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撰文=徐三刀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一定要盯紧去化周期,因为,库存量越大,去化周期越长,房价走势越低迷!反之,去化周期越短,库存量越低,房价走势越稳健。

众所周知,西安曾经在2011-2015年房价出现过U型探底(2013-2014年,部分区域房价比2010年还低),出现过大面积降价,当时的住宅库存量也达到了历年最高,各区虽然略有差异,但都在20-35个月之间。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西安市场究竟还能不能走量,关键还是要看库存积压,如果库存量太大,那必然是横盘偏冷,甚至于一泻如注,但如果库存量极低,那即便是政策高压,暂时还是无法击溃市场热度。

据数据机构反馈,2019年8月份,西安市普通住宅存量650.46万方,仅有6.8个月,通俗一点来讲,截止八月份,西安市住宅还是供不应求。

当然,以后市场发展究竟如何,还是要看数据反映,因为猜市场,很容易造成误读,还是要逐一去验证!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调整政策,往往具有两面性,例如陕西省《关于暂停受理建设用地报件的政策解读》,就反证了两个“化学反应”。

文件原文:在2019年1-4月,陕西省审查上报的建设用地总面积4.83万亩,其中新增面积2.3万亩。截至目前,我省申报的建设用地面积,已达到按照2018年度计划可预支20%的上限,不能再继续预支,所以,为确保全省用地审批合规合法,从4月23日起,暂停受理各地建设用地报建,待国家下达计划后再受理。

第一,由于全省暂停建设报建,还有土地审批,导致了全省4-7月份土地断供,西安也是如此,西咸直接挂零,客观上造成了西安市土地资源供给量不足。

7月份公示,8月份供应,主要偏重于浐灞、高新(软件新城、梁家滩国家社区),9月份又被奥体中心抢占指标,其他区域都是干巴巴,只能苦盼依旧。

且类似于这样的土地供应阶段性暂停,2018年也曾经历过一次,去年2月份暂停土地供应,直至5月初恢复(2、3月份还在过年期间),2018年阶段性暂停,对西安的二级开发指标和存量用地并无影响,但2019年影响就比较直观了。

第二,由于全省暂停报建,还有土地审批,对于房地产稳定而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应不足的矛盾,但也最大限度降低了西安楼市库存量。

2019年1-8月份的普通住宅库存量,相比较2019年的库存量,平均值只有一半。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实踩,以城南片区为例,几乎热盘都处于尾盘状态。

补充两点:1、2018年8月份普通住宅库存量为909.6万㎡,按照6个月平均去化130.1万方,去化周期是6.9个月;2、按照月均去化率计算,2018年库存周期只能看当时。

简单来说,因为4-7月份省上叫停了报建,还有土地供应,影响新房供应量,但也在客观上起到了降低库存的作用,因此,一个政策有两面性。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2019年4月18日,国家自然资源部表示,全国各地的县和市,应当根据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来对城市的土地供应做出管控。

对于如何管控,资源部给出了5个档次:消化周期36个月以上,停止供地;36个月-18个月,适当减少供地;18个月-12个月,维持供地水平;12个月-6个月,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显著增加供地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请看好12个月-6个月,是要“增加供地”。但现实情况是,西安确实增加了供应量,但大部分供应量增加都在浐灞、西咸、奥体板块,通俗一点来讲,大部分在3环以外,3-4环之间,而且都是偏西、偏北、偏东。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但市场需求量最大的片区却是城市2-3环之间,这就造成错位(这很正常,因为限购了,有经济实力的消费群体被挤到了西咸)。主城区供应少,需求量大,2万+竟然也摇号;三环外供给量大,需求量也大,1.3万+摇号案例不少。于是,有人就奇怪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就是存量下降,供应量不足,不要看9月份连续供应,就因为库存量变大,仔细看一下,有几个第三季度出来的新盘?大部分都是老盘新推,说白了就是存货。

想要击溃市场,最直接的便是天量供应,但现在西安供应量提不起来,说到底还是官方追求“稳预期、稳增长”。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2011年,西安市场突然被限购,官方展开严查无证销售,部分城区因为普遍城改无证,导致彻底瘫痪,商品房库存量又大,需求量不足(1、内生不足,人口外溢明显;2、引进困难,紧缩户籍政策),市场进入寒冷......

一击必杀,结果造成了房地产拖住相关产业,结果造成了经济数据的剧烈下滑,还有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修桥铺路、地铁建设等等,不只是搞房地产开发)。

什么决定了西安楼市的温度?

为了保障民生,现在政府限价太狠了,开发商为了不突破利润率,就开始不摘地,消化储备用地。看起来市场风险变大了,但因为需求端仍在,因此,只能算是被抑制了。

此前,有一个比较极端的市场想象(不是判断),未来市场有两个大趋势,一种是鹤岗方向,没产业低房价,没人去;还有一种是上海方向,产业多房价高,满是人。

期待,加快供应节奏,将供给和需求平衡,让市场逐渐进入平稳发展,不要走极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