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天津為什麼叫哏都?是侯寶林讓這座城市成了相聲搖籃

郭德綱早期作品中有一段《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在包袱中捋了一遍從窮不怕到文字輩兒的相聲名家,還簡單分析了相聲在“撂地兒”階段的觀眾有哪些,為什麼能發展壯大。

天津為什麼叫哏都?是侯寶林讓這座城市成了相聲搖籃

且不論北京相聲的發展,但就相聲之城天津來看,今日流行的相聲源於古代的伶人滑稽和民間笑話,在清代中葉形成於北京。

雖然光緒初年已有裕二福來津演出,但不久離去。至1900年以後又有李德鍚(藝名“萬人迷”)、焦德海、馬德祿、張德泉(藝名“張麻子”)、郭瑞林等來津,演出於西城根兒的“明地”。以後有的往返京津之間,如李德鍚、焦德海等;有的定居天津,如馬德祿、郭瑞林等,郭瑞林又從天津到瀋陽從藝多年。他們在天津收徒傳藝,成為天津相聲的開拓者。

過去相聲都是在明地演出,俗稱“雨來散”。進入曲藝場是由李德鍚、張德泉為始,當時天津的曲藝場有“四海昇平”、“寶和軒”等,20世紀30年代以後又有劇場式的雜耍園子“小梨園”、“大觀園”等。張德泉於1923年病故,李德鍚又與張壽臣合作。後來李德鍚去東北,張壽臣又與陶湘如結合演出天津各曲藝場。從此張壽臣定居天津,成為當時京津相聲的最高水平。其徒常寶堃(藝名“小蘑菇”)與常父常連安也成為當時老幼皆知的相聲名檔之一。

當時在南市、鳥市、謙德莊、地道外等群眾市場內,還有許多專門演出相聲的場地,如南市的連興茶社、鳥市的聲遠茶社等,都有許多著名的相聲演員。如馬德祿、周德山、李瑞峰、馬桂元、馬三立、李壽增、尹壽山、於堃江、郭榮起、劉寶瑞……這些演員中,也有的進入曲藝場演出,但主要還是長期在市場作藝。這時在天津除了張壽臣傳人外,還形成了“常氏相聲”、“馬氏相聲”等不同家族體系,使相聲在天津擴大了影響。1940年侯寶林應邀到津,一舉成名,使天津成為相聲發展的搖籃。

天津為什麼叫哏都?是侯寶林讓這座城市成了相聲搖籃

建國以後,天津相聲演員仍有較強的陣容,1951年建成天津市曲藝工作團,該團相聲演員有張壽臣、常連安、李壽增、趙佩茹、白全福、常寶霆及蘇文茂等;1953年成立的天津廣播曲藝團,相聲演員有馬三立和張慶森、郭榮起和朱相臣兩檔(後來兩團合併為天津市曲藝團)。自1956年以後,天津有的區也成立了相聲隊,湧現出一批新人,如高英培、範振鈺、劉文亨、劉文真、李鳴岐、王鳴祿、黃鐵良、李伯祥、魏文華、魏文亮、馬志存等;並招收了一批學員,如王佩元、趙傳洲等。“文革”後又培養了鄭健、戴志成、劉亞津、王宏等一批新秀,使天津的相聲始終保持較強的實力,並向北京輸送了人才。

天津為什麼叫哏都?是侯寶林讓這座城市成了相聲搖籃

天津對傳統相聲的整理和新相聲的創作,也取得可喜的成績。由相聲作家何遲主持記錄整理的《張壽臣單口相聲集》於1958年出版,其他還有相聲演員蘇文茂與朱相臣整理的《批三國》、《論捧逗》;高英培與範振鈺整理的《釣魚》,馬三立整理的《迎春曲》,都先後為各種相聲集所選錄。在新相聲創作方面,先後有何遲的《買猴》等,陳洪凱的《公費醫療》《死裡逃生》及相聲演員蘇文茂創作的《大辦喜事》、《美名遠揚》等,都從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生活的新面貌,使相聲隨著時代同步前進。

天津為什麼叫哏都?是侯寶林讓這座城市成了相聲搖籃

1976年以後,何遲又有《似曾相識的人》、《新局長到來之後》等。相聲演員王鳴祿轉向創作,成了專職作家,先後寫出《不正之風》等,馬志明寫出了《糾紛》,楊議與楊進明寫出了《辦學》等,均多次在全國各種會演中獲獎,顯示了天津相聲創作的實力。

2005年後,郭德綱以傳統相聲為表,創立德雲社,終於擺脫了之前歌頌相聲、晚會相聲的尷尬,再次中興了這門傳承百年的藝術。

而德雲社的運作也漸趨成熟,像偶像事務所一樣,連年推出相聲新生勢力,同時,在全國也有很多相聲小名家紛紛湧起。

萬象歸春

相聲前輩善於博採各種笑料,有“萬象歸春”之說。例如傳統相聲節目《打砂鍋》、《一匹布》、《連升三級》等的笑料就是從梨園行來的;《大保鏢》、《認兒子》是從練把式來的;《祭財神》、《鈴鐺譜》、《三本書》是從變戲法來的;《八貓圖》、《洋藥方》、《扒馬褂》是從唱曲藝來的;《反正話》是從十不閒來的……這樣,由一人說笑話變成兩人或三人的對話表演,完成了由“相聲”的最終進化。

相聲行話一瞥(唇典)

“活”———段子

一塊“活”———一個段子

使“活”———表演段子

“包袱”———笑料

“倒口”———模擬方言

下掛———重新整理

皮厚———不容易懂

皮薄———容易懂

碼前———快一點

碼後———慢一點

格念———別說了

杵頭———錢

拋杵———給錢

杵門子———要錢

對託———正合適

黃調———不搭調

念嘬———不好

使相———面部表情

夯頭———嗓子

圓粘———招徠觀眾

“包袱”點———愛笑的觀眾

泥啦———效果不好

出蠱———發生問題

抽籤———少數觀眾退場

開閘———大批觀眾退場

攢兒亮———心裡明白

對兒春———對口相聲

單春———單口相聲

“柳活”———學唱的段子

海———大、多

蹶———小、少

硬買賣———掙錢多

冊子———臺詞本子

醒攢兒———覺悟了

稀溜綱———逗趣的話

疃春———相聲

咧瓢———笑啦

瘟———平淡,效果不好

起堂———觀眾走了

盤兒尖———面孔漂亮

撇蘇兒———哭

瓤———餓

念啃———沒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