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么是书法?书法有哪些内容?

林山书论


书法是什么?

书法即是书写汉字的方法。这里包括很多,比如运笔方法,用墨浓淡等,其实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书写汉字的方法形式。

书法有什么内容?

这里包括的就比较多了,谢主要包括:

1,书法的字体种类,包括我们常见的: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书写形式:对联,中堂,方斗等。3,落款的形式:首款,尾款,穷款。4,印章的形式:引首章,姓名章,字号章,闲章等。

也就是说书法的种类很多,字体也是多种多样,书写的特点也是因人而异,大多数书法家都会有自己的书写特点


燎原学书


我记得涉足书法边缘外看书法时,那是我小时候的事,记得很小时过春节贴春联放鞭炮一事,年年如此。那是198几年吧,父亲会买红纸送到邻居二大爷家,求其写春联。我记得有年跟着父亲去的,看那二大爷戴上花镜,对照着春联内容大全一本快翻烂的书,写着春联,我记得二大爷写得行书字,我又刚上小学看不惯他那行书字,说他写得潦草,不好。而大人们都说写得好。管他呢?我跟着父亲还贴春联。不懂书法看其潦草字吧!暗自下决心也想练字,帮邻居写好看的对联,那真是幸福的一件事。

学写字吧!又没工具,好不容易在父亲办公室见到一只毛笔。随即拿起蘸墨水再其报纸上写,好家伙!不会控制笔尖,乱画一通,随即扔之。当时就有种不好写的念头,还是放弃吧!

在小学都有黑板报。看老师拿着粉笔写板报那是经常的现象。每次看到老师写板报时就细心观看。哎吆!老师写的字真好,我咋写不出来。脑子里就暗下决心对照王老师板书的字学。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写的楷书字很好看了,时不时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记得小学作文本,经常被同学传阅。那是写字就是方方正正的字,我也不会什么书法规则,结构美等等基础训练。反正就是一笔一划的方块字。

1992年,有幸考到烟台一学校读书。哎吆!真好!学校还有书画社,周末免费培训,于是报名参加。自此才开始真正接触书法,了解书法知识,学习软笔硬笔书写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参加现场临习班,交流经验。于是就与书法结缘,与毛笔不离。

这就是我的学书法的经历和开端。总归原因还是爱好、喜欢。这是我的根本原因。


少林武术传天下


书法从字面意思看是书写的方法,即写字过程中使用的书写手法。比如楷书中测点的写法是左上逆锋起笔,转峰向右下行笔,尾部稍顿随即向左上收笔回峰,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就是楷书。每一种字体都有它的特点和写法。

书法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艺术-书法艺术,亦可理解为书法作品,比如词组书法展,书法家中的书法。书法艺术涵盖的内容更多一点,行书的潇洒大气,楷书的端正规矩,草书的随性,疯狂都是艺术,个人认为字体的写法也是艺术内容。

书法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可分为

1.书写工具:软笔书法,硬笔书法

2.书法字体: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3.书法家:颜体,柳体,赵体等





努力向前的宝妈


什么是书法?根据《辞海》的定义:“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书法就是以毛笔为工具书写汉子的法则、方法、规律的总称。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引申出广义的书法定义:“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根据这个定义,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都可以称之为书法,使用工具上可以是毛笔、硬笔及其他书写工具。

书法从书体上可以分为篆书、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关于它们的发展次第是这样的:从夏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篆及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将书体统一为秦小篆到后来又发展出了秦隶。到了两汉时期在在汉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楷书和章草,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行书,章草的基础上发展了今草。

从作品的形式上可以分为条幅、榜书、斗方、对联、中堂。条幅和榜书都是长方形,所不同的是榜书是写大字,横向。条幅一般是小字竖向横向都有。斗方是正方形。

从书法的内容来看可以是诗词、名言、段落、大字等。

以上就是书法的基本内容,谢谢大家!





元融书法文化阁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书法指毛笔书写各体字体的艺术,体现文字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生动的一种表现,是几千年来文字流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具有力量感藏头护尾,力在其中,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线条感"下笔点画,波撇屈曲,需尽一身之力送之",立体感"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


随着文字转变从最初的象形文字,一开始以画的形式将要表达的简单化,形成一种符号,然后古文大篆,小篆,隶,楷,行,草各种文字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书写而产生的一种体现文字美感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有是多样化的取基本规律,主要运用讲究执笔、运腕、用笔、用墨、章法、结构、布局、气韵生动等综合体现文字美的一种表现,表达笔墨情趣如兰亭序,天真烂漫如孩儿体,古典质朴如石门颂,不一一而道。



在结构中能将文字中的虚实,伸缩,疏密有致,或端正或势巧形密,或意疏字缓,或浓淡相宜,以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为上品,或如乱石铺街,星罗棋布,气势天成为佳。



"形"包括点线条由此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釆意味。文字艺术法无定法,艺术形态可以是多样化的,以点线形式出现,在不能违背造型规律章法的情况下,运用书法功底书写文字,具有可变性和表现力。


德润堂主人


书法是在写字过程中演化而来的一门视角艺术

书法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这就要说到中国文字的发展史了。古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心中记事情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产生了记事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路传承到至今。

秦朝统一中国后,为了方便管理和书写方便,李斯创作出了隶书。在随着社会进步,要记的东西太多,一些文字工作者有意的加快书写速度和减少笔划,产生了意外的结果,草书慢慢形成了。

西汉末年,楷书登场,盛于唐,同时行书也形成。这些文字的发展,主要还是为了有效的管理国家。

书法主要内容是为了记事,但在古代娱乐不多,书法独有的魅力,慢慢演化成一门视角欣赏艺术。书法大师们又把字写的出神入化,飘逸洒脱,跌宕起伏,满纸烟云,淋漓尽致提现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鲜明的个性特征,看书知人。

书法艺术如今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墨九三


“书法”二字,简单地说,便是写字的方法。由于中国的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字,其字形由象形文字起源,在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经历了有代表性的甲 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等各个阶段的演变,形成了形音义密切配合的现代简化汉字。因此,中国人所说的“书法”,是指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一门有历史、有 规范、有演变、有创造、有很高艺术内涵的艺术门类。



毛笔



三千多年来,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代代均有其不同体裁和派别的演进,莫不风格迥然,名家辈出。自殷周以后,古人遗留下来的不同体裁和风格的全面碑帖字迹,总在百体以上。按照字的形体和运笔方法分类,总括地说,可分为五大项:即:篆、隶、草、楷、行五体。



作为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为了学好书法,掌握书法的必要技巧,了解书法的演变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的汉字书法从殷代甲骨文开始,逐渐演变到周代的石鼓文、秦代的篆文、汉代的隶书,以及再后来的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而这一文字真正得到统一、广泛的应用,要算从篆文开始。

秦代

秦代篆文,又称"小篆"或"秦篆"。 它不同于周代"大篆"纵横婉曲、繁复茂密的风格,是周代文字学的发展和演进。综观"小篆"字形的体裁,既有圆曲、参差的特点,又有整齐、圆润的风貌,可以用"秀丽和畅,稳重端庄"来形容。

汉代

汉代隶书的特点,是将秦代篆书的"圆圆曲曲"加以简化,成为"横平竖直",而一易篆书的章法。也就是说,整个字形主要由横直线条所组成。这样的字,人们在处 事应急中写用起来,的确比写篆字方便简单得多了。写好隶书,必须掌握八句重要法则:"蚕头燕尾"、"外方内圆"、"一波三折"、"斩钉截铁"、"重浊轻清 "、"蚕不二设"、"燕不双尾"。除此以外,还必须掌握运用隶书的结构和特殊写法。

汉代的书法由小篆进化到隶书以后,又在隶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一种新的"草体"。这种草书起源于民间的减笔字。因为人们在文书往来频繁时,为了写字快一些,总免不了有省减笔画和连写的情况,于是有意无意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草体。

三国时代

三国时代书法的兴盛繁茂并不亚于汉朝。东汉时期的"八分"体已因减省笔画及草率笔法而演变成“章草”和“今草”,至三国时始有近于现代“楷书”和“行书”的流行。

什 么叫"楷书"?楷就是端正楷模的意思。楷书是由隶书"八分"体蜕变而成的,除了没有"八分"体的蚕头燕尾和波折以外,绝对着重于"平直方正"。抓笔写来应 一笔不苟,不可有些许省减和草率。这样的字体就叫做楷书。楷书又名"正楷"、"真书"。楷书在笔画方面,虽然没有隶书那样多姿多彩,但清秀遒劲,简洁端 正,在平和传神方面则比隶书有过之而不及。经过历代大书法家的努力创造,行成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不同风格的楷书。



什么叫行书呢?行书介于正楷和草书之间,它是不楷不草随手写来的,既没有楷书那样拘谨,也没有草书那样放荡。正如"行"字的解释,既不是方步缓走,也不是飞步急奔,而是随便起步、任意行走的。所以古人称这种字体为"行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草书的体裁几乎是通篇字字相连、一笔而成的。虽然字与字间偶有不连接处,但上下笔意贯串,首尾呼应相顾,而血脉相通,有一种笔墨飞舞、龙骧豹变、一气呵成的 气势。本人从六岁学书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唯对草书更感兴趣,认为此乃书法最高境界。在运笔过程中,每一个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险象丛生,却又妙在能险中扣 稳,使字形没有歪斜软倒之嫌,而有玲珑飞动之姿 。


誓屠东京


不请自来。这个问题提的好,有助于大家在学习书法艺术的同时,能夠正确把握学习方向,以便为今后提升书艺水平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那么,什么是书法呢?书法又是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书写艺术。外国没有。现已审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书法是中国文字产生后,以汉字为载体,用毛笔、墨汁、砚台、宣纸等为书写工具和材料,以特有的一套书写技法(笔法、墨法、字法、章法)为实践内容、以特有的一套书学理论(历代书法论文)为指导,以特有的中国文化为审美特征,所形成的一种抒发情感的书写艺术。

三、书法的自觉意识起于东汉。它的显著依据就是崔瑗写的《草书势》,它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第一部专著。而最早涉及到书学理论的是西汉时期的杨雄。

四、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完备于魏晋时期。随着前期的篆隶草的兴衰更替,在以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大师经过不断努力,又创新了两种书体:楷书以及衍生出来的行书。至此,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真行草隶篆走向完备。至今再没有新体产生。

五,中国书法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汉有蔡邕、杜度、张芝、崔瑗;魏晋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卫瓘、谢安、王导、陆机。隋唐时期的丁道护、唐有欧虞褚薛、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五代有杨疑式;宋有苏黄蔡米等。元有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明有祝枝山、文徵明、王宠、董其昌、徐渭等。明末清初有王铎、傅山。清有邓不如、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等。民国时期有于右任、谭延楷等。(近现代省略)

六、现代人研究成果: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核心。原因是书法的形体气象和蕴藏的意蕴,包含和概括了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文学、审美等方面的因素。但现在还有争议。但愿今后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完善,能令人信服地说明,书法就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七、现在的书法环境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浮躁的心态,金钱与地位名誉的利诱,不仅使一部分书法人失去了理智,染上了魔疾,而且不少书法领军人物、教授以创新为口号,大行乱书、丑书之道;上行下效,社会上的江湖书法也不甘落后,什么射书、吼书、阴书、发书等等丑行屡屡不绝。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有重新认识书法文化涵义的必要,更要用实际行动为书法正名!为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一个正常的、纯净的优良环境。

最后,我还是以“什么是书法”这句话结尾,以引起大家对书法二字的更多思考。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晉風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风格,能雅俗共赏的,给人以美感的,就叫书法。而那些崇洋媚外的,哗众取宠的,严重脱离传统书法审美观的,严重脱离人民审美观的,不是书法。



鉴水渔翁


书法:书写的方法、法则。执笔、运笔需要方法,单字结构、整篇布局需要法则,只有掌握了这些法则,写出来的字才会规范而美观。

古人总结留下的法则太多太多了,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楚,下面从楷行草三种书体简单说一下法则:

楷书 下图为《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
我们就选第一个"吸"字,看各书法大家字的特点

除了用笔技法不同,都遵循了间架结构的法则

行书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依旧


遵照楷书的结构

草书

别看这个字好像挺简单,其实草书的要求不低楷书,甚至超过楷书,有些字的草书看上去几乎一样,差别只在毫厘之间,多一个弯少一个弯都是不同的两个字,这样说丝毫不夸张, 我主页里有《草诀百韵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对于书法的定义你可以不用明白,但对书法的法则必须要清楚。在这,我特别想对初学书法的朋友们提个醒,一定要临帖,一定要遵循法则!不要一上手就想着有自己的风格、想创新,等你对法则做到心里有数的时候,你一定会有自己的风格,因为,不管学谁的书体,都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