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勝蹟一古樓,四川攀枝花市望月樓

望月樓,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掛榜鄉。是我國的清真寺的早期建築之一。全寺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佈局小巧緊湊,可以供遊人登樓抒懷望月的風景佳樓,故被稱作"望月樓"。

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勝蹟一古樓,四川攀枝花市望月樓


米易望月樓始建於康熙41年(公元1702年),其主體建築於1702年至1736年落成,時間跨越了康、雍、乾三世,到嘉慶22年(公元1817年)全部竣工,為封閉式四合院寺院建築,佈局緊湊。其門樓不用“邦克樓”圓頂尖塔瓣形弧拱的模式,而建成三重簷三層亭閣式過街門樓,具有獨特的中國清真味。加上簡潔的浮雕裝飾,成為一座玲瓏精巧的門樓亭閣,不僅是阿訇召喚穆斯林做禮拜的邦克樓,也是遊人登樓望月抒懷的風景佳樓。

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勝蹟一古樓,四川攀枝花市望月樓


望月樓背靠馬檳榔山,面對舒緩平靜的安寧河,遠望青翠的玉墟山,下按龍潭溶洞,四時登樓滿目青翠,秋高氣爽時登樓遠望,"雲峰欲成蒼狗,燕影匆忙,蟬韻悠揚,"而"登樓望月,聽江水悠悠南流;極目清輝,思麥加漫漫西行。"一種宗教的虔誠又油然而生。真個是:"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勝蹟一古樓。"

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勝蹟一古樓,四川攀枝花市望月樓


望月樓也有一段民間傳說。相傳掛榜清真寺教拜樓曾建在掛榜寶山山麓,樓高五層,宏偉壯觀,為清康熙年間所建。樓內雕樑畫棟,金壁輝煌。樓層中有兩個三尺直徑的圓窗,每至夜幕降臨,兩窗如巨目“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直視安寧河對岸的村落,使其“風水”受挫,引發雙方聚眾格鬥。安寧河邊,至今還有一塊記錄此次事件的“打架田”。後來雙方和解,商定將教拜樓改為三層,由對岸村落出資改建。對岸村落也建了一座飛山寺,以平衡“風水”,自此雙方和睦相處。此雖為民間傳說,但此地的安寧和諧卻是真的。

望月樓以木構榫結,四方形底層及上兩層六方形樓閣,六角攢尖頂有機連結,承託得四平八穩。雖經二百年風雨和道光三年、十年、十三年三次大地震而保存至今。十分難得。

望月樓以獨特的建築風格及藝術文物價值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遊人身臨其境,登樓賞月,當知“攀西清真唯此宇,乾嘉勝蹟一古樓”所言非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