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釣魚怎麼做到的一鉤躺底,一鉤觸底?

財神Totti


釣魚怎麼做到的一鉤躺底,一鉤觸底?

浮漂找底完成後修剪鉛皮調成四目以後,上餌(拉餌)拋入水中以後,浮漂並沒有教程裡說的那樣沉入水中!求解!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所用的餌料就是拉餌的重量不足以抵消浮漂的浮力,可以拉餌改搓餌,增加餌料重量,或者換浮漂,找個浮力小的浮漂,一般都是鯽魚漂,這個在黑坑裡用還可以,野釣就難了。

如果都不想調整的情況下可以改變調掉,調成水平釣個一兩目也是能夠達到你所要的效果的,野釣這種調釣是經常用的一種方法,上魚率還是不錯的。歸根結底調漂就是一個平衡問題,調四目以後浮漂跟鉤子、墜子及魚線達到了一個平衡,掛上餌料從而破壞這個平衡,餌料太輕或者浮漂浮力過大,這個平衡打不破就達不到你所要的效果,多餘的浮力就像天平的一段放著的砝碼,砝碼太大,餌料太輕,自然抬不起來砝碼。


以上個人見解,希望對釣友有所幫助,祝釣友大鯽大鯉,爆盆爆護!!!


漁樂氵壽


題主在追求“一鉤躺底、一鉤觸底”,說明對臺釣調漂有了一定的基礎。題目備註中的信息很關鍵——“浮漂找底完成後修剪鉛皮調成四目以後,上拉餌拋竿入水後,浮漂並沒有教程裡說的那樣沉入水中”。從這能能看出,在調漂步驟上,題主已經學會了“找底”和“找調目”,現在卡在“找釣目”上面了。

調漂,有很多所謂的“教程”,其實那都是千篇一律的,如果生搬硬套,那是調不好的。學習調漂,一定要弄清楚原理。調漂的原理,就是通過增減鉛墜的重量,讓浮漂、鉛墜、鉤餌之間達到某種平衡狀態。調目是空鉤半水時的平衡狀態,那麼釣目就是掛餌後的平衡狀態。

題主面臨的問題的原因

如題主所說,找好調目4目後,掛餌拋竿,浮漂並沒有沉入水中。(這裡按所謂的教程,應該是掛餌後,浮漂再次被拉入水中,上拉浮漂直至露出2目,2目即為釣目……)。而題主的浮漂並沒有被鉤餌拉入水中,說明餌料比重很輕,鉤餌是離底狀態。只有當餌團的重量大於浮漂調目後的剩餘浮力,才能把漂拉進水,因為露出的4目,吊不起鉤和餌的重量,鉤和餌此時大於浮漂浮力,直往水底沉去,並把浮漂也帶進水裡。

鉤餌重量和剩餘浮力的關係

1、單鉤上的餌團重於浮漂剩餘浮力。試想就上鉤掛一團餌,就能把漂完全帶進水,上鉤和餌觸底,下鉤比上鉤長,肯定是躺在水底的。

2、單鉤上的餌團輕於浮漂剩餘浮力,但雙鉤的餌團重於浮漂剩餘浮力。那這時兩個鉤掛餌,上鉤和下鉤的子線都必須是直的情況下,才能戰勝浮漂剩餘浮力。那麼入水後,下鉤是觸底,上鉤是懸著的。

3、雙鉤上的餌團加起來,輕於浮漂剩餘浮力。這個就是題主遇到的這種情況,雙鉤掛餌後,浮漂只是略微下去一兩目,雙鉤和餌在水中還是被“吊”著的。這種情況其實適合釣浮,例如釣白條、翹嘴、鯿魚之類的。

那麼要使一鉤躺底、一鉤觸底,原理就是剛講的第一種,單鉤餌的重量大於浮力剩餘浮力。

調整方法:

1、改餌料。重新用開制比重比較大的餌,或者使用搓餌;

2、換浮漂。改用吃鉛量較輕的浮漂;

3、改調目。可以通過重新調漂,在不換餌不換漂的情況下,達到一鉤觸底一鉤躺底狀態。調目調低目,例如調一目,釣目找底時,上鉤掛一小塊鉛皮,拋竿入水,浮漂上拉露出2目。然後取下鉛皮,掛餌拋竿。

贅述這麼多,不知各位是否看明白,若有不太清楚的,歡迎下方評論留言交流!


墨海遊釣


要做的第一點是在調標的過程中一定要知道一粒魚餌的重量作用在浮標上會把浮標壓下去幾目。

舉個例子,比如空鉤離底浮標有5目露出水面,一粒魚餌壓下的浮標是2目,那麼雙鉤上餌後,露出3目的時候,就說明下構的重量是作用在水底而不是作用在浮標上,這個時候,上鉤的重量還是作用在浮標上的,也就是說上鉤還是懸浮狀態。要想做到上鉤觸底也就意味著上鉤的重量不能完全作用在浮標上,而是要讓水底承受一部分,所以還要上拉浮標(理論上這個幅度等於一個鉤距,但實際操作中會稍有偏差,不過是略小於一個鉤距)。理論上說,浮標露出3.1目到4.9目之間,都能實現這位釣友所需要的狀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兩粒魚餌只要有1.1到1.9粒的重量沒作用在浮標上就會實現一鉤觸底一鉤躺底的狀態。


悅釣釣魚


雙鉤釣魚要做到下鉤躺底上鉤觸底,除了通常的調漂平衡(空鉤不觸底調露出4目或任意目數),還要考慮河床底部鬆軟的程度,及餌料硬實鬆軟的程度,和餌料大小的份量,還有雙子線纏繞情況等都會影響雙鉤帶餌料下沉著床的形態是否達到下鉤躺底上鉤觸底的目的。上鉤綁鉛皮,上鉤掛橡皮適合硬實河底(調試時露幾目掛雙餌也露幾目,後敘微調)。若要精調,用相對硬實的餌料(延長觀察時間)大小按照實釣份量單掛下鉤看露幾目(從平水到露4目逐漸放長鉤與漂的距離,每次穩定至少1分鐘),4目穩定後再掛上鉤(根據上下鉤距離大小,漂會相應下沉一定的目數)。微調,下鉤躺底上鉤觸底是教科書式的所謂最高中魚的形態,實際釣魚時需要不斷調整著床形態直至今日最佳中魚形態(這裡撇開餌料的其他性質),影響躺底觸底形態的,可以調節鉤漂距離,短則上鉤輕觸底(調靈),延長則上鉤深觸底(調鈍);餌料份量減少(調靈);餌料鬆軟(調靈)。大份量或硬實的餌料適用於硬實的河底,反之小份量或鬆軟的餌料使用於鬆軟的河底。掌握了上述概念後,一般簡單地鉛皮或橡皮掛上鉤測深度,掛餌調整目數,再大小份量,鬆軟硬實幾次調整後即可。


龔生


我用的是笨辦法,看看是不是可用。自已一直很好釣。調二釣二,子線適當放長,上下鉤距放大,下鉤裝一粒太空豆上裝小鉛皮。這樣永遠一鉤到底一鉤到浮。鈍也有浮也有。


用戶1209348013894


這個要看你用什麼浮漂,主要看浮漂的大小和吃鋁度。就按你說的調四目,這時候地找好了,把浮漂往鉤子方向魯班尺,也就是往下,正常拉餌,拋竿壓水線,看兩個二粒餌浮漂帶下去多少?我們這裡假定,這個時候浮漂是一目,那麼這個兩個餌壓水就是三目,好了現在知道了二個餌壓水約三目,把浮漂在往上魯回到原位,掛餌再拋竿壓水,調整漂上下一直到浮漂二至三目,這個時候一釣己觸底,另外一個鉤直線觸底或即將觸底。浮漂如果是一目半,那麼一鉤觸底,還有一個鉤懸在半空。情況就是這樣的,最主要還是瞭解你手上的漂,掛多大餌,能壓水幾目,懂得了這個道理,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就是為了玩了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用這種方法,採用帶餌調漂的方式,比如你想釣兩目還要達到一鉤躺底一鉤輕觸底的狀態,那麼就要單鉤上餌調兩目,然後當你雙鉤上餌釣兩目的時候就達到了一鉤躺底一鉤觸底的效果。


行營老狼


顛覆一下:

說真的,一個釣目誤導了很多新人。我們不應該去學習調幾釣幾,這個我個人感覺調幾釣幾,這個主要是根據自己習慣看多長的浮漂還是喜歡看一目的浮漂還是喜歡看浮水的浮漂。所以去完成的調目和釣目。簡單來說,一個有十一目的浮漂你可以調十一目釣一到十一目都可以。問題在於你的單勾耳餌料和雙溝餌料分別會下沉多少目,你把這個搞懂才知道怎麼去調釣目。舉例:假如我們調8目,雙鉤距離大約兩目,在做釣的時候,我們用搓餌,用單鉤搓餌可以讓釣目壓下去五目,而此時才是你釣目的核心關鍵。這個時候正常上雙鉤餌料,如果你的釣目少於三目,此時餌料必定是下鉤觸底,上鉤懸空,目數越少此時可以說是最靈。如果你的釣目是大於三目,此時必定餌料是上鉤觸底,下鉤彎曲觸底,此時調整目數,釣目越高,相對越頓。如果你的釣目超過8目,此時你的雙鉤餌料必定都彎曲躺底。就非常的頓了,超過子線的長度或者無法立山,就證明鉛墜已經躺底。瞭解了剛才的原理所以你就不要去糾結調幾釣幾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每個人的浮漂不一樣,浮力不一樣,吃鉛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是調漂的原理,而絕對不是必須調幾釣幾。用最通俗的說就是,任何一隻漂,只要知道這隻漂的調目是多少,就可以在不調調目的情況下去抓真口和調整自己的釣目。唯一我們要考慮的就是自己喜不喜歡,因為釣目太高,必須很認真看小頓口,對人的專注度和視線要求較高,所以我也喜歡釣不超過目,是因為看漂的時候頓口小動作能輕易可見,釣小魚拉餌我更用平水,或者最多釣一目,浮漂下水就拉,就這麼簡單。

為什麼說這麼多,原因是因為我感覺原本很多想學習方法的釣友,以前沒有看頭條的時候,發現自己釣魚還是很不錯的,原本一顆學習的態度看了頭條很多方法,發現自己都開始不知道怎麼釣了,或者可以說魚獲越來越差。所以今天花點時間就說說關於這個調漂。希望愛好釣友有自己的主見,調漂說白了就是找鉛和漂的平衡點。其他說調幾釣幾都是個人愛好,千萬不要盲目模仿。懂了調漂原理,找準了調目,想怎麼釣你說了算。


AAA務實精進


浮漂找底完成後修剪鉛皮調成四目以後,上餌(拉餌)拋入水中以後,浮漂並沒有教程裡說的那樣沉入水中!比如“調四釣二”是很多釣友臺釣入門時學習的調漂方法,但不同的魚情和水情環境下,調漂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種簡單的三步調漂法,也屬於基礎級別的調漂方法,各位釣友在實際垂釣時可靈活應用。

調目

重鉛找底。這裡的重鉛也不是要非常重的鉛皮,而是略重於魚漂浮力的鉛皮即可,能讓魚漂完全沉入水中。然後慢慢往上移動魚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 至於露出多少第一步並不是特別重要。

把浮漂往下移動子線長度+1.5倍漂身的總長度。若釣友準備使用的子線長度是20cm,漂身長50cm,則把漂身下移20+30*1.5=65cm。目的是確認底鉤離底,但又比較接近水底。很多釣魚大師都強調這麼一個觀點,即底鉤離底20cm左右,調出的漂信號是最準確的。然後開始慢慢剪鉛皮,漂下沉速度快時可以多剪點,魚漂下沉慢時應少剪、細剪。使漂目在雙鉤離底的情況下,露出水面4目。這樣,就是所謂的“調4目”了。

釣目(找底)

找底,是調漂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各位釣友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在底鉤(或上鉤)掛上大於浮漂浮力的墜(可以用橡皮,鉛皮,魚餌),通常情況下,可以雙鉤掛餌找底,這樣找出的底比較準確。但考慮餌料霧化以及小魚截食的因素,新手釣友可以採用底鉤掛鉛皮或者橡皮的方法快速找底。在步驟一的前提下,底鉤掛鉛皮,不斷慢慢上移魚漂,直到魚漂露出水面2目,這就是我們的釣目了。步驟一和步驟二下來整個過成就是調四釣二了。但請注意,在用鉛皮或者橡皮掛鉤找底時,其重量能使魚漂整個下沉即可。鉛皮太重的話會陷入淤泥較深,影響調漂效果。

調整

雖然“調四釣二”的調漂過程已經完成,但也不是說臺釣調漂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根據魚口信號具體調整。比如:在看不清漂動作時,可以把漂調成調4釣1,即改釣“靈”;如果調4釣2有信號卻提竿不中魚,可以適當釣鈍些,調成調4釣三,甚至可以調4目釣4目。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調4釣5或者調4釣6目。在微調的過程中,哪個釣目信號明顯且不跑魚,則說明釣目調對了,即可按照當前的調目和釣目垂釣。


小劉釣魚


在同樣的釣場以及垂釣者水平也相近的情況下, 臺釣相比傳統釣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因此越來越多的釣魚愛好者學習臺釣。而臺釣的精髓則在於調漂,這也是其優於傳統釣的精華所在。

比如“調四釣二”是很多釣友臺釣入門時學習的調漂方法,但不同的魚情和水情環境下,調漂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本文,我們介紹一種簡單的三步調漂法,也屬於基礎級別的調漂方法,各位釣友在實際垂釣時可靈活應用。



一、調目。

重鉛找底。這裡的重鉛也不是要非常重的鉛皮,而是略重於魚漂浮力的鉛皮即可,能讓魚漂完全沉入水中。然後慢慢往上移動魚漂,直到漂尾露出水面。 至於露出多少第一步並不是特別重要。

把浮漂往下移動子線長度+1.5倍漂身的總長度。若釣友準備使用的子線長度是20cm,漂身長50cm,則把漂身下移20+30*1.5=65cm。目的是確認底鉤離底,但又比較接近水底。很多釣魚大師都強調這麼一個觀點,即底鉤離底20cm左右,調出的漂信號是最準確的。然後開始慢慢剪鉛皮,漂下沉速度快時可以多剪點,魚漂下沉慢時應少剪、細剪。使漂目在雙鉤離底的情況下,露出水面4目。這樣,就是所謂的“調4目”了。

二、釣目(找底)。

找底,是調漂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各位釣友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在底鉤(或上鉤)掛上大於浮漂浮力的墜(可以用橡皮,鉛皮,魚餌),通常情況下,可以雙鉤掛餌找底,這樣找出的底比較準確。但考慮餌料霧化以及小魚截食的因素,新手釣友可以採用底鉤掛鉛皮或者橡皮的方法快速找底。在步驟一的前提下,底鉤掛鉛皮,不斷慢慢上移魚漂,直到魚漂露出水面2目,這就是我們的釣目了。步驟一和步驟二下來整個過成就是調四釣二了。但請注意,在用鉛皮或者橡皮掛鉤找底時,其重量能使魚漂整個下沉即可。鉛皮太重的話會陷入淤泥較深,影響調漂效果。



三、調整。

雖然“調四釣二”的調漂過程已經完成,但也不是說臺釣調漂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根據魚口信號具體調整。比如:在看不清漂動作時,可以把漂調成調4釣1,即改釣“靈”;如果調4釣2有信號卻提竿不中魚,可以適當釣鈍些,調成調4釣三,甚至可以調4目釣4目。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調4釣5或者調4釣6目。在微調的過程中,哪個釣目信號明顯且不跑魚,則說明釣目調對了,即可按照當前的調目和釣目垂釣。

請注意:即使在同一水域同一釣點,不同時間垂釣其具體的調目和釣目都會有細微的變化,所以釣友在每次垂釣之前一定不能偷懶。找準釣目,才不至於老是掃興跑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