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下的复工减薪,你怎么看?

小圆心聊职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企业商家可以说损失比较大,根据国家的有关防控规定,各省、市、自治区目前已按县域来划分中、低、高风险区,在低风险区和中风险区,企业复工还是冒一些风险的,毕竟员工多了,都聚集在一起,特别是在流水线上或食堂或会议室,稍有不慎,感染上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前段时间已经有新闻报道说,一些企业复工之后,确诊了新冠肺炎,于是又马上停工,在复工之后又停工,损失肯定是很大的。损失大,意味着收入就少。有些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可能在疫情之下复工受到损失还不太要紧,工人的工资还可以一分不少地照发。可那样的企业毕竟是非常少的,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困难,不得不采取了减薪的办法,可在减薪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对员工的解释工作,不然容易引发矛盾。

当然,也希望企业的员工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企业一起共渡难关,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减薪只是暂时的,相信不久之后,企业就可以恢复过来,甚至会比以前发展的更好。








玉林新闻虫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来个现世报!我在成都一家民营设计公司,公司底蕴深厚,九几年就成立了!原本公司收假时间是大年初七,因为疫情影响推至三月一号。在此之前、公司人力资源部告知我,受疫情影响将我的绩效打7折,算下来月发工资少了一千多!刚开始我没当回事、但是后面越想越想不通、因为大年初七后工作组早就开始居家办公了、交代的项目我也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的。我履行了一个劳动者应尽的义务、为什么该被扣钱?

疫情之下,足不出户。好不容易迎来复工、可上班第一天就开会说要裁员、一刀切式降薪!可能这次疫情已经让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我没失业不应该有抱怨。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家公司这点儿风险责任都担不起,当初为何要给人画大饼。公司项目忙的时间拼命招人、项目一缓解就开始裁员!可能对于公司来讲节约了不少成本!但同时,公司的声誉会在这个行业慢慢发酵,声誉差了钱能买吗?

个人觉得吧!这次疫情也不能算坏事、虽然国家经济受到了冲击,但是纵览全球的国家、好像真的找不出第二个中国,人民的凝聚力空前的高、这场战疫最终会赢的胜利!同时也检测出不少企业的实力,让你对你的东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果屏幕前的你觉得轨道跑偏了,要懂得及时止损。人的一生很短暂,哪些地方值得停留,需要自己清晰的认识、愿你未来可期,莫要碌碌无为,不求一世功名,但求一生无悔。燃烧吧!骄傲的少年!





幺丿


小企业抗不住,像我老婆的培训学校,本来一年就只有四个档期招生,现在寒假、春季都没希望了,但是房租、人员工资照旧,压力很大,现在改为网课,学生收费低,甚至免费,房租仍旧要交,所以叫苦不迭,所以管理人员适当降薪是必须的,当然老师的课时费不能少。


芒果摄影师


在此次疫情中,其实大部分企业遭遇的冲击是很致病的,无数小企业在此中破产,小企业抗击能力较差,两个月没有收益,资金链突然断裂,小老板可能一年就赚个百来万,根本无法坚挺到疫情过后,因为疫情过了还需要一个缓冲期才能回归正轨。

大企业的抗击能力比小企业要好点,大企业的经营错综复杂,受到的政府支持会多点,自我恢复性能也要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企业就没有亏损,只是他们的资金流还可以支撑住。

在没有盈利情况下,还需要响应政府号召给员工发放基本工资,疫情复工后,整个市场经济还在逐步复苏,恢复正轨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企业要做的就是不断融资,不断提升一线销售价值。

在此情况下,企业复工后对员工的适当减薪我觉得大部分员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员工在疫情中失去了工作,这也是一种与企业共渡难关得集体荣誉感。我相信企业和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肯定以后会创造更大的收益。在这么大的疫情中都生存下来了,后面还会惧怕什么困难呢?



G玩转HR


诚邀,本人将从自己在房开的感受来回答这个减薪的问题,说下个人拙见:

首先,今年的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冲击,在疫情响应时间,很多企业都基本颗粒无收,然而又要面对支付员工工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苦不堪言。

其次,疫情带来的结果是,小企业资金不雄厚的可能挺不过三个月,大企业资金雄厚的不断瘦身,我们知道的某桂园高层调动,向项目倾斜,也是不断瘦身的过程。

再者,对企业来说,减薪无疑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有效措施,很多企业现在是裁员,减薪相对来说,要好点。

最后,对员工来说,谁都不希望减薪,尤其是工薪阶层,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今年的疫情证实了一点,体制内的与体制外有千差万别,体制内的基本没什么影响,体制外就翻了天,所以以后得工作慎重考虑;第二,有副业与没副业的差别。

值得欣慰的是,疫情结束后,经济会有一波大涨,政府也会房开各方面的限制,引导企业发展。

最后,如何在这场疫情中保证自己的经济来源,也许疫情结束后,社会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


聆落沙琼


如果减薪的话,只是暂时几个月,在中国的经济和物资物价已经决定这个减薪不现实。减薪的话也没有几个人去干了。因为工资不够开支。还有其他的行业也不会全国减薪的。这只是个别企业暂时性的办法。几个月能行,时间久了绝对不行。如果减薪的话,这个企业倒是很难再生存下去。



中国鱼艺


感谢提问,这个问题在疫情过后还是很突出的,2020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轰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快速蔓延开来,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控制下,很快得到了控制,即将迎来正常的生产生活,在这个疫情还未完全清除的时刻,一些企业正在有序的恢复生产,一个突出的问题暴露了出来,这次疫情给企业或多或少的造成了损失,有的企业甚至面临破产的边缘,所以有的企业做出了减薪的措施,想必这也是无奈之举,哪家企业不是愿意发展起来很好的做下去,相信没有一个往破产了做的,所以,换个角度想想,多给以一些理解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打工者也适当的做出一些牺牲,这样渡过难关以后,企业持续发展了,利润增加,正常运转了,有责任心的老板一定会把共渡难关时做出牺牲的个人给与补偿,不知道我的观点有没有人赞同?





六那


疫情下复工减薪现在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个人认为:企业如果真的困难,在不违背政策和法律前提下,可跟职工代表协商减薪,以降低人工成本,减少部分亏损,共渡难关,但且勿简单粗暴,要先议后减,有理有据,并符合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同时,参考当地人均生活成本,降薪适度,不要因此过分影响职工生活。在降成本和人性化管理间平衡一下。


枳筠


在当下这种时候,许多企业采取了复工减薪的措施。对待这件事情,站在员工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不太乐意的,毕竟在这个特殊时刻,工资就是大部分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很多人都背负着车贷,房贷,加上家庭开支等生活压力,是一次笔很大的费用,薪资的减少,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很无奈的,在疫情期间,几乎大部分老板都没能正常经营,更别谈盈利了。老板也要面对着租金,员工工资等一切问题。这对于老板来说,也是很困难的,岂不知大部分老板在疫情期间已经破产,经营不下去了。任何时候,都应该换位思考下,在当下这种情况中,不管是员工,还是老板,谁都不容易。适当的减薪也是为了让企业能够生存下去,但老板也应该给予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只能说在困难面前,大家同舟共济,多一份理解与包容,一起度过这个难关,待到疫情结束,再共赏春暖花开。


阡纸鹤


特殊时期,疫情下的复工减薪是不得已而为之。老板要创造条件尽早复工,让员工尽可能多上班,多创造财富,多些收入;而员工也要理解老板,因减产而减薪是疫情下的当下形势,只有当大环境好转,能正常生产或开足马力加班时,才能达到劳资双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