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毕业快2年了,再考公务员还合适吗?

潇湘汐苑68


毕业两年考公务员并不晚哦,除招考职位明确要求应届生的外,其他职位你都可以报考。现在国家公务员招考的整个基调就是重视有工作经历尤其是基层工作经历的考生,所以现在招考职位总数开始倾向招录非应届毕业生。而且公务员报考年龄线比较宽,原则不超过35周岁都可以报考,所以你机会多的是。


招警法检网


哇,才毕业两年,作为一个过来人,真羡慕你们还真年轻。我是一名基础公务员,我讲一下我和身边朋友考公的故事吧。

我,2014年专科毕业,毕业后直接去了深圳地铁工作,车辆检修工,就是对地铁车辆进行检查和维修。就这样过了2年,在深圳地铁,工资不高,温饱有余。后来,为了一个女孩子,想考老家的公务员,所以,在后面的日子里,除了上班我都在学习。2017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一看懵逼了,因为自己是专科学历,而且学机械的基本不招,只能报考三不限,老家全市只有一个单位招聘三不限,当年报考比例达到476:1。第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得还不是很好,行测很多题没时间做,只能乱选,考完后以为自己没希望,没想到成绩出来时居然是第一名(实力+运气)。后面面试顺利,在毕业的第三个年头上岸,从深圳回到了老家。

我身边有几个朋友毕业后一直都在考公务员,但不知为何,有的人考了一两次就上岸,有的已经考了5-6次还在奋斗。

你毕业才两年,真的很年轻,不过24左右,有很多人是过了30岁才考上的啊,现在你还处在学习的巅峰状态,你认真学习后去跟别人竞争还是很有优势的。而且,2019年6月份实施的新《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职级进行并行,对县处级以下的公务员有很大受益,以后即使我们做不了领导,也能享受到领导级的工资待遇。

如果想考,就去认真准备,行测和申论的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如果你找不到的话最新的话,可以私信我,我发最新的链接给你。

我是一名基础公务员,想咨询公考的任何问题的小伙伴都可以私信我,我尽我最大的能力来帮助你们。


回不去的昨天


作为一个上岸者明确回答你,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本人是毕业5年后才顺利上岸的,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小县城进入到一家事业单位,单位离我家隔了一条街,自行车10分钟就能到,“钱多事少离家近”除了“钱多”差距有点大,也算占了两样。但每当我望着办公室窗外看了十几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街景的时候,我都在想,难道我辛辛苦苦、无数次挑灯夜战,读了这么多年书,还从老家跋山涉水去外省读了4年的大学,到头来我的归宿就是在距离我家2公里不到的地方让我了此一生?我心有不甘,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一定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我投入到了一年又一年的公考大军中。也许是参加了工作,学习也不能像在校生一样有大段的完整时间,我前几年的考试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依然没有动摇我“走出去”的决心,终于,在备战的第五个年头,终于爬上了岸,顺利成为了一名中直机关的公务员,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都市。

以上是我本人上岸的真实经历,主要是想告诉题主,你还年轻着呢,你目前是考公的最佳年纪,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帮你分析一下你的优势:

报考职位优势

当前的公务员考试尤其是国考,许多职位对基层工作年限都有要求,一般是两年,题主正好毕业两年,可以避开应届毕业生的竞争。本人公考5年得出的最大经验就是,千万不要跟应届毕业生挣职位,他们的备考优势比你大太多了,根本考不过。而具备两年基层经验岗位竞争中你又是最年轻的,学校知识许多还没忘、头脑反应速度也快,对考试的适应度最强(本人深感越到后来备考对考试这一形式越生疏,甚至会产生恐惧感),这些优势完全能反映到你的行测成绩上,因此越早参加上岸的几率越大。

申论答题的优势

参加了两年的社会工作,对社会的认识更直接,对于申论题目中出现的社会热点体会的更到位,提炼出来的观点也更深刻。本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回望自己对申论的理解,没经历过社会历练和经历了5年社会历练写出来的东西,在思想性、角度、深度各各方面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就拿我那些年的考试成绩看,行测年年都下降,申论年年在上涨,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

以上这两点已经把考公所涉及的两门科目都分析完了,行测你比年龄大的有优势,申论你比原来的你有优势,这个时候不考,更待何时呢?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你的竞争优势,最关键的还是你要沉下心来,积极备考,把能挤的时间挤出来,把能用的时间都用上,既然有了目标,就不要轻言放弃。

一个5年上岸的前辈给你的忠实建议,祝愿你能成功上岸!


翼上之风


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过我,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最终侥幸上岸。以下都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用。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是合适的。

1、从动机方面来讲。如果你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那么公务员这条路完全值得去尝试。我是学化工专业的,在大四的时候就考过省考,但是没考上。由于企业给的工资高,我也就去上班了。刚去的时候在技术部工作,还挺满意,但后来企业裁剪人员,被下放到了车间,四班三倒,时间颠倒、生活混乱、工作环境恶劣,无法保障的待遇和单调的工作内容让我完全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人挪活,树挪死。人要有改变现状的勇气。

2、从能力方面来讲。由于书本已经放下两年了,心中难免忐忑。但是公务员考试毕竟不是高考,考的不单纯是知识点,考的是你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等。所以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一定要自信,就算不自信,也要以平常心对待。况且虽然在学习能力上比不上刚毕业的学生,但是在面试环节,社会的磨炼经历还是相对有优势的。

其次,在备考上,要做到“零存整取”

1、由于公务员考试的不确定性,辞职专门备考是有风险的。所以我建议你还是零存整取,就是在平时就注意学习积累,考试前请一周以上的假,报个培训班集训下。如果你决定换工作,那倒可以壮士断腕,辞职备考。

2、说到平时积累,我建议你在某宝上买个“粉笔公考”的视频看,多做题,多总结。数量关系是个投入大回报小的部分,所以我建议你的重点放在其他几大部分。除了数量关系以外,别的能拿到的分尽量全部拿到,那你的行测分数也不会低。

最后,做好长期打算,不要轻易放弃。公务员一次能考上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卡在笔试环节,有的人卡在面试环节。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成功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祝你早日上岸。


机关小院


考公务员可以考到35岁,所以你才毕业两年,还有大把机会。楼主,我用过来人的身份和你谈谈,我和你比较相似,我是2016年毕业的,毕业两年后不想在做不稳定的工作才开始考公务员,最开始是用粉笔的系统班,每天晚上下了班在上课复习,坚持了半年,去年考我老家的乡镇公务员,考了个笔试第二,最终面试没翻盘,今年通过努力,最终也考上了。所以楼主,毕业两年考公务员一点都不晚,但是要贵在坚持,总有一天能考上的。


门前流水


合适,我与女儿去省里面试,一个女孩都快当妈妈了面试80分,成功上岸。

还有我同事妻子,孩子上大班那年考上了环保局,同事儿媳,孩子三岁,去年考上了银监局。

只要年龄不超,加油,一定会考上。我女儿研毕业一年多考的。


冰清韵a


我身边有很多有过多年工作经验,一样考公务员的例子,所以你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考公务员。

1、只要你想考,各方面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去考。

只要你想考公务员,也有这方面的职业规划,同时你也符合报考的条件,那你就尽管去考,这个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我们单位就有个工作5年才考公务员的例子,他之前在北京的一家工厂上班,工作了5年,觉得工厂的工作环境实在对身体不好,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辞去北京的工作,在家专心准备公务员考试,结果经过一年刻苦准备,他顺利考上了公务员,现在就是我对桌的同事。

2、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的规划。

相对于“你能不能考公务员”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个长远的规划,显得更加重要。
你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考公务员?
这是你考公务员的动机,只有你的动机明确了,你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的时候,才能更加的有动力、有方向。一般人考公务员的动机无非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为了家人的理想,或者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或者其他的一些想法,不管是什么,你都要把这些想法都写下来,放在一个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用来提醒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疲倦,会想要放弃,那个时候再拿出这个纸条看一看,或许会让你重新燃起奋斗的力量。
第二,问自己考什么地方?什么部门?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你的职业选择了。报考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对于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家庭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个你要长远的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你自己的定位,看你自己以后想怎么发展,想在什么方面发展。
如果你报考的是大城市,那么意味着竞争比较激烈,但是,考上以后,你能够享受到大城市更多的服务,比如优质的教育、发达的医疗条件等,这些都是小城市所不具备的。如果你报考的是农业部门,那么意味着以后你都要与农业打交道,可能,这就需要你重新学习一些知识。
所以,关于报考的选择你也要谨慎的考虑。

3、制定学习计划,开始认真备考。

当你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进行了长远的思考和规划以后,接下来,你就应该去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开始有计划的去学习了。
公务员考试毕竟是选拔性的考试,他最后要的只是那一、两个最优秀的、成绩最高的考生。你可以说他是因为运气好而最后考上了,但是不管怎样,能考上就说明他具备这个实力,他是出于实力也好,出于运气也好,反正结果是他拥有了这个岗位。
所以,为了你能够稳操胜券,你就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当考试来临的时候,你才能够在这个仅有的机会中,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你还要思考一下:要学习哪些内容?要用多长时间的备考时间?怎么进行学习?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把目标定明确,然后每天目标清晰、计划清楚的去学习,你的目标就能够一步一步的实现。
总之,对于你这个疑问,我觉得没有必要太纠结,既然你想去考,别管你工作了几年,这都不是阻碍,也不是影响因素,尽管去考,抱着必胜的信念,就为这场考试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你就能够稳操胜券,开启另外的、一个全新的职业发展的世界。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作者:写作匠,资深体制内成长导师,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内的那些事儿。

体制内公开课


考公务员并没有规定什么时候考合适,什么时候考不合适,主要是因人而异 。

一、考公务员的不同阶段,他们的优劣势是什么?

下面我们分析几个不同阶段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情况:

第1个阶段,毕业前后考公务员。我原公司的一个实习生就是刚毕业时就考上了公务员,利用还没入职体制内的空档期参加实习。对于他们来说,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应考准备,大学生在大四时,已经开始实习找工作了。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入职场都在大三和大四差不多心里有谱了。因此,对于这个阶段参加考试的优势是比较大的,因为他们有时间,二是有家里资助,不用担心没钱生活;三是他们还在校园里,知识性的内容比较熟悉,对于考试有较强的应试能力。



第2个阶段,是参加工作2~6年。在这个阶段去参加考公务员,本科毕业后二十四、五岁,就算到二十八、九岁,再去考公务员,也是不会晚。因为,他们的优势是,其一,职场当中所获得的技能,是比较综合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初创公司,“一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团队”,需要协调做一到两个领域的业务工作。对于公务员体系里面分工特别明确的情况下所不能给予的额外锻炼。其二,抗压的能力。上个月,大家还在讨论互联网行业996的工作惯例,角度各有不同,但是对于大多人来说,因为“996”才有了希望,这不是讨论该不该996的年龄。其三,获得最新知识的能力。因为在职场要想不落后,求知若渴的程度绝对高于体制内。就拿培训来说,职场上的培训应有尽有,甚至还主动去参加在线课程;体制内,是组织安排定期培训,要学习知识的强度没有职场高。这些能力在体制内绝对会为你加分的,你也会觉得驾轻就熟。



但是,这个阶段也有一些劣势。因为公务员晋升是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如果说你在工作了几年之后再去参加考试进入体制,相对来说时间上面比别人要落后了几年。而你又想在这个体系里面,通过考评和履历一步步往上晋升的话,难度会大。

第3个阶段,是高学历,比如读完博士去参加公务员(当然,有些地方或者部门可免考),进入体制内,高学历其实是对他们是挺有优势的,相对来说它的起步会比较高。

第4个阶段,他们出于某种原因想要回到体制,他们30多40多岁了,其实只要愿意进入到这个体制里,然后这个体制对于他来说没有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又想在体制里面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都知道公务员的社保和公积金交的挺高的,他也会随着工作年限和职位晋升,工资收入相应得到增加。虽然说现在公务员相较于几年前福利待遇稍微有所降低,但是,整体来说,有稳定的工作,社保养老不用担心。

二、考公务员,把它当做职业规划来思考,立足长久发展

其实,你问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这个阶段去考合不合适,而是有没有确定一定要去参加考试进入体制内。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第一种情况,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进入体制内,然而孩子又不喜欢体制内,可能面对父母的压力,然后去考公务员;第二种情况,公务员跳出体制回到职场中来。不是说公务公务员不好,或者说职场(创业)比公务员好,而是说对于每个人来说他都有个人发展的选择。我在这个体制里面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当然我在职场上面我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不是说哪一方面不好,还是说我更加倾向于我的选择是什么。

因此,你应该要做的是,把它当做职业规划来思考,立足长久发展!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第一,你是不是一定要去考公务员,如果是那么你就安下心来,一定要考上公务员,就在公务员体制里发展,职业生涯就是他。

第二,你要考虑的是,选择是在哪一个城市,比如说是在一线新一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还是三四线、四五线城市。因为,这个也是决定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的一个参数。

第三,你选择进入哪一个领域,比如说要去环保部门或者文化部门,还是财政部门,这些都是需要你去思考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擅长点,这也是跟我们在进入职场做职业规划是一样的,它并不是说公务员是一个概念,而是公务员这个体系非常分明清楚。如果你有某方面的专业技能,写公文或者说写文章好,可以去干一些文秘或者部门的新媒体工作。

第四,你需要备考,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是不像刚毕业的时候有时间有精力。不管是工作两年去参加考试还是工作5年,我们就有资格脱产去备考,所以这一块你要考虑清楚,你到底是选择是脱产去备考,还是是边工作边复习,这要取决于你有多少的时间复习和自律能力。

第五,备考的具体细则。公务员考试的大纲框架我们要知道,主要包括行测和申论,行测包括常识、数学、逻辑、语言等等,申论主要是策论文,考的是你的政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测考试非常广泛,它考验的是我们的综合知识。申论,我们要掌握的是综合知识和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的金字塔结构是总分总、分分总等演绎和归纳的逻辑。

然后,在这个框架里面掌握它的一些基本规律,掌握规律后再有的放矢。比如申论要写好,多关注政府发布的一些政策和举措,比如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政务和政府信息化建设这一个话题,你怎么去看待?如何去打造政府在公众方面的形象,如何通过平台连接民众和政府等等。

三、总结

考公务员你这个年龄是合适的,但是他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你是否做好准备把它作为你的职业规划来谋发展,立足长远!


授人以渔啊


过来人给你一个靠谱而又坚定的答案:如果符合相关条件,题主去考公务员不但合适,而且那2年的工作经验对你面试非常有帮助。


合适的理由

◆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就能参加公务员考试。
1、公务员报考条件有: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2年05月28日至1998年05月28日期间出生),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6年05月28日以后出生);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具有良好的品行;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2、无法报考公务员人群有: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
○现役军人;
○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
○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如果题主连这个门槛都达不到,那就没办法了(学历不够,可以去电大搞个文聘);达到了这门槛了,那就好好看书、复习、刷题,只要你一心想进体制,我相信35周岁之前,你一定能考上公务员。

另外,我身边好多同事都像题主这样,都是毕业工作几年后才考进体制队伍。


◆2年的工作经验对你参加公务员考试带来的帮助?

诚如开头所说,2年工作经验能为你面试环节添色不少。因为公务员面试环节的题目,考的都是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当你进入面试环节,你压根就不需要报培训班(其实考场内的面试官很讨厌培训机构的答题套路),你只需买几套面试模拟题,结合自己平时经验去破题、解题;相比刚毕业的大学生,你的工作经验会帮你轻松应对。


◆相比毕业就进体制的同事,在外有工作经验的人更适合走体制这条路。

在其他答题中,我有说过,体制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主要就是指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就进体制的这类人,这类人因为没试过外面的生活,总喜欢幻想跳出体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这类人对体制内工作并不是很上心,心猿意马。

而像题主这样有在外工作经验的人群,知道在外的艰辛、不容易,对于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决定,他们是慎重的,而且一旦录取,无论是工作抗压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往往都胜过那些已经在体制内呆过2、3年的同事。

长期以往,相比其他同事,像有过在外就业经验的新晋公务员更容易出成绩。


以上就是个人建议,如果题主真想考公务员,那就努力吧,公务员这门槛一直都对外开放,只要你够上进、够勤奋。最后,祝题主早日如愿进入公务员序列。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关于体制内的那些事,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提问、留言。

事业单位搬砖狗


为什么不合适呢?公务员考试,一般年龄在35岁以下就可以报考。

但是,在准备考之前,要先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劣势:

(1)毕业快2年,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有些岗位不能报考。


(2)备考时间少、备考压力大。不同于应届生,可以在学校全身心投入备考。如果你一直在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准备,时间势必很紧张。如果,辞职全职备考,心理压力也会比在校生大很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职备考也有它的好处:

(1)考公心理更坚定。也许,上学的时候,你也准备过,但是,那时候,可能你对公务员不以为意,或者觉得公务员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并不十分重视它,可能没坚持下来,也可能没那么用心。但是,在社会历练2年后,在认清社会现实/认清自己实力后,发现公务员更适合自己。这时候,公务员对你来说,是一个更好、甚至最好的选择,那么,你在心里就会重视它,更加坚定地想要考上,有了这个前提,不管备考多辛苦,你也能坚持下来了。


(2)有2年的工作经历。现在,公务员更偏向基层招考,很多职位要求至少2年工作经验,这时候,你的劣势就成了优势,这一条件,可以帮你筛选掉很多竞争对手。


(3)有2年工作经验。不要小看这2年经验,你已经在社会上锻炼了2年,更懂得如何做好工作、如何为人处事,这些都有利于你进入公务员系统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Later than Never.只要想考,什么时候都不晚。希望你能好好备考,早日上岸,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