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大英)威州鎮位於石家莊市井陘縣東北部,東與鹿泉市接壤,西與井陘礦區相鄰,南毗連307國道,宜沙、井平公路縱貫境內,距井陘縣城8公里,地理威州優越,全鎮23個行政村。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威州鎮歷史悠久。金代為威州治所,從民國至今,一直是區、鄉政府所在地。1984年設鎮,鎮政府駐北岸村。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威州、天護、天長是井陘境內的三大古城。而威州古城歷史悠久,始建於兩千三百多年前戰國中期,當時井陘屬白狄人建的山國,而威州北距中山國都靈壽城僅25公里,是靈壽城南部扼守綿曼河東岸通道的要塞,中山國即在威州設守築蔓葭城(6410工廠處)。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中山國為千乘之國,兵士善戰。故趙國與中山國曾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307年至305年,趙武靈王動用二十萬兵力通過“蔓葭之戰”滅中山,就在今威州。此戰不亞於後來同在井陘發生的“背水之戰”那樣的戰術典範。趙國滅中山後,威州一帶屬趙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西漢時曾建立綿曼縣(轄今獲鹿、平山及井陘部分地區),其治城沿用戰國時的綿葭舊城。漢以後至唐,縣城在天護。唐末宋金時期,威州曾是天武軍,井陘縣城所在地。金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井陘縣升至威州,下領井陘縣,州城由縣城改制。金宣宗貞佑二年,北方蒙古軍入侵河北,時任威州刺史的井陘人武仙曾率兵在威州及河北一帶與蒙古軍激戰。元代,仍沿用金威州城池,並擴大規模,又將洺水縣劃歸威州管轄,威州作為州城長達123年。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威州城倚簸箕掌山,面臨綿曼河畔蘆葦蕩,加之威西街先商早期文化遺址的新發現,唐代建的莊嚴寺,威河西龍門寺,宋代建的威北岸明行院(內有陀羅尼經幢)及明行院南大門威西街的石牌樓,明代建的冀晉威東街大石橋,今有的雖已不存在,但尚可領略戰國、漢代、宋金階段威州古城“山明水秀,古號形勝”的昔日風采。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掛雲山位於河北省井陘縣、平山、鹿泉市(原獲鹿縣)三縣的交界處,西連井陘,東靠獲鹿,北接平山,是華北平原和太行山區的分界嶺,素有“小泰山”之稱, 由於山高峰奇,山常雲繞,故名掛雲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發生於1941年9月日軍大掃蕩期間的“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早已婦孺皆知了,而發生在百團大戰初期“掛雲山六壯士”為掩護八路軍主力和群眾轉移浴血阻敵、跳崖捐軀的壯烈事蹟卻鮮為人知。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1940年8月20日晚8時,百團大戰正式打響。根據總部下達的任務,晉察冀軍區負責破襲正太路東段。當時三個縱隊分頭出擊:熊伯濤指揮的左縱隊、楊成武指揮的中央縱隊和郭天民、劉道生指揮的右縱隊,按照八路軍總部的要求,以娘子關到井陘煤礦段及其兩側地區為重點展開襲擊。我八路軍左翼縱隊司令員熊伯濤率部破襲正太鐵路的井陘段,指揮部就設在掛雲山下的三峪村。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1940年9月熊伯濤部隊完成破襲任務後,主力部隊準備向北轉移 ,日本侵略軍糾集三四千兵力,動用飛機、大炮等重武器,向指揮部所在地井陘三峪村撲來。地方武裝井平獲遊擊大隊三中隊奉命牽制敵人,掩護八路軍主力部隊轉移。縣一區婦救會主任呂秀蘭帶領區基幹隊、青年抗日先鋒隊、兒童團等趕來參戰。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激戰中,他們打退了日軍幾十次衝鋒,將近一天時間,把日軍牢牢吸引在掛雲山。中隊長李鴻山中彈犧牲後,呂秀蘭指揮戰鬥。完成阻擊任務後,呂秀蘭帶領五名隊員掩護其他同志突圍。六壯士與攻上山的日偽軍展開殊死搏鬥,終因彈盡糧絕,被逼到懸崖邊,砸碎槍支,縱身跳崖,壯烈犧牲。他們是22歲的區武委會婦女部長呂秀蘭、21歲的游擊隊戰士康英英、15歲的兒童團員康三堂、27歲的炊事員劉貴子、17歲的青年抗日先鋒隊隊員李書祥、27歲的區政府助理員康二旦,後被人們稱頌為“掛雲山六壯士”。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當年那場戰鬥結束後,滿山遍野都是屍體,人摞人,慘烈至極。100多名游擊隊戰士和基幹隊、兒童團等幾乎無人生還,犧牲的烈士最大的27歲,最小的才15歲。三峪村的百姓也只有躲到掛雲山白雲洞的30多人倖免於難。倖存的百姓提著能裝50斤麵粉的大口袋,上山撿拾子彈殼,撿了十幾袋。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戰鬥結束兩三天後,當年建屏縣三區的區長齊文川,登記了烈士的姓名,並主持了安葬的儀式。齊文川組織百姓們,有的挖墳,有的兩人一組抬遺體,花了兩三天時間,才把這些烈士都安葬在泉坡峪。有些烈士的家人離此不遠,領回了烈士的遺體,後來,又有部分烈士的家人遷走了烈士的墳,至今仍有26名無名烈士長眠於此。僅僅是對這些背景資料的瞭解,已經讓對這片滿是敬畏之情。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這裡是井陘:綠色威州川裡的紅色積澱


(圖片來源:2014年魅力威州攝影大賽參賽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