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她的才华媲美李清照,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却因家暴香消玉殒

她的才华媲美李清照,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却因家暴香消玉殒

在中国历代女词人中,贺双卿可能是家境最普通、命运最悲惨的一个了。

她不像李清照和卓文君那样出身名门,也不像柳如是和严蕊那样可以结交权贵。她嫁给一个村野莽夫之后,受尽婆家的折磨侮辱,年仅二十岁左右就去世了。

然而,她却用短暂的生命写下了永恒的篇章,留下了令人赞叹的词作,为中华词坛增添了一份耀眼的光辉,被称为“清代李清照”,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那么,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她的才华媲美李清照,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却因家暴香消玉殒

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贺双卿能够在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兴趣很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教别人造船,最好的方法不是教他砍木头和造船技术,而是带他见识大海的波澜壮阔之美。

贺双卿虽然出生于清朝时江苏金坛的一个农家,父亲并不识字,但是她的舅舅在学馆工作,因此小双卿经常跑到学馆外站着,看着里面的学生读书,她也学着“伊伊呀呀”地模仿,就这样对文字产生了兴趣。

后来,先生见她聪颖灵慧,于是破例让她进来旁听。小双卿高兴极了,就这样免费旁听了三年,她学会了读书写字,吟诗作文。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双卿的诗词之路走得颇为艰难。而正是因为她对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才让她得以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了下来。

首先,她在学堂呆了三年之后,年纪渐长,就因为女子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而被勒令回家了。

离开了心爱的学堂,她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书还是要看的,词还是要写的。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书籍,她就努力做出精巧的女红,以便跟商贩们换些书来读。

现在,很多人都有囤书的习惯,付款的那一刻都是豪情万丈,计划多少天内读完,结果却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但是这一点,在贺双卿身上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本身家里就穷,她还愿意花钱买书,说明她将书籍视若珍宝。因此,她一定是手不释卷的。

有这样一股子劲儿,能够自学成才也就不稀奇了。

而且,她对诗词的热爱不是一时的,而是一辈子的。哪怕在出嫁以后,生活条件恶劣,她仍然没能停下写诗作词的步伐。

她的才华媲美李清照,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却因家暴香消玉殒

02

创作源于生活

一眨眼,双卿就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都说佳人配才子,美女配英雄,然而,“负绝世之才,秉绝代之姿”的双卿,却嫁了一个大男子主义的妈宝草鸡男。

当时,双卿的父亲已经去世,叔父收了三石谷子的聘礼,就把她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村夫周大旺。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没有文化的乡野粗人,可以说是完全配不上双卿。

周大旺虽然欣赏不了双卿的才情,但喜欢美女却是男人的天性,他十分痴迷于双卿的美貌。因此,新婚燕尔的时候,双卿也有过一段甜蜜的夫妻时光。

可惜好景不长,在婆婆的挑拨教唆之下,丈夫对她的爱怜很快就消失殆尽了。

双卿的婆婆简直就是传说中“恶婆婆”的典型了,跟《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婆婆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婆婆早年守寡,一直未再嫁,在那个封建的年代,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因此,这就造成了婆婆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双卿嫁过来之后,婆婆见儿子对媳妇太好,便心生嫉恨,处处刁难,家里的什么脏活重活都要双卿去做。

“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肢。”才刚刚做完了地里的活,又得回去做饭,偏偏婆婆还挑三拣四,斥责辱骂,可怜的双卿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最闲时候妾偏忙,才喜双卿,又怒双卿。”哪怕是没啥活干了,婆婆也会无中生有,坚持贯彻将贺双卿折磨到底的中心政策,绝不让她有好日子过。可怜的双卿,在婆婆的喜怒无常中生活得胆战心惊。

双卿只能向丈夫求助,然而丈夫实在是太妈宝太愚孝了,他觉得自己的母亲说什么都是对的,妻子是在无理取闹,因此跟母亲统一了战线,只留双卿一个人在这个家里孤立无援。

即便这样,双卿依然恪守妇道,逆来顺受,对枕边人怀着无限的柔情。

“乍寒一夜风偏急,莫向郎吹尽向侬。”

看了这样的诗句,哪怕是坚冰一样的心也该被暖化了吧。但是,周大旺是个例外,他不仅没有因为双卿的贤惠对她投桃报李,反而跟婆婆一起联手指责双卿创作诗词是不务正业,见了她的诗稿都会尽数焚毁,导致双卿的现存作品为数并不多。

双卿本就身子弱,又入了这么个水深火热的坑,很快就染上了疟疾。家里本就穷,婆婆又不愿花钱给她治病,以至于她的疾病至死都未愈。

“寒热如潮势未平,病起无言,自扫前庭。”

“新病三分未醒,淡胭脂,空费轻染。”

“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

“午寒偏准,早疟意初来,碧衫添衬。”

“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

“晚山如镜,小柴扉烟锁,佳人翠袖恹恹病。”

“玉容憔悴,知为谁添?病来分与花嫌。”

从未见过哪一位词人的作品中,出现这么多跟病有关的场景。双卿之病重,可想而知。

苦难的生活折磨了她,却也成就了她。身体的苦痛,精神的煎熬,内心的忧郁无处排解,她只能寄情于笔下的诗词,婆家禁止她写诗,她就偷偷用粉笔写在芦苇叶子上。

她的诗词很大一部分都源于自己苦闷的婚姻生活,内容质朴,却又细腻婉转,凄恻动人。

她的才华媲美李清照,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却因家暴香消玉殒

03

幸遇人生知己

双卿的惊才绝艳,没有给她带来美满的婚姻,但是却让她遇见了两位人生中的知己。

其中一位名叫韩西,是婆家邻居的女儿,十分仰慕双卿的才华。韩西喜欢让双卿教自己念字,还会帮双卿干一些家务活儿。双卿卧病在床,婆婆不管丈夫不顾的时候,也是韩西为她端饭递水。双卿十分珍惜这段友情。

可惜好景不长,韩西很快就到了出嫁的年纪,不得不离开家乡。双卿纵有万般不舍,也无可奈何,只能写下一首词来为她送别。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清代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如此评价这首词:“其情哀,其词苦。用双字至二十余叠,亦可谓广大神通矣。易安见之,亦当避席。”

其中,易安指的是李清照,因为李清照的别号是易安居士。或许正是因为这首词,贺双卿才有了“清代李清照”之称吧!

而另外一位知己史震林就更加重要了,如果不是他,双卿的事迹和诗词就不会流传于世,更别提什么“清代第一女词人”了。

1733年的四月,史震林和朋友们偶然遇见一个身姿袅娜的女子外出倒垃圾,被双卿的美貌震撼到了,就多方打听,才知道了双卿的身世和处境,对她十分怜惜。

在读到了双卿写的诗词后,对她又更添了一份敬佩。熟识之后,二人经常写诗作词互赠,交心至极,却始终未越雷池一步。

史震林想要救双卿于水深火热之中,只可惜双卿恪守礼教,不愿离开丈夫。

后来,史震林中了进士,回来探望双卿时,双卿已经在贫病交加中香消玉殒了。她离世的时候,才二十岁左右。

“才与貌至双卿而绝,贫与病至双卿而绝。”

史震林把双卿才貌双绝、遇人不淑的命运,以及她有幸留下的诗词都写进了《西青散记》中,才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位天赋异禀的才女。

只可惜,在那个时代,即便双卿再怎么才华横溢,也不得不向悲惨的命运低头,令人唏嘘不已!

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看了《西青散记》后,亦叹道:“逸老梧冈大有情,一枝斑管泪纵横,西青散记闲来读,独替双卿抱不平。”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方采采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