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前言

当我们读静下心来读古人的作品时,往往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些作品里面所描写的一些事物,完全就是我们现实中的事情,里面对于人生的解读,也正是我们的人生。可能你在某个夜晚一个人随手翻开一部诗集,或者是一部词集,再泡上一壶茶,只要静下心来,这个时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仿佛置身事外,此时的你正与古人近距离的交流。可能有的时候那些作品看似写得平淡无奇,但是往往总有那么一两句话,却是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弦,从而引发你对于人生的思考。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其实古人在创作那些优美的古诗词时,完全也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整个世界只有自己,从而对于人生的一种感受也会更加深刻,写出来的作品不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后世无数的读者。所以说这些文学作品,虽然距离我们看似很遥远,可是那份情感,却又是没有时空的界线,依旧会通过文字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最终感动我们,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虽然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但是我们依旧还是需要文学,还是需要那一份静心的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这个日渐浮躁的世界里,真正地平静下来。可能我们没有了少年时代那份激情,毕竟生活中的诸多琐碎的事物把我们都快要压垮了,但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去读这些作品。要知道有一些作品,它里面便是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勇敢地面对人生,譬如苏轼的词,那就与众不同,很多的作品里都充满了哲理,而读这样的作品那一定会有收获,一定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并且可以战胜那些困难。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苏轼

导读: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所以世称苏东坡,北宋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诗人、词人、思想家;1037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眉山,作为中国文学史最令人敬仰的一位文学大师,他的一生也是极富传奇色彩,少年时代便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并且是以诗文闻名乡里,成为了当地的神童。所以说他也是一位天才,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出色,也正是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大师,无论是生前生后,那都是收获无数的荣耀。

其实中国历来不缺乏文学大师,毕竟我们有着五千的文明史,我们在文化上也是独树一帜,整个时期都诞生了伟大的诗人和词人,可是唯独苏轼不一样,他却是极受人们推崇,以至于现在过去了900多年了,可是当我们谈起苏轼时,依旧是津津乐道。那我个人认为,除了他在文学上有着过人的才华之外,还有就是他身上那种独特品德,以及对于人生的态度,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他都是能够从容地面对,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使得我们从他身上学习了坚强,懂得了人生的意义。

当然苏轼也是那个时代绝对的文学偶像,作为一位从底层走出来的文学大师,他对于北宋的文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词方面,更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众多的作品里不仅题材丰富,有的还充满了哲理。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读苏轼的词,那都会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收获。苏轼的作品正是有了一层深刻的哲理,也就显得与众不同,再加上他身上的那种精神,人们自然也就会深受感动,从而喜爱这位伟大的文学大师。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初出茅庐

公元1056年对于苏轼来说也是值得纪念,这一年他离开了四川老家眉山,随同父亲和弟弟一起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对于苏轼来说,他有足够的信心,毕竟学问已经做得不错,文章也写得好,他有这样的自信一定是可以通过考试,最终进入到北宋的政治中心,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

那么这一年的考试也是竞争也是极为激烈,然而主考官也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但是志得意满的苏轼,在这一次考试中却又是败北了,并没有拿到第一名,而是成为了第二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欧阳修的误判,当他看到考卷之后,一时之间也是惊为天人,打心眼里喜爱这位考生,也喜欢那篇文章,通篇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可谓是一气呵成。

欧阳修把那篇文章仔细读了又读,最终静下心来思考,认为如此有深度的文章,那一定不是别人所写,而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他也是极为有自信,觉得只有自己才能够教出如此了不起的学生,所以他为了避嫌,于是只好把这第一名,判为了第二名,但是当他解开纸封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也看走眼了,上面赫然写着苏轼。

事后欧阳修惭愧不已,还专门设宴招待苏轼,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这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苏轼来说,那自然是欣喜若狂,毕竟能够获得文坛领袖的赏识,也就意味着对于自己的肯定,两人此后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好朋友,此后还经常一起诗词唱和,自然也是成为了北宋文坛的一段佳话。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乌台诗案

苏轼是那种天生正直之人,往往可能遇到了一些自己看不顺眼的事情,总是要站出来说一两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性格,使得他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也就是为日后的乌台诗案埋下了伏笔。

公元1069年北宋另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王安石,由于受到了当时宋神宗的赏识,开始拜相,并且由他主持变法,这一次的变法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泛,从而也是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也使得有无数人站出来反对,这其中也有苏轼,他的反对只是出于对于当时社会的考虑,并没有自己的利益,毕竟王安石如此大动干戈,太过于心急,自然很多的事情并不成熟,还有很多的漏洞,苏轼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极力反对,以至于他与王安石又是结下了梁子。

当然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争论,也只不过是君子之君,两个人都是文学大师,也都是学识渊博,有着高尚的品德,不会像一些无耻小人一样,会在北后使坏。但是王安石不会在北后使坏,可是他底下的人,却又出现了很多的小人,终于这一事件到了1079年爆发了。苏轼此时正在湖州的任上,他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来就是一次例行公事,可是有些人则是从里面抓住了他的小辫子,认为他有讽刺之意,随后宋神宗下令,把他逮捕,解往京师,那这一事件,也正是演变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自从发生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是这件事情又是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由于王安石的出面,才使得心灰意冷的苏轼,最终捡回了一条命,并且是被贬到了黄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也正是这从这一时期开始,他的人生彻底地发生了改变,此后又是惠州和儋州,后半生都是在流放之中度过,所以他的后半生也就颠沛流离。

虽然苏轼的人生发生了戏剧的转变,但却又是值得他在文学上大放异彩,尤其是在黄州,他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每一首都足以令人惊艳,也足以震撼这个世界。尽管在生活上不如意,可是对于苏轼来说,他却又是在文学上又是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从而使得他写下那些令人感动的名篇佳作。

苏轼后期的作品并不单单只是一首普通的文学作品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有着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思考,也令他的作品处处充满了哲理。生活虽然很不易,可是苏轼在面对人生时,依旧是很从容,并且是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一种精神,正是我们也最是值得我们学习。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无疑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地方,而他在弥留这际时,还写过一首很凄美的诗来表达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也就是著名的《自题金山画像》,在这首诗中,他也是为自己的一生做了一个系列性的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可以想象苏轼对于黄州,那是有着一种极为深刻的情感,在这里他日子尽过得很艰苦,可是悠然自得,并不会被这些困难所击倒,这也正是苏轼性格里所体现出来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而正是他的这样的一种性格,也令他很多的作品,也都充满了哲理,同时也告诉了世人很多人生的大道理。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众多的作品中,那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无疑是最具有哲理,也最从容的一首,整首词描写得生动有趣,也充满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而我们读这样的作品,最是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份哲理,如果能够把这样的一份哲理为自己所用的话,那对于自己的人生一定是会有帮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写这首词时正是在黄州,此时的他生活陷入了困境,可是他依旧笑着面对人生,即使是经历了再多的挫折和打击,那对于他来说,生活也依旧还是很美好,小小的挫折对于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人生有的时候就是如此,而他写这首词时,也是极为有趣,并且还有一段序言:”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他在这一段序言中写得很清楚,自己正是与朋友出门游玩,正好是遇到了雨天,朋友们都觉得很狼狈,可是他依旧悠然自得,以一种极为欢快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这些风雨,这也正是苏轼身上所体现出来最为令人感动的一种精神。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那这首词也是比较好理解,通篇描写得极为生动有趣,同时又是充满了哲理,词的上片便是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写得也是很从容,千万不要去理会那雨打竹林的声音,何必要在意这些呢?何不放声高歌,在这雨中继续前行?即使是穿着草鞋拄着拐,那也是胜过骑高头大马,谁会害怕呢?尤其是最后一句:”

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表达出了一种极为豁达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即使是一身蓑衣,在这样的雨,任凭风吹雨打,那也照样过我的一生。这一句也最是有哲理,也最让人感动。

词的下片则是更为有趣,也更具有哲理,同时也是告诉了世人,即使是面对再大的困难,那也要勇敢地去面对,在这么一个春寒料峭的天气里,被这微风一吹,使得喝下去的酒也醒了,只是觉得有些冷,山头的太阳正好迎了过来。每首走过的路,看那一路的风雨,虽然是让人有些瑟瑟发抖,我只好是信步归去,对于我来说才不会去理会,它是晴天还是雨天。在这最后两句,苏轼则是再次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这首词中,也正是以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从而也令这首词显得别具一格,充满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挫折时读一读苏轼这首词,一定会有收获

结尾

苏轼作为北宋中后期的文坛领袖,不仅有着过人的才华,同时对于社会也有着一种深沉的爱,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人生出来的作品,大部分都很是深刻,也是充满了哲理。其实作为后人,我们去读这样的作品,最是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份哲理,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一份哲理理解透了,最终化为已用,那对于自己的人生一定是会有帮助。

我们每天也要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也要积极地去面对,千万不要逃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从而真正地担负起家庭的重担,进而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这也正是苏轼的作品所带给我们的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