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很多家庭父母年邁久病臥床後,兄弟姐妹的關係大多變得很糟糕?你怎麼看?

谷歌地球發燒友


這都是兒女自私,不懂感恩。很多兒女,不講父母的大恩,只講對這個好了,對我不好了,認為父母偏心。做父母的,兒女多了,誰家也不會絕對公平。再說了,如果你不站在父母的立場考慮問題,你就只會認為對自己不好。不管具體情況如何,你只要想,父母養大自己不容易,不管誰管不管,我管,假如只有我一個晚輩,我不養父母了嗎?不和其他子女攀比,儘量盡責。人在做,天在看,孝敬父母天降福。


門外漢22


每每看到這樣的問題,心情總是不能平靜,思緒萬千,酸苦辣鹹,唯獨沒有甜。人人都說母愛偉大,世上只有媽媽好,而我卻從來沒有感受到母親的愛和溫暖。母親欺貧愛富,自私又勢利,說話尖酸刻薄,若不如她意,她能讓你生不如死!不是危言縱聽,從我記事起,就不記得母親哪裡對我好過。也許是我倆屬相不合,也許是我前世虧欠?亦或是因為我是老二?因為老大在父母眼裡是寶,老二是草!小時常想對我不好可能我是撿來的,小時家窮,偶爾殺只雞的話,母親總是把雞肉撕下來放盆裡,拆下骨頭給老大一塊,老三一塊,老四一塊,最後才給我一點,雖然我離她並不比別人遠。晚些時候給不要緊,只要能給點就行。偶爾也會分塊肉給姐妹們,我就等著,可是,等著等著,就沒有下文了!八十年代大包乾後,父母想找個幫他們幹活的,於是十八歲就給我定了本村一青年。指望結婚後一切會改變,結果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而我卻是比以前更聽話了,更知道孝順父母了。總是把自己不捨得吃的用的送給爹孃,想換他們的心,結果只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我不恨父母也怎麼對我,只當自己是撿來的,我得報答養育之恩!母親對孩子的區別是很大的,叫她大女兒三女兒都是大丫來三丫來,叫我則是什麼他娘!那一臉的惡毒樣實實令人傷心!我還是該去則去,一如既往,只因為她是我娘!有農活了,我跟老公首當衝!而別人,在娘眼裡是沒有時間來幹活的,人家得工作,忙!現在父母老了,經常住院,我因為父母老不拿我當人離開了村子,因此我得跑十幾里路開車把她接到醫院。陪著打完針再送回家去。兩個老人輪流著住院,我一人照應不了,大著膽子第一次求她跟其他姊妹說說,輪流照顧看護,結果是人家都忙。不能說!不知她怎麼跟她那些孩子說得,現在還都對我一包的意見!唉!往後的日子裡,父母越來越老了,姊妹的親情也越來越遠了!離幹仗的日子也不遠了!


家和萬事興66888


這就是一個家庭,對子女從小的教養問題,父母對子女教育比較好的,長大後素質內涵各方面都比較好。

我自己父親已去世15年了,去世前住院,整整住了一年,像這種情況下,每天一天到晚都要有人守著,我有六兄妹,我哥是老大,為了每天照顧我父親,一切都是我哥安排好的,因為大家都要上班,白天就是我媽一個人在那裡照顧我父親,晚上就我們兄妹輪著到天亮,那時就我離家裡比較遠,有60多公里路,就沒有輪我照顧父親,但是我每個月都會去看望父親。

說明我們的兄妹很聽話,團結,一切都聽從我哥的安排,父親病重,住院一年,大家輪著照顧一年,也是很不容易的,父母年老有病,子女照顧好的,也是父母從小對子女教養好出來的成果。


笑口常開254742342


我們家有八十二的母親,也老了許多,我不是一個好孩子,小時候母親天天揍我,因為又懶又饞,誰家大部分是哥哥出力,而我們家弟弟出力了因為我懶,弟弟出力累了不少毛病,而我沒有大毛病,我是家裡的長子一切事就要承擔起來的,我計劃著也不用弟弟養老,他愛養就養,不養我也不找他,我母親就愛跟著我過,老天保佑我沒有病就行了


用戶4597571981984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公,我外公的孩子比較多,以前家裡也窮,日子過得很苦,我外公是一個人過的,兒女們有空了大家都會看望一下,日子也算過的自由自在。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越來越差,我外公的腦子也不好使了,也常常得病,就跟著我二舅過在一起了,然而矛盾也出來了。


第一是做飯問題,以前我媽我姨到我外公家裡,那時的日子很快樂,也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記憶,我特別開心,兒女們去的時候自然要為我外公做頓飯,有時候去的人多大家坐在一起吃飯特別開心,但是到了我二舅家,吃飯就成了問題,二舅家做一次兩次飯可以,頓頓做飯,我舅倒沒說什麼,但我舅媽就不高興了,還有我舅的孩子意見蠻大的,肯定是不歡迎我媽這些姊妹們。

第二財產問題,我外公還有一些存款,當然我也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外公兒女多,女兒照顧外公,我舅家以為他的這些姐妹們是衝著外公的錢來的,總認為我外公會把錢給了女兒,雖然沒有明說,但背後裡早已鬧翻了,我媽因為忙,沒有太多的時間看望外公,因此可以置身事外,這件事也使這些兄弟姐妹們出現了隔閡。


第三就是給老人看病,我外公得病了,如果花的錢多,我舅舅不打算給老人看病,其他的兄弟姐妹看到這樣的情況肯定不高興,住院我舅也不常去,當然也許是有意躲著兄弟姐妹們,讓我這個作外甥的很是為難。

兒女們成家了,都各自有各自的家庭,自然會發生很多這樣的矛盾,不過以後,農村的兄弟姐妹也少了,這樣的現象會越來越少,作為老人,誰願意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使孩子們的關係變得很糟糕,有句話叫樹倒猢猻散,這個比喻也許不恰當但很形象。


鄉村小二哥


俗話說“床頭百天無孝子”,很多家庭父母年邁久病臥床,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變糟,根本原因還是伺候老人。

在我們農村,有很多這樣的事,老人一倒下了,子女就得照看老人,有些願意出錢的出錢,有些願意照顧的照顧,有些又不出錢又不願意照顧,這樣的人往往會是矛盾的根源。

我奶奶摔倒臥床不起,都是我母親一手照顧,父親的兄弟姐妹也都指望不上。我的母親是個很孝順的女人。那時候也沒有錢,全指望母親一個人盡孝心。大伯家大嬸從來都不搭把手,他們家有錢也不出錢,兩個姑姑都出錢,後來我們都沒要,因為她們都沒有多少錢。

我母親就這樣照顧了兩年,在這兩年中,也和大伯家關係越來越差,就是因為他們不管不問,不單純從錢上面說,最起碼情也沒有,讓人憎恨。老人辛辛苦苦把他們養大,不僅沒有回報,個個都指望不上。

如今,我母親也臥床不起,家裡就我這個獨子,我和父親也一樣一起盡心照顧她。

父母年邁臥床不起,兄弟姐妹之間關係變得很糟糕,是因為:

誰來照顧老人,怎麼樣照顧老人成了最大的問題。

如果不請保姆伺候,幾家人就得輪流,如果有一家不願意出人伺候,就會成為其他幾家的“公敵”,以至於敵對其他幾家。如果請保姆就要出錢,不出錢的一家就會得罪其他幾家,所以,由誰來伺候老人這個問題是兄弟姐妹之間關係變糟的最大根本問題。

對老人的孝順程度

有些人特別孝順老人,有些人見到這種情況卻敬而遠之。孝順父母的人看不慣不孝順父母的兄弟姐妹。無論不孝順的一方怎麼做,還是會不會做,都得不到孝順一方的認可。如果曾經不孝順,現在假惺惺,更會影響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有些事情不是用嘴說就行,怎麼做才是關鍵。

老人的財產分配

老人已經這種情況了,如果遇到老人名下有房或者有財產,在分配不均勻的情況下,不僅會引起幾個兄弟姐妹對待老人的態度,而且還會引起兄弟姐妹之間的不和。

所以,很多家庭遇到老人年邁臥床不起,兄弟姐妹之間關係變得糟糕,多半是因為各自家庭的根本利益,誰出錢,誰來照顧,怎麼照顧,這是他們關係變淡的根本原因。


豌豆說情感


為什麼很多家庭父母年邁久病臥床後,兄弟姐妹的關係大多變得很糟糕?你怎麼看?

一個家庭父母要是年老多病臥床不起,看病費用就要分攤到兄弟姐妹身上。攤多少都有意見。所以父母要是老了沒錢真的是不行得。我有個親戚父母也是年老多病,一年要住幾次醫院。費用兄弟姐妹都要分擔。可是這個說你家條件好要多拿點。那個說:我們沒拿父母什麼錢,該你負擔。2005年時候西部二線城市有個民企老闆,他母親重病住院,要18萬元,可是四子妹就老大一個人承擔所有費用,其他子妹都不出錢,看也不想到醫院來看。後來老大發話:誰要是明天不到醫院來,就不要來公司上班了。結果第二天都來看老母親。


鬱金香137652766


雖然都是父母生的孩子,同樣都要照顧父母,但是每個人的想法、做法都不一樣。

孝順一點的多照顧父母是應該,多出點醫藥費也沒什麼,都是自己的父母。

但是,人心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吧,我父親前段時間,因為酒精肝硬化腹水,要住院治療。我們兄弟姐妹之間雖然輪流一人給父親送飯照顧一天。但是因為,每個人都還要工作,每個人做法,想法都不一樣。

我大哥,做生意比較忙,輪到他的時候,他送飯去給父親了就去上班,剩下的就是嫂子送。嫂子雖然二婚嫁給我哥,對我們都挺好,對仔仔、仔女也都是盡心盡力的照顧。可能是她對她孃家父母,不管是金錢還是物質都補貼比較多,就想著我和妹妹出嫁了也應該承擔一樣的醫藥費。不是我和妹妹不願意均攤醫藥費,而且父母的徵收款是他們兄弟三拿完了,一分我和妹妹都沒得,既然有想法,我們都沒有說出來,但彼此也感覺到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微秒的變化。

到二哥家的時候呢,二嫂就不說醫藥費均攤,因為她心理明白。但是,二哥他們也是忙賺錢,一天,就拿飯去了就去做工了,很少陪伴父親在醫院。有時候醫生找家屬父親就生氣,說了二哥他們都是不管,每次都是我或者他爸爸過去照顧。多照顧父親也沒什麼,就是覺得心理不舒服,心理不平衡多少。不說那麼多了……家家都有每家的“家經”。多多理解和包容吧!


梁姐情感解答


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父母年邁,久病臥床,原先你好我好的兄弟姐妹關係,大多因利益之爭變得很糟糕。這也是很多有多個子女的老人,老來晚景淒涼的原因。

老家一鄰居,仨兒子,一閨女,兒女相繼結婚後,倆老人的身體也每況愈下。一開始,倆老人跟大兒子過,二兒子和小兒子每月給點兒錢。後來老人身體越來越不好,大兒媳不願意再照顧,就提出每家輪流過倆月,二兒子和小兒子也答應了。他們的媳婦不樂意,但嘴上也不說,就是時不時地給老人臉色看。老人心裡憋屈,也不敢跟兒子說,怕激起家庭矛盾。仨兄弟之間的關係也沒以前那麼和睦,都認為自己照顧老人花的錢多,不公平。

後來,老頭中風了,半邊身子不能動,話也說不利索,仨兒媳誰也不願伺候,仨兄弟之間也因為贍養費徹底撕破臉。老太太帶著中風的老頭住在大兒子家的一偏屋裡,兒子兒媳誰也不問。老人女兒回來也無可奈何,她自己條件有限,不能把老人接到身邊,只好三六九往回跑,照顧老人。沒過幾年,老頭就去世了。老太太一個人更加孤苦,主要還是女兒回來照顧,跟哥嫂的關係也越發不好。

過去人們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以為子女越多,老來就越有保障。可到頭來才發現,子女越多,推諉扯皮也越多,能養自己的其實也就那麼一兩個。所以,想要老有所依,不在子女多少,而是看子女對父母有多少孝心。

誰都有老的時候,善待父母,就是善待以後老了的自己。


如月微光


我父親83歲,第一次住院就是大手術,一臺手術費用就是83400多,孝行和金錢,絕對是金錢重要,沒錢藥都給你停了,你再孝就算跪在醫院門口,也沒人給你送錢,兄弟姐妹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誰能給錢?如果醫療免費,全國人民都是孝子。真是一言難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