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人利益和醫生個人前程相沖突時,應該如何抉擇?這是無數醫生都曾面對過的問題,這個選擇題,民國一位名叫林巧稚的女醫生曾無數次地給出過同一答案:選擇前者!
林巧稚生於1901年,祖籍福建省鼓浪嶼,她是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也是中國第一位婦產科主任。她一生共成功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她還因此被尊稱為"萬嬰之母"。
可這樣一位醫者,她的真正被今時之人熟知卻並不是因為其在醫學界的貢獻突出,而是因為她的一張病歷本的被發現。這本病歷本之被發現背後還有一段小故事——
一日,北大人民醫院婦產醫生王世軍在坐診中接待了一位70多歲的老病人,她一來就從包裡拿出了一份病歷本遞給王主任道:
“您看看,我這病嚴重不?”
王世軍打開病歷本一看當即就被那娟秀工整異常的字跡折服,一看落款,王世軍立馬驚呆了:它竟是出自當代婦產科泰斗林巧稚之手。
這份病歷與今時醫生所寫病歷最大的不同便是:內容極其詳盡且字跡端正工整,並且它還有中英文對照。
在徵得老太太同意以後,王世軍懷著崇敬用手機拍下了這份有年頭的老病歷。隨後不久,這份顏值極高的病歷在媒體引發了廣泛熱議。隨著這份病歷的“出世”,“林巧稚”的相關被挖了出來。
此時的世人才知道:這樣高顏值的手寫病歷,林巧稚一共寫了70多年,數量已無可計算。
相比這些對於林巧稚而言再普通不過的病歷,她無數次為病人犧牲個人利益的可貴精神更加值得被世人銘記。
1921年,以治病救人為人生理想的林巧稚參加了協和醫院的考試,這一年她年僅20歲。
那天,上海天氣很悶熱,考試中因難耐酷熱,與林巧稚同時參加考試的同學餘瓊英竟因中暑暈倒在了考場上。
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考生有很多,但毫不猶豫放下手中筆不顧沒答完的英語考卷就去救人的:卻只有林巧稚和另一位女生。
林巧稚非常果敢而迅速地與這位女生將餘瓊英抬到了陰涼處,隨後,她做了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前後用時總為10多分鐘。
雖然林巧稚用最快的速度對病人進行了急救,可考場上的時間從來寶貴,因為浪費了太多時間,當林巧稚重返考場時她已經無法繼續答題了。
考試完後的林巧稚回到家中後,家人緊張問情況時她只淡淡說:“沒答完,肯定考不上。”卻隻字未提她為何未答完。
當時已放棄考取協和醫院念想的林巧稚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會在一個多月後順利收到協和醫院的錄取通知書。
這一結果讓林巧稚驚訝不已,要知道當時協和醫院錄取學生是非常嚴苛的,就拿他們那場考試說:總有15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考生,可最終錄取名額卻只有25名。
直到後來,林巧稚才知道,原來她考試當天做急救的全過程全被當時的主考官看在了眼裡。事後,該考官還特意去她的座位查看了姓名。在這位考官眼裡,能為救助他人而捨棄自己利益,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位合格醫者應有的品質。
後來,這位考官通過調查得知:林巧稚後來沒能答完的英語本是她的強項,而她其他科的成績也均優異,經過慎重考慮,協和醫院接受主考官的意見決定破格錄取林巧稚。
進入協和醫院學習後,林巧稚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瞭解到學校宿舍每天晚上10點半拉閘斷電,等到12點又會重新合上電閘,林巧稚總是10點半先上床休息,過了12點再起床學習。
這樣一來,林巧稚就可以利用多出來的時間去彌補新接觸的物理和化學知識的空缺。
在林巧稚長達8年的學習中,她一直保持著足夠的學習熱情努力吸收並鞏固每一個知識點。因為在校期間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林巧稚畢業時獲得了協和醫院最高榮譽的“文海”獎學金,她是獲得此獎的第一位女學生。
之後,林巧稚順理成章地收到了協和醫院的聘書,可拿到聘書後,她和家人都看呆了,只見上面寫著:
“茲聘請林巧稚女士,任協和醫院婦產科助理住院醫師。聘任期間凡因結婚、懷孕、生育者,作自動解除聘約論。”
這樣的聘書在今日看來是極不人性的,可在當時卻似乎並未有太大不妥。實際上,聘書上之所以明確寫明“若任職期間結婚懷孕、懷孕、生子就解聘”,乃是因為老協和的管理者認為:
在醫生這個最需要極大付出的職業裡,沒有女人可以同時扮演好賢妻良母和職業女醫兩種角色,所以只能二選一。
在面對終生幸福和成為協和醫者之間,林巧稚最終選擇了後者。
選擇決定命運,林巧稚的無數次選擇最終將她導向了後來的命運軌跡。這些選擇中,包括1929年聖誕前夜的一次選擇。
當天,因為是假日,醫院的醫生都去放鬆狂歡了。可醫生有休息日,可病人生病卻從來不挑時候。就在這醫院沒醫生值班的當口,一位急救病人被送到了當時還是住院助理醫生的林巧稚手裡。
林巧稚當下犯了難:這位婦女因為突然大出血生命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若不及時手術,她將隨時可能沒命,可當時的林巧稚並沒有手術的權力。
更為重要的是,即使林巧稚對該病人採取手術,她存活的幾率也將非常小,稍有不慎她作為醫生的職業就會被迫就此終止。
一邊是女病人的命,一邊是自己的前程,遇到這種情況,尋常醫生多會想想,可林巧稚卻想都沒想就決定不顧醫院規定和自己前程為病人執行手術。
在這人生的第一場手術中,林巧稚以沉著淡定的姿態成功將所積累學識和經驗轉化成了優秀的實踐:她成功挽救了女病人的生命。
林巧稚這次危難間的手術讓她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當然也得到了非議。但林巧稚卻絲毫不把這些放在眼裡,她只繼續加倍努力地學習、工作著。
後來,因為各方面表現出眾,林巧稚還被提前三個月破格聘用為總住院醫生。常人需要5年才能走到的位置,林巧稚卻只用了短短半年。這背後,卻絕非運氣,而純是靠她精湛的醫術和愛人如己的醫德。
危難中,林巧稚總是先考慮病人的利益,而在平日的為醫日常裡,這也是她幾十年如一日在做的。為了照顧病人,林巧稚不僅把全部的時間精力全部用到了他們身上,還總是切身地為他們考慮。
替病人省錢、節省病人時間、替病人分憂,這些都是平日裡林巧稚都會為病人考慮的。
作為醫者,林巧稚知道每位病人都難免因病心情不佳,為了讓他們心情得到緩解,她總是以微笑對病人。也正因此,她無數次被病患稱作“微笑天使”,病人還紛紛打趣說:
“看到林主任,病就去了一大半,因為她的笑容和春風一樣讓人心生愉悅”。
林巧稚對病人的態度從來一致,幾十年來,她始終堅持:只看病不看人。這就意味著,林巧稚從來不會因為病人的身份而將病人區別對待,這種做法,很值得今天的醫者學習。
林巧稚雖堅持看病不看人,卻也有特殊的時候,每次,當她遇見沒錢看病的病人時,她總是格外關注。她在醫院工作的幾十年裡,曾資助過的病人不計其數。她的同行曾回憶說,有時候她甚至會將工資的一半用來資助病人。
原協和醫院副院長黃人建曾在談到林巧稚時說:“像這樣資助病人的情況在她身上太常見了。”
有一次,林巧稚在經過醫院走廊時聽到吵鬧聲,走進一看才知道:是一位交不起醫藥費的男家屬在與值班醫生爭執。她走近時,男家屬正大聲喊:
“求求你們,買我的血,我可以賣幾碗給你們換錢給我媳婦看病,求求你們了!”
值班醫生一臉無奈:“對不起,我們正規醫院不賣血,並且並不是所有人的血都適合用在病人身上。”
男家屬一聽立馬急了道:“那怎麼辦,她馬上要手術了,我上哪找錢啊!”說完,男家屬就抱著頭蹲到地上蜷成了一團,並使勁用手抓撓著頭髮發出“嗚嗚”的聲音。
林巧稚看到此景心揪到了一塊,但她並未直接上前和病人溝通,而是找到值班醫生並悄悄告訴他:“這位病人的錢她來墊付,只需告訴他,等他來日有錢了再還上便可。”
這個“來日”,通常都變成了“沒日”,但即便如此,林巧稚依舊堅持著她接濟病人的習慣。
在醫者仁心的林巧稚眼裡,病人的病痛就是她的事,只要見到了,便絕不可見死不救,否則她將寢食難安。
林巧稚寫病歷總是一筆一劃、一絲不苟的原因在很多年後被她的同事道出了:“無非是生怕病人不認得、認錯。”
為了讓病患更好地得到醫治,在看病時,除了仔細病歷外,林巧稚還總是詳細地囑託病人,有時候遇到溝通不好又健忘的,她還得不厭其煩地反覆叮囑。
為了給病人省錢,遇到來看病的病人她總是告訴病人:“不要掛我的專家號,掛我的普通號就行。”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林巧稚的病人總是愣了半晌才回過神:噢,她是在為病人省錢。
如林巧稚這樣的醫生,得到同行、病患敬重自是必然。可1941年,因為戰爭北京協和醫院被迫關閉,所有醫生一夜之間沒了工作,林巧稚也不得不回鄉避難。
這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病人們不再能找到林巧稚,但此時的林巧稚卻並未放棄治病救人,她只是換了地方為病人治病而已。
此間的林巧稚在北平東堂子衚衕10號開了一個診所,在這個小小的診所裡,她依舊如在協和醫院一樣以仁心醫治病患。
有時候,遇到不方便下床的病患,林巧稚還會專門騎著毛驢跑到病人家中診治。
6年後的1948年,協和醫院恢復工作,林巧稚的助手在整理時發現:她在這6年裡竟一筆一劃寫了8887份病歷,這些病歷如她在協和開出的病歷一樣,都是中英文對照手寫。
林巧稚重回協和後,病人依舊排著長隊掛她的號,每次有病人來,她總是告訴他們:排了那麼久的隊,想起什麼都要問清楚。
在那個流行產婆接生且嬰兒夭折率高的年代,林巧稚卻因為醫德、醫術高超取得了無數人的信任。就連林徽因的子女、冰心的子女、將軍傅作義的小兒子等名人子女,也都是林巧稚接生的。
每一個由林巧稚親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證上都會有她的英文簽名“Lin Qiaozhi’s Baby”。這位無數次從鬼門關搶過產婦和孩子性命的醫生,後來還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生命天使"。
後來,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林巧稚,還被與梁毅文一起被合稱為"南梁北林"。
人生從來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即便是一心治病救人的林巧稚也是如此。
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造運動將協和醫院“收歸國有”,林巧稚被革除職務併發配到絨癌病房做護工。
那段時日裡,林巧稚這雙曾創造過無數奇蹟的手,每天只能清洗便盆、倒痰盂。此時的她已經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醫生,她之所以一直堅持默守醫院只因為:她相信終有一天她還會重新回到崗位治病救人。
後來,林巧稚果然如願再度回到了崗位。這次以後,她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
1978年12月,林巧稚患上了缺血性腦血管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心臟病。這一年,林巧稚年78歲。
無兒無女的林巧稚在病中一刻也沒有停止為自己奉獻一生的醫學做貢獻,她在輪椅、病床上完成了50萬字的專著《婦科腫瘤學》。
沒人知道,是怎樣的信念支撐林巧稚在孤獨和病痛中完成這一切,信念之外支撐她的,無疑是對病人的仁愛之心。
人說,越付出越愛,為醫學事業捨棄了愛情、婚姻和子女的林巧稚,把一生全部心力全部交給了病患,如此,她將病患視若生命便是必然了。
1983年4月21日,年82歲的林巧稚帶病接生了6個嬰兒,可第二天,她就因病情加重被送到了病床上。
4月22日凌晨,林巧稚在昏迷中急促地叫喊著:“產鉗,產鉗,快拿產鉗來!”周圍的人聽到這話無不動容,即便到了這樣的危難時刻,她心心念唸的依舊是她最愛的病患。
這聲急促叫喊後,林巧稚在安靜了許久後含笑說出了她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又是一個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個,真好!”
可敬!這位在臨終前最後一日仍在接生的偉大醫者,並沒有因為生命停止而終止為病患做貢獻,她死後留下三個遺囑:
一,將一生積蓄3萬多元全部捐獻給醫院託兒所;
二,將自己的遺體捐給醫院作醫學解剖用;
三,將骨灰撒在故鄉鼓浪嶼的海上。
到這三個遺囑,林巧稚便算將畢生所有全部交給了醫學事業和病患。
今天,距離林巧稚辭世已經整整36年了,然而,她昔日的聲音依舊在影響今天這個時代:
“對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最寶貴的。而現在這個人對你(醫生)說,我把生命交給你,那麼你還說什麼呢?你冷?你餓?你困?”
“作為一個醫生,一舉一動都要為病人負責。作為一個護士,一言一行都要從病人的利益出發。”
……
祈願:在林巧稚的影響下,將來,中國會有更多的林巧稚。
閱讀更多 記者李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