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潜伏》如果余则成果断处死叛徒“徐宝凤”,同事廖三民会牺牲吗?

忠肝义胆岳老三


余则成作为一个中共在国民党军统(保密局)的“潜伏者”,是有纪律和有底线的。对于“许宝凤”的处理,基本上是遵守了纪律和底线的。但是,在处理许宝凤的问题上,余则成对后果的判断的确是出现了“重大失误”。这种失误既是余则成的性格造成的也是他的“轻视”造成的。

电视剧当中,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对余则成有一个评价“心思太重,人不够很”。这个评价其实是很到位,也正中余则成的软肋。当然这个评价还有另外一种正面的解释就是“办事有原则,冷静不行动”。其实就是表明,余则成的这种性格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余则成在处理危机的的时候,尽量采取的是“不过激”的态度,除了完成任务的需要之外,他基本上不“滥杀无辜”。但是他错误的认为曾经是我党叛徒的自身又好毫无底线的“堕落女人”许宝凤“罪不该死”,就是一个“谨慎有余”的判断失误。这个失误直接导致了廖三民的牺牲,同时也把他自己推到了危险的边缘:他被吴敬中彻底盯死。

其实,在为了挽救翠平因为经验不足被许宝凤引诱而暴露身份的危险局面,余则成是冒了更大的风险的,这个风险就是在许宝凤面前彻底暴露了和他单线联系的廖三民。他认为只要廖三民可以控制住许宝凤就不会有事,但是,很显然他没有正确冷静的评估廖三民暴露后的风险的严重性。

余则成的这种冒险,似乎是他的一种习惯,这种喜欢在处理穆晚秋和那个认出翠平的王地主时都是如此。只不过在穆晚秋和王地主的处理上余则成的运气好一些,不然的话他会早早的暴露自己的身份。

穆晚秋是第一个发现余则成和翠平是“假夫妻”的秘密的人,但是,穆晚秋的本意并非是为了揭穿余则成的身份,穆晚秋最大的“恶意”就是想得到余则成而已,余则成没有除掉穆晚秋,而是把她送到了解放区,让他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这是余则成的善良带来的好的结果。

翠平家家乡的王地主认出翠平对于余则成和翠平危险性就要大许多。尽管王地主依然是“无意当中”说出真相,但是,这种指认是致命的。余则成显然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面对两个无辜的孩子,余则成再一次善心大发,他放了王地主一条生路,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假如打听到王地主下落的李涯最终抓到了王地主的话,余则成和翠平就算是彻底暴露了。余则成的运气不错,被追杀的和追埔搞的极度恐惧的王地主在李涯派人抓他的时候,拼了老命的跑了。

但是,这样的好运不可能一直陪伴着他,

归根到底,是余则成对许宝凤的判断出了问题。许宝凤不是无意间发现余则成的秘密的,她是为了利益配合情报贩子谢若林通过欺骗的手段诱使翠平上钩的为了金钱毫无原则底线的女人,当她知道翠平的圣人之后,她会想方设法的用来变现,这个时候余则成的善良就用错了地方。

显然,如果廖三民在他自己说了算的看守所神不知鬼不觉的结果了许宝凤,那么就绝对不会出现后来的廖三民为了保护余则成而与李涯同归于尽的后果。也不会导致翠平的暴露。其实,自从许宝凤被李涯意外发现,余则成的所有的布署就都打乱了。

对于在刀尖上行走的人来讲,“妇人之仁”很可能是要命的。


步武堂


余则成没有对许宝凤、王地主、穆晚秋下狠手,正应了吴敬中对余同学的评价:心事重、手不狠。不过,这三个人同一结果,却是出于不同考量。



1.许宝凤。

这个生活堕落深陷赌局的女人,本来不值得同情,而且她为谢若林做事,的确威胁到安全。铲除即除奸,于情于理都没毛病。但是,这个女人曾经是自己人,余则成对自己人根本下不去手,就算要审判许的罪行,也应该交给组织来完成,因此,余则成只是把人关了起来。



2.王地主。

从翠平介绍的情况看,王地主在老家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就算他道破翠平身份,也是无心之举,罪不致死。而且,余则成实在不忍心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杀他们父亲,从王地主卖大饼的情况看,这个地主家庭已经开始自食其力,逐渐向人民靠拢了。



3.穆晚秋。

对余则成来说,穆晚秋绝对是一个能够动心的新潮女性,而且,余则成曾经利用过她,逢场作戏一段时间,心底里多少有些歉疚和不安。因此,余则成不但不会杀晚秋,还不惜动用地下交通线送她去解放区。这对晚秋,是拯救;对余则成,是救赎。




话要说回来,既然余则成对上面几人都能够做到手不狠,为什么对马奎、陆桥山、李涯都下手很坚决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马、陆、李不光危险,而且手上沾满了革命烈士的鲜血。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残忍,余则成身居狼窝、与狼共舞,最能体会这种感受。



还有,有人会说廖三民的牺牲是因为留下许宝凤这样的祸患。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因为既然廖三民跟余则成接触密切,被李涯盯上是迟早的事。就像书店老板一样,就是和老余接触过于频繁,想不让人怀疑都难。

所以可以肯定,只要李涯还在盯余则成,廖三民的危险系数就是3.5,想不跳水都难。


有文化气息的历史号,有军事气质的文化号,欢迎关注头条号军缘鑫播客。

军缘鑫播客


《潜伏》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看了许多遍,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但是这部戏有几个事件和人物编剧的有点经不起推敲。

一是许宝凤。这个人物既然廖三民都把她提审到警备司令部的监狱里去了,为什么不在制作完录音后把她除掉,以绝后患。正因为许的存在,让这部戏的后半部分感觉造戏的痕迹很假,保密局的人都是些傻瓜,剧情太勉强。

二是晚秋。晚秋已经知道余则成和翠萍是共产党,非常危险,时刻都有泄密的危险,地下党的负责人已经下令要除掉晚秋,但余则成要把她送到根据地参加革命,太牵强。晚秋的叔父是汉奸,老公是特务,尽管她对余则成一往情深,但还是危机到余则成的安全。是感情重要还是革命事业重要?这个人物的处理不可信。

三是地主王占金。王地主知道翠萍的底细,余则成想杀他,可看到孩子叫爹的声音就心慈手软了,差点耽误了革命大计,露了马脚。在这个人物的处理上也欠细致。

四是李涯的死。从电视看应该是从三楼上摔下去的,而且是和廖三民一起都死了,感觉死的有点造假,这个高度两个人同时掉下去,身体会发生交叉重叠,同时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李涯的死编造的痕迹太重。

瑕不掩瑜,尽管逻辑关系上有漏洞,但为了表现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这部戏还是很好的。


一味一瞥678


应该说廖三民的牺牲和许宝凤(题主写成了徐宝凤)有关,但也无关,但和余则成有必然关系。原因是啥,且听炒米从头道来。


余则成与李涯相比,差一点被网友骂成小人,然而最终得以反转的利器就是“妇人之仁”没杀的地主王占金和戏子许宝凤;而盛乡和徐四毛的死彻底将李涯钉死在耻辱柱上。

许宝凤这个人物,其实和她的身份是契合的,她就是一个爱钱如命的戏子。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和谢若林是一样一样的。为了钱,可以没有任何底限,有了钱可以活得没有下限。


像这样的人其实和地主王占金还不一样,王占金只是个破产小地主,就是管不住嘴,分不清场合,而余则成放过他的最主要理由也是因为两个孩子;

但留下许宝凤,明显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留了,关在海军监狱,以为万无一失了。虽然在徐宝凤的事情上,漏洞很明显,但是这为接下来跌宕起伏的剧情给铺成埋线是非常有必要的。

余则成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无敌手了,而且还发展了廖三民、龙二这些帮手,因而这样的潜伏情节就过于轻松了,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漏洞,要有一个隐藏的威胁,翠萍仍然是突破口。


然而翠萍过于传奇,不但脱险,而且反手一个美制手雷反而还终结了许宝凤。但是李崖并不清楚死的是徐宝凤,因为李崖自从进保密局,活见鬼的事情实在太多。他在怀疑死的是翠萍,许宝凤利用了自己。

正是这层怀疑,让许宝凤供出的另一条线廖三民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没有立刻被抓。其实一旦廖三民进入”休眠”状态,也就意味着他就安全了。

此刻组织也在广播里明码通知余则成进入“休眠”状态,等待解放了。然而余则成知道了李涯有一个“黄雀计划”。所以他做了一个危险的决定,就是超期服役,继续工作。他要弄到“黄雀计划”的行动名单。所以他还要继续动用各种非正常的关系,这是给廖三民和自己带来的最大危险。(虽然这事在道义上对的,但在潜伏特工的专业性上是要打折扣的)

果然他俩一联络,李涯就得到了消息,并且李崖终于在廖三民的电话里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没错,那就是余则成。其实那一刻李涯终于成功了,他进保密局遇到了那么多见鬼的事,在这一刻终于有答案了。

然而太多次眼看就成功了,结果见鬼了。所以李涯特别小心,他没跟其他人讲电话那头是余则成。他一定要带着廖三民去抓到余则成。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机,廖三民做了一个决定,用自己的生命去掩护余则成,抱着李涯跳楼了。

所以相对李崖而言,余则成在执行潜伏方面比起李涯还是有很多的不专业,但是因为余则成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所以每次都比李崖幸运,因为帮助李涯的人通常都是许宝凤这类人,而帮助余则成的人通常都是廖三民这样的人。


炒米视角


做地下工作最怕犹豫不决,怀揣慈悲之心,这就犯了大忌。《潜伏》中的余则成在处理叛徒徐宝凤的问题上犯了大忌,致使自己的同时廖三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要回答:

叛徒徐宝凤这个女人最可怕,她本身就是一个赌徒,为了金钱、为了活命,她选择了背叛自己的信仰,投向了敌人的怀抱。

叛徒徐宝凤落到了最可怕的对手、军统局天津站行动队的队长长李崖的手里,这就麻烦了!因为李崖不但在我部潜伏过,还熟悉我们的工作套路,李崖盯上了余则成与翠萍了!现在李崖要的是证据!

翠萍暴露,余则成扭转乾坤

李崖找到了合作对象,那就是党通局的流氓谢若林,他们用金钱物质等手段收买了叛徒徐宝凤,利用徐宝凤假扮抗日份子来试探翠萍,此时此刻的翠萍已经完全暴露。

余则成采取了“调包计”击垮了即将得手的李崖,使余则成重新获得了站长吴敬中的信任,余则成占上风。

我认为此时的余则成犯了心慈面软的、一个特工不应该犯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彻底的除掉“徐宝凤”!


留下了后患无穷的女人

经过余则成的运作,同事廖三民的协作,控制了叛徒徐宝凤,那么就应该按照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果断的除掉徐宝凤,以免留下后患。

地下工作的特点就是要做到机智、勇敢、灵活运用,就是不能有心慈面软的想法,否则会功亏一篑不算,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余则成在徐宝凤的问题处理有欠妥当,对于作特工的人来说,余则成犯了大忌!因为徐宝凤就是一颗埋在身边的炸弹,非常危险。

他就是余则成同事廖三民

余则成决定把叛徒徐宝凤看押在同事廖三民处,始终没明白余则成留下徐宝凤的意图,所以我就理解为余则成的做法有悖常理。

军统局天津站的李崖是一位无孔不入的家伙,终于找到了徐宝凤,此刻的余则成基本没有退路了!作为坚定的同事廖三民为了掩护余则成只好采取了与李崖同归于尽办法。

作为一名算是老特工的余则成的一个决定使同事廖三民牺牲了,值得深思,是编剧的需要?那么就有漏洞了,留下一个死不悔改的赌徒加叛徒的徐宝凤,毁掉了同事廖三民值得吗?本人以为余则成失误了!

(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一起互动、评论、留言!


日尧居


廖三民为了保护余则成奋不顾身地一跳,倒在胜利曙光来临之前,让人倍感遗憾和痛惜。每次看到这里总不禁在想,如果余则成果断处死“许宝凤”,是不是廖三民就不会牺牲,其实不然。哪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哪有天衣无缝的行事,只要行动就会有暴露的可能,从事地下工作的他们无法掌控最后时刻的来临,但已做好牺牲准备,生死关头会毫不犹豫。

潜伏在敌人的心脏中,危险无处不在,余则成即使心思缜密、周密计划,但为了保护他,有多少人倒在前进路上。抗战期间是吕宗方,用枪声和自己的生命为前来接头的他做出最后警示;解放战争时期的三位联络人,邱掌柜因为别人的暴露而暴露被马奎抓捕,为保护余则成在审讯室里自残;罗掌柜则是在李涯派人抓捕前被余则成通知安全撤离;廖三民,天津城防执法队队长,因为许宝凤被发现而暴露,为保护余则成与李涯同归于尽。他们的牺牲不仅揭示出地下工作的残酷,更展现出他们对信仰的追求和对自己同志的真挚情感。

站长给余则成的评语是:“你心太重,手不狠,不适合潜伏。”但我们看到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和保护自己的同志,余则成设计或亲手除掉军统特务马奎、米治国、陆桥山时没有丝毫踌躇和犹豫,为得到军事部署情报,他给掌握绝密的参谋下药也毫不含糊。但在面对知晓或可能暴露他们身份的普通人面前,他没有选择痛下杀手。婉秋发现他和翠平的真实身份时,他没有按照罗掌柜的建议除掉婉秋,而启用特别通道安排她去解放区,给予她一个开启崭新人生的机会,也为我党保留住人才;面对带着两个孩子艰难求生的小地主王占金,他冒着被指认的风险放他们一条生路,无心之过罪不至死;面对设计圈套获取他是共产党证据的谢若林、许宝凤时,他也采取不同方法对待,计划周密地除掉谢若林,扣押许宝凤。如何处理许宝凤,相信余则成也经过艰难的选择,留下她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但留下她,也是余则成恻隐之心和人性的体现,他希望更多的人能迎接胜利的黎明。

只是许宝凤后来的表现不配得到这份温情,她被李涯带走,不仅将实情告知,还带人去追捕已撤离的翠平,从浮现在她脸上的得意笑容可以看出,她不仅没对当初余则成的手下留情有所感激,反而以能为军统效劳为荣,所以最后落得尸骨难存、反遭通缉的下场。

在残酷的斗争面前,熠熠闪光的温情和人性是余则成和他战友们身上的闪亮之处,否则如李涯般无情、绝情,为了保全自己就将所有发现秘密的人全部干掉,你还会喜欢他们吗?


文史今安在


《潜伏》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电视剧,情节紧凑合理,该杀人时候就杀人,该感情戏就感情戏,不拖沓,而且每一个演员甚至不起眼的小角色演技都十分精湛,是难得的好剧。

如果说全剧有两处比较拖沓的地方,那就是在小地主王占金和女赌徒许宝凤的处理上,王占金因为有孩子,余则成放他一马倒也合理,但是许宝凤明显不是善类,不杀她实在是重大失误,也间接造成了廖三民的牺牲。不过这也正应了站长评价余则成那句话:心重手不狠。不过这是失误但不算败笔,整部剧来看,一路走来,余则成可以说惊险不断但总是顺风顺水,出现一些意外事故才显得更加真实。

其实到了余则成跟廖三民接触的时期,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余则成的潜伏任务也接近尾声。如果他果断干掉许宝凤,廖三民这条线很难暴露,坚持一段时间就皆大欢喜了。就算他在超额进行调查“黄雀计划”名单的工作,只要保持小心谨慎,也很难被李涯抓住小辫子。但是因为许宝凤暴露的廖三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为了掩护余则成,廖三民抱着李涯一起跳楼,从此,余则成算是安全了。

有句话说的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在《潜伏》里面,余则成明显是正义的一方,左蓝、翠萍、掌柜的、廖三民甚至站长都在帮余则成。而李涯空有报国理想,却走错了道路,一直是孤军奋战,他如何跟余则成斗呢。

在余则成帮手里面,站长无疑是最诡异但也是最有力的保护伞了,其实电视剧里,自从余则成到天津站,天津站就事故不断,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往往指向余则成。然而,站长如此老谋深算的人对此却视而不见,还不是因为余则成帮他处理了很多私事,给他带了莫大的经济利益。电视剧有段旁白也直说了,国民党完全溃败,站长一心想带着余则成去台湾,旁白说站长不是没有怀疑过余则成,但是管他呢,只要他对自己有用就好。如果站长跟李涯一样不知变通,估计余则成早就暴露了。



一览众河小


从编剧的立场出发,胜利者的胜利,并非来自于罔顾道义的“无差别杀伐”,只有占据了正义的制高点,胜利的成果才更具“合法性”,斗争过程中的“精确打击”,则类似于法律上的“程序正义”,因为,滥杀无辜的胜利,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余则成是被半路策反的间谍人员,但信仰的转变,并没有改造他骨子里对“善良”的理解,从刺杀汉奸加叛徒李海丰的行动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余则成因为“不愿杀生”而表现出的慌乱和笨拙,在天津站的活动中,除非是必须拔除的真正敌人,对于无辜者甚至是对行动无害的参与者,余则成都尽量设法让其免受伤害,但这样的迁就,往往就会给未来的活动埋下危险的种子,这也是间谍工作的残酷性所最为忌讳的“妇人之仁”!

其实,徐宝凤并不是第一个被余则成“保护”过的人,如果严格按照组织纪律的残酷性来执行任务,可能连单纯善良的穆晚秋都应该“被消失”,因为余则成的身份已经引起了她的怀疑,并以此来讹诈余则成的感情,如果按照罗掌柜的责任和义务来处理此事,晚秋的生命很可能会被终结,正如罗掌柜所说:“如果想保证绝对安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但余则成知道,晚秋并不是敌人,只是一个无辜的生命,她对余则成的感情,也只是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为了说服罗掌柜对晚秋网开一面,甚至搬出了冰心和丁玲,并巧妙地用一句:“这样的人我都爱!”来搪塞自己对晚秋的爱意,最终,不惜动用了很多的资源,将晚秋送到了解放区!



小地主王占金就因为喊了一声:陈家二丫头,就引来杀身之祸,如果按照斗争的严峻程度来处理,余则成在意识到危险的第一时间就应该除掉他,而不是让龙二将其撵走,正是因为余则成没有“斩草除根”的狠心,才被李涯找到破晓并抓住了把柄,眼前的危险虽然被余则成利用权力强行化解,但隐患并没有就此消除,然而余则成仍然没能克服性格中的优柔寡断,最终还是放了王占金一马,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李涯派出寻找王占金的三支小分队,只要有一个能够成功,对余则成来说,都是灭顶之灾,然而,所有假设和结果的可能性,全都断在了编剧的手里!

对无辜者生命的爱惜,虽然给余则成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但如果革命者们漠视了生命的高贵,即使服务于一场正义的事业,背道而驰的手段和目的,也必将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因此,余则成的慈悲虽然不合时宜,但却无可指责!

表面上看,“营救徐宝凤同志”的严重后果,是无脑而仗义的翠平惹出来的祸端,实际上,当余则成认定这个徐宝凤是个“假货”的时候,他完全可以结果了这个背景复杂的徐宝凤,谢若林的阴谋也就进行不下去,李涯也更不可能拿到那段录音,为了修复翠平的“愚蠢”结果,“农夫”不得不启用处于休眠状态的廖三民!

其实,身为警备司令部执法队队长的廖三民,在完成了那段让李涯“脑子有点乱”的神秘对话录音之后,徐宝凤就已经没有了丝毫的价值,但余则成仍然没有及时除掉她,而是利用廖三民在水屯监狱最高长官的身份,将徐宝凤关了起来!


余则成虽然在“夜审”中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中大获全胜,危机制造者谢若林,也在行动的必要环节中被根除,但活着的徐宝凤却成了余则成最大的隐患,以至于让李涯无意中发现了徐宝凤,并因此而挖掘出了“录音”的真相!徐宝凤浮出了水面,廖三民和翠平的暴露也就成了必然,余则成和李涯的暗斗也不得不打成明牌!而余则成对此的解释是:“我只是觉得她是被人利用的,是个无辜的生命,,,!”但他忘了,徐宝凤曾经参加过中共,被俘后变节,服务于日伪特务机构,抗战胜利后流落风尘,,,即使抛开她的不堪历史,在随时都能掉脑袋的复杂斗争中,徐宝凤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活着,因为,从她答应配合谢若林设计陷害余则成的那一刻起,主观上已经将自己定位于余则成的敌人,一个被金钱收买了灵魂的人,虽然罪不至死,但在那样的严酷环境下,余则成却基于善良的初衷,给了徐宝凤一条生路,然而,这样的性格弱点却给自己挖下了一个天大的坑,第一个掉进大坑的就是廖三民,,,!正应了吴敬中站长对余则成的评价:“则成啊!你是心重,但手不狠!”

题目问的是:如果余则成除掉徐宝凤,廖三民会不会因此而牺牲?

这种事情很难预测,“农夫”唤醒廖三民是因为“徐宝凤事件”,我们知道,一个休眠者如果被唤醒,就必须充分利用其潜伏的价值,廖三民除了帮助余则成解决“徐宝凤事件”,在与李涯接触的过程中,还无意中发现了李涯督导的“黄雀行动”,廖三民的发现又与余则成的猜测不谋而合,二人的配合也进入了一个新命题:“黄雀行动”!也就是说,廖三民的出现,将两件事自然的衔接了起来!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徐宝凤事件”,廖三民也许能一直潜伏到天津解放,但余则成最终也会发现李涯的“黄雀行动”,如果余则成凭一己之力无法终结“黄雀行动”,“农夫”也极有可能唤醒廖三民,帮助余则成完成任务,这个时候,谁又能保证廖三民在完成任务的行动中不会出现其他意外呢?

廖三民的牺牲是剧情主线的附加效果,但如果用结果来反推剧情,如果余则成在第一时间就除掉徐宝凤,廖三民根本就不会出现,既然连人物都没有,又何来牺牲?


冷兵器TILLLINDEMANN


真正的地下工作岂能如此儿戏,剧中的李克农在根据地会见余则成都要避人耳目,怎么可能允许晚秋、王占金、许宝凤这些明显的漏洞存在?这是革命,这是战争,一个漏洞,一次失误,是要死人的!


稚川子


人总是要有缺陷的,余则成的“缺陷”就在于他一直是电讯处和情报类范围里的特工,而不是行动组的特工,所以他也缺乏杀伐决断的心态。

说白了,他虽然是一个高级特工,但他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杀手,持续不断的杀人灭口,这活他干不了!在面对一些外人察觉破绽的情况之下,他的第一反应总是想通过不流血的手段来解决,而不是选择杀人灭口!



所以面对并非是自己人的晚秋知道翠萍的秘密时,他只是选择将人送走;发现地主王占金知道了自己妻子的身份,最后还是选择放走了他和他的两个孩子。同样的道理,在对待许宝凤的态度上,他的想法依旧是不流血!

或者说,也是他低估了许宝凤!

对比前面几个人,晚秋是一个思想崩溃的青年,面对着所爱的人的离去以及如今丈夫的放荡堕落,晚秋甚至已经萌生了轻生的想法,所以当余则成给出另一条出路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受。王占金则是一个躲避战乱的落魄地主,更放心不下自己的两个孩子,只要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不再愿意介入任何纠纷。也许是这些人给了余则成一个错觉,对于许宝凤这样前新四军出身、又只在低层混生活的老百姓,在余则成的概念里,只要能给她提供足够的住宿(牢房)和吃饭(牢饭),又能躲避牢房以外的战乱,许宝凤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更别说还有廖三民的看管。只是余则成忽略了一个问题,许宝凤既然选择做了一个交际花,甚至为谢若林充当内鬼,也说明了这是一个在骨子里不肯甘于人下的女性,而在这个特殊情况上,长期混社会的谢若林能看得出来,但余则成却很难看得出来。



许宝凤是如何被李涯发现的?那是李队长在寻找潜伏计划成员的时候,一个曾经在同一牢房监狱待过的成员举荐的对象,确切的说是这个人在牢房里就看出了许宝凤的不一般,如果再说的更加细致一些,那就是许宝凤被押进大牢之后,仍然有计划地在大牢里搭关系,因此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可以说余则成不是错在了处置手段上,而是他错误地低估了许宝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