往上一點點的位置,來幫助孩子提高理解水平,那麼他就更容易達到他獨立發展時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個腳手架可以是鼓勵、建議、暗示、策略、技巧,以及設備或材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給予具體的演示,提供答案並予以解釋。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有個小女孩在音樂班遇到了一些挫折,哭著說再也不想去上課了,恨死彈琴了。

媽媽知道他不是一個愛哭的孩子,就建議她這樣想:「我不想去了,但我承諾過了今天要來,我是堅持到底,還是就此放棄呢?我這次放棄了,以後再遇到挫折怎麼辦?」

最後,小女孩鼓足勇氣,擦乾了眼淚去上課。

媽媽為了讓她安心,答應她會留下來看她排練。

好在,她比以往都更享受這次練習。在回家的路上,她全程都在跟媽媽討論她的勇氣。

4 卷兒媽有話說

從優勢出發也並不意味著忽視缺點,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缺點並予以糾正。

比如,關注孩子分數高的學科,它讓我們有機會去分析孩子在這門功課上的投入,研究哪些學習模式可以用於提高他的弱勢科目,而不是急於批評他。

養孩子該揚長還是補短?轉變一下觀念,讓養育更輕鬆,孩子更優秀

積極心理學家亞里克斯·林利曾說:「只有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我們才可能通過戰勝自身的劣勢獲得成功。」

領導力專家彼得·德魯克也曾說過:「那些非凡的領導者都在讓自己的優勢互聯,最終讓自己的劣勢變得無足輕重。」他毫不避諱地指出,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大堆缺點」,但如果把焦點放在優勢上的話,劣勢對我們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了。

把孩子發展的焦點放在他的優勢上,不僅會改變孩子,也會改變你。堅持優勢教養一段時間,你的大腦會把從優勢出發作為默認設置,你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優勢、伴侶的優勢、朋友的優勢,從而開啟積極正向的生活方式。

--

科學養育,快樂成長。一鍵關注 ,育兒路上少走彎路。

我是卷兒媽,3歲女孩小卷兒的媽媽,科學育兒實踐者與分享者,著有《好方法培養出最優秀的孩子》《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課》。分享科學育兒乾貨,推薦優質教育資源,與你一起輕鬆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