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以姓氏來命名的飯店,背後往往都是幾十上百年的歲月積澱,而每個商號的背後,也大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今天,我們就尋覓到了這樣一家歷史悠久的老店。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沿著中山後街一路行走,在一眾五顏六色的現代招牌中,老遠就被吸引住了目光,迴龍寺旁,這家店古樸的木質橫匾透露出一股別樣的氣質。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橫樑上掛的鳥籠裡,有幾隻羽毛豔麗的小鳥在嘰嘰喳喳的聊著天,門口幾盆自種的小花,更增添了幾分情趣。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八旬的老爺子坐在老式躺椅上悠閒的喝著茶,這一切,堆砌出了一幅閒庭靜雅的畫面。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01

坐落在中山後街的安春園,是以創始人安生雲的字號來命名的。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為了討生活,安生雲12歲時就從陝西來到襄陽,做過苦力,也趕過駱駝,後來做起了家鄉的老手藝,開始賣小吃,家底逐漸殷實後,就租了門面開酒樓,鼎盛時期,附近的人們都以能吃到安春園的飯菜為榮。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經過歲月變遷,安春園逐漸沒落,現在在操持這家店的,是第二代傳人安啟斌和他的老伴兒,兩個人年紀加起來都有150歲了,但是身體依舊硬朗,炒起菜來也是親力親為。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這家店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它百年的風雨積澱,還有它僅存半年的“賞味期”,店內每年夏季都會例行休業半年,直至農曆的八月才會重新開業。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要問其中的緣由,那就不得不提一種

老襄陽小吃—“羊肉胡餑”。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老爺子說,天氣炎熱的話,牛羊肉不新鮮,胡蘿蔔、菠菜一類的蔬菜配料也不全,所以每年只賣固定的時間段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很多人找到這裡,也都是為了這一口“羊肉胡餑”,作為襄陽最傳統的一種小吃,現如今它的蹤跡已在慢慢消逝。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甚至很多年輕一代連它的名字都沒聽過,對於它的印象,只能在

老襄陽人的記憶深處尋覓到。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今天就得幸嚐到了老爺子親自做的羊肉胡餑,老伴兒在一旁準備好配料,老爺子負責上灶開炒,多年來養成的默契無需多言。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不一會兒的時間,胡餑就端上來了,濃烈的香氣鑽進了鼻子勾起了胃裡的饞蟲。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裡面的食材豐富,五顏六色的配色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既有肉絲,也有蔬菜,還有饃饃,

吃起來不僅可以當下酒菜,也可以當飯吃。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炒胡餑好不好吃,最重要的就在於裡面的胡餑饃,炒出來的胡餑富有嚼勁,韌性十足,醬汁的濃香也早已在翻炒的過程中滲透進了胡餑饃裡。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吃胡餑還要配著丸子粉條高湯一起吃,這是流傳下來的傳統吃法。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湯是

醬香味的,裡面有菠菜、粉條、肉丸,鹹香濃郁,十分可口。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粉條細嫩,放在嘴裡哧溜一下就滑進了肚子,丸子紮實,在湯汁的浸泡下外層變的酥軟,吃起來肉香十足。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單吃炒胡餑會有些幹,所以搭配著高湯一起,才是最完美的吃法。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 酥羊肉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店裡的另一種招牌樣式,就是蒸菜,因為老倆口兒都是回民,所以只有牛肉和羊肉兩種樣式。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肉外面裹了一層面糊,吃起來軟軟糯糯,上了年紀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小孩都可以吃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 燒三樣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店裡除了炒胡餑和蒸菜外,另一個招牌就是燒三樣了

,這可是道下酒利菜。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燒三樣是用牛肉、牛蹄筋、牛肚,再搭配醬料一起翻炒而成的一道菜,炒出來的色澤明豔,紅油十足。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因為今天沒有牛肉了, 所以老爺子就用牛肉丸子代替了牛肉,吃起來也是一樣的美味。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牛肚軟爛,牛蹄筋Q彈,搭配上紅油的誘人色澤,吃進嘴裡就想再來碗米飯。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03

來店的大都是老顧客,很多人都是在這兒從小吃到大的,後來繼續帶著自己的孩子、孫子來嚐嚐這種老味道。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房子前面是門面,後面則是老倆口兒住的地方,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安老爺子在那個年代還是個知識分子,是一中最早的一批學生,早年從事工業美術的工作,後來時代發展,行業逐漸沒落,這才重新拾起了父輩的老手藝。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不開張的時候,每天都有人來問今年什麼時候開業,想第一時間來吃到美味。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但老爺子堅持要食材在一年最新鮮最好的時候,把原材料備齊方才開業,這種堅持,不僅是對傳承下來的手藝的尊重,更是對顧客的負責。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安春園回民飯店

地址 | 樊城區中山後街143號迴龍寺口

營業時間 | 10:00-21:00

/


「一碗胡餑,百年傳承」


這碗傳承2代人的炒胡餑,一年只開6個月,每一口都是襄陽人的回憶


•END•

出品:襄陽食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