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真的与阿巴亥有暧昧关系吗?

庭州行者


代善作为褚英失宠后努尔哈赤事实上的长子,曾一度成为努尔哈赤中意的继承人,但是原本炙手可热的代善忽然因为与其继母,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继妃阿巴亥传出绯闻,因此触怒努尔哈赤,并且其声誉也受到打击,从此失去了成为努尔哈赤继承人的可能。代善真的与阿巴亥有过暧昧关系么?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曾将矛头指向了后来即位的皇太极。


代善与阿巴亥的是非恩怨: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们都会知道阿巴亥这位清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女人,很多人认识她都是因为她在努尔哈赤死后被逼殉葬的事件,其实,在件事情发生之前,阿巴亥就有过一次在历史上公开露脸的事件那就是在清初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的代善私通阿巴亥事件。


事件的主角之一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也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生母,阿巴亥比努尔哈赤小31岁,又生的容貌美丽,所以在努尔哈赤的晚年深受宠爱。而事件的另一个主角则是努尔哈赤一度中意的继承人,事实上的长子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他在努尔哈赤晚年统一女真诸部和蒙古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有勇有谋和能征善战而一度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甚至有传言说代善已经被努尔哈赤暗自立为储君。

就在阿巴亥和代善圣眷正浓之时却被努尔哈赤的一个小福晋告发二人私通。努尔哈赤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这位叫德因泽的小福晋告发的事情基本属实,但是碍于此事为家丑,所以这一番调查实际上是低调进行的。经此一事,阿巴亥失宠于努尔哈赤,相比阿巴亥来说更为悲惨的是代善,他不仅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更因为私通一事名誉扫地。这种情况下的发生,让代善基本失去了成为努尔哈赤继承人的可能。


皇太极费尽心思编织的阴谋:

后金初建时,保留有浓厚的游牧民族习俗,即老汗王去世后,继任者会将老汗王所遗留的嫔妃尽数收归己有。这在当时的汉人眼里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但是在满洲人眼中,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阿巴亥与努尔哈赤年龄相差悬殊,作为继母的她实际上此代善还要年轻,和努尔哈赤基本上可以说是两代人了。当时努尔哈赤已经年老,阿巴亥与代善所谓的私通,实际上并不一定有所谓的男女关系,而可能只是讨好代善,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已。包括德因泽的告发,也只是说阿巴亥给代善送吃的、深夜出宫去代善府邸与其私会、在宴会上于代善眉目传情等。这些所谓的罪证现在看来似乎很有捕风捉影的嫌疑。人们也因此认为德因泽是受到了皇太极的指使。由于努尔哈赤生前一直没有明确继承人,所以,皇太极一直对后金的汗位有所觊觎,而阻挡他同样汗位之路的一个是努尔哈赤中意的继承人代善,另一个就是其母深受宠爱的多尔衮。只要扳倒了这两个人,皇太极大汗的路上将再无羁绊。后来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死后被逼殉葬时,曾经的告密者德因泽也一同被逼殉葬了。德因泽的结局,更像是被皇太极灭口。



说代善和阿巴亥是完全无辜的,我看未必,但是两个人的关系也未必有德因泽描述的那般不堪。这件事情,打倒了代善,打击了阿巴亥,打醒了努尔哈赤,而幕后的指使者皇太极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成为了该事件的最大赢家。


历史课课代表


阿巴亥是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满泰之女,12岁嫁给了比自己大31岁,拥有七位妻妾的努尔哈赤,成为最受宠爱的第四任大妃(大福晋),育有三子,分别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阿巴亥姿容貌美,颇有心机。满泰死后,叔父布占泰成为乌拉部首领,为了不被力量强大的建州女真吞并,布占泰把12岁的侄女阿巴亥嫁给了时年43岁的努尔哈赤。年轻貌美的阿巴亥深受宠爱,13岁被立为大妃,并接连生下三个儿子。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亲自率兵征讨乌拉部,布占泰逃往叶赫,乌拉部灭亡。阿巴亥凭借高超的手腕不仅没有受到半点牵连,而且用枕头风鼓动努尔哈赤将八旗中的三旗分别交给三个儿子掌管。尽管努尔哈赤雄风不减当年,可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阿巴亥看着老汗王一天比一天衰老的容颜,自然要考虑自己和三个儿子的后路。

后金是少数民族,一向有收继婚的习俗,父死子娶继母,兄终弟收寡嫂,努尔哈赤也考虑在自己死后,让次子代善继娶阿巴亥为妻。

代善比阿巴亥大8岁,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材不说,还是四大贝勒之首,下一任汗王的热门人选,心机深沉的阿巴亥自然对代善另眼相看,刻意笼络。天命五年(1620年),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告发阿巴亥与代善之间有奸情,还列举了两个理由:

一.大妃送食物给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受而未食,但代善却受而食之;

二.大妃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举行聚会时刻意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

努尔哈赤派人查证,所列举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两人之间有奸情。俗话说“家丑不外扬”,努尔哈赤以私藏金银之罪将阿巴亥“离弃”,打入冷宫,带着两个儿子住在小木屋中自己生火做饭。

为了惩罚她的“不忠”,努尔哈赤立了三条规矩:一是不准她再与任何人来往;二是不准她听信谗言;三是与她分房而居。这一年,努尔哈赤62岁,阿巴亥31岁。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后,立即召回打入冷宫一年多的阿巴亥,重新立为大妃。看来努尔哈赤只是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让妻子吸取教训,也说明他对阿巴亥确实荣宠有加。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七月,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前往清河汤泉疗养,不久后病逝,享年68岁。四贝勒皇太极继承汗位,以父汗遗命为由,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无奈之下自尽而亡,年仅37岁。有意思的是,当年主动揭发奸情的德因泽也同时被逼殉葬而死。有人认为,德因泽揭发奸情是皇太极为了登上汗位而故意搞的暗箱操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压代善,使其失去继承汗位的资格。代善原本是努尔哈赤属意的太子,奸情被揭发后,努尔哈赤废除了代善的太子之位,虽仍为四大贝勒之首,但威望已大不如前,最终皇太极以高明的政治才能被拥立为新汗王。


历史茶坊


阿巴亥(1590--1626),乌拉纳喇氏,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之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仅十二岁的阿巴亥嫁给年长自己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两年之后,阿巴亥战胜其他七位侧妃、庶妃,成为大妃(相当于以后的皇后)。

关于阿巴亥,史书称其“嫉妒”、“有机变”、“有丰姿”,可见此时的阿巴亥风华正茂,不仅聪明活泼而且美貌异常。但正是这也给阿巴亥带来了不少麻烦,其中一个就是她和大贝勒代善的绯闻。

天命五年(1620),庶妃代音扎向努尔哈赤告密,称阿巴亥曾两次送饭给代善,受而食之;又给皇太极送饭,受而未食。阿巴亥每天三番两次地派人到代善家。努尔哈赤听闻后十分气愤,废除了阿巴亥的大妃地位。

实际上代音扎的话是有漏洞的,因为深居宫中的代音扎可能会知晓阿巴亥的行动,但是又如何了解代善、皇太极两位贝勒的行动?就算阿巴亥却有讨好代善的行动,也应该是希望身为大贝勒的代善能多照顾自己和年幼的孩子。


老照片


历史上阿巴亥指孝烈武皇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生母。

阿巴亥最后是被努尔哈赤明文遗照要求他殉葬而死。而按照满八旗规矩,阿巴亥是不能殉葬的,一是她为大妃,二是她为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生母。但是扔被努尔哈赤要求殉葬。这其中的原因,有后人猜测是因为代善与阿巴亥的不正当关系。而这个猜测正不正确,我下面会分析一番。

看先来看看努尔哈赤与阿阿巴亥的情感关系。阿巴亥十分美丽 ,12岁就与努尔哈赤成婚,16岁诞下济格。努尔哈赤十分宠爱阿巴亥 ,若干年后立为大妃。这是可以说明努尔哈赤与阿巴亥感情啊真挚稳定的。按道理来说 努尔哈赤是不应该做出这种要求阿巴亥殉葬的事的。

再来看看努尔哈赤这个人。可以说努尔哈赤的一生是在战争中度过的,统一女真 与明朝争夺疆土。努尔哈赤虽说有雄才大略,但是面对大明,朝鲜,蒙古,女真被夹在其中,时刻都受着威胁。尤其是在宁远城下,袁崇焕多次击败努尔哈赤,使得他一度丧失信心。

再来看看女真当时的制度—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一手创立,以推选为核心。既能够带领族人去争夺肥美的土地与食物的有才能之人,可以被推举为汗王。而阿巴亥在这八旗制度种 ,她的三个儿子占了两旗。而努尔哈赤更是让自己的儿子代善照顾阿巴亥母子,而在这期间,有小妾向努尔哈赤告状阿巴亥与代善有暧昧关系。而努尔哈赤作为如此雄才大略之人,又怎会去管这些男女之事。而事实是努尔哈赤认为二人的接触会阻碍八旗制度实行,这种绊脚石,努尔哈赤必须铲除。

可以看出,阿巴亥殉葬且不说是不是努尔哈赤对于她与代善不正当关系的不满,阿巴亥与代善的关系恐怕也只是那位小妾的乱言之语。


一愚雨遇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也是最后一任大妃。布占泰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把年仅12岁的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后者已经43岁了。

阿巴亥天生丽质,她到来后,如鹤立鸡群,二年后就被封为大福晋。这体现了努尔哈赤对她的宠爱,也有借此笼络乌拉部落的意思。阿巴亥有一定的处事能力。在丈夫纵横沙场时,阿巴亥能身体力行,跟各下属的女眷搞好关系,这无形中帮助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布占泰和努尔哈赤最终还是闹翻了,布占泰用箭射了自己正怀着孕的媳妇即和硕公主爱新觉罗·穆库什——她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女,努尔哈赤有了借口便灭了乌拉部。而机敏的阿巴亥肚子争气,她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英勇善战的儿子。由于稳坐了大福晋的宝座,她的三个儿子掌管了八旗军队中的三旗。

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告发,引出“大妃事件”。她说阿巴亥经常三更半夜出宫到代善家去;部落聚会时,精心打扮的阿巴亥总和代善眉来眼去;还不时地送礼物与食品给代善。努尔哈赤调查后属实,即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阿巴亥“离弃”。代善在努尔哈赤心中也不再有储君的资格了。

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真的与阿巴亥有暧昧关系吗?

我认为,这叫无风不起浪,当然是真的。

1.在满族的传统中,有大量的与蒙古族一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父妻子承,弟娶兄妻属正常现象。阿巴亥与努尔哈赤相差31岁。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要嫁给他儿子,不出意外的话是铁板钉钉的事。而大儿子嗜英已被努尔哈赤杀死了,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就是代善,显而易见地,阿巴亥心目中已当代善是未来的丈夫了。于是,发生了这样的行为。

2.代善是后金的四大贝勒之首。努尔哈赤曾有传位于他的表示。人前人后,努尔哈赤不止一次地说:自己百年之后,要将年幼的孩子交给代善与阿巴亥抚养。这样,代善便成了人们心中未来的汗王。阿巴亥是聪明的,她当然希望在大汗故去后有个靠山。她想依托代善的政治地位,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创造锦绣前程。所以,首先向代善伸出了橄榄枝,二人便🈶了通奸行为。

3.至天命五年,努尔哈赤已经六十多岁了。而阿巴亥才三十出头,正是女人生命之花开得最旺盛的季节。显然,妻妾众多、老态龙钟的努尔哈赤已无法满足阿巴亥的生理要求了。所以,就提前与自认为是第二任丈夫的代善发生了不伦关系。


希望星晨58298869


代善与阿巴亥“暧昧关系”的暴露起源于“德因泽告密事件”。

德因泽,是努尔哈赤一生所娶的十六位妻子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小的一位。

天命五年(1620年),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发了关于大妃阿巴亥的三个不检点的行为:

第一,大妃阿巴亥曾暗中送给代善与皇太极食物,皇太极是“受而未食”,而代善却是“受而食之”,并且表现的非常高兴;

第二,大妃阿巴亥曾多次背着努尔哈赤陪人前往代善家中,并且多次在聚会上打扮艳丽还同代善眉来眼去;

第三,大妃阿巴亥曾几次深夜出宫,去向不明。

德因泽告密后,努尔哈赤迅速进行了调查,并向代善与阿巴亥进行对证,结果显示德因泽所言属实,同时代善与阿巴亥均对此是供认不讳。

起初,努尔哈赤并不认为这是多么严重的事情,毕竟在此之前,努尔哈赤已经在先后废黜他的弟弟舒尔哈齐以及他的长子褚英的继位人资格并且将二人处死后,确立了代善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同时留下了将阿巴亥及他的三个儿子托付给代善的旨意。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当时的满洲人,汉化程度并不高,父亲去世后儿子迎娶自己父亲年龄较小的妻子,或者是兄长去世后小叔子迎娶嫂子的事情并不少见。且不说汉朝时候的王昭君、唐朝时候的文成公主都是先后嫁了几任丈夫,就连努尔哈赤的第四女穆库什公主,先是嫁给了额亦都,而在额亦都去世后,她又嫁给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所以图尔格对于穆库什公主所生的儿子,也就是康熙初年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而言,即是兄长,又是继父。

但是俗话说“三人成虎”,这件事情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发酵,对于此事的描述也远远超过了事件的真实状况。最终努尔哈赤做出了裁断,阿巴亥与他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被驱逐出宫,并被努尔哈赤冷落,直到一年之后,才重新被努尔哈赤召回宫中。代善虽然没有受到实际的处罚,但是却为努尔哈赤所厌恶,最终在“硕拓潜逃事件”后,被正式罢黜了继位人资格。

至于德因泽为什么要向努尔哈赤告发代善和阿巴亥的“暧昧关系”,据分析这是受到了皇太极的指示。

皇太极希望通过德因泽告发,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其一,打击代善,动摇代善的储君地位;其二,挑唆努尔哈赤与阿巴亥之间的关系;其三,借助努尔哈赤对于阿巴亥的厌恶,进而打击、排挤阿巴亥的三个儿子。这些都是他在为自己顺利继承汗位所做出的的努力。

与此同时,告发阿巴亥对于德因泽来说,也是一次争宠和提升地位的机会,在阿巴亥被努尔哈赤驱逐出宫后,德因泽的地位显著上升,甚至获得了与努尔哈赤“同桌共食”的待遇。

当然,从最终的结局来看,代善毫无疑问是这一事件的最大、也是唯一的受害者。

阿巴亥与代善的“暧昧关系”,更多的可以看成是一种政治利益关系。

首先,阿巴亥希望同代善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在为自己的儿子们谋求政治靠山。

前文中也说到了,此时代善是努尔哈赤确定的接班人,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将要继任成为后金大汗。在此情况下,阿巴亥主动与代善良好的关系,以确保自己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生命安全,甚至可以通过代善获得更好的发展。即便不是为了将来做打算,代善作为“四大贝勒”之大贝勒,坐拥两红旗的实力,能够支持并且帮助他的三个儿子,也是她非常希望和期待的事情。

其次,阿巴亥不仅仅是在向代善示好,对于皇太极也有同样的“送饭行为”。

努尔哈赤时期的“四大贝勒”,除了大贝勒代善,还有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以及四贝勒皇太极。阿敏、莽古尔泰,一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一个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但是两个人都是有勇无谋的赳赳武夫,政治前途并不明晰,所以阿巴亥果断选择了示好代善和皇太极,这也可以看出阿巴亥这样结交“四大贝勒”的行为并不“单纯”。

再次,这个时候的阿巴亥多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野心”。

阿巴亥结交代善,与代善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是代善即位,自己有了托付之人,如果代善没有即位,那么代善也会成为自己儿子们的支持者。不管怎么样,拉拢到了代善也就相当于有了强大的政治靠山,保证的自己以及自己三个儿子的安全,同时也要为保证未来的权势地位。

至于代善方面,与阿巴亥的“暧昧关系”,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阿巴亥只有三十岁出头,容貌美艳,而代善对于处理与女人的关系,一直是他的“硬伤”,包括他对于继妻的言听计从以及对于林丹汗遗孀苏泰太后的垂涎,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则是代善政治眼光的局限以及处理问题的不成熟,最终让自己身败名裂,痛失汗位继承权。

而最终,阿巴亥也只能落得一个被逼殉葬的结局。

《清太祖实录》中,对于阿巴亥的殉葬有着这样的记载: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历史上关于阿巴亥的殉葬也有着三种说法和推断。

第一,阿巴亥确实是努尔哈赤下令殉葬的,但这却与努尔哈赤将其托付给代善的旨意有所矛盾。

第二,是“四大贝勒”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只能自缢随努尔哈赤而去。

第三,“四大贝勒”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不从,被皇太极用弓弦勒死了。

但是不管哪种说法成立,都与阿巴亥同代善此前的“暧昧关系”密切相关。

努尔哈赤觉得他生前的时候阿巴亥和代善做的有点过分,因而自己脸上挂不住,所以让阿巴亥殉葬,这有可能。

对于阿巴亥结交、讨好“四大贝勒”的行为,暴露了其政治野心,引得了努尔哈赤和“四大贝勒”的警觉,进而让其殉葬,也有可能。

而为了打击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使其丧失即位资格,进而逼迫阿巴亥殉葬甚至直接将其绞死,也有这样的记载和说法。

但是不管最终的原因是什么,年仅三十七的阿巴亥只能以身死殉葬的结局收场,而她也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雍亲王府


首先我想要纠正一下这个题目出现的问题,皇太极和代善属于同辈,皇太极应称代善为哥,他们同属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历史上代善和继母阿巴亥真的有暧昧关系吗,努尔哈赤曾想让阿巴亥陪葬是因为和代善有私情吗?

《独步天下》努尔哈赤剧照


阿巴亥与努尔哈赤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是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任大妃,最受宠爱的一个。布占泰当时为了不让乌拉布灭亡,便与已经统一建州大半部落的努尔哈赤联姻,把年仅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已经43岁的努尔哈赤,而当时的努尔哈赤已有七位妻妃,阿巴亥是由布占泰亲自送到建州女真的费阿拉城。

两年后,13岁的阿巴亥就被封为大福晋。作为一个既无资历又无子女的少女来说,这份殊荣除了努尔哈赤对于和乌拉部关系的考量,更多的是由于对她的宠信。

《独步天下》阿巴亥剧照


阿巴亥年纪轻轻,就成为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不光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还因为阿巴亥的能力。她在努尔哈赤征战沙场的时候,为了帮努尔哈赤笼络人心,便跟各下属的女眷搞关系,因此她在无形中帮助了努尔哈赤很多。


后来布占泰和努尔哈赤翻了脸,拿箭射了自己正怀着孕的媳妇(和硕公主爱新觉罗·穆库什),于是努尔哈赤灭了乌拉部,阿巴亥凭借她的机敏稳坐大福晋的宝座,她的三个儿子,也因嫡出因素,掌管了八旗军队中的三旗。

如果努尔哈赤没有阿巴亥,便不会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英勇善战的儿子。

阿巴亥因被告发与代善相好被废

代善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亲封的四大贝勒之首。努尔哈赤不止一次的跟身边人说想在自己百年之后将年幼的孩子交给阿巴亥和代善抚养,在后金有收继婚习俗,因此代善便成了诸人心中未来的汗王。

《独步天下》张睿饰代善


阿巴亥希望在努尔哈赤故去后在后金政权中寻找靠山,而阿巴亥与代善相好,是因为代善天生性格温和,对人心软,想依靠大阿哥的政治地位,给自己的三个儿子铺路。在天命五年由于努尔哈赤小福晋德因泽的告发,引发了大妃事件:小福晋德因泽告发说大福晋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说举行聚会时,大福晋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努尔哈赤派人调查属实,但由于家丑不可外扬,即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阿巴亥“离弃”。

而代善也因此失宠,在努尔哈赤心中被剔除了储君资格。

德因泽和阿济根因告发有功,她们的地位迅速上升。然而,努尔哈赤占领辽阳之后,立即召回离异了一年的阿巴亥,将其重新立为大妃。由此可见,努尔哈赤仍旧对她有留念,他需要她为自己的事业助阵。

努尔哈赤因出征重伤,自知大限已到,命人去请大福晋阿巴亥见面。阿巴亥从命后,从今日沈阳市乘船溯河相迎,两人商讨关于代善辅政、多尔衮继位等秘事。几天后,努尔哈赤因毒疮突然发作,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阿巴亥被逼殉葬

努尔哈赤死后,年仅35岁的皇太极就抓住时机,乘乱率几位大贝勒闯入阿巴亥的后宫,传达所谓的“帝遗言”,强迫阿巴亥从先帝之命殉葬。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太祖武皇帝实录》)

而阿巴亥被逼殉葬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努尔哈赤的遗言。努尔哈赤曾经留下要让阿巴亥殉葬的临终遗言,虽然都说努尔哈赤留下的只是口谕,没人知道真假。但除了皇太极、代善证实这个口谕之外,阿巴亥自己生的儿子也都承认了。

《独步天下》皇太极剧照


2、与代善的私情。阿巴亥与代善的事情曾经得到努尔哈赤首肯的,努尔哈赤的意思是自己死后,阿巴亥可以跟代善一起过,但努尔哈赤没想到他还没死就发生两人有私情的事。虽然此事有被陷害的嫌疑,但谁又知道他们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呢。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明白治死阿巴亥,既可以牵制代善,又可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这样就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了。


凭以上两点来看,阿巴亥殉葬是不可能避免的。

--------------------

我认为阿巴亥与代善的绯闻事件有可能是皇太极精心安排的结果。毕竟代善是皇太极最大的政敌,代善若非因此事,让努尔哈赤对其失望至极,皇太极不一定成为大清皇帝。由此看来皇太极不放过告发阿巴亥的两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请勿喷!


史于嫣然


反对其他回答者,没有证据胡乱编造,

阿巴亥确实可能和代善有暧昧,

第一,这是有传统习惯因素的,满族与汉族不同,满族有大量跟蒙古族一样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比如幼子守家,父妻子承,话说这应该是匈奴留下的传统习惯,王昭君老公死了,老公儿子继续纳王昭君为妻妾,匈奴留下这种传统习惯,满族贵族中也有,因为阿巴亥12岁嫁给努尔哈赤,年龄差距很大,努尔哈赤死后,肯定是要嫁给他儿子的,大儿子被努尔哈赤杀死,二儿子代善明显是继承人,很可能继承汗位,阿巴亥提前跟未来老公亲近一下无可厚非,互相送点吃的和小定情信物之类也正常,同时阿巴亥的儿子们年龄太小,也需要努尔哈赤死后有一个代善这样大哥护着,

第二,满文老档和其他史料记载也充分证明二人确实有过多的接触,

第三,但这种亲近,是非常容易激怒努尔哈赤的,我死了你要娶她正常,关键我还没死啊!




东北虎男323


关于代善与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到底有没有暧昧关系这个问题本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公案。其起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小妾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发代善与阿巴亥有染。至于证据,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证据,至少没有被“抓奸在床”!德因泽告发的依据有三点:一、阿巴亥曾经私下命人给代善送过吃食,代善欣然接受了。二、阿巴亥在宴席之上与代善眉来眼去、显得十分暧昧。三、阿巴亥曾经深夜外出,目的地不详,很可能是与代善幽会。



以上三点,就是德因泽告发阿巴亥与代善有染的依据。乍一看似乎阿巴亥与代善似乎真的关系暧昧,但是仔细品品,这三点恐怕都站不住脚,至少不是铁证!首先是送吃食的问题,继母私下给继子送吃食,这的确不太正常,但是与暧昧、有染似乎也不能直接划等号,更何况,阿巴亥不仅仅是给代善送了吃食,她还给清太宗皇太极送了,只是皇太极怕招闲话,所以拒绝了。如果这代表有染,皇太极同样脱不了干系,不是吗?



至于在宴席之上眉来眼去恐怕就更加站不住脚了!阿巴亥能够在努尔哈赤一众女人中脱颖而出,其心机恐怕不是一般人可比的。代善作为后金、清王朝初期的风云人物、努尔哈赤的亲儿子和曾经选定的接班人,政治上恐怕也不是白痴!即便二人真的有染,凭这二位的智商、情商、城府,恐怕还不至于傻到在公共场合打情骂俏。而且,还当着努尔哈赤小妾德因泽的面打情骂俏,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不是吗?



再就是深夜外出的问题了,深夜外出对于一个久居深宫的女子的确有些非同寻常。但是,深夜外出不代表就是去偷情了!或许可能是偷情,但这不是直接证据。更何况,如果阿巴亥深夜外出真的是去和代善偷情,这么隐秘的事情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怎么就又让德因泽给发现了?一个巧合或许是巧合,几个巧合撞在一起,恐怕就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吧?



综上所述,德因泽告发阿巴亥和代善有染的三个所谓证据,实际上都站不住脚,至少都不是直接证据。凭这三点就认定阿巴亥与代善有染,显然太过武断了。况且,代善妻妾成群,光是嫡福晋就前后娶了至少两位以上,侧福晋和年轻貌美的小妾就更不用说了。换言之,代善身边从来不缺美女!那么,他又有什么必要冒着丢掉储位的风险私底下与继母偷情呢?再者说,努尔哈赤在杀了嫡长子褚英之后,曾经公开说过自己百年之后,大妃阿巴亥和他的几个儿子交给代善收养。彼时的女真人有收继婚旧俗,这所谓收养,实际上就是说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可以将继母阿巴亥收房。既然阿巴亥早晚要上代善的床,即便阿巴亥是天仙下凡,代善也没有必要急于这一时,冒着丢掉储位的风险和阿巴亥偷情吧,不是吗?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个人认为,阿巴亥和代善关系暧昧或许是可能的,但是偷情恐怕还不至于。彼时代善作为努尔哈赤明确的汗位继承人,将来继承汗位是有期待的。阿巴亥无论是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还是为自己亲生儿子的未来着想,也必须与代善处理好关系。即便阿巴亥想要撺掇努尔哈赤易储,代善也是绕不开的存在,短期内同样不能撕破脸,安抚代善是必要的。这或许就是阿巴亥和代善玩暧昧的原因所在,实际上阿巴亥对皇太极也是下了注的,要不为什么给代善送吃食是不忘也给皇太极送一份呢?只可惜,皇太极不吃这一套,阿巴亥“鸡蛋不放在一个框里”的计划落空,最后只能拉拢代善一方。而早已觊觎储位的皇太极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本着谁得益谁即主谋的思想,在代善被废之后,努尔哈赤仅存的两位年长嫡子莽古尔泰和皇太极是最大的受益者。没有任何史料指向莽古尔泰参与了这件事,但是皇太极是参与了的,至少阿巴亥的吃食有他的一份。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化推测,很可能这件事的幕后推手就是皇太极!而德因泽不过就是皇太极的“马前卒”而已,实际上德因泽同样是在投资,把注下到了皇太极身上!



或许努尔哈赤对这件事也早已是洞若观火,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努尔哈赤也早已心知肚明。在这件事中的表现,显然皇太极占据了上风,代善相较于皇太极,起码行事不缜密、小辫子一大把是逃不脱的!最终,努尔哈赤借此事废黜了代善的汗位继承资格,但是并没有进一步处理。可见,努尔哈赤是点到即止,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不是单纯的继子与继母偷情,而是涉及嫡子之间的储位之争!废掉代善而不赶尽杀绝,很可能是努尔哈赤还需要时间进行观望,以进一步确定到底该让哪个儿子接班。否则,阿巴亥被休仅仅很短时间就被努尔哈赤接回、重新封为大妃就说不过去了。换言之,代善被废之后,皇太极、莽古尔泰是考察人选,阿巴亥的三个嫡子同样是考察人选,这或许才是阿巴亥重新被恢复大妃之位的原因所在,并不完全是阿巴亥的多受努尔哈赤宠爱。当然,宠爱可能也是一个方面,如果不喜欢这个女人,休了就休了,还接回来干嘛?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历史早已将事实淹没,如今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当初努尔哈赤废代善的真实心态,只能根据现有史料进行合理化推测。个人更倾向于这是皇太极为了搞掉代善而玩出的把戏,并不单纯的继子与继母偷情那么简单。事实究竟如何,恐怕只有福陵和昭陵地宫里的那两位自己知道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努尔哈赤的小妾德因泽告发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有染,努尔哈赤查证后开出三条处罚措施:一是不准与外界任何人来往;二是不准听信谗言;三是隔离居住。第一条和第三条惩罚针对性强,好理解,第二条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查不出原因,我们来个大胆假设,据传努尔哈赤有意在死后让妻妾殉葬,至于是那些妻妾不清楚。



努尔哈赤为什么让妻妾殉葬?起因是大贝勒代善和大妃富察衮代有染,被告发后,努尔哈赤以私藏金银珠宝离弃了衮代。后金有收继婚习俗,努尔哈赤死后,下一代汗王可以把老汗王的妻妾全部变成自己的妻妾。可是努尔哈赤还活着,自己的妻妾就和继承人好上了,这不是给自己戴绿帽子吗?努尔哈赤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于是授意莽古尔泰手刃生母。之后便传出努尔哈赤要让妻妾殉葬的消息。之前殉葬一般都是没有子女的妻妾,这次可能不同了,有孩子也可能殉葬。

阿巴亥听到这样的消息,当然很吃惊,她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子考虑,她有两个孩子多尔衮、多铎还很小,一旦自己殉葬,得找个人照顾他们。找谁?当然是代善,他是大贝勒,努尔哈赤指定的继承人,而且很仁义。这消息就是努尔哈赤所说的谗言。

为了将来能得到大贝勒代善的照顾,现在必须拉进关系,这样阿巴亥开始主动向代善示好,给代善送吃的,送秋波。阿巴亥善妒,平时和努尔哈赤的其他女人关系不算太好,这时正好授人以柄,这就被德因泽告发。



努尔哈赤再次听到他的女人和大贝勒有染,他简直要疯掉了,于是大发雷霆,取消了大贝勒代善继承汗位的权力,离弃了阿巴亥,开出了三条处罚措施,可能就在这时,他下定了让阿巴亥殉葬的决心,而且当时还有见证人。

阿巴亥离开后,努尔哈赤冷静下来想一想,觉得实在是不对劲儿,他对阿巴亥很宠爱,阿巴亥对他也很好,从感情上讲,阿巴亥不可能给他戴绿帽子,她向大贝勒代善示好,是为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有个照顾,她说的是实话。这样努尔哈赤一年后又把她接了回来。这说明努尔哈赤相信阿巴亥是清白的。



努尔哈赤曾经对阿巴亥说,我怎么忍心让两个未成年孩子失去母亲。说明这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没有让阿巴亥殉葬的意思了。

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借口努尔哈赤说过让阿巴亥殉葬,逼迫阿巴亥,代善是大贝勒,也是当事人,如果代善不同意,说明他真的与阿巴亥有染,大贝勒代善同意阿巴亥殉葬,才说明他是清白的。代善选择了支持皇太极,也就是表明自己与阿巴亥没有丝毫关系。

努尔哈赤和代善两个当事人都认为阿巴亥是清白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