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苏城码” 开启苏州经济发展“提速之门

连日来,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牵头建设启用“苏城码”,经过数据测算显示红色、黄色、绿色,作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凭证和防疫人员查验的主要依据。“苏城码”精准防控的功能强大、便民利企服务效果明显,为苏州开启了发展“提速之门”。

“苏城码+体温检测”让出入通畅

在苏州各机关单位、银行网点、商场卖场、居民小区等场所,“苏城码+体温检测”的核验方式已越来越普及。记者在某银行营业厅看到,张贴着“苏城码”二维码和使用步骤介绍的公告栏摆放在入口醒目位置,每一位进来办理业务的顾客都要出示“苏城码”,显示绿色的再进行体温测量。

记者发现,“苏城码”大大简化了人流放行、物流通行的程序,提升了防控措施的效率。截至目前,“苏城码”访问量累计超过5亿次,超过700万人成功申领。

“码”上管理助力精准防控

“我们通过泛在感知技术,为分级精准防疫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实现‘码’上管理更加精准。”苏州市公安局科信处处长李晶说,“苏城码”能够更有效地管住重点人、放行健康人,使人流、物流管控又快又准。据介绍,瞒报谎报个人信息、骗取绿色“苏城码”的人员被称为“伪绿人”,通过大数据比对碰撞,他们无处遁形。苏州市公安局成立“伪绿人数据核查战队”,开展“苏城码”申报信息核查工作,“苏城码”上线运行的第一天,便发现“伪绿人”391人。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市民和返(来)苏人员主动诚实申领“红码”“黄码”,按规定主动居家观察。

多重过滤校验打造无形之盾

苏州市公安局牵头相关部门,制订过滤规则和校验算法,让“苏城码”赋色校验体系更为完善。据介绍,过滤规则包括实名制验证、“红名单”多维过滤等,对个人申报信息进行数据碰撞、交叉验证,通过多达10道工序的过滤、校验,申请人才能拿到“苏城码”。目前,苏州市公安局仍在持续完善“苏城码”平台功能、运行机制和赋色规则,同时依托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全面深化人员进网入格、闭环管理的9项任务,努力让系统更稳定、控人更精准、管理更高效。

(来源:《人民公安报》5版头条新闻中心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