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曹操不惧怕勇猛无敌的吕布,却被张飞一声吼吓退呢?

趣话历史那些事儿


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可能这才是对历史真正的解释。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诸侯,

他有远见有胆量,清除北方诸侯的路上基本是一路畅通,吕布之流从来没有放在过眼里。可是当他南下的时候,却被张飞的一声吼给吓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江湖小晓生带领大家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件事。

第一,曹操志得意满,带兵南下想要一统天下。

这个时候的曹操是最强大的时候,他刚刚平定了北方,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这个时候只需要拿下荆州和东吴,那益州和汉中就不战而降了。而他的大军刚到荆州,刘琮的人马就主动投降了,这下子可把曹操给乐坏了。看来一统天下的大业是唾手可得了,不过曹操心里还有一个疙瘩,那就是在荆州盘旋的刘备。一直以来曹操都认为刘备是英雄,所以对刘备防备心理很强,这趟前来荆州,最大的目的其实就是要灭了刘备这个心腹大患。他得到刘琮的大军以后,开始了对刘备的讨伐,而当时的刘备丝毫准备都没有。

第二,刘备带领十万百姓,是对他们仁爱,还是拿他们当挡箭牌?

刘备当然不想坐以待毙,他并不清楚刘琮已经偷偷投靠曹操的事情,所以曹操大军来的十分快,他连后路都没有准备好,就已经遭到了曹军的袭击。这个时候刘备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带领县城所有百姓一起逃亡。他认为曹操有屠城的习惯,如果把百姓留在这里的话,早晚会被曹操给害了。所以仁义的刘备宁可自己走的很慢,也必须要把百姓安置好了。可是现实却不是如此,刘备的确走的很慢,但百姓并没有被安置好,而是跟着大军逃难,一路上到处死伤,完全没有安宁的感觉。难道说刘备是拿百姓作为自己逃难的挡箭牌吗?如果曹操杀百姓,那就留下恶名,如果不杀百姓就能放自己走。

第三,张飞一声断喝,夏侯杰当场被吓死,曹操策马逃离。

在刘备逃难的路上,一片哀嚎,都是老百姓的声音。他们本来希望刘皇叔可以保护自己,现在看来,刘皇叔连自己的家人都保护不了。他的两个女儿都被曹操手下大将曹纯给抢走了,他的妻子糜夫人为了保持名节跳井自杀了。他的小儿子阿斗,要不是赵云来的及时,可能也被杀了。刘备这一战确实太凄凉了,难怪看三国的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调眼泪。而这个时候张飞为了拦住曹操的去路,在长坂坡这里驻扎,等到赵云从这儿逃过去以后,曹操大军也跟着过来了。张飞骑着战马在桥上对着曹军大喝三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这一声断喝居然将曹操身旁的大将夏侯杰给活活吓死了。曹操见情况不对,连忙调转马头,手下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跟着曹操一起走,一路跑了几十里才回过味儿来。

第四,曹操是真的害怕一个张飞?他的英雄气度去哪儿了?

其实我觉得曹操绝对不可能是单独怕张飞一个人,要知道张飞本身就是一个杀猪的,就算是有万夫不当之勇,那曹操手下也有大将可以对付张飞。他主要害怕的其实是张飞背后那些故作烟尘的士兵。这些士兵在左右奔跑,掀起了大片灰尘,看起来就是身后有很多人的样子。可是这是故意做给曹操看得,那问题就有些严重了,曹操深通兵法,这按道理是为了告诉曹操自己背后有埋伏,可是他表现的太明显,这就说明背后的埋伏是假的。可是曹操心里一想不对啊,如果这是诸葛亮设下的圈套,偏偏就是让你进攻的话,那你该如何处置呢?恰逢夏侯杰被吓死,可能是被张飞的狮吼功给震死了,所以曹操的马受了惊慌,这才狂奔回头。

第五,回过味儿来的曹操,依旧不敢肯定背后阴谋,直到看到了断桥。

曹操本来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因为他不清楚张飞这么做到底是为了引诱曹操上前,还是为了故意吓走曹操。但是这件事他需要搞清楚,所以他派人前去查看。结果让曹操大跌眼镜,因为张飞在临走前,居然把桥给拆了,历史上又少了一个实景文物。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曹操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他背后果真是没有什么伏兵,一切都是障眼法。如果张飞不拆那座桥,那曹操打死也不敢往前走一步,他认为这后面铁定有伏兵。而现在张飞拆了桥,那就说明张飞在惧怕曹操过河。所以曹操毫不犹豫就返回来了。

第六,吕布一介武夫实在是不用担心,而张飞虽然也是武夫,可他有诸葛亮撑腰。

张飞跟吕布最大的区别就是,张飞有人管着,而吕布没人管。管张飞的就是多谋善断的诸葛亮,而吕布身边虽然有个陈宫,但是吕布不听人家话,最终导致惨败。张飞不得不听从诸葛亮的话,毕竟诸葛亮是刘备钦定的军师,自然是有这样的权力的。所以曹操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吕布,却没办法直接对张飞做些什么。这才是聪明人该有的样子,而这样的聪明人,此刻却结结实实地上了一回当。所以说曹操所害怕的,可不是猛张飞,而是张飞背后的诸葛亮。我是江湖小晓生,坚持原创,必出精品,欢迎大家提出不同观点。


江湖小晓生


张飞单矛匹马独守当阳桥,而曹军众将都不敢应战,被吓退,有四个原因:

以前关羽过度的渲染; 张飞占据有利地形; 严重的污染; 曹军装备缺陷。


一、先说说关羽的过度渲染。

大家都知道,土屯之战,关羽被围,他曾经击退了许禇和徐晃的围攻。




关羽独力战退徐晃和许禇的夹击,曹军中最厉害的两个猛将联手都打不过关羽,这给参加过这次战斗的曹军诸将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他们对关羽十分畏惧。

白马坡一战,印象进一步加深了。 袁绍麾下猛将前来挑战,力斩曹军两员勇将,仅用了二十合又把徐晃打得落荒而逃。曹军“诸将慄然”,都吓坏了。

但关羽出马,万马军中取颜良首级。那么厉害的颜良居然连一个回合都没顶住。



关羽得胜而回,曹军诸将都惊为神人,纷纷夸赞祝贺,但关羽却说自己不如三弟张飞。

关羽这一吹,曹军众将更加害怕了。关羽能一合斩颜良,而张飞比关羽还厉害,岂不是一口气就能将敌人吹下马来?

所以,曹军众将有心理阴影,非常害怕遇到张飞。 当张飞独守当阳桥时候,曹军众将就心生怯意,没有人敢上前应战。

二、张飞占据优势地形

这座当阳桥的桥面并不宽阔。顶多也就是两马并排的宽度。

而张飞立马站在桥面中部,曹军众将想进攻,是很困难的。请看图:



此桥的两侧并无护栏。 张飞占据了桥中央的有利位置,他手中拿着一枝“丈八蛇矛”。

一丈八,算下来就将近六米。拿着这么长的一根杆杆,张飞的优势很大。谁要是往上冲,必须先要避开矛尖,就需要往一侧闪躲,而张飞则趁机拿杆杆横着一划拉,就把敌人扫到河里去了。

如果两个人联手夹攻呢?也不行,这桥太窄,又没有护栏,单枪匹马冲上去都很危险,两马并行,连转身闪躲避让的空间都没有,张飞能很轻松把俩人都捅翻。甚至,两人自己都可能互相挨挤碰撞到桥下去了。

三、严重的污染

1.灰尘污染

张飞之前是做了安排的,他命令部下在马尾上拴上树枝,来回奔跑,造成了高浓度的扬灰,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扬起的尘土四处飘散,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PM2.5指数达到800以上,曹军诸将围拢过来,一个个被搞得灰头土脸,肺功能不好的夏侯杰将军,甚至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头昏眼花。



2.噪音污染。

张飞练过“狮吼功”,嗓门很大,功力达到九重,折算成现在的科学计量,就是四百多分贝,他在桥上哇哇叫,一般人是难以忍受的,曹军众将被这严重的噪音刺激得耳膜轰鸣,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十分恶心。

四、曹军众将装备缺陷

有朋友会说,即然硬冲冲不过去,为什么不一箭把这个超级大喇叭射下桥去呢?

对,就应该用箭射他。 但实际情况是,曹军众将并没有带箭。

大家来看前面的一段记载:




这恰恰是曹操的一道命令造成的。

赵子龙怀抱阿斗,长坂坡七进七出。曹操见其勇猛,想活捉他收为已用,就下令众军:“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曹操的这个命令不但救了赵云,还帮了张飞。曹军诸将听到命令以后,就干脆就把箭壶壶和弓从身上取下来,交给部下,以轻装上阵,去追逐赵云。

所以,当赵云从当阳桥跑掉,曹军尾追而来时,大家的身边都没有携带弓箭。没法射桥上那个喷子。



心中畏惧,空气污染,噪音刺激,战斗疲劳,导致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将军突然发生呕吐,晕昡坠马,折断了颈椎,死于非命。他恰好一头栽落在曹操马前,曹操的胯下战马突然受到惊吓,转身疯跑,大家见状,也跟着一哄而逃,造成了曹军阵营的溃乱。


馋嘴肥猫铲史官


什么叫曹操不怕强大的吕布兵团呢?古时候到现在都是一样,都是军团作战。在冷兵器时代,竟然都是一枪一刀打出来的,更讲究兵团作战,讲究合力围攻,讲究包围战术。

有人说长坂坡不是历史,不管是不是都是这样。为了表现英雄形象,说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说在83万人马中,七出七入,都是夸张的说法。即使有83万人马,也不可能放在一起,长坂坡就那么点儿地方,如果都放在那里,想想都不可能。如果这样,你想一个景象,就是长假景区,并肩接踵,还能打仗吗?打仗需要空间的。估计在长坂坡不会超过1万人,人过1万,就彻底连天了。

出了长坂坡,追赶赵子龙,肯定是马队。当时的道路,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宽,古时候讲驷马大车,四匹马交错就是八匹马,宽路就是这么宽。追赶到当阳桥,加上田野,漫山遍野过来的,到那里不超过1000人。又遇到了凶猛的张飞,看看张飞身后,征尘滚滚,后面是树林,兵马藏了不少于几千,是少最多。这么多人马掩杀过来,肯定吃大亏。所以曹操一看,走为上,这是正确的。

虽然是故事,也告诉人们,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较量的还是实力。



大志远思想空间


吕布之强,是武力上,三国无人出其右者,但他同样也最弱,为什么呢?战争不是单打独斗,一个真正的良将,必须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而非个人的勇武。吕布之强,比之项羽又如何,项羽,可谓古今第一猛将也!然而他还是被韩信围在垓下,无奈乌江自刎。可见,一个人逞匹夫之勇,也许能让人形成压迫,去不足以感到畏惧,让人感到畏惧的是泰山崩于前而不该面色的军事素养和军事胆略,而这些,吕布压根都沾不上边!

曹操何许人也!乱世之枭雄,他有足够的军事素养和政治素养,更有广纳贤才的胸襟,这足以让他招纳太多的吕布,一个简单的吕布式武将,一没钱二没粮,三没脑子!要不是周围虎狼环饲,曹操要收拾他,简直就是探囊取物!

张翼德则不同,他先是假设伏兵,而后再站在桥那端对着曹军大喊,这说明他是个有脑子的人,也许他算准了曹操多疑,假设伏兵虚张声势,而后自己跑到桥头摆出个拦路虎的架势,借此迷惑曹军,是曹操多疑也好,还是他根本没把张飞当回事儿也罢,既然刘皇叔都败了,见好就收吧,兔子急了还踹鹰呢!最重要的是要统率一直军队,必须要提前避免不确定因素!更何况后方并不安宁!


我叫阿狗


在史书里确实有张飞喝退曹军追兵的记录,我们先看一下《三国志》是怎么记录的: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其实发生这种事并不奇怪,也不是个例,吕布和袁绍闹翻离开时,袁绍派人追击,吕布断后无人敢靠近。虽然真实的战争很少武将单挑,也不是靠一个武将来决定战争胜负,但是武力高超的武将也是很难对付的,关羽冲阵斩颜良,颜良大军无法阻挡,张辽逍遥津破吴军,一个人就斩杀数十人。如果没有死上百来人的决心,遇到这种猛将,还真没什么办法。

当阳之战曹操以五千精骑追击刘备,一日一夜急行三百多里路,一举击溃刘备,确实是非常出色一次奇袭。但是曹军主力此时未到,以五千精骑击溃刘备大军容易,但是随刘备大军的还有十多万平民,战场混乱程度可想而知,五千骑兵肯定也是分路行动,能追到刘备的骑兵只是部分。张飞素来有万人敌的美名,又据水断桥占据地利,曹军骑兵不明虚实,不敢靠近也正常。毕竟真要冲过河去,前面那批人几乎是必死的结局,谁又肯带头第一个冲,而都不肯上,这个情绪是会传染的,大家一旦气馁,那就更没勇气冲上去了。

在《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是根据这一史实加以细节和艺术加工,比如张飞让手下砍下树枝,拴在马后,在树林内来回奔跑,以疑兵之计吓阻曹军。至于曹操带大军来,张飞喝死夏侯杰,这是为了渲染气氛,也算合理的艺术夸张。


不沉的经远


《三国演义》说到底是部小说。而小说作者为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总会有意制造矛盾冲突来烘托人物的。

比如,吕布从出场到死亡,作者的故事编排,始终是贬损。所以,曹操面对吕布大兵压境不惧怕,依然在情理之中。

而“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曹操数万兵”,纯属虚构。就是为了烘托张飞的勇猛气概而做的故事铺垫。曹操的数万兵马,怎么可能惧怕单枪匹马的张飞呢?!

所以,读小说一定要带着脑子。读书的时候进得去,读完之后出得来才好,



皛川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最勇猛的武将,非吕布莫属,刘关张三人曾在虎牢关大战吕布,也未能得胜,但是,为何曹操不惧怕勇猛无敌的吕布,却在长坂坡被张飞一声吼吓退曹军百万呢?其实,曹操惧怕张飞全是因为他。

其实,张飞虽有万夫不敌之勇,但却并不足以让曹操畏惧,在探究这个原因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何曹操对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丝毫不畏惧。

我们都知道,论武力,无论是曹操的五子良将还是刘备的五虎大将,无一人能与吕布匹敌,但是若要论智谋,吕布绝对不及这其中任何一人。

这也是曹操不惧他的原因,吕布勇猛有余,可以有勇无谋,而曹操是什么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加上陈宫死后吕布无谋识,曹操完全可以治得了吕布所以他并不畏惧吕布。

那他为何会畏惧张飞呢?首先,张飞是刘备的把兄弟,而吕布显然比刘备要好惹多了,毕竟刘备实力比吕布强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他是对张飞背后的刘备有所忌惮。

这只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并非是刘备,而是另有其人,要知道,当初张飞长坂坡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的时候,刘备身边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诸葛孔明,而诸葛亮的存在才是曹操在长坂坡被张飞吓退的主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历来为人称道,所以曹操才不敢贸然去追,如此看来,曹操若是对付吕布,只不过是对付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而张飞,也是有诸葛亮暗中指点布局,所以,诸葛亮才是曹操所畏惧的。




趣话历史那些事儿


雄哉!张飞,壮哉!翼德,当年“长板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吓退了曹操百万兵”,你的“千年一吼”仿佛又回荡在耳边,已成为广大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回到主题,为什么曹操不惧强大的吕布军团,试问曹操曾惧怕过哪个军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兵百万,是正规的皇家部队,老子天下第一,从来不把各地反动军阀放在眼里,所以曹操不惧怕任何军团。

曹操这次被单枪匹马的张飞吓退,《三国志》也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突出主人公,在读者心中的英雄形象,使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按照正常思维这不符合客观规律,但却有此事,来分析原因。

1.张飞勇猛无比,武功高强,曹军人尽皆知,畏惧如虎,关羽曾对曹操说,张飞在千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是位传奇人物。

2.曹操生性多疑,猜疑心重,张飞故布疑阵,又嗓门大,临危不惧,曹操唯恐有埋伏,中了张飞之计,因此不敢贸然追击,放了张飞一马。

3.曹军长途奔袭,连日参战,士气低下,却乏战斗力加上之前,赵云七进七出,扰乱了曹军的阵脚,曹操想恢复战斗力,故撤军。

4.曹操撤军是有意而为之,刘备已是丧家之犬,穷寇莫追。

5.曹操身边夏侯杰之死,引发连锁反应,曹随率部一起往西逃走,于是出现奇迹,张飞单枪匹马一人喝退曹兵百万,可以说是夏侯杰之死,成全了张飞的威名。

试想假如曹军万箭齐发,张飞就麻烦了,张飞的运气好,张飞“当阳”之勇,也许是个戏剧性的奇迹。


天天学xi


首先,曹操不怕吕布是不可能的。

曹操连董卓都怕。

曹操曾经想去刺杀董卓,结果被察觉,借口献刀才躲过一劫。出门后立刻逃走。

曹操的胆量可见一斑。

那么为什么有一种曹操不害怕吕布的错觉呢?

很多人以为是因为吕布有勇无谋。

其实不然,曹操没有与吕布亲自肉搏的机会。吕布是酒色伤身,被手下出卖,绑出来白门楼见曹操的,一个将死之人,又何惧哉?

张飞则不同,曹操被张飞吓到并不是单单因为张飞,至少有4个原因。

1,关羽说过,自己的弟弟张飞和自己一样,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亲试过两回,曹操心有余悸。

2,在遇到张飞之前,曹操刚刚见识过赵子龙七进七出,救出阿斗的好身手,张飞的武力更在此人之上。

3,军中有诸葛亮这样神鬼莫测之人,且见林中似有伏兵。

4,夏侯杰被张飞一声大吼,吓到倒撞于马下。突然的冲击,加剧了曹操的紧张情绪。

所以,谨慎的曹操选择暂避锋芒。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的情节,三国演义本身就是尊刘抑操,所以在曹刘对阵中,曹操往往割须弃袍,胆小如鼠,不堪一击。

真实的三国故事中,曹操也是不可能害怕单枪匹马的张飞的,真遇到,乱箭射死恐怕是张飞的最好结局了。


顾西洲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后,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①先看这里【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

前者是次要,而后者是主要,恐是诸葛孔明之计,毕竟当时天下流传着“卧龙凤雏”的说法,所以五子良将便一字排开,守在了桥西头。等着主心骨曹操过来出谋划策,再说了,五子良将其中有四曾械斗吕布,莫非害怕他一个燕黑子?

②再看这里【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由此可知,张飞也不是个有勇无谋之匹夫,他深知曹操多疑,于是佯装镇定,做了个疑兵之策。于是曹操也顺着张飞想的去猜测刘备军是否有伏兵。就这样,一二耽搁之后刘备军已走的差不多了,且曹军见主帅心有疑虑自然也是有些影响军心,旌旗摇摆间自然是被张飞这个粗中有细的汉子看到了,于是张飞又大吼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话说夏侯杰这位仁兄可能是在想今天中午吃啥,结果却被这黑汉子吓得心脏病发作,所以就嗝屁了。想来也是死的也是憋屈。(笔者瞎猜的)

③曹军众人看着夏侯杰从马背落下,心中难免有些动摇,再加上张飞那厮扯着个破锣嗓在哪里bb个没完,自然也是烦了。

曹操此时心中想的却不是张飞素质低不低的问题,而是在想万一诸葛村夫在桥对面设了伏兵,桥这么窄,那么我军过去岂不是要被全歼?但又一想,这长坂坡之战我曹军可是大胜啊!怕个毛线,可万一,就怕万一他设伏兵了呢?算了算了,反正我赢了,我也不慌,溜了溜了。

于是一声令下,全军撤退,曹军心里都舒坦了。再不用听张飞那黑厮的叫嚷了,个个心里欣喜,自然这脚下的步伐也就轻盈了不少。

于是便有了小说中

“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这样的说法。这是不对的,天下哪有打了胜仗还丢盔弃甲的?就死了一个夏侯杰?不能够。几万人还怕一个黑厮?战场上天昏地暗的谁看得清你长啥样子,你还以为

以你之眼观物,则物尽着你色彩呢?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增加小说的戏剧性罢了。其实,战场上一个猛士的作用是远远比不上军师的,你能打10个,好,那我给你100个,怎么打?没法打。而军师和智勇双全的将领就不一样了,指挥好了,以少胜多也是信手拈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那个不是这样。



曹操不怕吕布,自然是不怕。吕布手下就一个陈公台还算是人物,可这人物之前也是跟曹操的,所以曹操何惧他吕奉先?反观刘备就不一样了,诸葛亮,这一个人便是轻易不能招惹的。何况还有赵云,关羽,张飞之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