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街道辦事處上班沒有編制一個月3500,工作很清閒,這樣的工作怎麼樣?

嚒嚒叄


“逢言職場”認為:作為有追求的職場人,在街道辦事處上班,沒有編制,月薪3500元,儘管工作很清閒,絕非長久之計的好工作。特別是年輕的、有理想的朋友們,更要慎重職業發展與選擇。

我一個朋友小凌,跟題主一樣,去年通過朋友關係進入了她家附近的街道辦事處上班,月薪3500,每天去上班就是打卡,統計一些報表,偶爾開個會,完成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等。玩手機、看報紙等是常態。晉升發展和轉入編制特別難,這樣“清閒的工作”一下子就看到頭了。今年小凌結婚了,面臨著房貸、生小孩等壓力。她老公在一家外貿公司任職銷售總監,收入也不是很穩定,家庭生活挺難的。

我們來具體分析:

一、看似收入穩定,沒有編制,合同工制,隨時可能被解聘

能夠進入到國家機構、事業單位上班,編制內的人員還好,薪酬雖然不算高,但是福利待遇好,享受很多福利,算下來整體收益還是不錯的。

但是非編制人員,即合同工,就完全不同了。看似很光鮮,類似於“公務員”,其實他們收入低,福利待遇一般,晉升發展或轉成編制特別難,沒有關係或者特別的能力,熬個10年也還在幹著同一件事情。唯一的好處就是有時候要託人辦個事,可能會多一些便利。

既然是合同工,當你合同到期,做不好的時候,或者單位領導有其他比你更合適人選時,你的替代性非常強,無核心競爭力的你非常容易被解除(不續簽)勞動合同而失業。

二、收入太低,生活太過安逸,面臨巨大壓力

整個國家機構、失業單位的非編制人員的薪酬待遇都是差不多的,簽訂勞動合同,約定低薪,享受最基礎的福利待遇。

在這裡上班,事情較少,工作技能不需要太好,能夠順利完成工作就行。所以長此以往,在這樣安逸的環境裡工作,個人核心競爭力缺失,萬一哪天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出去找工作就是“困難戶”了。

同時,每個人都是會面臨著許多的壓力,包括個人生存和發展,家庭經濟壓力,生兒育女,房貸車貸等等。如果自己的另外一半的工作收入不穩定的話,兩個面臨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會影響家庭大的和諧關係等。就跟案例中所提到的小凌一樣。

三、對職業發展不利,不適合35歲以下的職場人

在機構單位裡做非編制人員,他們的成長軌跡基本是死的,職業生涯一眼就望到頭了。如果能幸運的在機構單位裡生存下去,也許一輩子都只幹一件事情。

職業生涯道路單一,技能單一,經歷和經驗匱乏。每天很清閒的浪費了很多該奮鬥的時間,一旦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出來就不知道做什麼和能做什麼了。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在機構單位是很難得到順暢的成長的,特別是沒有關係的人。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建議35歲以下的人還是在職場,才會有更廣闊的天空和職場進階通道。

綜上,太過於安逸的生活不適合年輕人、喜歡奮鬥和挑戰的職場人。在機構單位上班,所需要具備的技能比較單一,接觸的人,工作和知識面,視野格局相對狹窄,不利於一個人職業長遠發展。

“清閒”的背後是高風險,越來越缺乏核心競爭力,欠缺職場技能。假如哪天離開機構單位了,非編制人員將會很難在職場適應和生存,晉升和發展。

任何行業都適用二八定律,非編制機構人員也是這樣的,所以大部分的合同工制人員都存在這樣的風險。

“選擇大於努力”,根據自身情況,早做規劃和選擇,給將來的自己一個更大的舞臺和期待。


歡迎關注@逢言職場,HRM,專注職場領域,分享實戰職場乾貨、走心成長心得、職場進階秘籍。感謝點贊、評論、轉發,分享知識,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