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城市檔案」鞍山臺町

「城市檔案」鞍山臺町

上世紀三十年代,昭和制鋼所迎賓館,現為鞍鋼老幹部活動中心。

臺町位於鐵東區東山街、迎賓街和鐵東十二道街之間,處於東山(現玉佛山)分水嶺處,其東側是連綿的群山,西南側是平原。日本人習慣的把建在山坡上的住宅區取名臺町,如鞍山的臺町,撫順的南臺町,東京的南平臺町,大意是坡地上街道。

1919年,日本人掠奪鞍山鐵礦資源的鞍山制鐵所高爐投產,臺町的住宅區開始動工。次年,第一批17棟住宅建成,這些住宅均為二層雙戶型別墅。

日本人以歐洲城市為樣本規劃設計了臺町,建築物以山頂為中心,讓過冬季北風強勁的山頂,所有建築沿西南坡向下延伸,呈扇形佈局。臺町分為三個區域:上臺町(後改為東賓街)、中臺町(後改為東園街)和下臺町(後改為迎賓街、友誼街)。

在17棟別墅中,其中有4棟為歐式住宅,不僅房屋舉架高,且有較大的地下室和廚房。當年,鞍山制鐵所第一任所長八田鬱太郎及高級管理人員,34戶日本人都住在臺町。這裡有自來水、管道煤氣,還有兩個鍋爐房集中供暖。

隨著侵略戰爭的擴大,日本戰爭機器對鋼鐵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1930年,鞍山制鐵所的第三座高爐點火運行,當時成為僅次於日本國內最大的八幡制鐵所的鋼鐵企業。1932年,隨著企業的擴張,日本人在臺町再次大興土木,5年間,又建造了82棟別墅。還建有迎賓館,內有舞廳、餐廳、客房等。在中臺町和下臺町之間,同期配套建有游泳池、棒球場、排球場、兒童遊樂場、網球場等娛樂設施,以及圖書館、警察派出所,甚至還建了一個高級防空洞。

1933年,日本政府在軍方的支持下,將原定建在朝鮮的昭和制鋼所建在鞍山,在鞍山制鐵所的基礎上,興建鋼鐵聯合企業。其首任所長,曾任日本海軍技術中將,商工大臣的伍堂卓雄及制鋼所歷任所長,都先後在臺町居住。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從臺町撤出。1946年,國民黨軍隊佔領鞍山,資源委員會鞍山鋼鐵有限公司成立,在接收鞍鋼的同時也接收了臺町住宅區,並安排陸續到達鞍山的公司協理、公司機關各部、處、課職員和各工廠廠長在臺町居住。解放後,鞍鋼接管臺町的房產,鞍鋼公司和鞍山市的領導人基本都被安排在此居住。此後,臺町區域被見縫插針的建了一些“風格”不同的樓房。在2006年至2013年之間,鞍山市大拆扒,臺町的那些房子僥倖被保留下來,這裡的建築物大部分保持完整。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上世紀三十年代,臺町街頭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上世紀三十年代,昭和制鋼所圖書館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昭和制鋼所圖書館現在的樣貌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山頂公園,1924年建成,現為東山賓館2、3、4號樓區域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上世紀二十年代,鞍山制鐵所臺町社員宿舍街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老臺町和遠處新臺町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臺町的春天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俯瞰臺町街道佈局錯落有致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已經變成商業用房的雙層別墅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鄰近中華路的單層別墅

監製:張弘毅

「城市档案」鞍山台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