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学起吗?

不带走一片花瓣


我学习书法是从隶书开始的。当时我的老师拿字帖让我选,我选择了厚重古朴的张迁碑,这一练就是十年左右,期间,我并未刻意去练习过楷书,行书甚至篆书,只是简单的想法,把一种字体写好就行。偶尔一天,看到《雁塔圣教序》,喜欢便临摹了几个字,但是出乎意料,老师看到后直夸。在那之后,我曾偶尔临摹《曹全碑》以及一些行书篆书,结果都不差,所以,并不一定要从楷书入手,专心把一种字体写好了,相信大家都一样,其它字体也都会了,因为这中间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保持一颗真诚写字的心😀️





老院大门一号


一般认为,楷书是最晚出现的书体,也就人认为楷书早于行书,不管行书楷书谁早谁晚,相差不过几十年。如果说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学起,那楷书出现之前,就没有书法吗?


我们说学习书法最好从楷书学起,但也有人主张从篆书、隶书学起。

一、主张从楷书学起,其原因有二:

1、楷书笔法丰富,中锋侧锋兼用,方笔圆笔并施,通过楷书,可以学习各种笔法,为其他书体的学习打下基础。

2、楷书尤其是唐楷,规律性强,法度严谨,各种笔法丶结体均已成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

二、主张从篆隶学起,其原因也有二:

1、书体演变由篆而隶,再草,再行再楷,从篆隶入手,符合书法演化规律。

2、篆隶笔法相对简单,篆书纯用中锋,隶书出现方笔,这样入门相对容易,见效快,能增强学习者兴趣。

三、结语

两种观点角度不同,都有道理,同时也都有劣处。从楷书入手相对较难,学习时间较长;而从篆隶入手,尤其篆书,辨识困难,认且不易,何况书写。



有书家认为,如果你想以金石篆刻为主攻方向,可从篆隶入手;如果你想以行草为主攻方向,可从楷书入手。

从历史来看,从楷书入门者居多。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学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开始吗?不一定,但最好从楷书开始,从隶书、篆书或者魏碑入手未尝不可。楷书入门最好避开唐楷,法度森严对新手来说还是难了。用的来说,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的书法神童,从楷书入门最为妥帖。原因我总结了一下三点。

第一、楷书的规矩和法度,是步入书法的正轨。

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是得法、入门的正道。


第二、学习书法应循序渐进,先静后动。

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跑。按照先静后动的次序,能够循序渐进、提高效率。

第三、可以从楷书起步,逐步进笔。

练习书法,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从简单的大楷,或者魏碑练起,逐步进笔,不可好高务远,欲速则 不达。要大好书法练习的基础。至于具体选择什么字体,不妨先问问自己喜欢什么楷书?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否先从楷书学起,楷书是一定要学的。它是学书法无法绕过的书体。这就好比学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无法绕开鲁迅一样。


亲爱的王小米


首先表明关点,学书法不一定非要从楷书入手

无论是老师教学,还是自己自学,大多都从楷书入门学习,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人们大多都是从楷书入门学书法呢,这是因为楷书结构严谨,用笔规范,便于初学者的把握,因此,只要你不是特别不善写楷书,建议初学还是尽量要选楷书

至于楷书如何选择,建议要从所谓狭义的唐楷入手,特别是唐楷三大家,因为唐楷重法,风格规整

唐楷重法,而宋楷重意,赵楷严格讲应属于行楷,而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正楷了

再回归主题,学书法要以兴趣为重,其中缘由自不必细说,兴趣才是最好的的老师,是今后持之以恒学书法的动力源泉


因此,初学选啥字入门,一定要尊重自已的心声,先学自已的最爱,入门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增长,再涉猎其他,切记,个人有个人情况,千万不要盲从他人推荐

我是从勤礼碑入手,已临习两年有余,现在想来,非常庆幸初选不错,愿与各位同学共勉,敬请各位老师指点



l石昆仑l


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先开始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一定要从楷书开始,但一定要从慢速书写的字体开始。楷书、隶书、篆书,都是相对而言较慢的书体,都可以做为书法入门的书体。

一个从未使用过毛笔的人,他一开始肯定不能写快,既使写快,也写不准确。在快与慢的把握上,慢速的书写就比较好掌握。这是手的书写技能,必须经过由慢到快的自然法则。不要理解成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它只是入门练习比较适合的一种书体。



行草书的快速,不是单纯的快就能解决。其中有许多笔法的变化,需要有相应的控笔能力才能精巧的把细节书写到位。通过篆、隶、楷的笔力练习,笔力加强了,行草书的使转才富于力感,方折圆转才能随心而动。如果把楷书理解成草书的基础,不相信你写十年的楷书试试,用楷书的笔法去写草书,永远也不可能写好草书。如果一开始便以快速书写的行草书做为入门,由于行草书中的细节初学者的能力达不到。一开始就忽略了细节上的训练,写出来的字便油滑无骨,左缠右绕当作了“精妙”,其实就如春蚓秋蛇,虽用功多年,而无入门之术。



子衿书法


最近在看《赵之谦研究》这套书,他的学书之路也值得借鉴。

这个问题在悟空回答里不胜枚举,可以搜索来看。看后该有自己的判断,所谓心有定见,才能六辔在手!

说正题!

赵之谦自己说,他的学书之路是从颜体入手,日课500字(这个练习量,算刻苦的了)。

接着学宋四家,又遍学先贤古迹。

学了这么多,他已经三十出头了,结果呢?

他说:“无所得。”

后来偶然在朋友家看到黄庭坚的大字(这个是他之前没有学过的),有点领悟。

再后来偶然写石门铭,才有一点心得。

这个是他前期的学书之路,从颜楷入手。至于后面的就不说了,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大意义。

学书从楷书入手,这也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说法,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唐代的很多书家,尤其是李隆基时期的写隶书的“高手”,他们多是先学楷书,然后学隶篆,用楷书的感觉来写篆隶,写出来的味道——不好,一点也不好。

然后清代的邓石如就比较聪明,从篆隶入手,再学楷书。虽然他的楷书和行书是“碑底帖面”,可是这样的方法给后人极大的启发。到了后来的何绍基,以篆隶遗意入楷行,开创了清代的一座高峰。



到了赵之谦,他深知步何绍基后尘,难出藩篱,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书风:魏碑体楷书。

这个魏碑体,第一:用的是篆隶线质。

第二:点画形状直逼北魏石刻。

这两点,足以超越邓石如,赵之谦开创了晚清又一座高峰。



说这些的目地,无非只有一个,若是为了把字写好,修养性情,可以按照时下流行的做法:先学楷书。

若要以后有所发展,可以按照书体顺序,从篆隶入手,毕竟篆书有着最基本的布白均匀、结构对称、以曲线直线为主等美学元素,适合初学者对毛笔的把控。



但是,要记得有恒。

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游手于斯


学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入手?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这里的学书法的主体,应该是现代人。古代人,比如唐代以前的想学书法的人,或者书法家,都没有见过唐楷。比如说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时代的人,他们当时根本就不可能预见到唐楷是个什么样子。难道唐代以前的想学书法的人,就不能入手学习书法了?难道唐代以前的书法家,就不能称之为书法家了?

其次,一定要,这个限定语有点抬杠的嫌疑,加了这三个字,好像学习书法,是否必须、应该、不得不、非如此不可地从楷书学起?其实问问题的人是希望少走弯路,希望得到方向性的指点。

在此情况下,我想,我们的问题应该是:现代人学书法,从楷书入手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重新解构后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从汉字字体演变看,唐楷属于楷书的晚期成熟阶段。说优点就是很严谨,“滴水不漏”。但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晚期的楷书字体,用笔已经定型化,艺术气息的元素一步步消退。 而魏晋南北朝时间的楷书,可以说是楷书的青壮年时期。你要学晚年的楷书,当然可以,但你不能说别人学青壮年时期的楷书就不行。 如果我们再将眼光放宽一些,直接学隶书或者行书,也是可以的。 当然了,你不会的,以后还是需要慢慢补回来,其实就是一个先学后学的问题,但顺序先后,并没有必要那么严格。 总而言之,初学书法,如果你喜欢从唐楷学起,那就从这儿开始。如果不喜欢,也可以从隶书、魏楷、汉简……等等学起的。反正都是初学,无所谓的。 要说总的原则,那就是你必须临帖。临帖才能吸收前人的经验,至于这个经验是否就一定必须是楷书的写法,却不必过于拘泥的。


当然,现代人使用得最多的书体是楷书和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主要用于欣赏,在这种情况下,在楷书和行书中选择一个入手最快的,应该是楷书了,毕竟行书的练习需要一定的基础,没有基础的行书起码不是书法概念的行书。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学书法,最好是先从楷书入手。不知道你是否赞同我的看法?


何巍总建筑师


我是书法爱好者。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如下:

书法是一门艺术,有独特的规律性。其实就是文字的书写法则和美的结合。大家知道,文字就是表达情感、思想、经验和传播知识,以及记录事物的重要工具,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尤其毛笔字书法的学习,对提高标语、匾额、对联、图标等等,硬笔是无法比的。当然练好毛笔书法也对硬笔书法带来提高。如何入手,建议如下:


一是从正楷入手。因为楷书是我们当今书写汉字的基础字,交流学习用的最多的一个字体。写得工整,匀称劲健,合乎法度,结构严谨,字形优美,这是写字的重点,否则你写潦草,形状怪异,别人看不懂,弄不好会出问题。所以建议写楷书。


二是古人是否从楷书学起呢?这个问题就要研究文字发展史了,自从甲骨文的诞生,那时写字叫刻字。也是书法产生的前沿问题。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字的产生,这都是汉字演变过程。为何产生隶书字体?都是因为汉字书写规则的演变发展的结果。写字讲究快、易、简、识,篆隶楷等字体的演变就是这个结局。甭说太远古了,就说魏晋风吧!楷书字产生发展的基础历史阶段。再到唐,楷书字行书字的演变和发展之盛,无不是因汉字书写规则改变而改变,发展而发展的。正如苏轼说过一句话,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这就是归纳楷行草三体综合规律的演变。说白了,写好楷书才能写好行书和草书。因为楷书端庄优雅,笔画工整有序,严谨有度,不学楷书就学行书和草书,那就会把字写得柔弱无力,丑陋不堪。就如学习音乐要先学叨来咪基本音符,唱起歌来方能动听,也如学会红黄蓝三元色,方能配制出各种复杂色,也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是古人。古人学书法那时历史阶段限制的结果必须学习那个时代的字体。因为长长的历史过程,验证了当今人先学习楷书字,方能写好其它字。


汶水才子


大家好,我是书亭楷书。作为一名艺术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学习任何东西都应因人而异,如果少年学书最好从隶书下手,因为隶书为八分字学起来比较容易,这个容易是相对其它书体而言。

其次有朋友说篆书比隶书还容易为什么不让孩子从篆字学呢?因为篆书字形难记,而且写过几年后思想禁固不好转学别的书体了。

最后如果是成年人学习书法完全可以从楷字入手,第一步把字写结实就的几年的功夫,再上一个台阶把字写出动感来,又的几年的苦练哦。如果有决心练下去那就上第三层,把字的笔画写出笔力来你的楷书基本成功了,庆祝一下下吧!回头看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书法真难。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艺术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书亭楷书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学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大多数人看来,书法都经历了楷,行,艹,但是实际上书法的发展很难说,也没有确切的历程,在现代,最常用常见的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几种书体!

然而大多数人在学习接触书法之时,都会问到同一个问题:学习书法应该从那种字体开始呢?

我的回答是从篆书开始

我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是也学习了不少书法知识,见到过很多书法大家,他们都精通各种书体,在指导我们学习的时候,告诉我们,从篆书和隶书开始学习书法,最有效,也最适合!


我感觉书法中最难写的还是楷书,所以不建议直接从楷书开始,容易挫伤初学者的信心!

隶书比较好写,但是掌握笔法还是比较困难,再接再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