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呈直线规则布局的美国地图

翻开美国地图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各州都像棋盘格一样方方正正,各自的边界很多都呈规则的直线。对见惯了中华大地上曲曲折折的各种边界的我们而言:看到这种直线型的边界总会觉得有些奇怪。事实上这是由我国和美国的不同国情所决定的: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是依据自然环境展开的。在自然状态下两个国家或部族之间通常会以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屏障作为分界线,笔直的分界线至少在古代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因此曾生活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上的各族群或诸侯国往往就形成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屏障分界的格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后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形成后为了延续传统也为了方便当地的人民会在划分各省界线时考虑各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因素,因此迄今为止我国某些省份的边界仍是以自然屏障为界:湖北省和湖南省就是以洞庭湖为界;山西省和山西省以黄河为界;广东省和湖南省、江西省大体上以五岭为界;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以金沙江为界......事实上不只是我国,直线型的边界在世界古代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如今出现在世界地图上的直线边界大多集中在非洲、美洲等地,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曾有过被殖民的历史。比如非洲地图上埃及西部和利比亚的边界线以及南部和苏丹的边界线就是沿着经纬线划分的笔直状态:这其实是近代殖民主义的产物——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埃及、利比亚、苏丹等国时依据经纬线划分各地之间的疆界。美国各州之间的笔直界线与此也有类似之处。

呈直线规则布局的美国地图

1584年英国的沃尔特·雷利爵士抵达了纽芬兰以南的切萨比克湾南部并将此地命名为弗吉尼亚,然而此后雷利连续组织了几次移民活动均以失败告终。这时英国尽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块殖民地,但当地并没形成以英国移民为主的社群。直到1607年第一批英国移民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并在北美建立起第一个永久定居点詹姆斯顿,截至1733年英国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至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地域建立起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十三个殖民地。当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政策相比法国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政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叫“善意忽视”。所谓“善意忽视”是指只要北美殖民地在名义上服从英国的宗主权并帮助分担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战略压力,那么英国对殖民地的内部事务基本上是不予干涉的。英国为什么对北美殖民地采取这样一种放任自流的政策呢?我们不要被18世纪工业革命后大英帝国的全盛景象蒙蔽了,实际上英国在介入海外殖民扩张之初无论在财力上或是军力上其实都无力与法国和西班牙抗衡:当时法国占据着广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则占据着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而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却局促于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狭小地带。偏偏这一时期英国本土的政局又处于持续的动荡状态:内战、护国公独裁、王室复辟、光荣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英国政府由于受制于国力差距和纷繁复杂的国内事务实际上根本无力用国家意志来贯彻执行殖民北美的行动,所以和法国、西班牙等国主要由王室推进的殖民活动不同的是:英国更多是通过向私人商业公司颁发特许的授权委任状推行殖民活动。

呈直线规则布局的美国地图

海外殖民扩张这件事虽然会带来可观的利润回报,但在早期的开拓阶段其实也是极其烧钱的。相比之下疆域更为庞大、殖民扩张起步更早的法国和西班牙自然是财大气粗,然而英国的国力在当时是没法和法国、西班牙等国相比的,更糟的是英国国王动用国库是必须征得议会同意的。事实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恰恰就是国王为开征新税而召集议会的举动。财力有限的英国王室在殖民扩张的早期阶段是没法像法国和西班牙一样大笔往殖民地砸钱的,而他们想出的应对之策就是授权给民间商业公司:1606年10月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简称弗吉尼亚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亚公司(简称普利茅斯公司)向英国政府申请到了一份特许状,从而得以共同负责向北美移民和开发:弗吉尼亚公司主要开拓如今的弗吉尼亚和卡罗莱纳地区;而普利茅斯公司则主要开发新英格兰北部地区。英国将殖民地的内政治理充分授权于这些商业公司。这么做当然是受制于当时的英国国力弱小、政治动荡的原因,不过当时的交通条件在客观上也制约着英国王室对北美殖民地行使实际的统治权——分处大西洋两岸使英国本土试图向北美殖民地下达政令几乎是无法落实的:1742年北卡罗来纳总督马修·约翰逊向位于英国本土的贸易委员会呈递了一份公文函件,结果直到四年后的1746年伦敦方面才收到这份公文;1706年伦敦宣布取消新罕布什尔的两项司法法令,然而这两项法令此后竟继续执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原因居然是因为没收到伦敦方面的指令。在英国这种“善意忽视”政策下北美殖民地实际上形成了相对自主独立的自治体: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参事会、议会等自治机构。纵观北美殖民时期的历史不难发现:当时的北美尽管是英国殖民地,但实际上在北美殖民地的早期建设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的是自发来到北美的殖民者而不是英国政府。我们分析北美殖民地的建设过程和题目所问的美国各州的边界线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正因为北美的历史是由一群自发而来的殖民者而非一个强势集权的中央政府开创的,所以实际上美国各州最早的界线就是由这些早期殖民者奠定的。

呈直线规则布局的美国地图

我们知道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独立战争后原来各英属北美殖民地就构成了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时最早的十三个州。美国这种联邦制特征实际上意味着在美国不存在一个高度强势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州边界做出划分,各州的边界实际上都是早期历史阶段自发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当然要从美国独立时最早的十三个州说起:这十三个州是由早期移民自发形成的。这些移民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到北美呢?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些移民在北美大陆建立的十三个殖民地之间其实彼此是有领土争端,那么怎么化解这些争端呢?显然谁都不愿吃亏。这样一来以自然屏障划分边界的做法在这里就行不通,于是大家本着宝马圈地的原则各自占领自己中意的土地,久而久之矛盾也就无法避免。如果要公平地化解这些矛盾就这样大家拿着尺子丈量土地,尽可能使每寸土地的划分都做到公平公正,这样丈量出来的土地当然也就呈现出方方正正的规则格局了。美国开国时最早的十三个州的土地边界实际上就是早期移民彼此妥协的产物。问题是如今的美国已扩张到五十个州,那么广大的美国西部各州的边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1783年9月3日英国和美国缔结《巴黎条约》,以此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的既成事实。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试图开拓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却被英国殖民当局阻扰,这也成为了美国独立的诱因之一。《巴黎条约》缔结后英国索性把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也送给了新生的美国。与此同时和建国十三州同时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独立战争中保持中立,战后以第十四州的名义加入美国。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美国对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采取的移民拓殖的开发模式,这里并没像建国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样设立成州,而更多是类似于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那样的存在。

呈直线规则布局的美国地图

1787年加入美国的各州商讨确立了《西北条例》。这一条例所要解决的就是关于在西部新扩张的领地上建州的问题。因为美国的联邦性质决定了联邦政府不能干预各州的成立和边界划分问题,然而西部新领地上的建州问题又是无法回避的,于是大家只有坐下来先把规则商定好。最后商定出来的规则是:国会向西部各地派遣州长、法官等等,到了该地拥有超过5000名成年男性自由民时就可以通过选举组建自己的议会,到了自由民人口超过60000时就可以正式申请成为联邦州,从而享受和原来的十三个州一样的权利义务。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推行使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区人口日渐增加,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亚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苏达州的一部分。1801年罗伯特·李维顿受时任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派遣同占据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国殖民当局商讨购买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开始法国方面没接受美国提出的购地方案,然而随后不久法国就在欧洲战争中遭遇挫折,于是在1803年美国乘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83万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当于每英亩土地支付了三美分。这次土地购买行为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在这片相当于今天美国国土总面积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爱荷华州、蒙大拿州、科罗拉多州一部分、怀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苏达州一部分、北达科他州一部分。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国政府扩张领土的欲望,毗邻路易斯安那的佛罗里达随即被美国确认为下一个目标。这时占据佛罗里达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时代那个称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为了被新兴的英、法等国一再痛打蹂躏的“欧洲病夫”,到了1808年连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国皇帝拿破仑占领。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佛罗里达大规模移民,1809年当地效忠于美国的居民已占总人口的90%。1814年美国人大规模进军佛罗里达并对西班牙人采取武力威胁,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国签订条约:美国以500万美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15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1846年至1848年的美墨战争后美国从墨西哥夺取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地。在同墨西哥交战的同时美国的探险队到达了位于今天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地区,西进运动随即从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冈扩散,在这一过程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中西部迁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们当年所走过的道路就被成为俄勒冈小道。1848年俄勒冈地区成立,1859年俄勒冈正式成为美国第33个州。1867年3月30日美国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的价格从沙俄手中买下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直到1959年阿拉斯加地区才正式升级为州。1898年美国吞并了太平洋岛国夏威夷,也是直到1959年此地才升级为州。

呈直线规则布局的美国地图

在美国自动向西直到太平洋的整个扩张过程中一个曾困扰早期移民的老问题再次浮现:西进运动吸引了来自美国东部以及欧洲各国的大量移民,他们像来到北美大陆的早期移民一样以跑马圈地的方式占据尽可能多的土地,于是冲突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与此同时一个早期移民所不曾面对的新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长期以来美国南北各州之间已积累了太多矛盾——北方主要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南方则是发展种植园经济,而南方的经济特征决定了需要依赖大量黑奴作为生产劳动力,于是南北方各州之间围绕西部新领地究竟是该设置自由州或是设置蓄奴州的问题产生了争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划分西部各州的界线才能使各方势力尽可能接受呢?这既是那些向西迁徙的移民的经济诉求,也是南北方政治博弈背景下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就这样土地法令出台了:该法令拟定在西部勘察土地的基础上建立行政区。其主旨思想是通过丈量土地测定出一个个36平方公里的城镇,每镇36个区,然后再由这些城镇组成一个个的州。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测量员根据法令确定一个最初子午线,然后每隔6英里划一条平行直线,然后根据最初子午线垂直划一条东西向的基线,然后每隔6英里划一条平行线,这样一来划出来的区域刚好就是36平方公里。一个城镇就这样形成了,再由这些城镇组成一个个的州,美国的行政区划就由此形成,因此美国的行政区从城镇到州大多呈现方方正正的规则形状。由于美国的联邦形状决定了联邦政府无法像中央集权型国家一样对行政区划自由更改,所以美国各州的界线自形成之日起就基本上没太大的改变地延续至今。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南北战争中作为蓄奴州的弗吉尼亚州参与了反对联邦政府的叛乱,然而该州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上的不同而并不存在大规模的蓄奴制,于是当弗吉尼亚州宣布脱离联邦后弗吉尼亚州西部地区随即宣布脱离弗吉尼亚州,联邦军队在麦克莱伦指挥下控制了弗吉尼亚西部地区。1863年西弗吉尼亚被国会接纳成为美国第35个州,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不是在新扩张的领土上设置而是由原来某个州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