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走出误区,防治支气管哮喘有良效

近10年来,我国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态势,中国大陆哮喘疾病发病,到1.97%,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哮喘总患病率1.02%,2002-2011年从0.91%上升北京、上海哮喘的发病率仍然上升了一倍多。全.国儿童哮喘发病率在0.91%,在2000年上升到1.5%,60%左右的上升率,从治疗上看,临床哮喘控制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支气管哮喘主要是一种过敏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的发病是遗传、个体和环境三方面因素造成的。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部分患者反复发作。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走出误区,防治支气管哮喘有良效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症、咳嗽等范畴,中医治疗哮喘有几千年历史和良好的疗效。历代医家多认为痰为百病之源,痰饮伏肺为哮病之“夙根”。 患者宿痰伏肺,再因复感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 引动宿积之痰、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肺气宣降失常,气促喘息。中医将哮喘分为发作期的冷哮、热哮、风痰哮、虚哮和缓解期的肺气亏虚、脾气亏虚、肾气亏虚等证型。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们总结出一套根据不同体质,辩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但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还有很多患者对哮喘认识不清,造成了在误区中徘徊,使哮喘反复发作,以至于迁延多年备受煎熬。2016年第十七次全国哮喘会议发布的结果显示,目前哮喘患者的控制达标率仅有28%左右。所以我强烈呼吁,患者必须走出下面的认识误区,清楚科学地认识哮喘这个疾病,才能够达到治疗预后好,生活质量高的目的。

  • 认识误区1:哮喘无法控制。所性不治,喘重了才用药
  • 认识误区2:治疗症状一缓解就停止用药,不再看医生。
  • 认识误区3:哮喘治疗只依赖药物。不注意环境,生活习惯
  • 认识误区4:怕药物上瘾、不坚持规律用药。
  • 认识误区5 不认识中医调理体质对哮喘控制的重要性,发作了才了去治。


走出误区,防治支气管哮喘有良效


目前,虽然哮喘不能完全根治,但哮喘的防治已经达到较先进的水平,是可以达到完全临床控制,长期不再发作。关键在于患者能不能够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尤其服中药不只是平喘,而是从体质进行调理,改善你的机体免疫状态,使很多难治性哮喘得到良好控制。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独特,内容极为丰富,包括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秘方、验方、膏药敷贴疗法、穴位埋藏疗法、针灸治疗和割治疗法等,使很多难治性哮喘得到良好控制。尤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更为显著。

但目前,还有很多人没有得到正确诊断和正确规范化治疗,认为哮喘治不好,依从性差,觉的喘好点了,就停药。使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健康和生活质量。还有一些人对吸入药有疑虑。殊不知呼吸道局部用药的好处,所以要让患者掌握一定的哮喘治疗的相关知识,了解哮喘是一个慢性疾病,要有较长的治疗过程,坚持用药,进行气道反应监测,特别是当症状消失后,不能随意停药,药物减量和停用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另外,哮喘患者自我防护是十分重要,要尽量远离过敏原,要避免感冒,哮喘才会达到完全控制。哮喘患者不是发作才来看医生,要坚持长期的医生监测和管理。应该知道控制哮喘就是单纯的药物治疗。患者应该定期门诊复查,医生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包括自我监测、自我管理,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能达到哮喘完全控制,长期不在发作的目标。只要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哮喘可做到完全控制,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