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琅琊榜》這部劇,4年了,“琅琊粉”依然保持著對這部劇的高度關注,而原因,當然是因為劇中人物故事,有太多的“未盡之言”了。

蕭選,是大梁的皇帝,靖王的父親。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一、少年蕭選

少年時的蕭選,瀟灑恣意,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更有言太師的兒子言闕和林燮相伴讀書,三人情深,以至於不顧出身差距和皇子身份,結拜為兄弟,併發誓生死不負。

話雖如此,可蕭選畢竟皇子身份擺在那兒,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早在出生就被確定的命運,逼著他不斷往前,他不能像言闕那樣子,可以自由戀愛,也不像林燮那樣子,可以隨時隨地遊歷江湖,結交能人異士,江湖高手,例如琅琊閣藺晨的父親。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也就是在某一次的“江湖旅行”,林燮救下了一個醫女並帶回了京城林家與林樂瑤相伴,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醫女安靜不爭,淡泊於世,最後卻成為蕭選晚年的“白月光”,成為宮廷中剩下的最尊貴的女人。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說回到蕭選三兄弟的成長。

隨著三人年齡漸長,金陵城的朝局狀況越來越不穩定,奪嫡之爭越來越激烈,而與此同時,大梁內外,有幾個女子也漸漸長成。

分別是言太師的女兒(後來的言皇后)、晉陽長公主、蒞陽長公主、林燮的妹妹林樂瑤、前面說的醫女、雲南的名門貴女越氏、後來的三皇子生母、江湖上的武當弟子寒氏、滑族的玲瓏公主和璇璣公主。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大概是蕭選過於出眾,既有太師兒子的支持,又有武將林燮的扶持,還廣交權貴,結識滑族公主,以至於槍打出頭鳥,景運26年,他被陷害,屠刀懸頸,林燮拼死找回證據,面呈先皇保下蕭選的命。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在這件事上,至少先皇還算清明,給足了蕭選身邊人找尋證據的時間。

如果說,在這之前,蕭選沒有成王敗寇的野心,那麼這件事之後,成為君王就是他唯一的目的。

年少時的蕭選,除了胸懷大志,奪嫡實力較強,大概還長了一副好皮囊,以至於能哄騙的滑族玲瓏公主心甘情願地交付信任,甚至為他生兒育女。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被陷害事件的三年後,大梁五王之亂,血洗金陵城,而這個時候的蕭選,左手有滑族玲瓏公主的軍隊,右手有巡防營統領林燮和言太師之子言闕等人。

這一次,是他主動發起的攻擊,過程雖然驚險,但總算實現了自己的雄圖霸業,順利登基。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但其實早在蕭選利用玲瓏公主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不是言闕和林燮所認識的那個感情至深的兄弟蕭選,而是野心勃勃,對皇權勢在必得的皇子了。

而大概也是在他登基之後,大梁剛經歷了一場內戰,朝廷動盪,百廢待興,以至於引起三國來犯,這才有了言闕年方20,就如藺相如般隻身前往敵軍陣營的舉動。

他一個人,擊潰了敵軍的聯盟,這樣的“架勢”,也為之後的事情埋下了隱患。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坐在那個位置上,人是會變的,何況,蕭選還沒坐上那個位置,就已經變了。

一如言闕所說,蕭選登基後的第二年就迫不及待地搶走林樂瑤,封為宸妃,生下了皇長子蕭景禹,截斷了言家和林家的婚姻聯盟。

也是這立宸妃的前後時間裡,他廣納後宮的時候,皇后,妃子,惠妃、越氏、“祥嬪”、靜妃等人進宮成為梁帝內院的女人,她們,也都先後給他生下了皇子,分別是早夭的皇嫡子、殘疾的三皇子、獻王、譽王和靖王等。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住在行宮裡的“祥嬪”,也就是玲瓏公主雖然給他生下了皇子血脈,但和言闕林燮一樣,她身後的力量和她率軍扶持他登基的秘密讓他如坐針氈。

一個皇子,在朝籠絡人心,在外結交外族,利用外族力量登基的秘密一旦被揭開,那麼他的巍巍皇權也將搖搖欲墜。

為此,他不惜派出赤焰軍大肆屠戮,滑族徹底覆滅,玲瓏公主戰死,譽王被帶回皇宮,寄養在皇后名下,這裡的關鍵人物璇璣公主卻被充入掖幽庭,雖說是最卑下的奴,但卻也是最靠近皇權的地方。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二、中年蕭選

迷戀皇權,這是蕭選登基後最外露的改變,具體表現為多疑,猜忌,枉顧百姓性命,君臣離心。

當然,改變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

隨著蕭選的朝政漸穩,金陵城中卻發生了幾件大事,潛藏著難以化解的人為的危機,而這場危機,其實也是因果循環。

蕭選的兒子們漸漸長大,開始在朝廷中嶄露頭角,尤其是祁王,祁王是林燮的外甥,自小與林燮親近。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出身軍旅世家的謝玉和當初的太后,用一杯“情絲繞”娶到了懷有身孕的蒞陽長公主;

懸鏡司上一代首尊退位,夏江上任;

璇璣公主被寒夫人從掖幽庭裡救了出來,養在身邊,卻養成了自己丈夫的“情人”。

林家的兒子林殊和穆王府的郡主霓凰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更被太皇太后指婚,眼看著林家和穆王府兩個大權在握的人馬上就要結成兒女親家。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不得不說,這樁樁件件都像一顆炸彈,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組合到一起,形成驚天大雷。

少年時期的蕭選挑起內戰奪得皇位,但一個獨立於朝廷之外的機構並沒有受到半點影響,仍舊秉承著機構宗旨在為皇帝辦事,這個機構,夏江繼承的懸鏡司。

懸鏡司獨立於朝廷之外,卻又有著跟一品軍侯有著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

可誰能想到,當初不參與任何黨爭的懸鏡司鐵則,卻被璇璣公主打破了。

正是因為有了懸鏡司老大做情人這張底牌,加上璇璣公主的聰明,滑族子民的憤憤不平,這才有了後面帶著“解語花”外殼的紅袖招蟄伏於京城各大名門望族內部,伺機而動。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夏江更是正值懸鏡司大權在握的時候,被祁王“裁撤懸鏡司”的建議潑了一盆冷水,

同樣野心勃勃的謝玉正苦於被林燮這邊壓一頭,完全沒有上位的機會,祁王賢名在外,群臣擁立,奏本上言必稱祁王之意,林燮大權在握,隨時有追隨祁王逆反的能力。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可悲的是,這個時候,蕭選正值壯年,正被皇權侵蝕心智,慢慢地冷漠,狠毒,疑似被架空的念頭瘋狂肆虐,紅袖招的璇璣公主,懸鏡司的夏江,謝玉等人開始煽風點火,趁著赤焰軍跟大渝的皇屬大軍激戰的時候,給他們佈下了天羅地網,僅僅用一個赤焰軍將官一封真假難辨的手書,給七萬赤焰軍,以及祁王,林家等眾多相關人士下了死手。

在這一點上,蕭選就沒有先皇厚道,至少,在他被陷害的時候,先皇還給足了林燮時間查找證據,救他於水火,但到了林燮和祁王身上,卻是如同“斬立決”一般的死令。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表面上看,是夏江和謝玉合謀做下的事,蕭選只是選擇了相信“證據”,沒有給辯解的機會,但事實上,這“相信”也是帶著偏見和殘忍的。

甚至,我們可以說,是蕭選默許了這件事的發生。

赤焰逆案,讓金陵城中老一輩的權臣重新洗牌,蕭選大權重掌、祁王賜死,林燮一家蒙難,言闕遠遁江湖,穆王爺鬱鬱而終、靖王形同被放逐、京城中文人義士盡皆出走或者敗落。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與此同時,謝玉上位,霓凰接替南境大軍統帥位置,越氏崛起,蕭景宣被立為太子,譽王和養母言皇后形成聯盟,巡防營落到謝玉之手,禁軍被裝聾作啞的蒙摯握在手中,群臣百官紛紛站隊擇主,清明賢達的寒門仕子沒有出頭之地。

這時候,蕭選總算想起來當年的一點點初心,開始為百姓著想,謀些福利,於是推行國政,為了平衡,扶持兩位皇子各自爭鬥。

看起來,大梁的朝廷已然度過血洗梅嶺和京城的那一陣的腥風血雨和動盪不安,一切似乎歸於平靜了。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三、老年蕭選

老年的蕭選,朝局平穩,除了兩個皇子時不時明爭暗鬥的一些小插曲,基本上蕭選就處於安逸的狀態了,但大約是當年放權給祁王的經驗教訓,所以哪怕立了太子,他也沒有放太子蕭景宣過多地干涉朝廷決策。

大概也是年紀老邁,漸漸地他也就沒把心思放在朝廷上了,當然,該管的事還是管的,但身為帝王的猜忌和多疑的毛病一點兒也沒改。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於是在劇情開端,就是他為了將南境的軍權拿回手中而策劃了給霓凰郡主選夫婿這件事。

但越貴妃和太子愚蠢的行為打亂了他的計劃,梅長蘇所化名的蘇先生更是闖入所有人的視線,打亂了所有人原本的生活步調和狀態。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蕭選確實是年紀大了,沒有了當年的敏銳和機警,這麼大一個江湖幫派宗主悄然入京,遊走於幾個皇子之間,他不僅沒有絲毫的敏感,只有對江湖草莽的鄙夷和輕蔑。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開局的那句:朕的江山,豈是說拿就能拿走的,也恰恰說明了他對江湖白衣的輕視,以至於看著江左盟坐大,身為天下的君王,居然沒有絲毫的警戒和打壓。

而自從梅長蘇入京後,局勢慢慢地就變了。

太子日漸式微,譽王表面榮光一時,靖王更是在蕭選的有意無意中坐享漁翁之利,而這一切,背後是梅長蘇的主導,也是蕭選自己的放任。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梅長蘇這樣一個人物,加上金陵城三大皇子的這個變化,若是擱在以前,蕭選早就心中瞭然了,又怎麼會到了最後,還問靜妃一句:景琰是不是隻想做一個不問朝事的王爺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前人種下的因,後人得的果。

當年他主動進攻,踩過了皇族這麼多兄弟姐妹的血才上位為王,接著為了皇權,派出赤焰軍屠戮滑族,以至於滑族徹底覆滅。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登基多年後,因為自己的猜疑,再一次發起戰爭,而這一次,是西境10萬大軍殘殺友軍七萬赤焰軍。

緊接著,安穩了十多年,自己的兒子效仿了自己當年的上位之路,再次發起戰爭,雖然沒有成功,但血流成河的代價都是他得到了些東西,同時也失去了些東西。

而對於大梁這個天下來說,十多年的安穩,是最大的奢侈,譽王戰敗後沒幾天,鄰國再像當年一樣,大軍壓境,可在蕭選的朝廷制衡的統治方式下,堂堂大梁,除了原本帶隊的靖王已然成為太子,不能率兵出戰,除了一個因病命不久矣的前赤焰軍少帥梅長蘇,除了剛被救回來的毛人聶鋒,竟然沒有幾個人能夠出戰,保家衛國了,朝中大臣,也多是老弱殘。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表面的天下繁榮安定,內裡卻是潰敗不堪,風雨飄搖。

蕭選在跟梅長蘇對峙的時候,曾說過:祁王動不動就天下天下,,這個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還是他蕭景禹的天下呀。

梅長蘇犀利地反擊一句: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

《琅琊榜》:蕭選才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當蕭選把大梁當做自己一個人的天下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註定做不了一個賢明的君王,更不配揹負言闕和林燮等人對天下的抱負。

他的野心一直表露在外,卻又向所有隱藏了他本質上的短淺眼光和自私狠毒,是全劇裡面最大的反派,也是最外露的偽裝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